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净界法师:大乘百法明门论

净界法师  2021/12/0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第八讲)

请大家打开讲义第十四面,二、别境。这个是心所的第二类。我们看讲义:

[别境五者:一、欲。二、胜解。三、念。四、三摩地。五、慧。]

别境的心所有五个:欲、胜解、念、定、慧。有五个心所。我们来看蕅益大师的解释:

『所缘境事多分不同,缘别别境而得生故,名为别境。』蕅祖先解释为什么安立作「别境」呢?因为所缘境多分不同,『缘别别境而得生故』。前面的五遍行,五个心所的活动,是共同攀缘一个境界;当然这个境界是由「作意」心所决定,如果它引导心王到五欲的境界,那么触、作意、受、想、思,也到五欲的境界去;如果它引导心王到三宝的境界,那么触、作意、受、想、思,也到三宝的境界去。总之,前面的五遍行是在同一个境界上活动,但是「别境」不同,它是『缘别别境而得生』,个别个别的境界,每一个心所都有它所缘的个别境界,这是不同的地方。看第一个:

『一、欲者,于所乐境,希求冀望,以为体性;精勤依此而生,以为业用。』这个「欲」的活动,就是它所欢喜的境界,所以它有它的活动境界;如果说这个境界我不欢喜,那「欲」就不能生起,它只有在所乐的境界里活动。怎么样活动呢?『希求冀望』,内心有一种希望成就的心情,这就是「欲」。比方说我希望成就三宝的功德,在三宝的境界生起希望,这叫「善法欲」;在世间的五欲里希望成就,这叫「恶法欲」,都是欲。对于所欢喜的境界,内心生起『希求冀望』,这个安立做「欲」。

这样的『希求冀望』有什么作用呢?『精勤依此而生,以为业用。』有这样的希望以后,你就会精进而且相续的努力,使令你的希望早点成就,所以「欲」能够带动「精」跟「勤」,这是「欲」的作用。

这个「欲」啊,我们心中的希望,对我们的生命有决定性的影响,「欲」太重要了!其实前面的「作意」心所跟「欲」还有关系,虽然「作意」心所是决定善、恶业的关键,但是「作意」是怎么来呢?就是跟「欲」有关。

宗大师在《菩提道次第广论》说,人的欲望大致上可以分成两种:

一、希望我今生的努力,要追求我自身的安乐。这种欲望当然是自私自立的,完全是以自我为中心。生命的目的是什么呢?就是要使令我的身心去除种种的苦恼、得到最大的安乐,我要追求个人的安乐。当然有这样的欲望,就会带动很多行为,当然也会带来很多的苦恼,这是第一种希望。

另外一种是:生命的目的,是要使令一切众生得到安乐。他把自我放弃了──不是为了得到自身安乐,是为了使令一切众生得到安乐。宗大师说,这样的希望所发动的行为,反而会使令他得到安乐的果报。就是说,如果我们只是希望自身得安乐,这是增长无明,而无明的烦恼正是痛苦的根本。相反的,你希望一切众生得到安乐,这样的发心,刚好能对治「自我执着」的无明;无明烦恼一调伏,你反而得到安乐。

当然这样为利益众生的一种「欲」,不容易生起,我们可以经常作这种观想──在我们眼前有一个天秤,天秤的左边是我一个人,天秤的右边是无量无边的众生,你说你现在有快乐要给谁呢?你给左边,只有你一个人;给右边,是无量无边的众生,再笨的人也知道要给无量无边的众生,比较重嘛。就是说同样一个功德,给自己那就很狭隘,给无量无边的众生你看这个多广大。

我们心中的目标,如果不能确定下来,生命就很难改变。有些人说「我修行很久啦」,是很久了,心中还是苦苦恼恼,怎么回事呢?就是你的目标有问题,你一直自私自利想要去追求自身的安乐,反而得不到安乐,因为你不断增长你个人的无明;如果你把自我放弃了,反正左边的天秤才一个人,那么多无量无边的众生,当然是先照顾无量无边的众生;反而这个心生起之后,就能对治心中的烦恼,烦恼一调伏,内心一太平,所有的功德都容易成就。

