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佛教故事
虚云法师
大安法师
净界法师
印光大师
梦参法师
佛经咒语
阿弥陀佛
观音菩萨
地藏菩萨
佛法入门
佛学问答
念佛
智慧
福报
放生
因果
修行
戒淫
忏悔
全站文章(第41页)
【随机推荐】
为何世俗的快乐会带动生死轮回的痛苦
我们每一个有情众生,在内心的深处都有一种天生的本能,那就是离苦得乐。为什...
这些行为根本称不上是「精进」
每天念佛多少万声是不是精进呢?每天拜佛多少拜、打坐多少枝香是不是呢?每天...
想让自己不断成长 这个方法可以帮助你
一个人要想进步,就是要学习佛的三藏十二部讲的戒定慧的内容,就是要通过闻思...
学佛最重要是亲近善知识
佛说了八万四千种法门,就是针对八万四千类众生,对治八万四千类烦恼。要多闻...
如此才不负出家一场
在佛陀的众多弟子中,难陀尊者容貌端严,仪表堂堂,具备三十种相好。此外,难...
这才是真正的布施
我们所有的凡夫啊,都是有妄想、分别和执着。我们都有分别心,这个《金刚经》...
在临终之前如何让罪业沉淀下来
假设我们不幸,我们今生已经把某一种罪业,不管是杀生、偷盗、邪淫、妄语等等...
修学普贤十大愿王的功德利益
(1)菩萨现身冥中加被 普贤菩萨,以十大愿王,自行化他,得三昧自在,掌诸...
崔婆往生记
宋代山东东平府梁家雇了一位保姆,叫崔婆,是淄州人。 崔婆一生吃素,禀赋很...
佛教是如何看待同性恋的
问: 佛教是如何看待同性恋的?同性恋可以往生净土吗?该...
往生极乐是靠超度去还是自己信愿念佛去
问: 弟子以为,念佛行人勤修净业三福,以至诚恳切心信愿...
高僧转世为高官给我们的启示
南宋著名政治家、诗人,爱国名臣王十朋是由严首座转世而来之事,是中国佛教史...
【荐】
如何正确处理临终
临终处理之重要 临终之际,色身四大分散,功能全失,彷若生龟脱壳、螃蟹落汤...
邪淫乱静,损德障菩提
现在我们来说邪淫戒,邪淫指非正式夫妻间的男女关系,一切不受法律认定的,都...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宋人有好行仁义者,三世不懈。家无故黑牛生白犊,以问孔子。孔子曰:此吉祥也...
居一切时不起妄念,于诸妄心亦不息灭
依于妄念,调修法身 故于妄念起者任其起(《圆觉经》云:于诸妄心亦不息灭)...
佛陀一生给世人的二十条忠告
佛陀在正觉以后,想起救渡众生的大事因缘,心自思惟道:我所证悟的真理,是与...
五德品格缺失,身体就会产生疾病
五德养性,是指根据仁、义、礼、智、信来养自己的性。肝里边藏仁,心里边藏礼...
障碍我们学佛修道的五住烦恼
苦与乐是没有一定分界线的,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何谓苦,何谓乐呢?这些无不...
贫贱富贵二法,富含深刻的道理
富,就是要付出;贵,就是赞叹他人,成就好事。贫就是不肯布施,贱就是遮蔽别...
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
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
念佛病人在很危急的情况下,家属该怎么办
问: 如果病人在很危急的情况下,家属控制不住情绪想哭,...
果普老和尚往生录
果普老和尚,俗姓郑,浙江常山人。幼时,父母双亡,寄食于叔父家,赖苦力过活...
踏破铁鞋不如回到当下反观自照
顿教的修行是从真心入手,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为什么能做到这一点?因为在迷...
现代人为何普遍都活得很累
现代人普遍活得很累,原因是什么? 无非是因为贪著,因为心对外境粘得太紧,...
把迷梦叫醒,向自心中唤
有两句俗话:什么人说什么话,三句话不离本行。因为晚学是个做梦的人,所以好...
没有文化的人,念阿弥陀佛圣号就可以
现在信徒来皈依三宝的也很多,皈依三宝就是皈依过了之后作为一个正式的佛教徒...
佛陀说做到这四个标准,你就是「大丈夫」
世尊!怎样才能堪称大丈夫呢? 有一位比丘向佛陀请教:世尊!您在不同的场合...
