佛弟子文库

净界法师:大乘百法明门论

净界法师  2021/12/0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第七讲)

请大家打开讲义第十二面,己二、心所有法。

在本论里面讲到百法,分成了五位,就是有五个种类;第一个「心法」跟第二个「心所有法」,都是属于有明了性的心识活动。前面讲到心法,是探讨八识心王,八识心王我们主要分成三个功能来说明:

第一、是「了境」的功能:这个功能是指「前六识」,前六识能够了别六尘的境界;也就是以「第六意识」为主,夹带前五识,广泛的在六尘境界活动。假设是在杂染的六尘境界活动,就创造很多的恶业;假设是在清净的六尘:佛、法、僧的境界活动,就创造很多的善业。所以前六识能够在色声香味触法的境界里,创造善业、恶业、无记业,这都是属于了境,能够了别六尘境界;这个了别也包括了「造业」的意思。这是八识第一个功能。

第二、是「思量」的功能:这个思量是指「第七识」。前面的六转识在造业的时候,没有一种「我」的分别,到第七识的思量——「恒审思量我相随,有情日夜镇昏迷」;这个第七意识它不造善业、也不造恶业,它就是恒审思量,向内去攀缘「第八识见分」的明了性,执着以为「我」。

就是说:这个前六转识造善、造恶,是谁造的呢?是「我」造的。那么这个「我」的执着是从什么地方生起的呢?是是第七意识生起的,就是第七意识思量的功能,在「一切法无我」当中,把这个「我」的相貌创造出来,这是第七意识的功能─思量。这是第二个功能。

第三、是「异熟」的功能:这是指「第八识」。第八识它也是不造善业、也不造恶业,它的异熟功能主要做两件事:第一个,把前七转识所造的业力给保存下来。前七识造业但不能保存业力,这时候第八识就把前七识所造的善业、恶业、无记业,都保存下来,这是第一个功能。其次,它还能够把这些业力,变现成果报——能够变现一期的生命果报。这就是第八识的异熟功能。

这八识主要有三种功能:第一个「了境」,第二个「思量」,第三个「异熟」;由于这三种功能在内心运转活动,使令我们业力相续,业力相续也就使令我们生命相续,所以说「万法唯识」就是这个道理。

以上是一个大纲说明,以八识心王来解释生命的相续。这以下「心所有法」,就讲得更微细了,它也是属于心法,是内心的一种微细活动。看讲义:

[第二、心所有法,略有五十一种,分为六位:一、遍行有五。二、别境有五。三、善有十一。四、烦恼有六。五、随烦恼有二十。六、不定有四。]

前面的「八识心王」只有八个,这个「心所有法」,有五十一个。天亲菩萨把这五十一个心所有法,分成了六大类:第一个是属于「遍行」有五个心所;第二个「别境」也是五个心所;第三个「善心所」有十一个心所;第四个「烦恼」有六个心所;第五个「随烦恼」有二十个心所;第六个「不定」有四个心所,这个心所的体性不决定─不决定是善、也不决定是恶。有这六个阶位。

我们看蕅益大师的注解:

『心所有法,亦名心数。与心相应,如臣随王,如仆随主,故名心所也。此应甚多,今略明六位五十一者,举相用之最著者言耳。』这一段,把「心所」的安立,做一个解释。首先,标出名称:『心所有法』。这是玄奘大师新的翻译,罗什大师旧的翻译,叫做『心数』;所谓「心数」就是指内心的差别功能。我们内心的活动是很复杂的,《唯识学》为了让我们了解内心的活动状态,把内心的每一个功能状态,都安立一个名称,叫做「心数」—内心的差别数目,这是罗什大师旧的翻译。

再看第二段,解释它的意义:『与心相应,如臣随王,如仆随主。』玄奘大师在《成唯识论》中,提出以下三个意义来做解释,因此而安立做「心所有法」:

第一、恒依心起:恒常依止八识心王而生起。换句话说,「心所有法」不能单独活动,一定要依止八识心王才能够生起活动。恒依心起,这是第一个意义。

第二、与心相应:主要就是这个意义。蕅益大师说「与心相应」的「心」是指八识心王。什么叫「相应」呢?就是和合随顺。我们举一个例子,比如说我们现在念佛,能念的是第六意识的心王,所念的是阿弥陀佛的名号。那么在念佛的过程当中,不只是第六意识在活动,第六意识跟佛号一接触,它会带动很多的心所;首先你有信心的心所,第二个有惭愧心,第三个有精进的力量,那么也可能会带动无贪、无瞋、无痴…这些心所就跟心王和合、经常在一起,而且相应,和合随顺。什么叫「随顺」呢?就是「第六意识」去攀缘佛号,「心所有法」也攀缘佛号,它们的所缘境是一致的,同时去攀缘一个境界。如果第六意识不攀缘佛号,去攀缘其它境界,那么心所也跟着第六意识去攀缘其它境界。所以它依止第六意识心王生起之后,就跟着第六意识心王去活动,不离开第六意识心王,这叫做「与心相应」。

第三、系属于心:是说这些心所,它是系属于自类的心王。就像第六意识有相应的心所,眼耳鼻舌身都有相应的心所,每一个心王都有它相应的心所。

比如说我们现在看这个莲花灯,眼睛看这个莲花灯,这时候我们内心的状态,起码有两个心王在活动,第一个是「眼识」,眼识就带动它的心所——可能是善的心所,看到莲花灯会有欢喜的念头出现。这是第一个,眼识的心王有它相应的心所。第二个是「第六意识」的心王,也在分别这个莲花灯,那么第六意识心王,也有它相应的心所。系属于心,每一个心所都有它各自系属的心王,换句话说,每一个心王夹带各自的眷属活动,是不能混滥的,这是系属于心。

关于「心所有法」,玄奘大师说有这三个意义:恒依心起、与心相应、系属于心。

以下蕅祖讲出一个譬喻:『如臣随王,如仆随主』,就像臣子跟着国王,臣子不能有意见,国王到哪里,臣子就跟到哪里;也像仆人跟主人一样,仆人也是没意见的,主人到哪里,仆人就跟到哪里。这是从臣王、仆主的关系,看出心王跟心所的关系。

『此应甚多,今略明六位五十一者,举相用之最著者言耳。』当然,我们内心的活动很复杂,净土宗的祖师说,我们一天当中,念头的生灭就有八亿多个,内心相当复杂,不可能每一念头都安立一个名称,简单把它分成六个种类,举出最明显的五十一个功能来说明而已;就是把比较明显的作用举出五十一个,使令我们能够了解内心的状态。这就是心所的数目。

我们看第十三面,前面我们把心所的名称、意义跟数目,做一个简要说明,这以下正式各别来解释心所的内容。先看第一个:

[一、遍行五者:一、作意。二、触。三、受。四、想。五、思。]

这是第一组心所有五个,我们看蕅祖的解释:

『具四一切,名为遍行。』

先解释「遍行」的名称;为什么安立这五个心所为「遍行」呢?因为它有四种一切。所谓「遍」,就是普遍;「行」就是活动。也就是它的活动范围很普遍、没有限制;它的普遍有四种情况:

第一个、『谓遍于善、恶、无记三性。』这五十一个心所,有的心所「善、恶、无记」三性是有限制的;比如说惭愧的心所一活动,一定是善性的,它的体性是决定的;贪、瞋、痴的烦恼一活动,一定是恶性的,无论表面上你做得多好──表面上布施、表面上持戒,内心只要有贪、瞋、痴的活动,那就是恶法。贪、瞋、痴跟惭愧,它们的体性都是决定的,决定是善、或者决定是恶。而这五遍行,它的体性不决定,它能够跟「善」相应,也能够跟「恶」相应;跟善相应就帮助善法,跟恶相应就帮助恶法。遍一切性,这是第一个。

第二个、『谓遍于三界九地。』它遍一切地。这五十一个心所,有些心所并不能普遍于三界;比如说瞋烦恼,只有欲界才有,在粗重的散乱心才有瞋烦恼;色界、无色界,也有贪烦恼、也有痴烦恼、也有慢心、也有嫉妒心,但是有禅定的人,绝对不能有瞋心,一动瞋心,禅定就会被破坏掉,所以「瞋」跟「定」这两个不能在一起。所以瞋心不能普遍三界,只有欲界有,色界、无色界就没有瞋的烦恼。五遍行不是,它普遍在三界九地活动。这是第二个,遍一切地。

