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梦参老和尚:妙法莲华经

梦参老和尚  2021/11/1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第28讲

【尔时释迦牟尼佛。从法座起。现大神力。以右手摩无量菩萨摩诃萨顶。而作是言。我于无量百千万亿阿僧祇劫。修习是难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今以付嘱汝等。汝等应当一心流布此法。广令增益。如是三摩诸菩萨摩诃萨顶。而作是言。我于无量百千万亿阿僧祇劫。修习是难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今以付嘱汝等。汝等当受持读诵广宣此法。令一切众生。普得闻知。】

这一段经文的含义,就是佛把法华经说完了,令这些大菩萨众继续演说。就是此法会中法华经说完了,在一切众生没有闻到的,在未来世界令这些所有与会参加法会的大菩萨众弘扬此法。佛宣示的法华经是实,跟大家讲是性空的道理,人人都能成佛,因为本具缘故,这是实,但是所说的法的过程当中是权了。但是只有此经佛付嘱的时候,三摩这些大菩萨顶,不是摩一次,连摩三次。这不是哪一个、一位两位菩萨,摩无量菩萨摩诃萨顶。以手,表示佛的权巧,善巧方便。在这一个国土中,以善巧方便智,说如实的法华之法。权要达到实,法华经所宣的是实义,以权巧方便之手摩诸菩萨的实智之顶,以权启发这些大菩萨实智之顶。佛就是过去说传法卷,那是表示形式,有些个道友要摩摩顶,摩摩顶表示加持义。佛把佛的智慧加持给一切受摩顶的这些大菩萨,把道授给他们,让他们去弘扬。大菩萨接受佛的教导,以佛的权智入菩萨的实智,菩萨再以从实智实行权,这是第一重含义。权就是善巧方便,假种种因缘譬喻说。佛三摩其顶,同时还表示诸大菩萨也有身口意,承受佛的身口意。又者表佛的殷勤,不让他们忘了,还含着慎重,让他们一定遵照佛的旨意去宣扬法华经去。

【所以者何。如来有大慈悲。无诸悭吝。亦无所畏。能与众生佛之智慧。如来智慧。自然智慧。如来是一切众生之大施主。汝等亦应随学如来之法。勿生悭吝。】

所以者何,这个道理是什么道理,就是征启的意思。如来具足慈悲智慧,对这种甚深法并没有悭吝的含义,亦无所畏惧,供养给一切众生。因此说如来是一切众生大施主,施舍什么呢?法,法的大施主,施予给众生。一切众生接受佛的这个教导,学如来的甚深的法华经义。但是也不要悭吝,也要传给一切众生,就是使一切众生身口意都能得到智慧。让一切众生在未来未来无穷无尽,永远有人流传法华经,使法华经宣扬不断。

【于未来世。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信如来智慧者。当为演说此法华经。使得闻知。为令其人得佛慧故。若有众生不信受者。当于如来余深法中示教利喜。汝等若能如是。则为已报诸佛之恩。】

于未来世,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信如来的智慧。在文字上是这样说,在我们众生当中,对于佛的智慧是没有怀疑的,信佛的智慧。但是自己的烦恼,总感觉着佛的加持力还不够。当你烦恼的时候,你就想,想什么?有的时候思念佛,能可以除我的痛苦。但是你的痛苦没被消除,你抱怨了,抱怨佛菩萨不灵了,法也不灵了。这问题是两方面的,是你修得不够,修得不够,就是信心不恳切。因为你信心不坚定,始终没入到位,没入到位,对治烦恼,降伏你敌对的障碍不起作用,那是你自己修的功夫不够,佛菩萨都是能够免一切众生痛苦的。但是当你这个痛苦消除不了,或者是有病,病痛,念菩萨,好像菩萨也不灵,念了多少万声还在痛,这你就产生抱怨了。因为你的心跟佛菩萨加持你的力度两个合不起来,合不起来的原因,例如说我们很痛苦,就念菩萨的圣号。经卷上说,教授我们一念菩萨,痛苦就解除了。