没有福报,如何才能发财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小和尚去挑水,却发现水缸怎么都装不满,他就想也许是桶...
这三种人可以让你人生少走弯路
按照佛法来讲,高人即是有智慧的人,他有广阔的视野,渊博的学识,看待问题很...
男女相爱的前世今生
这个女人追男朋友,想不到那个男朋友是自己的爷爷,或者祖父,或者太爷爷、曾...
快乐与否取决于觉照
根据佛教所说,人是由五蕴构成的:色、受、想、行、识。 每天我们会有很多感...
世间最大的苦是自己想不开
凡夫经常有分别心,有特别亲爱的人,就有特别讨厌的人,无法由烦恼中解脱出来...
有了得失之心,你就不得自在
人之所以不得自在,多数是因为得失之心,一般人若是有所付出,就希望有所回报...
《坛经》中的顿与渐
在《坛经》中,顿与渐的问题,是贯穿全书的一个主要问题。六祖大师正是围绕这...
一念的皈命决定可以得救
我们很多人对自己往生这一事总是产生不了信心,觉得往生一定要有很高的条件:...
弘扬净土法门的一个重要原则
净土法门唯佛与佛方能究尽,九法界众生靠自己的能力是不能相信、不能理解的。...
净土法门是佛为末法众生的预设济度
这一节是谈浊世津梁,预垂济度。 我们先要了解这个时代是五浊恶世,在这个恶...
「无常」即是「无我」
一、无常是苦 佛法的基本观念是苦,因为无常所以是苦。一般的人不知道苦从那...
修行就是这么简单
如果你问什么是修行,答:心平气和是修行,不慌不忙做事情,做到有事成无事,...
有智慧的女人能内能外
汉武帝曾为乳娘的一件过失,要将她处刑。乳娘吓得跑到东方朔那里求救,东方朔...
你死的次数越多,你越了不了
怎么样不死呢?学佛,成了道了,得了解脱道,就不死了。死了到什么地方去呢?...
千念万念成就临终纯净的一念
忆佛、念佛是我们人生中最重大的一件事情,我们要净念相继地,就是二六时中不...
觉得极乐世界很陌生,该怎么办呢
问: 师父您好,弟子愚痴,虽然非常想去西方极乐世界,但...
居士无病,您的妙药还您
有一年寒冬将至,药山惟俨禅师依照常住往例,请寺里的僧人到山下化冬,以储备...
要看着你的目标,不要看着你的障碍
成佛需要经过三大阿僧祇劫,为什么成佛要经历这么久呢?因为有退转。就拿现在...
平安无事清清净净,就是究竟的福报
在政治哲学上,如果想立功创业,就要注意 其安易持 这一点。这是什么意思呢...
牛过窗棂,为何尾巴过不得
禅宗公案中有一则牛过窗棂的著名典故。五祖法演禅师说:如水牯牛过窗棂,头角...
染尘容易出尘难,不断尘劳总是闲
憨山大师(1546-1623),名德清,字澄印,明金陵全俶人(今属安徽)...
出家人穿着衲衣有多种功德
衲衣,就是用世人丢弃在粪堆上或者野外的朽坏破碎的衣片修补缝缀所成的法衣。...
以愚夫愚妇自居,老实念佛得利益
很多人都说念佛人都是愚夫愚妇 ,好像他修参禅的、或者止观的、或者持咒的就...
违背天道而行,就会遭致灾殃
如果你一天到晚都是意必固我,那就绝对你干不成任何事情,一干事情一定碰壁,...
虽为俗人不染世乐,梵行高远慈悲一切
【第七觉悟:五欲过患。虽为俗人,不染世乐;常念三衣,瓦...
百丈禅师《丛林要则二十条》
百丈怀海禅师(720814)是唐代禅宗高僧,我国禅宗丛林清规之制定者。福...
业障发现的公案
我们每个人,思想随时变化的,当你打完佛七,得到佛菩萨加持,或者诵经诵到非...
是你造作的,将来都要付出代价
人非圣贤,谁人无过呢?我们还没有成圣成贤,那也就是说在我们没有成佛之前,...
你要做好人,哪里会饿死
这个世界上是需要好人,还是需要坏人?这世界上好人多,还是坏人多? 你要做...
命运多舛、诸多不顺的原因是什么
导语:今生,为何有人善良厚道却诸事不顺,正直谦虚却多病短寿,十善、十不善...