第三个:『谓遍于有漏、无漏、世、出世时。』它遍于一切时─时间;你在有漏位有五遍行,入了圣位也有五遍行。它通于一切凡圣的内心,凡夫的有漏心、圣人的无漏心,都有五遍行。这是它的特色,遍一切时。

第四个:『遍与八识心王相应也。』这五十一个心所,有些心所可能不跟某一个心王活动,是不普遍的。而这五遍行,它能够普遍的跟八识和合──能够跟前六识和合、跟第七识和合,也能够跟第八识和合,遍一切心。

就是:「遍一切性、遍一切地、遍一切时、遍一切心」,故名遍行。

简单说,只要你一起心动念、动一个念头,一定具足「五遍行」,除非你内心处在一种寂静涅盘的状态、一念不生的境界。你动一个念头,首先出现的,就是五遍行,因为它普遍在一切时间、空间、有漏、无漏的范围里面活动,这些心所是很特别的。这是把五遍行心所的性质,做个拢总解释,以下各别解释它们的性质。

五遍行第一个是:「作意」

『警觉心种,令起现行,以为体性;引现起心,趣所缘境,以为业用。』「作意」的体性,就是『警觉心种,令起现行』。这八识心王有时候活动、有时候不活动,而这个「作意」能够把八识的心王叫起来,警觉心王,使令本来在一种潜伏的种子位,变成一种现行位的活动。做什么呢?『引现起心,趣所缘境』。叫起来之后,还能够引导现行的心王,趋向于所缘的境界。我们举一个例子,比如说房间里面有很多人在睡觉,这时候有事情要做了,那么就有一个人到房间把人叫起来,不要睡觉了,有事情要做了,叫起来以后,还要引导他到工作场所去。

当然,这个『趣所缘境』主要有两类:第一个,是世间五欲的境界,就是一种杂染的境界;如果这个作意是趣向于五欲的境界,那么《瑜伽师地论》是安立作「不如理作意」;另外一个是趣向于三宝的境界,在佛、法、僧的境界活动,就安立作「如理作意」。

「作意」有两种性质:能够警觉心王,使令它生起,生起以后又引导这个现行的心王、心所趣向于所要攀缘的境界,可能是五欲的境界,也可能是三宝的境界。这样的功能,我们安立做「作意」。

二、触

『于根境识三和之时,令心心所触境,以为体性;受想思等所依,以为业用。』在「根、境、识」当中,主要是「识」,但「识」要生起了别,要有所依的「根」,跟所缘的「境界」。根、境、识三法和合,使令心王跟心所去接触境界,这个就是「触」。

前面「作意」是把心王引导到所缘境界,这时候还没有跟所缘的境界接触。当心王跟境界接触,或者跟佛号接触、或者跟五欲的境界接触,接触当下我们安立做「触」。比方说:我现在想要念佛,动了一个念头「我想要念佛」,这是一个「如理作意」,但这时候还没跟佛号接触,叫「作意」;假设心跟佛号接触了,就属于「触」了。『令心心所触境,以为体性。』它能令心、心所去接触一切境界,这样的功能安立作「触」。『受想思等所依,以为业用』,接触之后,它会带动受、想、思三个心所的活动,这个是它引生的作用。

三、受:这五遍行,它是有次第的,一个、一个的次第生起。

『领纳顺、违、非顺非违境相,以为体性;起于欲合、欲离、欲不合不离之爱,以为业用。』前面的「触」使令「心王、心所」跟境界接触;一接触之后,就会产生「受」,领纳顺违:如果是随顺我们的心意,是乐的感受;如果领纳是违背我们的心情,是苦受;如果是非顺非违的,那就是舍受─不苦也不乐;这是它的体性。「受」,就是领纳境界而产生苦受、乐受跟不苦不乐的感受。

『起于欲合、欲离、欲不合不离之爱。』当然,我们的心情都想要离苦得乐;如果是乐受,就爱着它喜欢和合;如果是苦受,我们也爱着它希望能分离,爱分离;如果是舍受,就爱着它不合不离,这是它的业用。

那么到底「受」是什么呢?其实就是一种果报,我们常讲因果,这个果报就是「受」。不过《唯识学》说「受」的出现有两个因缘:

第一、先业所感:是过去业力所招感的。经论上说,阿育王是佛灭度一百年后,转轮圣王出世,阿育王有一次办了一个无遮供僧大会,供养所有出家人。这当中有一位是佛在世的大阿罗汉叫「罗睺罗」,他来应供。阿育王很高兴,佛世的阿罗汉,不得了!就供养他很香醇的牛奶,之后阿育王问这位圣者说:「你觉得我们的牛奶怎么样?」罗睺罗回答说:「现在的牛奶比佛世的水,味道还差!」这表示什么呢?佛在世的时候,善业力强,不论喝水、吃饭,那种乐受都强过后世的乐受。你看佛在世的时候,水的味道都比阿育王时代牛奶的味道还要香醇。所以「受」跟业力有关,善业力强,乐受就大。这是第一个。

第二、跟烦恼的厚薄有关:烦恼粗重的人,身心很粗重,你的苦受会多一点,乐受会少一点。有些人刚出家,出家久就会有明显的感觉,要是你能够好好的依止僧团、心中的法宝,来调伏心中烦恼,慢慢内心会寂静下来,寂静下来会感觉到嘴里的唾液,有一种淡淡的甜味,发觉你吃什么东西都感觉特别香,跟刚出家「受」不太一样。因为出家久了,烦恼淡薄了,寂静的力量增长以后,舌头跟食物一接触,随便一种味道乐受就会出现。当然不只舌头,其实眼耳鼻舌身都是这样,当心中的烦恼淡薄了,你的果报─「受」就会产生变化。所以受有两个因缘:第一个你的业力,其次跟你的烦恼厚薄有关。

四、想:『于境取像,以为体性;施设种种名言,以为业用。』前面的「受」,只是一种直觉的「苦、乐、舍」的感受,心中还没有出现任何的相状,到了「想」的时候,就有各式各样的相状出现了。怎么会有相貌呢?因为它施设种种名言,分别心开始活动了──哦,这个东西真是美、真是好啊。我们可以说:前面的「作意、触、受」,都只是内心的微细状态,到了「想」,比较明显的「分别心」才出现,开始有名言活动。这个就是「想」。它能够使令我们内心出现境界的相状,并且在境界上施设种种名言。

当然这个「想」也很重要。比如说我们现在是一个凡夫,凡夫的心跟空性是很难相应的,虽然我们的第六意识能够普遍在有为法活动,但不能到第一义谛去。怎么办呢?佛陀有善巧方便,祂要我们去思惟法义,「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那么经过前面的「作意、触、受」之后,到了「想」的时候,你从这八个字里面,你心中就会出现一种空的相貌出来──「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这个相貌,是「想」来的,观想,就是依止名言而现出这样一个空的相貌。这是比较明显的心识活动。

五、思:『令心造作,以为体性;于善恶无记之事役心,以为业用。』这个「思」,就是造业的原动力。前面「作意、触、受、想」,不能造善业、也不能造恶业,到了「思」心所,才能决定去造善、去造恶。内心『于善、恶、无记之事役心,以为业用』,到「思」心所就正式造业了;它会带动烦恼心所、或是带动善的心所,跟它一起活动。如果是带动烦恼的心所,就造恶业;如果是带动善的心所,那就造善业。所以「思」就是正式的造善业、恶业、无记业了。

当我们跟境界接触的时候,首先生起的念头,就是这五个功能:「作意、触、受、想、思」。这五个心所,我们再简单说明一下:这五个心所都是在同一个境界,但是它次第生起的,速度很快,很难发觉现在到底是哪一个,等你发觉时,大概已经到了「思」心所了;速度非常快,一个念头决定下来,就到思心所了。当然五遍行本身,它不是善也不是恶,看它跟谁相应──跟善相应它就是善,跟恶相应它就是恶;它体性是不决定的,这是第一个。

第二个,五遍行心所的次第安立,有两种不同:《瑜伽师地论》的安立是根据这个本子,第一个是「作意」、第二个是「触」、然后是「受、想、思」。《成唯识论》的安立是把「触」放在第一个,然后才有「作意、受、想、思」。

