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净界法师:大乘百法明门论

净界法师  2021/12/0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第六讲)

请大家打开补充讲表第四面,我们看第一部分,第六识的业用。

我们前面说过:前六识的功能都是「了境」──能够了别六尘的境界。那么在这六识当中,主要是以「第六意识」为主。换句话说:是第六意识夹带前五识去造业的。关于第六意识,《八识规矩颂》有一个偈颂,我们略加说明:

性界受三恒转易,根随信等总相连;

动身发语独为最,引满能招业力牵。

玄奘大师说「第六意识」有两个特性:第一个,它活动范围特别广大;第二个,造业的势力特别强。

一、先看「活动范围」

第六意识的「活动范围」是什么范围呢?「性界受三恒转易」,所谓『性』是指「三性」:善性、恶性、无记性。第六意识它不像第七识第八识保持一种无记的状态,第六意识能够生起善、恶、或者无记,有三性的功能。其次是『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我们的第六意识,也可能在散乱心的欲界活动——在五欲的境界活动;也能够修习禅定,由定心进入到色界、无色界去,所以第六意识是通于三界的。

即使是四禅、四空定,那么高深、明静不动的境界,除了「无想天」之外,全都是第六意识活动的境界,只是差别在「由粗到细」如此而已。第六意识的活动欲界、色界、无色界都有。『五受』是指苦、乐、忧、喜、舍,就是第六意识有时候是痛苦、有时候是快乐;有时候是忧、有时候是喜、有时候是舍受。总之,「性」、「界」、「受」这三种情况,它不是固定而是经常变化的,「恒转易」会随外在的境界而变化。

「根随信等总相连」,它所相应的心所,有「根本烦恼」跟「随烦恼」,这些我们会在下一堂课说明。或者说善的心所,信等就是善的心所,总相连。这个意思就是说,第六意识只要在凡位,不管是再好的人,有时候也会起恶念;再坏的人,有时候也会起善念,这就是「根随信等总相连」。他的内心有烦恼、也有正念;有正念、也有烦恼,可以说是「善恶夹杂」。

这是说明「第六意识」的活动范围,通于三性、三界、五受;也通于染污、清净;也通于有漏,无漏,它的活动范围非常的广大。像前五识就不通于三界了——「眼耳身三二地居」,到了二禅,眼识、耳识、身识就不活动了;到二禅以上,前五识就慢慢停下来了。五识不通三界,但是第六识通三界,这个表示它的活动范围。

二、再看「造业势力」

「动身发语独为最,引满能招业力牵。」这个第六意识的造业功能。「动身」驱动你的身体去造善业、拜忏、念佛,都是第六意识,造恶业也是一样。「发语」,为什么你会讲这些话呢?不是嘴巴能够讲,是由第六意识发动的。它发动身业、发动语业在八识当中「独为最」——唯独是最有力量的,所以八识当中造业力最强的,就是第六意识。造善业、恶业、造有漏、无漏业,势力最强大的就是第六意识,前五识只是帮助它而已;第七识跟第八识不造善、不造恶,是无记性的。

「引满能招业力牵。」它所造的「引业」跟「满业」,这样的业力有什么作用呢?「能招业力牵」,能够牵引第八识去三界得果报;造善业,就牵引第八识去受可乐果报;造恶业,就牵引第八识去受不可乐果报。也就是说:虽然第八识是我们生命的本体,是一个果报识,但是这个果报识——第八识本身不造业,它只是得果报。那是谁在造业呢?实际上是——「第六意识」造业,「第八识」去得果报。我们看这个表就清楚了。

第六意识它是「众祸之门」,为什么呢?「一念迷,生死浩然。」一切的灾难,来自第六意识这一念的胡涂——起烦恼、发动身口去造业;无量劫来在生死里面流转,这不是上帝的安排,是第六意识胡涂了。但是它也是「众妙之门」,一念的觉悟,发菩提心、受戒,也是由第六意识发心的;这时候修戒定慧,把轮回给息灭了,也是靠第六意识。

净界法师:大乘百法明门论

「一念迷,生死浩然;一念悟,轮回顿息。」

这一念是指谁?就是指「第六意识」。就像我们常说的譬喻:尧做皇帝的时候,黄河泛滥,大水一来就把房子、畜牲,乃至人类全都伤害了。这时候,尧帝就命令鲧去治水,鲧是怎么治水呢?用「围堵」的方式,筑了很多堤防,想把水给堵住,结果水一泛滥,势力太大,就把堤防给破坏掉。舜继承王位后,决定用鲧的儿子大禹来治水,大禹就比较聪明,用「疏导」的方式,挖了很多大水沟,洪水泛滥的时候,就去作灌溉,这样既不伤害人民,还变成一种功能。