但是这里头还有一层道理,什么道理?当时你的心跟菩萨教导那个含义能够合到一起了,就是一致了,你的精神跟佛所教导的含义两个合一起了。我举个例子说,你病很痛的时候,如果你观想好的,你就思惟我有觉,有个知觉感觉着痛苦。如果没有这个知觉呢?痛苦感觉不到了,麻痹了。像痲疯病人或那个精神失常的人,他没有痛苦的感觉了。那个没痛苦的感觉是迷了,那是迷,迷的没有痛苦感觉。但是你有痛苦感觉的时候,念菩萨,菩萨告诉我们的,你把你这个痛苦跟你那个能感觉的觉分开。你们试验一下。我在那痛苦当中,我就用一个能感觉痛苦感觉这个觉,一个你现在身体是病那个痛苦的那个觉,这两个。你有感觉觉得是痛,感觉痛的这个觉,它不痛。能觉的跟你那个身上所受的痛苦,它是两个。如果你能分开的话,有觉觉痛,无痛痛觉。菩萨悟道的时候,他能把那个痛苦转成觉悟,那时候他这个身体跟他那个知,知就是那个觉,是两个了,不是一个。有感觉,你觉到痛。如果没感觉呢?没感觉,痛没有。但是这个痛痛不到那个觉上,有觉觉痛,无痛痛觉。就是你要修成功的话,一切这个身体是假的,身体跟那个觉悟是两回事。你能感觉痛苦那个觉,不痛。能觉那个痛的所痛的那个,那是你的肉体。我们凡夫这个觉,就是那个识,跟你肉体它没有脱离的。因为你那个识是被肉体所限制的。如果你那个识跟肉体脱离开了,所谓生老病死,你这个识要能觉悟了,就成道了。所谓成道的意思。

说佛的智慧,佛有几种智慧,像我说这个,例如说这是一种。佛的智慧跟众生的智慧有个根本的智慧,咱们就说法身。我们现在没讲法华经的时候,先讲那个性空缘起。在性空基本的这个智慧,咱们有,有是迷,必须假方便善巧把我们那个根本智慧再恢复了。但是所起的作用时候,都是后得智。法身同一体,缘起不一样了。所以说佛不是给给众生智慧,佛告诉你一种方法,你依着这种方法,你得到智慧,所以能给众生的智慧。佛的智慧,如来的智慧,自然的智慧,都能布施给众生,所以佛是大施主,施舍什么呢?智慧。这就是咱们法华经最主要讲的开佛的知见、示给佛的知见、悟佛的知见、入佛的知见,入佛知见就是跟佛一样的了,就是开示悟入佛的知见。

如来布施给众生是佛的知见,所以佛就嘱托这些大菩萨说汝等,你们都是随学如来法的,你们把这个如来法不能够吝啬,要传给众生,勿生悭吝。依这说,我们每位道友,不论你是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都具足有悭吝。什么意思呢?你不肯向人家说。唉呀!我也没学会,我还没懂呢!这都是悭吝的表现。我们现在在座的,没有一位不懂得妙法莲华经的。这个名字该懂吧?你跟别人说说:你信妙法莲华经能解决问题,解决什么问题?解决凡夫一切痛苦的问题。你不是想离苦难吗?念妙法莲华经!每位众生都具足的。但是佛的智慧是一切智,一切智就是觉悟,觉悟的含义就是让你开佛的知见。当你觉悟了,就是有智慧了。这个智慧是什么呢?一切观照的都放下了、看破了。为什么?空故,这就是性空。但是你在执行当中,还是缘起,知道这个理上是毕竟空的,这事上可不一样了。如来的智慧一切种智,任何事物都从因到果,没有一件事离开因果的。这个道理就从你这个根本智慧,产生了方便善巧智慧,产生自然智慧,产生一切种智慧。一切众生都具足有的,就是没把它开发出来而已,现在迷了。

于未来世,就是佛说法华经,咱们就是未来世的,都是按当时佛说法华经法会未来的众生。未来世,若有善男子善女人。男人、女人前头加一个善字,什么意思?这个善就代表了凡是信仰三宝的弟子、受持三宝三归的弟子,都是善男子善女人。这些善男子善女人信佛之后,能够信如来的智慧,给他说佛的智慧,佛的无量的能量,佛的三宝弟子都能信。你给这些人演说此法华经时,使他们得闻到。说我不会讲,不会讲,就讲一个大乘妙法莲华经,该会吧?除非是个哑巴,不会说话。能说话,你就会念大乘妙法莲华经。别的不会,这个该会吧?你见着鸽子,见到一切众生,说它不懂得人话,那是你认为,你可以给他种个种子,给他念大乘妙法莲华经,乃至于念一句阿弥陀佛圣号。因为咱们这是要弘扬法华经,不是给他念句阿弥陀佛,就给他说,让他种个大乘妙法莲华经的善根。