于出入息中,精勤思维死想
过去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法时,有一天,佛告诫比丘们:你们应当修行死...
他花5年时间研究177位富翁的生活习惯,结果很震撼
习惯预示着一种因果关系。习惯决定着财富、贫穷、快乐、悲伤、压力、关系好坏...
复有十业,能令众生得端正报
复有十业,能令众生得端正报。 1、不嗔。如果想要长得端正美丽,以后就别发...
非大悟大彻,无自由之分
贫者忧无财,慕富人之为乐,而不知富人有富人之忧也。贱者忧无官,慕贵人之为...
在世俗中,佛弟子该如何看待争取呢
问:在世俗中,佛弟子该如何看待争取呢?是应该什么都不争不要,遇到别人争抢...
佛教的忏悔方法有哪些
佛教里面说忏悔的方法,有说两种,事忏和理忏;也有说三种,作法忏、取相忏、...
如何去消除病苦
如何去消病苦?病其实是三类病,佛陀说三类病。 一个是四大不调的病。 你饮...
哪里有迷妄哪里便有平静
大部分的人仍不知禅修的本质,他们认为行禅、坐禅与闻法即是修行。那也没有错...
以至诚心供佛,获大利益果报
昔日,世尊在负弥城随缘度化。有一天,佛陀告知阿难尊者一起前往波婆城,尊者...
七种不退转之法
古印度时,佛陀与五百位大比丘,在罗阅城迦兰陀竹园弘扬佛法。有一天,摩竭国...
人都在为什么而奔忙
有一次,我到繁华的首都北京出差,晚上路过一座天桥,站在天桥上往远处望去,...
上品上生的条件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里面谈到九品往生,其中上品上生的条件,是要读诵大乘方...
小牛救母口吞杀刀 孝心打动屠户养牛到老
能海上师曾经讲过一个故事,是讲到父母的恩德。同样也是讲到一个屠户要杀一头...
菩萨为何不应住色布施
【是故佛说菩萨心。不应住色布施。】 为什么讲忍辱,一下子又跳到布施来了呢...
从过去的妄想中走出来
佛法的功德是甚深广大,它不但有现世的安乐,它更重要是诠释一个来世的解脱。...
这个咒语让您无病无灾财源滚滚
从前有个有钱人,他很愿意去帮助那些穷人。大家都知道,印度的穷人是很多的。...
人生有些苦连我们自己都意识不到
有的人说我一辈子感到很快乐,我没感到痛苦。其实,人的痛苦是太多太多,有些...
如何拥有健康的身体
讲《药师经》的目的,就是要教大家怎样拥有健康的身体和健康的心态。怎样才能...
做事不执著,并不是随随便便做
问: 师父教我们不执着,但如不执着,事情如何能办好? ...
【荐】
佛见众生临终倒乱之苦,特为保任此事
盖秽土自力修行,生死关头,最难得力。无论顽修狂慧,懡[忄*罗]无功。即悟...
下劣凡夫罪业深重,如何容易得生安养
问:求生西方固所愿也,但我下劣凡夫,罪业深重,福善轻微,如何容易得生安养...
对治我们的烦恼习气
这个习字,早先它是什么意思?就是小鸟依靠树林的意思。这个小鸟常常要练习飞...
大黑猫往生奇缘记
今天我给大家分享一个故事,这是我亲身经历的,事情发生在五台山。 在201...
讲经讲得不对,劝其他人不去听,是谤法吗
问: 讲经讲得不对,劝其他人不去听,是谤法吗? 仁清法...
菩萨十八根本戒之谤弃大乘
《集颂》:诽谤大乘菩萨藏,背舍佛说深广法。说像似法乱正教,以自爱乐令他转...
你不快乐是因为活得不坦荡
戒律当中,每一条戒都有其制戒的缘起。例如淫戒的制定,就是源于这样一件事:...
【荐】
如何将往生渗透到梦中最深层的心意识
问: 我要怎样做,才能尽可能地把忆念阿弥陀佛的功夫、期...
曾国藩的七副对联,说尽人生大智慧
世事多因忙里错, 好人半自苦中来。 这是一副自诫自勉书室联。上联自诫,...
息心贞信之士
息心,就是把追求世间五欲六尘的那个心止息了,隔断尘缘了,因为那都是梦幻泡...
【荐】
静坐的姿势与数息观
【禅修的方法】 静坐的姿势 初学静坐者,即应养成正确的静坐姿势,如下列所...