我们看《普贤菩萨行愿品》上,说到菩提心:

「一切众生而为树根,诸佛菩萨而为华果。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则能成就诸佛菩萨智慧华果。」意思是说:我们都想要成就诸佛的功德庄严,但这跟众生有关。怎么知道呢?因为众生是树根,诸佛菩萨是华果,一个想要成就华果的人,一定要以大悲水来饶益众生,当根得到水的滋润之后,才能够出现诸佛菩萨的智慧华果。如果你不利益一切有情,你就不能够成就诸佛功德。

在《成唯识论》上说:菩萨行六波罗蜜,在初地之前的六波罗蜜,其实都是在「自利」,虽然表面上是在行布施,其实都是假借众生的因缘,而成就自己的功德。只有到初地以后,从空出假,才真正让众生得到最大利益。所以我们从凡夫到初地之前,所修的六波罗蜜,都是假借众生因缘,来成就自身的功德而已,自利的成份多、利他的成份有限。

既然「利他」成份有限,为什么佛陀又要我们发菩提心呢?因为一定要这样发心,才能够趋向于这样的功德。所以这个「欲」太重要了!你有要利益众生的心,才会有各式各样的「作意」──作意去布施、作意去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作意「愿代众生受无量苦,令诸众生毕竟大乐」。而这样的一种善良的作意,都是由「欲」而来的,你清净的目标所引生的。所以说这个「欲」很重要。当然我们有很多不同的欲望,不同的欲望便会引生不同的生命。这是别境的第一个心所。再看第二个:

『二、胜解者,于决定非犹豫境,印可任持,而为体性;不可以他缘引诱改转,而为业用。』前面的「欲」,它的活动境界是「所乐境」;这里的「胜解」是一个「决定境」,这个境界是决定的,你在不犹豫而决定的境界中,生起「印可任持」的心态。『印可』就是很坚定,就像印章盖下去,不可以改变;而且是『任持』,能够保持不失,使令它相续下去。那么它的作用:『不可以他缘引诱改转,而为业用』,任何外在的人事因缘,都不能改变你的思想,这个就是「胜解」。

其实「胜解」心所,是你在一个境界里面,经过长时间的听闻思惟以后,生起一种坚定的理解,譬如我们说诸法实相:「法性本来空寂,因果丝毫不爽。」从真谛的角度来看,法性是空寂的,是无我无我所的,没有一个主宰者。那么,既然一切法毕竟空,怎么会有生命出现呢?因果丝毫不爽,你的心识一活动,就创造了业力;有业力就会招感果报。一切法毕竟空,你动一个念头,生命就出现,生命是由我们的业力所创造,因果丝毫不爽。

这个观念、这个胜解对我们太重要了!为什么呢?因为这个因果观念,《唯识》是讲「异熟果」─异时而熟,就是造业不是马上得果报;好比我现在皈依佛陀了,对佛法已经有信心,准备出家或者已经出家,来到僧团,本来我身体很健康,但是一修行下去,这个地方生病、那个地方也不对;我过去在世间放逸的时候,身体健康、心情也愉快,尽情的造业;现在修行之后,身体所有的病痛都出现。那么为什么我现在造善业,反而得到不可乐果报呢?假设我们对因果没有「胜解」在支持,这个人就容易退失道心。

如果我们经过佛法的学习,知道现在的痛苦果报,不是现在的善业所引生的,而是过去恶业引生的,现在是重报轻受──本来这样的恶业是要到地狱得果报,现在修戒定慧的力量,把地狱的业破坏了,小小的病痛把它消掉就算了,「随缘消旧业,更莫造新殃」。那么我今生所栽培的善业,果报在来世,来世一定能得到广大可乐的果报。你内心有这样的胜解时,你会更加努力修行,忏悔业障、积集资粮,再大的逆境现前,你也不动心。