信如来的智慧得是善男善女,不是善男善女他不相信如来的智慧,所以加个善字。那你就应该给他演说此法华经,这就是嘱累一切众生都要弘扬法华经,使得闻知。让他闻知是什么目的呢?让他们得如来的智慧,为令其人得佛慧。你也不要假分别,你说:我给他念个法华经,他就得到佛慧了?但是你这一分别,你连法华经也不念了,你认为他得不到,这个念头不要有。当为他演说法华经,使他得闻知。闻了法华经,他就种了佛的智慧种子。这叫示,开示的示。佛说法华经,我们听了,经快讲完了,我们还是没开佛的智慧,不是一样的吗?但是我们是种了种子了,我们相信能开佛的智慧,那你也要相信一切众生都能开佛的智慧,但是你给他种个种子,给他念念法华经。你说人家不信,他也不懂。若有众生不信受者,他根本不信佛,也不信你这套。或是他信佛,他不信法华经,因为他不理解,那你又怎么办呢?佛又告诉我们,当于如来余深法中示教利喜。那就不讲法华经吧!讲讲佛其他的经论,令他欢喜。汝等若能如是,则为已报诸佛之恩。佛嘱托这些大菩萨,大家都是常时这样思惟,报三宝恩,报佛恩。怎样报呢?宣扬法华经,就是报佛恩最好的方法,最好的法则。

【时诸菩萨摩诃萨。闻佛作是说已。皆大欢喜。遍满其身。益加恭敬。曲躬低头。合掌向佛。俱发声言。如世尊敕。当具奉行。唯然世尊。愿不有虑。诸菩萨摩诃萨众。如是三反俱发声言。如世尊敕。当具奉行。唯然世尊。愿不有虑。】

时诸菩萨摩诃萨,法华会上所有与会的这些大菩萨,听到佛这样嘱托说已,皆大欢喜,得了法喜充满。受佛的嘱托,就是你的资格得到佛的嘱托你弘扬法华经,还不欢喜吗?就是这个含义。合掌向佛,俱发声言。这样听佛嘱托之后,不但心里,全身都充满欢喜。人要欢喜的,那个身心每个毛孔都生欢喜心,形容词!益加恭敬,曲躬低头,合掌向佛,俱发声言。与会的人没有没表达态度的,就是向佛表达态度。如世尊敕,我们听到佛的教导,当具奉行,一定去做。唯然世尊,愿不有虑。说世尊,你对这事上不要有忧虑、不要有担心,我们这些菩萨摩诃萨众,都能承佛教弘扬法华。佛是三嘱,与会大众是三说,三说也是如诸佛教弘扬法华。俱发声言,如世尊敕。世尊,如你所敕教给我们的,我们一定去做。唯然世尊,愿不有虑。

【尔时释迦牟尼佛。令十方来诸分身佛。各还本土。而作是言。诸佛各随所安。多宝佛塔。还可如故。】

尔时释迦牟尼佛令十方来诸分身佛,各还本土。在这时释迦牟尼佛把他无量无边世界的分身的化佛,都到法会来了,法会圆满了,就是各各回自己化土的,在哪儿化度众生,还回哪儿去,就是各随所安,各各回去本土去。多宝佛塔,还可如故。多宝佛塔,因为佛讲法华经的时候,多宝佛他那个塔现前了。现在佛法华经说完了,多宝佛塔没有了,隐了。

【说是语时。十方无量分身诸佛。坐宝树下师子座上者。及多宝佛并上行等无边阿僧祇菩萨大众。舍利弗等声闻四众。及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等。闻佛所说。皆大欢喜。】