一切都是我们自作自受
我们看到那么多的经书,里面都是告诉我们觉悟的方法。佛教的经典是非常浩瀚的...
碰到这些人,应当在财施中加上法施
当你布施的时候,如果碰到这些人(盲聋喑哑)了,你要生起大慈悲心,特别是学...
持诵楞严咒能灭一切罪
【是故能令破戒之人,戒根清净;未得戒者,令其得戒;未精进者,令其精进;无...
善用其心怎么个「善用」法
在善恶关头,你怎么善用其心? 依着事、依着境,境就是外面的境界相。事,每...
禅宗丛林的修行律仪
禅宗丛林中有各种不同的修行仪轨,这些律仪不仅是禅门学徒掌握佛门礼仪的理论...
如何克服节后综合症
长假早已悄然结束,短暂的闲暇,似乎打乱了往常的生活规律,当我们再度面对紧...
如何用佛法来提高生活质量
第一个方法:以慈悲心来开启快乐的源泉。 很多时候,我们的不快乐都是自找的...
无分别心是道
宝峰寺,某天午斋毕。僧问:饭好不好吃?和尚答:吃饭是滋养色身的,要做五观...
心量越大的人,越能成就大事
我们要在生活当中体验什么是发菩提心。自己真正发了菩提心,向内就是要明白:...
时常日久揩磨,渐渐明通心地
祖师曾教导我们:时常日久揩磨,渐渐明通心地。我们总会想到一下子要怎么样,...
可以同时修多个法门吗
问: 师父,一个修行人可否同时修几个法门?其实,很多修...
在八种因缘下布施,将获得殊胜功德
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一天向比丘们开示:如果有善男子、善女人,能...
成就十种正法之行
一日,佛陀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为比丘们开示:假如有一位国王成就十种恶法...
念头一转,福报就可以变为福德
有些初发心的菩萨很执着,会产生很多疑问,佛陀既然让我们不住相而行布施,我...
抱年轻女人与抱一条死狗的感觉一样吗
若受离一切所应远离身语业,安立第四苾刍律仪,一切不如法的身语业都要远离的...
净土法门与发菩提心
我们修净土宗的,如果把一句阿弥陀佛名号,当做阿伽陀药的话,这就是无上的密...
多培福多修慧,成佛就快了
我这一次到台湾去,见到台湾那边的佛教事业办得很好。好在什么地方?从一点来...
这种见解在佛法里是最危险的
我们修行的人,见、行两个是不能分割的。见,就是我们的知见,由闻、思、修,...
【荐】
如何让自己所求之愿能迅速成办
为了让大家能够更方便地、更快速地通过自身地努力达成自己的善愿,在此提出成...
业障生起了该怎么办
你过去的业障现在它生起了,你想修道,它给你做障碍,所以你心里不安。那你怎...
出世间的七种法财
在千百年来东方的传统春节文化里,亲朋好友之间新年第一次见面最常说的一句话...
情,为什么那么难以放下
佛法是如何理解爱情的? 世间的男男女女都会因为感情的事情苦恼,如何用佛法...
今生脾气大,前生是做什么来的呢
我们人,就好像虚空中一粒微尘一样。这粒微尘忽高忽低,在虚空里边飘飘荡荡,...
赞美别人是一种善举
世界上没有比欢喜更宝贵的东西,有时我们用再多的金钱、物资送给别人,别人未...
三声佛号的感应
时常会想起一件事,感觉很不可思议,写出来与大家分享一下。 那是在我初学佛...
这些旁人眼中的傻子其实都是高僧
这古来有很多人哪,看着好像他这什么也不知道,后来还是弘扬佛法了。太白顶西...
美满的家庭,要做到尊重与包容
家庭如果要达到和谐,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尊重对方的个性。如果总是希望...
人善土地就丰壤,人奸地就薄
佛在《地藏经》上讲,如果有人能在南方清洁之地,供养瞻礼赞叹地藏王菩萨,那...
想伤害人家,最终也伤害了自己
有人说了,好有好报,恶有恶报,任何事情都是有因有果,因中有果,果中有因,...
有人一辈子生病,但是带病延年
有人问我,为什么有的出家同学吃素修行,身体却愈来愈多病。好像佛法就是人寿...
念动百事有,念止万事无
性定魔伏朝朝乐,妄念不起处处安; 心止念绝真富贵,私欲断尽真福田。 我们...