为什么能够不动心呢?因为你对因果的道理生起胜解,你相信走这条路是对的,眼前的痛苦果报不是修行而来的,是因为过去造恶而有的,把它消掉就算了,我现在所造的善业,一定会使令我生命增上安乐的。也许你会问说:「谁看到因果?」是的,我们不一定看到,但是我们从佛陀的圣教量得到胜解,有这个胜解就能支持我们,当风浪逆境现前时,菩提道能继续走下去。

「胜解」对凡夫来说太重要了!凡夫没有一个人看到诸法真相,但是支持我们修行的就是靠胜解──对于佛法理论,经过长时间的听闻思惟以后,得到一种坚定的理解。

所以《摄大乘论》中,它把凡夫跟圣人之间安了一个阶位,叫「胜解行地」,就是指还没有达到胜解的人,很容易进进退退,遇到逆境就不想学佛了;本来吃荤吃的好好的,身体多健康啊,现在一吃素,哇,这个地方也不对、那个地方也不对,又开始吃肉了。就是从凡夫到胜解行之前,你所成就的功德很容易退转,但是一入胜解行地,那就不一样了;虽然说是一个凡夫,但是他想要成就一个功德,再大的逆境考验他,他都不退转。为什么不退转?因为他内心对真理有胜解——有坚定的理解。这是还没有见到真理之前,透过佛陀圣教量、长时间的听闻跟思惟,所产生的一种坚定理解。这是别境第二个心所,胜解。

『三、念者,于过去曾习之境,令心明审记忆不忘,而为体性;定之所依,而为业用。』这个「念」心所,所对的境界是什么呢?『曾习之境』。这个境界你曾经学习过,如果你没有学习过,「念心所」不能活动的。比如说你过去曾经有念佛,或念过大悲咒,这些境界都曾经熏习过,而你对过去曾经熏习的境界,『明审记忆不忘』,简单说就是明记不忘,一次又一次的去忆念所缘境──心于所缘,数数忆念,这就是「念」。数数,一次又一次的忆念。这样有什么好处呢?『定之所依,而为业用』,依此能够使令我们成就禅定。

有些南传佛教的比丘,也会批评我们北传啊,大乘佛教的念力太薄弱了!当然现在是末法时代,正法时代的大乘菩萨都有强大的禅定。念力薄弱有什么坏处呢?就是我们在造业的时候,比如你要作早晚课,诵一个楞严咒,虽然这个咒语广大功德,或是你要放一堂蒙山,你没办法专注。一堂蒙山放下来,功德大概只有百分之二十,百分之三十。为什么呢?蒙山是给众生忏悔、皈依、说法、施食,又法施、又财施,祖师设立这么好的仪轨,一堂蒙山一个小时下来,功德怎么那么少呢?因为你的念力薄弱!很多的精神被你妄想折损掉──打妄想、放一放,打妄想、放一放。所以「念力」也很重要,如果你不收摄你的念头、不使令你念头专注,很难成就大功德。

你说「我不想栽培念力」,你不栽培念力啊,心老是散散乱乱的,你今生很难成就大功德,所以我们佛学院每天有十五分钟的打坐,早上一次、中午一次、下午一次,做什么呢?不是让你打妄想、不是让你睡觉,就是要栽培念力。

假设我们的根本法宝是「佛号」,那你就是心与佛号数数忆念,第一个念头忆念佛号,一句弥陀念、诵、听;下一个也是忆念佛号,念念相续;这就是栽培念力,经常让你的心专注于当下。假如十五分钟里面,已经有十分钟的专注,五分钟跑出去所缘境,再过一段时间,专注达到十三分钟、十四分钟,到十五分钟,十五分钟当中偶尔生起小小的妄想,一下子就消失,那你这个念力就有点基础了。之后,从十五分钟到三十分钟、到一个小时,能够在一个所缘境安住一个小时,那你修行念力就更强了,平常遇到境界,就不会像过去,一下子就发动烦恼,不容易,内心多少能够作得了主,所以说「念力」是很重要。「令心明审记忆不忘,而为体性;定之所依,而为业用。」它的功能就是明记不忘。