这个故事跟我们修行有很大的关系:黄河泛滥,是谁在泛滥呢?是我们的第六意识,「弟子心不安」,各式各样的烦恼,起波动啊,起贪烦恼、瞋烦恼、我慢心、嫉妒心…只要我们的心一失控,就去「动身发语」,发动你的身体、嘴巴去造业了。那怎么办呢?不是去强压它!外道就是把方法搞错了,外道用禅定,外道也知道一切罪业不是身体、不是嘴巴,是内心造业的,但是他们就像鲧治水围堵,用高深的禅定把第六意识给压住了,「如石压草」。事实上是压不住的,八万大劫之后,烦恼一活动,就把禅定破坏掉,又恢复到烦恼的境界。所以佛法是用什么方法来对治烦恼呢?是用「疏导」。

既然造业是「第六意识」,那我们可以利用第六意识来修习我空观、法空观,也可以利用第六意识来念佛——「转念念佛」。所以这个「转」字很重要,不是说念头起来,一定要把念头压下去,压不住的啊!你能够跟水的力量抗拒吗?你把它疏导一下嘛。第六意识欢喜在五欲的境界里面活动,意识的活动本身没有错,问题是向五欲的境界去了,你要把它拉回到佛、法、僧三宝的境界活动,这就对了。

近代一位上师说:「把心带回家!」这个心不是错,错在它跑出去了,你把它带回来就好了。我们的心喜欢攀缘外在五尘,造了很多烦恼、生死业力,我们不是用禅定压住它、入无想定去了,不是这个意思。你应该把它带回到佛、法、僧的境界,念佛念法念僧,就能够生起很大的功德。我们的修行,主要就是靠第六意识。你过去还没有学佛、不相信因果报应的时候,是谁在造业呢?是「第六识」在造业;你现在觉悟了,开始诵经、拜忏、念佛、发菩提心,这又是谁呢?也是「第六意识」——「一念迷,生死浩然;一念悟,轮回顿息」,就是迷悟的差别。

佛法是不二法门——真妄不二的,造祸的是它,觉悟之后,修功德的还是它,只是「转迷为悟」差别在这个地方而已。所以第六意识「动身发语独为最,引满能招业力牵。」在八识当中,它造业势力最强大,你造五逆十恶是它,你发菩提心修六波罗蜜也是它。修行就是在靠第六意识用功。不过第六意识要活动,也得要有前五识的帮忙,才能发生作用。这个是讲到第六意识的业用。

我们再看「第七意识」,先看蕅祖的注解,再来看补充讲表。先看蕅祖的注解,第十一面:

『此之意根,从无始来,内缘第八识见分,虚妄执为实我、实法,故名为末那识。』「意根」是指「第七意识」,第七意识从无始劫以来,它的明了性不像第六意识那么广泛——「性界受三恒转易,根随信等总相连。」第七意识的活动非常保守,就做一件事,什么事呢?『内缘第八识见分,虚妄执为实我、实法』,意思是说:第七意识明了性,它从无始劫以来,只做一件事,向内攀缘「第八识的见分」,攀缘(第八识的明了性),然后虚妄的执着认为这就是真实的我、真实的法。

这里有一个要注意的地方就是「虚妄」这两个字;也就是说我们的第六意识,感觉有一个「我」的存在,其实这不是第六意识想出来的,是因为第七意识的活动。第七意识是第六意识的根,第六意识要依止「根」才能生起「了别」。「无我」的真理通于凡圣,只是凡夫看不到因缘法的真相。就是说,本来是「无我」的,是我们的第七意识虚妄执为实我、实法,是第七意识想出一个「我」的相貌出来。但是第七意识没有修习止观的力量,它只是「执我」,但不能造业,所以非得要第六意识修「我空观、法空观」,才能把这种虚妄的「我执、法执」给消灭掉。恢复本来面目。

修行很简单,就是要恢复我们的本来面目!还我本来面目。

这个就是「虚妄」,这两个字的含义很重要。「虚妄执为实我、实法,故名末那识。」「末那」就是染污的意思,它是「染污识」。我们看第二段:

『梵语末那,此翻为意,由其恒审思量为性相故。』梵语「末那」,此翻译为「意」,有的地方说是「染污意」。什么是「意」呢?「恒审思量,为性相故」,『恒』就是恒常,第七意识的作用是恒常、没有间断地起现行,不像第六意识,第六意识活动范围很广、造业力很强,但是第六意识有时候活动、有时候不活动。第七识恒常起现行,所以是「恒」;其次『审』,它能够深入的观察、思惟度量为它的性相。

这个恒审思量在《八识规矩颂》中说:「恒审思量我相随,有情日夜镇昏迷,四惑八大相应起,六转呼为染净依。」这个「恒审思量我相随」,它恒审思量以后,就在一切法毕竟空当中,想出一个「我」的相貌——哦,我的生命体有一个「我」,这个「我」是谁呢?「第八识」,第八识就是我的常住真心;因此「我相随,有情日夜镇昏迷」,使令我们不论白天晚上就是颠倒,保护这个我。因为有一个「我」,所有善的东西都要归于我,所有恶的东西我都不要。你有这样的心情、就很容易造业。要保护「我」,就很容易造业,很容易起烦恼。当然如果说真的有「我」是应该保护,事实上,根本就没有一个真实的「我」存在,所以我们都做一些虚妄不实的事。没有「我」,你去保护谁呢?

恒审思量我相随,

有情日夜镇昏迷,

四惑八大相应起,

六转呼为染净依。

这里要注意的是:前六转识是以第七意识作染净依,换句话说:第七意识是清净,前六识都清净;第七意识是染污,前六识都染污。第七意识恒审思量这个染污的「我」,没有消灭,你第六意识夹带前五识去造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等善业,都变成有漏,都会被它染污了。所以「六转呼为染净依」。前六转识以第七意识做染净的判断标准。所以这个地方很重要,「恒审思量我相随」。

我们看补充讲表(二)─第七识的业用:

《识论》云:「契经说无想有情,一期生中,心心所灭,若无此识,彼应无染。谓彼长时无六转识,若无此意,我执便无,乃至故应别有染污末那,于无想天,恒起我执。由斯贤圣,同诃厌彼。」《成唯识论》上说:在大乘的经典中,无想天的有情众生(就是第四禅「舍念清净地」),他在五百大劫的寿命当中,因为高深的禅定,把第六意识的心王及心所都停止了,假设没有第七意识的染污,这时候这个无想天人就是清净了。换句话说,要是没有学习《唯识》,我们很容易认为「为什么会造恶事呢?」因为我的第六意识,我的心有问题,只要把第六意识停下来,一切都解决了。事实上不是,你把前六意识停下来,第七识还是染污,所以假设没有第七意识,那么这个人就应该清净了。事实上不是。看下一段:

『谓彼长时无六转识,若无此意,我执便无,乃至故应别有染污末那,于无想天,恒起我执』。

无想天人他在这么长的五百劫寿命当中,已经没有前六转识粗的分别,假设没有第七识的存在,这个时候「我执便无」,就入圣位了。但事实上并不是如此。因为当他无想天果报尽的时候,他还是会堕落,并没有出离三界,可见应该另外有一个染污的末那,在无想天恒常的活动,还在继续的『恒审思量我相随。』所以总结『由斯贤圣,同诃厌彼。』一切的贤圣都诃责、厌恶无想天的果报。

我们要不学唯识学,不看经论很容易这样子,就是当「第六意识」经常保持不思善、不思恶,明静不动。但是你这「不思善、不思恶」,假设不是和「我空、法空」的智慧相应,很可能只是一种禅定的境界,就是一种「止」的境界。在「止」的境界里暂时也能把第六意识的分别停下来,让你感觉到好像没有烦恼了,但事实上不然,因为你无量无边的烦恼,都蕴藏在微细的第七意识「我」里面,只是被高深的禅定给压住了,如石压草。等到禅定被破坏以后,烦恼又从「我」生出来,春风吹又生,这个事情没有解决掉,所以没有修「我空、法空观」来破除第七意识,只是把第六意识停下来,是不能解决问题的。

在《付法藏因缘传》中,有讲到「优婆鞠多尊者」,他是一位大阿罗汉,他住处的附近有一位比丘,住茅棚的比丘叫「善见比丘」。这个比丘善修禅定、持戒很清净。他能够从初禅、二禅、三禅修到四禅,但是不欢喜看经典,他以为「四禅」就是「四果」。因为四禅「舍念清净定」的境界,已经没有快乐、痛苦的感受,五受当中的苦、乐、忧、喜都停下来,只剩「舍受」——不苦亦不乐、无喜亦无忧,这种感觉跟涅盘很接近,只是这时候不是跟「我空、法空」相应,还是有「我执」存在。这时「舍念清净定」内心一片平静、很清净,他就以为自己是阿罗汉,无学位了。当然,他是有禅定资粮的人,你想要劝他,不是那么容易。