憨山大师在《百法明门论论义》中,有解释这两种差别。他说:为什么有这两种安立呢?主要是在「修行人」跟「非修行人」的差别。

一、《瑜伽师地论》是讲「修行人」的境界。修行人对于内心,是主动控制的,所以是以「作意」为主。我们已经受了戒,受戒之后,经常要保持觉照功夫,面对一切境界,要「誓断一切恶、誓修一切善、誓度一切众生」,经常有这样的作意,所以《瑜伽师地论》把「作意」排第一个。因为修行人的态度,不管遇到什么境界,就是要断恶、修善、度众生,所以内心的活动「作意」是第一个。

二、《成唯识论》是讲「凡夫」的境界。凡夫心中没有什么目标,你要不刺激我,我也不刺激你,你一刺激我,我就对你不客气。所以凡夫的内心状态是不决定的,看我跟什么境界接触,遇到好人,就起善心;遇到不欢喜的境界,那我什么事都做。所以凡夫的境界,念头的生起,第一个是「触」,本身没有先作意,就看境界来决定,就是随境而转,他的作用,「触」是排第一个。我们修行人「作意」排第一个,就是外面的境界怎么样我不管,我自己要做的了主。这个是五遍行的两种差别。大家有没有问题?

问:「作意」跟「想」有什么差别?

答:我们这样讲,比如说在没有学佛之前,不知道世间上有因果的存在,我们想要离苦得乐,那怎么办呢?就想尽办法及时行乐,不在因地上去栽培,在果上争执。这时候,我们内心所要追求的,是一种五欲的境界,这个叫「不理如作意」。就是说:我们凡夫的心情啊,就是「警觉心种,令起现行,引现起心,趣所缘境」,很容易把我们的心引导到五欲的境界去活动,所以「作意」很重要。所有的心所都是随心王而活动,只有「作意」它能够控制心王。换句话说,第六意识的心王,会去哪一个境界活动,这「作意」很重要。

虽然造善、造恶是由「思」心所决定,但是「思心所」是「作意」来的,如果一开始你就引导心王到五欲境界,那「思」心所,就在五欲的境界活动;如果「作意」引导心王到佛、法、僧三宝的境界去活动,去诵经、念佛,那么这个「思」心所,就在三宝境界里造业。这个「作意」能够决定我们这念心要跟什么境界接触。我现在想要享受五欲的境界,这是不如理作意。我现在想要念佛、念法、做定课,这也是作意,如理作意。

不过讲实话,我们烦恼还没有调伏,这个「作意」心所,很容易引导我们趋向于五欲境界,为什么呢?因为「熟境界」,无始劫来作意很容易往那个方向跑。等到学佛以后,慢慢思惟五欲的过患:五欲就像大火一样燃烧,使令我们苦恼;五欲就像毒蛇一样、就像刀一样,有各式各样的过患;不断去思惟五欲的过患、思惟三宝的功德;刚开始勉强自己去作定课、拜佛、诵经,慢慢慢慢经常这样「如理作意」──不能念、要它念,不能专、要它专。久了之后,它也欢喜了,也就习惯了;就想要念佛、喜欢去思惟义理,就是说方向转变过来了,所以讲『引现起心,趣所缘境』。

这个「作意」对修行人太重要了!经常保持如理作意,使令你这念心经常在三宝的境界安住,皈依三宝。只要你的「作意」心所「如理」以后,后面的「触、受、想、思」,那都是带动善法;假设你的「作意」心所把心王引导到五欲境界去,后面的「触、受、想、思」一定是跟烦恼相应,所以五遍行是以「作意」为主。

不过,我们刚开始一定要有定课,为什么僧团每天要做早晚课、规定你要拜二百拜、诵经呢?就是「习久成性」,经常这样强迫你自己,你的作意心所就会慢慢慢慢、很习惯喜欢到三宝的境界活动,因为习惯了!你整天就是这样做嘛。过去你看世间人放逸,你看到他放逸你也习惯了也跟着放逸,你的作意心所也很习惯把第六意识引导到五欲的境界去。所以「作意」心所你要不断的串习,刚开始要强迫自己,当警觉心王生起之后,一定要使令我们这念心趣向于佛、法、僧三宝的境界。这个作意心所很重要。