『四、三摩地者,此翻为定,于所观境,令心专注不散,而为体性;智依此生,而为业用。』「三摩地」就是「定」,就是心一境性,这个是前面「念心所」的功德,由于「念」加强以后,得到的定。那么什么叫「定」呢?是说它在所观境,这个「所观境」不是在散乱的阶段,有一个前方便,要静下来把「所观境」现出来。这个「所观境」可能是佛号,或者是出入息,在所观境当中,『令心专注不散』,使令心专注于所缘境而不流散,而为体性。这样的专注寂静,有什么好处呢?『智依此生,而为业用』,帮助我们生起智慧,也就是说:禅定能够引生智慧是当增上缘。

在宗大师的《菩提道次第广论》中,他把「禅定」与「智慧」的关系,讲一个譬喻说:好比我们看墙壁有很多的风景画,就是诸法实相;如果我们是在黑暗当中,当然看不到墙壁,需要有蜡烛的光明;他说这个光明,就是代表智慧;但有时候风一吹,蜡蠋晃动,也看不清楚,这时候就需要有一个屏障把风遮住,让蜡烛的火稳定一点,那么这个屏障就是禅定,把风遮住,能够让蜡烛的火光稳定,而看到诸法实相。定跟慧就是这个譬喻,「慧」是比喻作蜡烛的火,「定」就是那个屏风。

我们个人用功也会有这样的经验,比如说你现在去出坡,在尘劳的境界里面活动,出完坡之后你马上去看书,这样你对法义的理解会很浅;假设出坡结束后,你先去拜佛、经行一下再打坐修止,内心寂静之后再去看书,感觉就不一样了,你可以看到经文里面很深的义理。所以说『智依此生,而为业用』,禅定能够作智慧的增上缘,因为寂静的状态,对于我们观察诸法实相有很大的帮助。

『五、慧者,于所观境,简别决择,而为体性;断疑,而为业用。』「慧」的活动跟三摩地一样,不是在散散乱乱的境界,都是专注在「所观境」上;但是前面的禅定对于「所观境」,只能够无分别住,是一种无分别的状态;「慧」能够简别、决择、区别,这个是善、这个是恶、这是可以做、这是不可以做,恶业引生不可乐果报、善业引生可乐果报,有这样的判断作用。前面「定」对「所观境」没有分别、判断的能力,只是专注不散而已。「慧」能够对所观察境界,加以区别,加以判断,这个安立做「慧」。

这个「慧」有什么好处呢?『断疑而为业用』,能够断除我们心中的疑惑,生起信心。信心是以智慧作基础的,所谓「闻经达理,断疑生信。」我们在学习经论,要契入真理,它能够破除我们疑根─断疑生信,这个是「慧」心所。

虽然「止」─禅定,能够使令我们心于所观境专注不散,一种无分别的状态;内心这种寂静的力量,能够暂时把所有烦恼活动都停下来,就像石头压草一样,但是心中的颠倒原封不动,无量无边的颠倒─「常、乐、我、净」四种颠倒,都被禅定给压住了,这时候我们想要破除颠倒,还得靠「智慧」─不净、苦、无常、无我的智慧。所以「定」跟「慧」要等持,定能够帮助慧,慧也能够帮助定。

你看外道修行,没有佛法「四念处」的智慧,所以一路修定;他内心烦恼不活动,因为定力的摄持,但是内心的贼没有杀死,就像《释禅波罗蜜》上说的:听到女众唱歌的声音,禅定就失掉了。得到禅定多么不容易,因为没有「四念处」的保护,一下子就把禅定失掉了。但是圣人得到的禅定不同,阿罗汉也在定中,当外在的五欲境界刺激他,「四念处」光明一出现,他的禅定照样保持明静不动。所以定要有慧,慧也要有定,这两个能够互相帮助──定能够引生慧,慧也能够保护定。三摩地跟慧互相有帮助。

以上这五个心所就是「别境」,都是在各别的所缘境界活动。「别境」心所也是通于善恶,不决定是善、也不决定是恶,跟烦恼相应就是恶,跟善心所相应就是善。好,到这里有没有问题?