这时候,优婆鞠多尊者,入定观察到这位比丘起增上慢心。他就善巧想出一个办法:在禅定当中现神通,使令虚空出现一个凶相,这个凶相通知龙王十二年内不准下雨;这个凶相,人间也看到了。大家紧张了十二年不下雨这问题很严重,很多人就祈雨,婆罗门教就请婆罗门的师父祈雨、佛教徒也请他的师父祈雨,但是怎么祈雨凶相就是不消失。

最后,大家没办法了,因为那时候「优婆鞠多」是第一上座,请优婆鞠多尊者出来主持祈雨法会。优婆鞠多尊者说:「这件事情我不能作!」信众就问说:「尊者,您是我们佛教的第一上座,你不能作,谁能作呢?」他回答说:「住茅蓬的善见比丘可以作!」大家就赶紧请善见比丘主持祈雨法会。因为善见比丘跟龙王的交情很好,入定问龙王说:「你为什么不下雨呢?」龙王说:「天空中出现这个相状,我就不能下雨。」这时候优婆鞠多尊者,就偷偷的把这个相状给消失掉。诶,龙王就下雨了,大家就很欢喜:「啊呀!你看,善见比丘一祈雨就下雨了,真是不得了!优婆鞠多尊者说不能作到,你看善见比丘办到了!」本来他是住茅蓬的比丘,很多人为他盖庙、皈依他,他就有很多的法眷属。

有一次举行一个法会,优婆鞠多尊者和善见比丘都去参加。优婆鞠多尊者虽然法眷属很多,但是他故意带了很少的弟子。在会场,善见比丘的眷属,在家、出家的弟子很多,内心就很欢喜:「你看,我的眷属比你多!」无形中就生起了慢心。我们讲禅定的境界——透过禅定我们可以把三界的贪、瞋烦恼伏住,但是这个「慢心」是通于三界,「慢心」很微细、不易破坏;所以有禅定的人,只要还在凡位,一定都有慢心。当他没有所缘境,这个潜藏在心中的慢心还不会活动。问题是,在整个法会进行当中,善见比丘的慢心一直在活动。

像我们这样心粗的人,对于「慢」的微细活动,没有感觉,但是善见比丘是一个证得四禅的人,当法会结束之后,晚上他一观察:「诶,我是一个阿罗汉,是无我、无我所,怎么会起慢心呢?这个慢就是一个你我的对待,我比你高;这是还有一个『我执』,那根本不是阿罗汉啊?」他内心就很恐慌、非常紧张,误以为自己证得阿罗汉了,这时候跑去跟优婆鞠多尊者发露忏悔。优婆鞠多尊者便诃斥他,并告诉他修我空、法空的智慧,他也成就阿罗汉了。优婆鞠多尊者是用这样的因缘,使令他生起慢心的活动,让他知道自己还没有证得阿罗汉,只得四禅而已。所以说『由斯贤圣,同诃厌彼。』就是说假设没有第七意识的我执,那么外道就可以成就涅槃,事实上不是。这个地方是说明第七意识的存在。这是第一段,我们再看第二段:

《宗镜录》云:「创入道者,此意须明。是起凡圣之因,宜穷体性;乃立解惑之本,可究根源。迷之则为人法执之愚,悟之则成平等性之智,于诸识内,独得意名;向有漏中,作无明主。不间不断,无想定治而不消;常审常恒,四空天避而还起;虽有覆而无记,不外执而内缘;常起现行,能蔽真而障道;唯称不共,但成染而润生。是以欲透尘劳,须知要径;将施妙药,先候病源。若细意推寻,冥心体察,则何尘而不出,何病而不消,断惑之门,斯为要矣!」『创入道者,此意须明。』这是总标,标出第七意识的重要。刚开始修学圣道的人,对「第七意识」这个思量的相貌,要特别了解。为什么呢?再看第二段,详细的说明第七意识的形相。