玉女献佛佛不纳,天魔证果须陀洹
天神献玉女于佛。欲坏佛意。佛言。革囊众秽。尔来何为。去。吾不用。天神愈敬...
相信念佛法门,缘于一次住院的经历
本人能够相信念佛法门,实际上比较感谢一次住院的经历。那次我跟癌症病人住过...
没有修持的人能烧出舍利子吗
问: 一个完全没有修持的人死后,能烧出舍利子吗? 大安...
情动入胎和临终接引
情动入胎。没有断见、思惑都应该是叫凡夫。凡夫都是有情的有情识的,他这个情...
治病的根本方法是要息灭贪嗔痴
你看报纸上面说,全世界大概有死亡人数里面占到15%都是死于血癌。中医和西...
心脏停止10分钟,知名画家死而复活
新加坡水彩画家潘再雄(66岁)因重病入院急救时,病情恶化心脏停止跳动长达...
人生醒世妙语15句
一、道高益安,势高益危 道德愈高尚则愈安全,权势愈高则愈是危险。 追求权...
初学者读什么样的经书比较合适
问: 初学者读什么样的经书比较合适? 仁清法师答: 首...
一位海鲜餐厅老板的果报
我有一位莲友的爸爸,开餐厅,这位莲友跟我共修十几年了,一、二十年,那我始...
出家后我如何对待两性欲望
很多朋友问我,出家后我如何对待两性欲望。 这确实是很多人感兴趣的问题,一...
欺负弱小犹如为自己挖坑
佛经里经常用一句话形容佛的功德:如大调象,亦如沉渊。 什么叫大调象?大家...
「一日夫妻百日恩」有何含义
一日夫妻百日恩,其中的时间从一日到百日,这里的一日是指短暂的时间,百日:...
性尽人己参天地,心同日月耀阳春
你若能会得,就是百草头上祖师意。 末法时代,就是人心不古,道德沦亡,互相...
父母是心中最大的佛
问过许多人,佛祖在哪里?都不知说什么才好。 佛说:如果把父亲放在左肩上,...
待在能让你的修行成长的地方
有着低劣业力的众生,将目标投注在世间的显赫与虚荣上,行一切事时,完全不会...
文殊化童子点化吕太尉
宋朝高宗绍兴年间,太尉吕惠卿,学问甚好,也精通佛理,曾注释《华严法界观》...
【荐】
不要被第二支毒箭所伤
昨晚正在给家里的花花草草重新安置一个小家,只听得客厅的大门被嘭嘭嘭敲个不...
佛法是依靠智慧成就解脱,而不是福报
很多的佛教修行人,大部分是比较欢喜修福报的。因为修福报感觉利润的回馈比较...
做种种功德都要回向往生西方
凡诵经、持咒、礼拜、忏悔、及救灾、济贫,种种慈善功德,皆须回向往生西方。...
念佛行人首先要把人做好
念佛之人,必须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印光大师 念佛行人...
一失人身万劫不复,岂可轻言自杀
以佛教的立场来看,杀人的定义,包括杀别人与杀自己。无庸置疑,杀人不是慈悲...
痛苦是暂时的,希望永远存在
很多人都知道,世间是无常的,一切相皆会变化,我们真正需要的是对此产生自己...
在家居士修行的基本要求
修学佛法的完整体系是戒定慧三学。用浅显的话来说:戒,是我们修行的保证,持...
佛教四圣谛的内容
苦谛的内容 无常变坏的依正二报,使众生造业受苦。世间法就是无常的,不断在...
现代人为何活得这么累
如果把社会中的人,按工作性质进行划分,大致可以分成白领阶层、上班族和打工...
居士到寺院需要注意什么
问: 居士到寺院里修行需要注意什么? 雍瑞法师答: 首...
流水下山非有意
流水下山非有意,片云归洞本无心。人生若得如云水,铁树开花遍界春。宋此庵守...
问一声汝今何处去,望三思何日君再来
放下,就会自在 若悲心庄严,则为人中天,若人无悲心,是则常贫穷,若人柔软...
如何才是人生的快乐根源
一、身心的健康。身心健康是快乐最重要的条件,西谚云:健康生快乐,快乐生健...
生死的意义
人自出生后,就有生命,就会面对生死。其实,人也不是父母生养我们才有生命,...
破戒人临终时想念佛却念不出
大家要注意!业果已成熟,业报一现前时,就没有办法免苦了;好像一个人已被冤...