问:修行的下手处是否从「作意」开始?

答:下手处应该是从「欲」,先要有目标。如果没有目标,那么你「作意」,你的心趣向什么境界就不一定了。所以说为什么修行要发菩提心?真为生死,发菩提心。修行第一个先把目标确定下来。我修行的目的是为什么?为了「上求佛道、利益一切有情众生」,你有这样的希望以后,才能够生起「作意」。哦,既然我有这样的目标,就尽量使令我这一念心安住在佛、法、僧的三宝境界。所以说「作意」会带动很多的业力,但是「作意」还跟目标有关。就是你要先有「善法欲」,虽然不能马上做到,但是心中先要有这样的「欲」。

比方说我们以持戒来说,一定要先受戒;受戒的时候,你面对十法界有情、无情──誓断一切恶,誓修一切善,誓度一切众生;这三种广大的功德,不是你现在马上作到,但是你有这样的希望,这时候你就得到了戒体。有这个戒体,以后遇境逢缘,因为心中有这样的希望、愿力摄持,就会产生一种作意;就是你跟烦恼的境界一接触,你的戒体就会活动,就会如理作意,不可以。它就会引导你的心往三宝的境界去。所以这个「作意」是由「戒体」而来的,而这个戒体的本质也是一种愿力。所以「欲」─「希望」,跟我们的修行有很密切的关系。

问:「三摩地」是不是「止」?

答:「三摩地」翻成中文叫作「等持」或者翻成「定」。「止」一般来说是约因地,三摩地是果地功德。所谓「等持」就是明静不动,它能够平等持心,于一境转。什么叫「平等」呢?内心保持「明了而寂静,寂静而明了」。所以这个三摩地是果地功德。

他是这样的,宗喀巴大师对于「止」的定义,约修行人来说,它是无贪、无瞋、无痴,但是这里的三摩地是通善、通恶的,它没有强调与善相应。比如说你做恶事专注、你在五欲的境界里专注不散,也是三摩地所收摄。所以《百法》别境的三摩地,跟宗喀巴大师所说的三摩地不太一样。宗大师所说的三摩地完全是善的,那是修行人的事情,这里的心所三摩地是通善、通恶。

问:要生起「善法欲」,是否要有因果观念?

答:是的。你一开始必须知道什么是善、什么是恶,然后重复思惟恶法的过患,经常告诉你自己五欲的过患,『五欲譬如刀上的蜂蜜,不足一餐之美,而有割舌之患』。你内心要稍微改造一下,就是呵责五欲、赞叹涅盘的功德,让自己对涅盘的佛道有好乐心,所以「善法欲」的产生,跟智慧还是有关系。

就像这个小孩子,一天到晚喜欢玩火,这时候他一玩火,你就打他一下,告诉他玩火有很多过患,有十种过患你一一讲给他听,这个小孩子下次遇到火的时候,就不敢再去玩了,他心中对火已经有一种过患、危机的思想。所以「善法欲」要生起,先思惟恶法的过患、思惟善法的功德。

我们再看讲义第十五面:三、善十一者

前面的「遍行」跟「别境」,性质都是通善、通恶,以下这十一个心所的体性都是善,决定是善。

[三、善十一者:一、信。二、精进。三、惭。四、愧。五、无贪。六、无瞋。七、无痴。八、轻安。九、不放逸。十、行舍。十一、不害。]

在我们内心的活动当中,这十一个心所,都是属于善良的心所。我们看蕅益大师的注解:

『能为此世他世顺益,故名为善。』

这种善良的心所,在我们心中活动,有什么好处呢?有两个好处:

一、此世的顺益:它能够使令我们今生「顺」─随顺、如意。其次,它有「益」,对我们的生命有利益。这个多数来说是花报。这种善心所活动一次,对我们今生的生命就会多一分的好处。

二、他世的顺益:你内心经常生起这十一个善心所,对你来生的生命也有顺益、也能够得到如意,得到功德利益的果报。所以安立作「善」,它的体性是决定的。就是这十一个心所,活动得愈多,你此世、他世的顺益就愈大,所以安立作「善」。这是解释「善」的意义,再看它的差别内容。

『一、信者,于实德能,深忍乐欲,心净而为体性;对治不信,乐求善法,而为业用。』对于「信」,唯识的定义,必须依三种情况而生起:

第一「实」:对三宝真实功德的存在性,随顺忍可。

第二「德」:是说三宝不但真实存在,而且具足大功德。

第三「能」:是说你相信三宝的功德,不是只有佛能够成就,经论里面所说的无量无边功德,只要我们肯努力,都可以成就。

『实、德、能,深忍乐欲』,当内心与清净相应,没有任何的虚假,很真实、很清净的一种状态,这时候表现出来的『深忍乐欲』是很真实清净,那么就安立作「信」。

「信」有什么作用呢?『对治不信,乐求善法,而为业用。』它能对治我们的疑根─不信,有了信心之后,就会主动去追求善法。相信善法是真实的、有功德的,而且我能够做到的,所以就会乐求善法而为业用。这是总说,以下再看蕅益大师把「实、德、能」分别出来。第一个:

「实」:『谓于诸法实事理中,深信其为实有,而随顺忍可。』是说对于诸法的真实事相──好比因果事相:持五戒十善得人天果报,修四谛十二因缘得二乘果报,修六波罗蜜成就佛菩萨的功德,这些因果事相,或者是二空的空性道理,能够深信其为实有。事实上,这些事相和道理,不是佛陀捏造的,都是诸法的真相;那么你能够随顺忍可,内心能够随顺,能够同意而不排斥,虽然没有看到,但是我相信它的存在。

「相信三宝的存在」,这件事情很重要!以净土宗为例,净土宗它所强调的是「他力门、果地教」,就是阿弥陀佛把无量无边的功德,摄持在这句名号当中─「名以召德」,阿弥陀佛的功德太大了,我们没办法观想,所以阿弥陀佛以方便力,把祂无量无边所积集的功德,都摄持在「阿弥陀佛」这四个字里面,使令我们凡夫这一念心跟佛号接触时──「即众生心,投佛觉海」,我们这念心就能够生起很多的功德;就像古德说的:

「清珠投于浊水,浊水不得不清;佛号投于乱心,乱心不得不佛。」这个清水珠跟污浊的水一接触,能够使令污浊的水变成清净,有这种力量。那么佛号亦复如是,万德洪名在我们散乱杂染的心运转时,乱心不得不佛;它能够把我们杂乱的心,就像清水珠转成清净的。那么这样的功德要生起,首先一定要相信这个名号的功德是真实的。

藏传佛教有一个本尊相应法,是说:看你跟哪一位本尊有缘,头顶一朵花,然后丢下去…哦,丢到本师释迦牟尼佛,你跟本师释迦牟尼佛有缘,你的本尊就是本师释迦牟尼佛;丢到文殊菩萨,哦,文殊菩萨是你的本尊;普贤菩萨,普贤菩萨你的本尊。然后你就念祂的名号、修祂的法门。那么在这当中,你要观想本尊现前,然后放光照射你的心,最后你这念心跟本尊和合为一,有这三个次第。

上师强调这当中最重要的是:「你的本尊一定要现前」,什么叫「本尊现前」呢?就是你可以观想本尊的相貌,观祂的头部也可以;有些人观想力强,把头部观想的很微细清楚,乃至色身身体都观出来;有些人观想力差,那也可以;你观想一道白光也可以。这当中最主要的是什么呢?上师提出一个很重要观念,说:上师的现前,不在于你观想的是不是很清楚,而是你认为你所观想的,就是上师的化身!