『是起凡圣之因,宜穷体性;乃立解惑之本,可究根源。』那么,第七意识的形相,这个「思量」是凡圣的差别所在,我们应该好好去了解它的体性。它的体性就是思量,它在有漏位是思量「我、法二执」;在圣位是思量「二空平等」之理,都是思量。『乃立解惑之本,可究体性。』所谓解惑之本,就像绳子打一个结,你要从中间去解开,而不是往两边拉扯,会愈拉愈紧。如果我们不修我空观、法空观,单是持戒,修苦行,不吃饭,我执法执还是很重啊,因为你没有把中间的「结」解开来,问题是不在于吃不吃饭的问题,而是能不能对治第七意识的我执、法执。

『迷之则为人法执之愚,悟之则成平等性之智。』当我们迷的时候,是思量我、法二执;悟的话,就成就「平等性智」。

『于诸识内,独得意名。』意,就是思量。因为在八识当中,它的「思量」功能特别强大。

『向有漏中,作无明主。』在凡位当中,它就是「无明」。其实十二因缘的无明,就是我执、法执。

『不间不断,无想定治而不消;常审常恒,四空天避而还起。』它的功能是没有间断、恒常起现行,无想定的禅定也无法调伏它。高深的禅定,只能够调伏「前六识」粗的心识,禅定不能使令第七意识恒审思量停下来,不可以,除非用我空、法空的智慧去对治。

『常审常恒,四空天避而还起。』它的恒审也是一样,四空天的禅定也不能转变它。『虽有覆而无记。』它是有覆,但是无记。

『不外执而内缘。』不向外,而是向内攀缘第八识。

『常起现行,能蔽真而障道。』它能够遮蔽真如而障碍圣道。所谓「蔽真而障道」就是在解释「有覆」这两个字,它遮蔽真如,障碍你修学圣道。

『唯称不共,但成染而润生。』它是第六意识的不共所依,是成染而润生:滋润三界的生死。三界的生死,主要是我执、法执所滋润,无量无边的业力要靠「无明」来滋润。前面这段文都是在解释第七意识的形相;这以下「结示劝修」,永明延寿大师慈悲告诉我们:

『是以欲透尘劳,须知要径;将施妙药,先候病源。若细意推寻,冥心体察,则何尘而不出,何病而不消,断惑之门,斯为要矣!』我们想要超越三界的尘劳,一定要知道方法,不是盲修瞎练。『将施妙药,先候病源』,吃药之前,要先知道这个病是从哪里生起的。『若细意推寻,冥心体察』,好好的去细意推寻;「冥心」就是静下心来;根据佛陀的圣教量,去观察第七意识的思量,那么『何尘而不出,何病而不消』,所以说『断惑之门,斯为要矣!』

这个地方是说:佛法的修学,有的地方是共于世间的善法,就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前面五度是共世间的善法;一般世间的宗教团体,也能够做前面的五度;但是般若波罗蜜是不共外道的,唯独只有佛法才有;要对治第七意识我执、法执这种生死根本,唯有佛法有这样的传承,其他外道都没有这样的传承,而这个是最重要的!你单是修习苦行、单是持戒、单是修禅定啊,再大的苦行、再大的禅定,也只能把第六意识粗的分别,暂时停下来;而「恒审思量我相随,有情日夜镇昏迷」,第七意识的那个思惟,你是停不下来的!不是你用苦行、用禅定就能够把第七意识的我执、法执停下来,不可能!唯一方法就是修我空观、法空观,才能够对治它,所以这地方才说:

「断惑之门,斯为要矣!」。

你说你要断除烦恼,「断除烦恼」不是说一个一个把烦恼都断了,贪烦恼也断了、瞋烦恼也断了、六根本烦恼、二十四个随烦恼都断了,不是这样。佛陀是要我们把烦恼的根给切断,那个根就是「我」。

「有我罪即生,亡功福无比」

六祖大师说:有一个「我」啊,就会引生很多的烦恼,所以这地方讲「断惑之门,斯为要矣!」说出了第七意识的重要性,虽然它不造善业、也不造恶业,但是它很麻烦,「恒审思量我相随」,它一再的去思惟、度量第八识的见分,然后虚妄的执为实我,使令我们在三界里面,永远不能解脱,就是第七意识的问题。对治第七意识只有修我空、法空观。因为第七意识本身不能修观,只有靠第六意识修我空、法空观。再看讲义:

『前六识,时起时灭,喻如水波。第七末那,无始相续,忘执我法,喻如水流。阿赖耶识,则喻如水。』蕅益大师将八识分成三类,把它的形相,用「水」跟「波」来做比喻:

『前六识,时起时灭,喻如水波』:前六识有时候起现行、有时候不起现行。它有五种情况不起现行:「入无想定」;得到无想天的果报,「无想报」;「睡眠」的时候如果不作梦,第六意识也不活动;「闷绝」;还有一个是「灭尽定」;五种情况不起现行。它有时候起现行、有时候不起现行,就像水波,有时候起波浪,有时候不起。「水波」也是表示形相很粗的意思,第六识它的了别性最粗。

『第七末那,无始相续,忘执我法,喻如水流』:第七意识的末那,它是相续的一直起现行,虚妄执为实我实法,就像「水流」;这个形相就比较微细了,不是我们能够观察得到。那么第八阿赖耶识的形相就更微细了,就像水一样。

我们从水波、水流跟寂静的水,可以看出这八个识的粗细情况。我们看「第八识」:

「第八识」:梵语阿赖耶,此翻为藏。具有能藏、所藏、执藏三义。

这是最微细的心识,那么第八识也是「无记」的。它有两个名称,一个「阿赖耶」,一个「异熟」,这地方是指「阿赖耶」。阿赖耶翻成中文叫做「藏」,就是摄持不失的意思;它能够把种子摄持不失,也能够把一期的果报摄持不失,这个我们待会再来解释。『具有能藏、所藏、执藏三义』,因为具有能藏、所藏、执藏三种功能,所以叫做「藏」。这是解释它的名称,再看它的功能:

『若无此识,则根身是谁执受,器界是谁变现,一切善恶漏无漏种,是谁摄受。』前面讲到阿赖耶识翻成中文叫「藏」,「藏」就是摄持不失,那么它摄持什么呢?摄持「因」跟「果」。就着果报来说,它能够摄持一期生命的根身——正报是它执受的,依报的器界也是它变现的。也就是我们今生得到人的果报,一切正报、依报——「万法唯识」,是谁变现的?就是「第八识」变现出来的。第八识变现出来之后,它还能够摄持、保持不失,这是第一个功能,摄持果报。第二个,『一切善恶漏无漏种,是谁摄受?』那么前七转识所造的善业、恶业,是谁在摄受呢?也是第八识把它摄受。所以第八识「摄持不失」,等于是两件事,第一个:摄持「果报」不失;第二个:摄持「业种」不失。

我们看下面这段文,举例子来说明第七、八识的存在:

『且如吾人疲倦熟睡,梦想俱无之时,前六转识,俱不现起,若无此识,岂不同于死人。既无梦无想仍非死人,验知必有此第八识与第七识微细我执,仍自俱转。』意思是说:小乘法不安立第七识、第八识,小乘的百法只安立七十五法,没有第七跟第八识。不安立第七、第八识有什么过患呢?因为当我们疲倦熟睡时,这时候前六转识都不活动,如果说我们的心识只有前六识,那这个人就死掉了。因为只有六识,六识都不活动,那么万法唯识,生命是由识所执持,这时候心识不在,这个人就是死了。但事实上不是,因为这个人还会再醒过来,表示这个人还没死。既然没有死,一定有心识的摄持,表示有一个更微细的第七识、第八识存在,因为生命是由心识所摄持,有生命存在一定有心识。但这个时候前六识不活动了,表示说一定有一个更微细的第七识、第八识存在,是这个意思。我们再看第十二面:

『然此第八识,决非实我实法』,虽然第八识的形相很微细,但是我们也不要以为它是实我、实法。为什么呢?『若是实我实法,应常无变异。』如果它是真实的自我跟真实的法,就不随因缘业力而变化,它应该是没有变化的啊,不管是执持业力、或是变现果报,都不应该会变化。它变现人,就永远是人,但事实不然。

『而此识者,乃从先世引业所招,名异熟果,既从业招,便非常住。又善业则感天人乐报,恶业则感三涂苦报。往来六道,犹如车轮,变形易貌,曾无一定,岂是实我实法哉!』事实上,我们看第八识,是前七转识所造的业力去熏习它,然后把前七转识的业力保存起来;既然受业力的熏习,就会有变化。举一个例子来说:好比你「前七转识」造善业,第八识就变现一种天人安乐的果报;如果「前七转识」造恶业,第八识的执持,就会变现三恶道的苦恼果报。众生的生命,在六道中就像车轮,车轮在地上运转,同一个点有时候在上面、有时候跑到下面去,第八识也是这样,一下子变现出人天、一下子变现出三恶道,『变形易貌,曾无一定』,可见得它也是因缘所生法,随因缘而变化;那么「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所以它没有一个真实的自我和真实的法。第八识是有变化的,随业力而有变化。