问:……

答:什么因缘会作意啊?作意它一定会有,你只要有心王就一定会有作意。就是说除非你不动念头,你动念头一定有作意。一般我们不知道这个作意心所,因为它太微细了,但是你要是不管它,这个作意心所多数会跑到五欲境界去,不如理作意多,因为这熟境界嘛。我们心王跑这个方向跑习惯了。你只要动念头一定有作意,除非你在涅槃的境界。

…不可能,你不可能同时在三宝的境界活动,又同时在五欲的境界活动。

问:体性跟业用

答:唯识的心法、心所有法,每一个都有它的「体性」跟「业用」,我们举例子来说明好了。比如说「火」是属于色法,它的「体性」是什么呢?火的体性是「热」性的,使令我们不敢接触,一接触有一种热的感觉。火的体性是「热」。那么火有什么「作用」呢?它有两个作用:第一个熟食,第二个除暗;能够把生食煮成熟食、能够在黑暗当中生起光明,破除黑暗,这就是火的作用。这样能理解吗?火的「体性」是热的,但是它的「作用」─熟食、除暗。以下的每一个心所都是这样──它性质是什么,依止这样的性质,产生怎么样的作用,那叫「业用」。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凡夫靠自力修行,在生死关头最难得力

我们再看一段:丁三的临终加持。这个地方讲到净土宗的...

世界是你内心的影像

我们引用这个《占察业报经》里面有一段的这个无分别智...

执着时再来对治,已经太晚了

这个颠倒妄想的形成,在《楞严经》它是有三个次第: 第...

唯识学的下手是第六意识,成败的关键看第七识

我们应该怎么去处理我们颠倒妄想呢?在唯识学的一个方...

唯识无义,一切法的受用是自变自缘

于定心中,随所观见诸青瘀等所知影像,一切无别青瘀等...

为了临终的正念,你必须做这两件事

带业往生它是有条件的:这个业力它不能一直在相续,它...

【推荐】遭受任何痛苦,都是自己业力的显现

佛陀在经典上说:一切有情,皆依食住。有情众生的依止...

我们没办法改变外在的共相,只能改变自己的不共相

阿赖耶识的相貌差别,是就着阿赖耶识,因为不同的我见...

撰集百缘经

撰集百缘经卷第一 菩萨授记品第一 (一)满贤婆罗门遥...

普贤行愿品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四十 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

佛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与...

【注音版】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念到心中只单纯一念,便能预知时至

要得到一心不乱,必先无悭贪、无挂碍、无散乱心才可。...

执着越重,轮回就越难出去

唐朝有一个百丈禅师,他有一天在百丈山讲《金刚经》。...

禅宗的参禅方法——无门关

下面讲禅宗的参禅方法无门关,它渊源于我现在所住的赵...

了解自己,看清内心的相貌

在《楞严经》里面,修假观,第一个,先了解自己,你这...

【佛教词典】出队迦提

出队,出众队之意。迦提,为梵语 kārttika 之音译,乃...

【佛教词典】宝聚三昧

(术语)百八三昧之一。入此三昧,则一切境土,悉为世...

古人的仁慈之心

这是《阅微草堂笔记》里的公案。一个乡村有一位长者,...

证严法师成功的方法

过去要盖花莲慈济医院时,曾有关心的长者问上人,有没...

富翁的声音

精进、正念现前、举止清静、善于分辨善恶法、克己、生...

以纯孝之心念佛的婆罗门女

佛像能引发人的善根。当时有个婆罗门女在瞻仰顶礼觉华...

用普贤十大愿来念佛

和尚慈悲,诸位执事慈悲,大众师父慈悲,请坐下。今天...

佛陀菩提树下成道

菩萨坐菩提树下,以慈忍力降伏众魔。时值二月七日入夜...

为何要受持「不杀生」戒

说起五戒大家并不会感到陌生,五戒是中国大乘佛教中最...

得意而忧,逢喜而惧

事当快意处,须转;言到快意时,须住。 殃咎之来,未...

怎样才能够修行不退转呢

怎样才能够得不退法,心无障碍呢?怎样才能够修行不退...

善用其心就在当下

若举于足 当愿众生 出生死海 具众善法 ----《华严经净...

他用八块钱素餐温暖了广州

一家面积才67平米,人均仅10元的素餐馆,竟引来一百多...

从你的妄想中跳脱出来

有一个禅师──他晚上去禅堂参禅之后,当他要回寮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