这就是法华法会圆满了。以下的就是几位菩萨弘扬法华经的故事,药王菩萨,还有药上菩萨、妙音菩萨、观自在菩萨、普贤菩萨,法华经到此已经说完了。以上这些大菩萨叫知行的,受持法华经的、宣扬法华经的、护持法华经这些大菩萨,所以使法华经能够常时流转,这属于付嘱、嘱托、流通。以下这些大菩萨就是流通法华经的。

先讲药王菩萨本事品。前头嘱托的时候,佛对于宿王华菩萨来演说的药王菩萨,在世间利益众生的事。一说到利益众生的事,先得说他本事。本事就是他过去当中,他修行的故事。讲讲几位与法华经的深有因缘弘扬法华经的这些大菩萨,也讲讲他们的往事,也讲讲他们受持法华经,以法华经利益众生的这些故事。为啥呢?启与会的大众以信心。在观药王药上菩萨经都有这样说过,在往昔的时候,有位菩萨叫星光。他得到佛的智慧,在雪山上采集各种的药来供养众僧,能治众生的身病,还能治众生的心病。咱们人的病有两种,一个肉体上生的生理的病,还一个心;心病毛病就多了,就包括一切的不能成佛的那些障碍东西。因为药王菩萨他在往昔时候,能以种种的药草,能够除治众生的身病,又能够说种种法除众生的心病,所以称药王。王者是自在义,对众生什么病给他什么药。药王菩萨他化导众生的方式,以药,以治众生病。

就是佛嘱累这些菩萨去弘法,举几个弘法的例子,药王菩萨就是第一个,就是弘扬妙法莲华经的。还有妙音、观世音,也都是弘扬法华经的。还有专门的说陀罗尼,说咒,讲咒,陀罗尼的代表。陀罗尼是总持,凡是一个咒就含着无量总持的意思,凡是咒语都叫总持,都叫陀罗尼。这是不翻,不加解说,多含义故,每一个咒都是。咒上只有几个字,取个异音。咒语上不要一定注重那个文字,只要那个音大体相似就行了。这个咒都经过无量无量劫的,经过无量无量的国土,各个地方的方言,各个地方的含义不一样。你念,一念就灵了,灵了就统一了。

【尔时宿王华菩萨白佛言。世尊。药王菩萨云何游于娑婆世界。世尊。是药王菩萨。有若干百千万亿那由他难行苦行。善哉世尊。愿少解说。诸天龙神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人非人等。又他国土诸来菩萨。及此声闻众。闻皆欢喜。】

尔时宿王华菩萨白佛言,世尊,药王菩萨云何游于娑婆世界,他怎么在这个世界弘扬法华经的?他怎么游于娑婆世界?因为在法华经后面说这问题,他主要的以藉着药力利益众生弘法华经的。得有人请问,佛才说。宿王华菩萨就向佛请问,说:药王菩萨在这个娑婆世界,他怎么利益众生的?就这么样一句话。世尊,是药王菩萨有若干百千万亿那由他,这个数字是很多很多的,就言此药王菩萨在这个世界上行的一些难行苦行,就是他修行利益众生的事记。善哉世尊,希望很少佛你给我们解说一下,乃至于解说一点都可以,愿少解说。诸天、龙、神、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还有人、非人,还有其他国土所来的菩萨,还有声闻大众,都想听听药王菩萨的故事,就是他利生的故事。

【尔时佛告宿王华菩萨乃往过去无量恒河沙劫。有佛号日月净明德。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其佛有八十亿大菩萨摩诃萨。七十二恒河沙大声闻众。佛寿四万二千劫。菩萨寿命亦等。彼国无有女人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等及以诸难。地平如掌。琉璃所成。宝树庄严。宝帐覆上。垂宝华幡。宝瓶香炉。周遍国界。七宝为台。一树一台。其树去台尽一箭道。此诸宝树皆有菩萨声闻而坐其下。诸宝台上。各有百亿诸天。作天伎乐。歌叹于佛以为供养。】