我们看附表第五,补充说明第八识的业用;是《成唯识论》的一首偈颂:

第三、第八识业用:

无始时来界,

一切法等依,

由此有诸趣,

及涅盘证得。

《成唯识论》解释第八识的功能叫做「藏」,它能摄持两件事:第一个、摄持『无始时来界』,这个「界」是指「种子」——前七转识所造的善业种子、恶业种子、有漏种子、无漏种子,都被第八识保存了。第二个、摄持『一切法等依』,一期生命的果报,也是第八识所摄持。它摄持业力,也摄持一期的果报。

因为有第八识的执持,使令有「诸趣」以及「涅盘」的出现。就是因为这一切杂染的因果——六趣的果报跟清净的涅盘,都必须要有第八识,假设没有第八识,业力就没得保存。因前六识是有时候起现行、有时候不起现行,你要第六意识保存业力,要是它不起现行,这些种子就丢掉了。它有时候不活动,不活动怎么办呢?种子跑哪里去了?第七意识虽然恒常相续,但第七意识它不保存种子,它只做思量的功能。所以一定要建立第八识「异熟、摄藏」的功能,才能保存我们杀盗淫妄的业力、也能保存我们戒定慧的功德,所以才创造出染净的因果出来,这样因果才能够建立。

再看一个问答:

问:阿赖耶识为断?为常?

「阿赖耶识」是我们整个生命的一个本体,它执持业力、又变现果报,那么它的形相到底是断灭呢?还是常住呢?看以下的回答。

答:非断非常,以恒转故。

这是「总标」——它既不是断灭、也不是常住。为什么?因为它有两个功能:一个是「恒」,一个是「转」。以下就详细解释「恒」跟「转」的内容。

『恒谓此识无始时来,一类相续,常无间断,是界趣生,施设本故,性坚持种,令不失故。』先解释第八识「恒」的功能。什么是「恒」呢?就是第八识无始劫来,『一类相续,常无间断。』第八识的相貌「一类相续」,它是无记的,不起善也不起恶,而且恒常起现行,没有休息的时候。『一类相续,常无间断』,这是总相,以下分成两类:

先看它的果报:它能够『是界趣生,施设本故』,它是三界、六趣、四生整个果报的根本,这些果报是谁变现的呢?是第八识变现的。其次,『性坚持种,令不失故』,它的体性很坚固,因为它能够把种子保存下来,使令不失。简单说:这个「恒」,从果报来说,它能够保存一期的果报;从因地来说,它能够摄持无量无边的种子,使令不失。所以它有恒常、相续的功能,它不断灭。

第二个再看「转」的功能:

『转谓此识无始时来,念念生灭,前后变异,因灭果生,非常一故,可为转识熏成种故。』第八识它还有一个「转」的功能,就是『无始时来,念念生灭,前后变异』,它不断的受熏,因为前七转识从来没有闲住啊,一直在造业,那些业的功能一直在熏第八识,那么第八识它是受熏的,所以这时候念念之间,剎那剎那生灭;有时候善的功能增加、有时候恶的功能增加,看我们精进或者懈怠,就会有不同的变化,所以说是『念念生灭,前后变异』。

就从果报来说:『因灭果生,非常一故』,我们解释一下:第八识执持一期的果报,就一期的生命来说,它能够摄持你一期的果报不失不亡。好比我现在打了一个佛七,七天之内积集很多信愿持名、清净无漏的功德,但是我并没有到极乐世界去,为什么呢?因为第八识把这个果报给摄持住了。你过去曾经造作五戒十善,这个业力还在、还没有消失掉,所以不能马上到极乐世界去。虽然它能够摄持这一期的果报,但是这个果报还是会变化,等这一期的果报生命结束之后,它又换另外一个果报,就是「因灭果生」。这是从一期的生命来说,它是变化的。

其次,从剎那来说:其实我们的身心果报,从微细来说,剎那剎那的变化,比如说我现在的心情很好,其实你讲这句话的时候,是前一剎那的你,当你讲完这句话,不管是内心的分别、外在的四大,都已经不是刚刚那个果报了。就像我们看电影,影片的速度很快,一片一片过去,看起来好像相续,其实它是一个接一个。第八识在释放业力的时候,我们的身心剎那剎那变化,因为业力也是剎那剎那变化;有时候身体情况非常好,因为这时候善的力量强;有时候恶了,身体情况不太好;有时候心情好、有时候心情不好。为什么呢?「因灭果生,非常一故」。因为我们所摄持的种子,也是各式各样,有善业的种子、有恶业的种子,各式各样的种子都有,所以它会转变,这是约果报来说。从因地来说:『可为转识熏成种故』,业力种子也是不断的变化,你要是精进用功,第八识的善种子就加强;要是懈怠放逸,第八识恶的种子就增长。