如此行去,何不得力之有
疑情不得力者。此用心人之大病,不易疗治也。何以故?类如忽犯官刑,捉去正法...
身患恶疮见佛陀,阿阇世王惭悔得救
提婆达多灭亡以后,阿阇世王并不因他的灭亡而悲哀,反而在他的八识田中感到这...
佛法入心,毒海回头
我叫净心,今年48岁,出生于江西南昌的一个工薪家庭。在七八十年代,因父母...
出家人有31件事可称作不祥
一、佛前安坐受人礼拜,不祥。 二、佛前骂人,不祥。 三、法座上呵叱人,及...
人做事,不要让事做人
人从爱欲生忧,从忧生怖。若离于爱,何忧何怖?这也是佛所说的偈子。这是说到...
多次拒绝皇帝封赏而被流放的禅师
芙蓉道楷禅师是山东沂水人,参投子义青禅师得悟心法后,游历国内名寺,极力弘...
五欲中哪一事为最妙
往昔,佛陀游化于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波斯匿王、毗沙王、优填王、恶生王、...
珍惜「上有老」的日子
有一种幸福叫做上有老。回到家来,亲热地叫一声爸爸妈妈,我们才能充分感知一...
大安法师对萧平实若干种净土著作的辨析
问: 弟子最近在福州寺院看到上海佛学书局出版的《念佛真...
无论昼与夜,应常念佛陀
乔达摩弟子,常善自醒觉, 无论昼与夜,彼常念佛陀。 今天给大家讲一个小故...
当知多欲之人,多求利故,苦恼亦多
【经典原文】 汝等比丘。当知多欲之人。多求利故。苦恼亦多。少欲之人。无求...
慧远大师画传
一、出生书香,聪颖博学 中国净土宗初祖庐山东林寺开山祖师远公大师,东晋时...
他用一根稻草换到了一个庄园
古时候,有一位很想成为富翁的青年,他到处流浪,寻找成为富翁的方法。几年过...
平生四辱成就曾国藩
曾国藩曾在给弟弟曾国荃的一封家书中特别谈到了自己一生中最难忘、难堪的四次...
广化老和尚亲述杀生的现世报应
就拿我自己的经历来说,我的腿是怎么摔断的?就是我过去杀的畜生太多了,虽然...
做人难,人难做,难做人
做人难,人难做,难做人,这是经常听到一般人慨叹的话。事实上,做人确实很难...
为什么中医提倡五点钟早起
早睡早起占人体健康的百分之七十,心态、饮食、及时调理各占百分之十,我们就...
切莫毁谤出家人,龙天护法定不饶
出家人是佛陀的亲近追随者,是如来伟大家业的继承者,是一切世间的无上福田,...
哪里能找得到「我」呢
佛陀成道后,开示世间万法四大本空。四大,指地、水、火、风,一切万法均由此...
世间的一切都是业力的显现
春节是我们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佳节,过年了亲戚朋友相互的走访,大家很忙碌。看...
拯饥救溺福绵长,骄横欺人遭恶报
古语云:为善者天报之以福,为恶者天报之以祸,福祸无门,唯人自召,因此君子...
学佛的次第--信解行证
我们今天来谈谈学佛的次第,觉悟的次第,叫做信、解、行、证。大家学习与付出...
你就是佛啊!
《六祖坛经行由品》中,讲述了六祖大师得法的过程,靠打柴为生的卢行者,初次...
梦中家财万贯,醒时两手空空
我们为什么一直生死不得自在,六道轮回,受诸众苦?因为我们一直在梦中,不得...
称佛名号相应为要
称彼如来名者,谓称无碍光如来名也。如彼如来光明智相者。佛光明是智慧相也。...
怎样做才是有道德之人
生活中总可以听到道德一词,那么在到底何为道德,而我们又该怎么做才能谓之为...
淫欲之剑斩杀凡夫,可不戒哉
近年来,色情氾滥,青少年男女同胞,色情犯罪之事,时有所闻。倘苦有一天全岛...
复有十业,能令众生得长命报
佛说有十种善行能使众生得到长寿的福报,其中五条都围绕不杀生而言。 《佛说...
无钱的为衣食忙,有钱的贪婪色欲不得出离
有种人一生在世,昼夜奔忙,痴想丰衣足食,贪图歌台舞榭,唯愿子孙发富发贵,...