好比你说:「我只能观想祂是一道光。」那也没关系,但是你内心很肯定地相信:「那一道白光就是本尊的化身」。诸佛菩萨是法界身,以一切法为身,这样子安立作本尊现前。就是你要相信你所观的境界就是本尊的化身。

这表示什么意思呢?表示我们在念佛的时候,你不要说:「这只是一句佛号!」你要相信这句名号就是弥陀的化身,它本质就是弥陀,这个观念很重要!就是阿弥陀佛的名号,对你会产生多大的功德,跟你对这句名号的信心有关系。所以这里说:『于诸法实事理中,深信其为实有』,必须相信它是存在的,而且随顺忍可。第一个,你先相信三宝的功德,你所修的法的功德真实存在的,这个叫做实。第二个:

「德」:『复于三宝真净德中,深信而生喜乐。』

第二个就是『喜乐』;前面是深信三宝功德是真实有的,第二个是生起喜乐的心。假设我们对于三宝功德,你也知道阿弥陀佛有大功德,但是你觉得祂有大功德我承认,但是跟我没关系,你内心不觉得这个功德对你有什么重要性,这样也不构成信心,不构成归依。

就是说:你要对这样的功德有欢喜心、对你太重要了──「信我是业力凡夫,决定不能仗自力断惑证真了生死。」我是三界的生死凡夫,没有出离之缘,「信阿弥陀佛有大誓愿,若有众生念佛名号求生佛国,其人临命终时,佛必垂慈接引,令生西方。」阿弥陀佛决定能够救拔我,所以阿弥陀佛的名号功德对我太重要了,是我唯一的出路!这时候『于三宝真净德中,深信而生喜乐。』你对这样的功德就有一种好乐心。第三个:

「能」:『又于一切世出世善,深信其有力,能得乐果,能成圣道,而起希望之欲。』你内心当中相信你能够成就,有一种希望成就;对于世间的一切善法、五戒十善出世间的善法、六波罗蜜、信愿持名,你相信这些善法有广大的功德力,能够让我们得到世间乐果,也能够得到出世的圣道,你也相信你能够成就,希望成就。这是讲到这个能。

这三个条件都具足了,才构成这个「信」,所以「信」也是不简单。

『由斯对治不信实德能之恶心,爱乐证修世出世善。』「信」能够对治我们的怀疑,对于三宝的存在、或者三宝的功德,以及我们的能力,这样的一种疑根的恶心,能够消灭。使令我们爱乐证修世出世善;以为业用。这就是信心。

其实我们刚开始学习佛法,还没有入圣位,都是靠信心──「信为道源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一切功德都必须仰赖信心才能够生起。

修学佛法是这样的:有些人比较重视学术研究,学术研究的思想就是什么事情都可以怀疑,他就把这一套方法,也拿到佛法来。但是这样的态度,刚好跟学佛的情况相反,佛法是强调「信、解、行、证」,要先「相信」。为什么呢?因为我们的「见闻觉知」有问题,如果你只相信你的见闻觉知,而三宝的功德,哪是我们凡夫的「见闻觉知」所能够理解的?比方我们讲眼识的「见」,一张纸就把你的眼睛给遮住了,我们不能说看不到就不相信,不能用这样的态度。

中国佛教祖师都很强调「老实」,这个经典我看不懂,我不会说这部经典哪里错了、又讲错了,不要用自己的见闻觉知来看三宝。这部经典我看不懂,怎么办呢?去拜忏!忏悔自己的罪障。看不懂,不是法有问题,是我自身有罪障,佛法是这种态度,对三宝永远存着一种真实的信心。不断的忏悔、不断的亲近善知识听闻佛法,一次又一次栽培善根,慢慢就懂了。信、解,慢慢就能够理解,而修行证入。如果你没有信心,你就永远不能够进入到三宝的功德海。所以佛法不能老是用怀疑的眼光来看,不可以,「信心」是道源功德母,是成就一切功德的基础。我们今天先讲到这,有没有问题?