总结:

『恒言遮断,转表非常,犹如暴流,因果法尔。』─《成唯识论》

第八识的功能,这个「恒」表示它不断灭,不管是保存果报、不管是保存业种子,它永远不会使令它失掉。『转表非常』,但是虽然不断灭,也不是常住。讲一个譬喻说:就像是一个急速的水流,不常又不断。那么生命的因果法则,法尔如是,不是上帝创造,本来就是如此,不是任何人创造出来的,这就是宇宙生命的真相——不常又不断。我们透过第八识的相貌,可以了解生命的真相。

以上是八识心王的简要说明。最后做一个总结,这八识可以简单分成三类:

一、「前六识」主要功能是「了别」,当然主要还是在「第六意识」,但是它有时候还需要「前五识」的帮忙,才能造业;是了别、造业的作用。

二、「第七意识」主要「思量」的功能,就是生起我执、法执。

三、「第八识」就是「异熟」功能,有保存业力、变现果报的功能。「八识」的功能,主要是指这三类。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凡夫靠自力修行,在生死关头最难得力

我们再看一段:丁三的临终加持。这个地方讲到净土宗的...

世界是你内心的影像

我们引用这个《占察业报经》里面有一段的这个无分别智...

执着时再来对治,已经太晚了

这个颠倒妄想的形成,在《楞严经》它是有三个次第: 第...

唯识学的下手是第六意识,成败的关键看第七识

我们应该怎么去处理我们颠倒妄想呢?在唯识学的一个方...

唯识无义,一切法的受用是自变自缘

于定心中,随所观见诸青瘀等所知影像,一切无别青瘀等...

为了临终的正念,你必须做这两件事

带业往生它是有条件的:这个业力它不能一直在相续,它...

【推荐】遭受任何痛苦,都是自己业力的显现

佛陀在经典上说:一切有情,皆依食住。有情众生的依止...

我们没办法改变外在的共相,只能改变自己的不共相

阿赖耶识的相貌差别,是就着阿赖耶识,因为不同的我见...

撰集百缘经

撰集百缘经卷第一 菩萨授记品第一 (一)满贤婆罗门遥...

普贤行愿品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四十 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

佛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与...

【注音版】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念到心中只单纯一念,便能预知时至

要得到一心不乱,必先无悭贪、无挂碍、无散乱心才可。...

执着越重,轮回就越难出去

唐朝有一个百丈禅师,他有一天在百丈山讲《金刚经》。...

禅宗的参禅方法——无门关

下面讲禅宗的参禅方法无门关,它渊源于我现在所住的赵...

了解自己,看清内心的相貌

在《楞严经》里面,修假观,第一个,先了解自己,你这...

【佛教词典】出队迦提

出队,出众队之意。迦提,为梵语 kārttika 之音译,乃...

【佛教词典】宝聚三昧

(术语)百八三昧之一。入此三昧,则一切境土,悉为世...

古人的仁慈之心

这是《阅微草堂笔记》里的公案。一个乡村有一位长者,...

证严法师成功的方法

过去要盖花莲慈济医院时,曾有关心的长者问上人,有没...

富翁的声音

精进、正念现前、举止清静、善于分辨善恶法、克己、生...

以纯孝之心念佛的婆罗门女

佛像能引发人的善根。当时有个婆罗门女在瞻仰顶礼觉华...

用普贤十大愿来念佛

和尚慈悲,诸位执事慈悲,大众师父慈悲,请坐下。今天...

佛陀菩提树下成道

菩萨坐菩提树下,以慈忍力降伏众魔。时值二月七日入夜...

为何要受持「不杀生」戒

说起五戒大家并不会感到陌生,五戒是中国大乘佛教中最...

得意而忧,逢喜而惧

事当快意处,须转;言到快意时,须住。 殃咎之来,未...

怎样才能够修行不退转呢

怎样才能够得不退法,心无障碍呢?怎样才能够修行不退...

善用其心就在当下

若举于足 当愿众生 出生死海 具众善法 ----《华严经净...

他用八块钱素餐温暖了广州

一家面积才67平米,人均仅10元的素餐馆,竟引来一百多...

从你的妄想中跳脱出来

有一个禅师──他晚上去禅堂参禅之后,当他要回寮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