当从善者,与净相应
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化时,有一天,舍利弗尊者率领众多比丘经行,而大...
身在镜中勤修行,心作莲池自在人
彻悟大师有首偈子谈道:要作莲池自在人,娑婆肯更惹红尘?心神早送归安养,此...
阿弥陀佛也是古佛应化
在《大佛顶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中,大势至菩萨谈自己的修证方法忆佛念佛,追...
七不出八不归,你误解了多少年
年关已过,启程出门工作的人多了起来,与此同时,有一种说法也多起来了。 有...
新年吃素增福增寿 舌尖上的素食中国年
中国许多地方都有新年第一天吃素的习俗。古人有言,一日持斋,天下杀生无我分...
跌倒不一定是坏事,有时会有意外的收获
有个渔王非常苦恼,就因为三个儿子的捕鱼技术都很一般。他常向人诉苦:我从儿...
使生疏的佛号变熟悉
念佛的功夫来自于不断的熏习。如果不念佛,我们每天的起心动念都是五欲六尘、...
往生到极乐世界,就是一个清净的回归
我们众生都有俱生的我执身见,对身体非常贪恋,把不净的身体当成很干净。因此...
念头虽多不乱就好
有一回在广济寺,很多人围绕在身边,我提及照顾心念的话题,说了一句:多心好...
刺激消费不如鼓励耕读传家
现代的经济学家很多观点都是有问题的,凯恩斯说以消费促进生产,于是整个的社...
修行有四种不退转
修行不退转有四种:念不退、行不退、位不退和毕竟不退。 念不退,就是念念与...
未成佛前,要先结人缘
佛能不能度众生,众生能不能被度,这其中的关键就是看有没有缘。有缘就容易度...
释迦牟尼佛因地的大悲愿心
今天我们讲第二讲,翻到第一编净土宗的成立。我们主要讲第一章,莲宗之教起所...
舍利弗尊者入金刚三昧
佛陀往昔与五百位大比丘在罗阅城迦兰陀竹园,一日,舍利弗尊者在耆阇崛山中僻...
成就三法得道果
过去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化之时,有一天,对比丘们开示:如果比丘成就三...
能低头,必定会有扬眉吐气的一日
有人间:从地到天有多高?哲学家回答:三尺高!为什么这么低呢?我们人不都长...
说话不着边际的吹牛者
经云:昔时有人,于众人中叹己父德而作是言:我父慈仁,不害不盗,直作实语,...
逃离复杂,奔向简单的人生
生命驰速,人生苦短。生命脆弱,无法负重太多。人生易逝,不可无端浪费! 禅...
去寺院要注意哪些「轻重」
走路要轻 行的威仪最先入人眼目,超然的仪态亦可化导众生。行要杜绝杂乱不匀...
女儿念佛后不可思议的起死回生感应
我有个女儿俗名陈云姗,今年二十八岁。在她八岁那年,因其所患的Q-T间期延...
把工作环境当做修行的道场
我是一名护士,对这个称号我曾很不喜欢。你可能会说,那不是白衣天使吗?可在...
上一页
第41页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第13页
第14页
第15页
第16页
第17页
第18页
第19页
第20页
第21页
第22页
第23页
第24页
第25页
第26页
第27页
第28页
第29页
第30页
第31页
第32页
第33页
第34页
第35页
第36页
第37页
第38页
第39页
第40页
第41页
第42页
第43页
第44页
第45页
第46页
第47页
第48页
第49页
第50页
第51页
第52页
第53页
第54页
第55页
第56页
第57页
第58页
第59页
第60页
第61页
第62页
第63页
第64页
第65页
第66页
第67页
第68页
第69页
第70页
第71页
第72页
第73页
第74页
第75页
第76页
第77页
第78页
第79页
第80页
第81页
第82页
第83页
第84页
第85页
第86页
第87页
第88页
第89页
第90页
第91页
第92页
第93页
第94页
第95页
第96页
第97页
第98页
第99页
第100页
第101页
第102页
第103页
第104页
第105页
第106页
下一页
随机推荐
绍云老和尚
知足
改造命运
随喜
无量寿经
打坐
真如自性
净界法师
大势至菩萨
佛教故事
普贤菩萨
健康素食
因果报应
达摩大师
明海法师
佛教仪轨
文殊菩萨
释迦牟尼佛
五戒
佛弟子文库 http://fodizi.net/
文库首页
佛经原文
全部栏目
网站邮箱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