问:……

答:如果你对这个功德…你认为不能成就,那你对这个法还是没有信心。你说念阿弥陀佛能够往生,你相信阿弥陀佛的功德存在,而且这么大功德一定能够救拔你,但是你不相信你能够往生,不能构成信心。因为你不相信你能做到,你相信这个功德所加被的对象是某一种人,你是业力凡夫,你认为它加被不到你,不能构成信心,表示你对这个法门还是没有信心。信心的条件,你对于你所修的法门要:实德能,深忍乐欲。这三个都要同时存在。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凡夫靠自力修行,在生死关头最难得力

我们再看一段:丁三的临终加持。这个地方讲到净土宗的...

世界是你内心的影像

我们引用这个《占察业报经》里面有一段的这个无分别智...

执着时再来对治,已经太晚了

这个颠倒妄想的形成,在《楞严经》它是有三个次第: 第...

唯识学的下手是第六意识,成败的关键看第七识

我们应该怎么去处理我们颠倒妄想呢?在唯识学的一个方...

唯识无义,一切法的受用是自变自缘

于定心中,随所观见诸青瘀等所知影像,一切无别青瘀等...

为了临终的正念,你必须做这两件事

带业往生它是有条件的:这个业力它不能一直在相续,它...

【推荐】遭受任何痛苦,都是自己业力的显现

佛陀在经典上说:一切有情,皆依食住。有情众生的依止...

我们没办法改变外在的共相,只能改变自己的不共相

阿赖耶识的相貌差别,是就着阿赖耶识,因为不同的我见...

撰集百缘经

撰集百缘经卷第一 菩萨授记品第一 (一)满贤婆罗门遥...

普贤行愿品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四十 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

佛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与...

【注音版】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念到心中只单纯一念,便能预知时至

要得到一心不乱,必先无悭贪、无挂碍、无散乱心才可。...

执着越重,轮回就越难出去

唐朝有一个百丈禅师,他有一天在百丈山讲《金刚经》。...

禅宗的参禅方法——无门关

下面讲禅宗的参禅方法无门关,它渊源于我现在所住的赵...

了解自己,看清内心的相貌

在《楞严经》里面,修假观,第一个,先了解自己,你这...

【佛教词典】出队迦提

出队,出众队之意。迦提,为梵语 kārttika 之音译,乃...

【佛教词典】宝聚三昧

(术语)百八三昧之一。入此三昧,则一切境土,悉为世...

古人的仁慈之心

这是《阅微草堂笔记》里的公案。一个乡村有一位长者,...

证严法师成功的方法

过去要盖花莲慈济医院时,曾有关心的长者问上人,有没...

富翁的声音

精进、正念现前、举止清静、善于分辨善恶法、克己、生...

以纯孝之心念佛的婆罗门女

佛像能引发人的善根。当时有个婆罗门女在瞻仰顶礼觉华...

用普贤十大愿来念佛

和尚慈悲,诸位执事慈悲,大众师父慈悲,请坐下。今天...

佛陀菩提树下成道

菩萨坐菩提树下,以慈忍力降伏众魔。时值二月七日入夜...

为何要受持「不杀生」戒

说起五戒大家并不会感到陌生,五戒是中国大乘佛教中最...

得意而忧,逢喜而惧

事当快意处,须转;言到快意时,须住。 殃咎之来,未...

怎样才能够修行不退转呢

怎样才能够得不退法,心无障碍呢?怎样才能够修行不退...

善用其心就在当下

若举于足 当愿众生 出生死海 具众善法 ----《华严经净...

他用八块钱素餐温暖了广州

一家面积才67平米,人均仅10元的素餐馆,竟引来一百多...

从你的妄想中跳脱出来

有一个禅师──他晚上去禅堂参禅之后,当他要回寮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