佛告宿王华菩萨,佛就向宿王华讲了,这以下就讲的药王菩萨在娑婆世界的故事,利益众生的故事,主要是宣扬法华经。这些位菩萨都在法华经讲完了之后,说说他们在这个世界加持一切众生受持法华经的,因为他在法华经后说这些菩萨的。佛告宿王华菩萨说在过去无量恒河沙劫,这个时间很长远了。那个时候在娑婆世界有佛出现于世间,号日月净明德如来,也具足十号,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佛的弟子有好多呢?其佛有八十亿大菩萨摩诃萨,一共有八十亿。一位一位菩萨,大菩萨有八十亿。还有二乘人,七十二恒河沙大声闻众,七十二恒河,一个沙粒一个声闻,有这么多声闻大众。佛的寿命是好长呢?四万二千劫。不是拿年说的,拿劫说的。佛的寿命如是,这些与会的菩萨寿命也是这么长,也是四万二千劫。这个国土很清净,无有女人,没有女性,也没有地狱,没有饿鬼,没有畜生,没有阿修罗;没有六道,就这么个意思。

什么灾难都没有,大地平静如手掌,都像琉璃一样所合成的,宝树庄严,宝帐覆上,垂宝华幡,宝瓶香炉,周遍国界,遍处都是的。七宝为台,一棵树一个台,又可以遮荫凉,又可以睡觉。台就是楼台殿阁,你可以休息。那个树跟那个台相去一箭道,一箭,现在我们这时的人射的一箭大概是五、六十步吧!过去的人有力量,一百多步吧!古代射得最远的,一百五十步吧!大概是以这么个距离。每个宝树都有菩萨,宝树就是下面有宝座,宝座坐的都有菩萨,也有声闻。同时在宝台上,百亿诸天作天伎乐,作音乐,各种音乐。这种音乐不是他们自己玩乐的,而是赞叹佛的,拿这个音乐来赞叹供养佛。

【尔时彼佛。为一切众生喜见菩萨。及众菩萨诸声闻众。说法华经。】因为此经所显示的都是说法华经的。

【是一切众生喜见菩萨。乐习苦行于日月净明德佛法中。精进经行。一心求佛。满万二千岁已。得现一切色身三昧。】

这是宿王华菩萨请了,佛就告诉他说那个时候的古来有位喜见菩萨,佛的名号日月净明德如来,日月净明德如来会中的喜见菩萨,喜见菩萨他乐于修行苦行,修苦行的菩萨,专修苦行的,文中就说他的苦行。于日月净明德佛法中,专行苦行,精进修行,没有二念,一心求佛,满万二千岁已。就在发心行菩萨道修行时候,满了万二千岁,就像咱们修行万二千年了,得了一切色身三昧,三昧力的名字叫色身三昧。

行什么苦行?烧,烧身,燃身供佛。咱们那些燃香、燃臂、燃指,都从法华经上来的。其他的经,有的经佛还不许烧。行比丘戒的时候,你要烧身、烧臂、烧指犯法的,犯佛的戒法。这是法华经独特的燃身、臂、指供佛。咱们这上头寿宁寺,咱们看见那个北魏的太子燃身供佛。但是我们要懂得这些菩萨燃身供佛是成道之后,不是把肉身一烧了,痛得还叫唤呢!那燃身供佛干啥?还有他都有方法的,或燃指,燃身的很少很少。大概就是北魏时候有,唐朝之后燃身供佛的、全身供佛的很少很少,没有这个例子。燃指的太多了,很多的八指头陀,就是现在刚过世的虚云老和尚,八指头陀。以前满清末年的时候,天童寺的方丈,八指头陀,很多都是燃两个手指头的。因为这两个是无明,无名指,把无明烧掉了,就没有无明了。是不是这么一烧就把无明烧掉了呢?我不相信。有的当你那个道力不够,愈烧无明愈大。本来无明火就不小了,烧完了脾气更大,那就不是此经所要求的了。

因为一切众生喜见菩萨他最喜欢,他的修行就是行苦行的,他精进修行,一心求佛,满了万了二千岁;就是一万二千年,一年算一岁。他得了一切色身三昧,肉体上色身三昧。他入了三昧,你烧他,跟他好像没关系,所以他这个烧身你学不得,你也学不到。他烧身了不但不痛,他很愉快,这边烧,他那边生了,你能做得到?他到那化身大菩萨去了,这地方烧呢,他到那边去度众生去了。他得了色身三昧,这咱们后头要讲的。

【得此三昧已。心大欢喜。即作念言。我得现一切色身三昧。皆是得闻法华经力。我今当供养日月净明德佛及法华经。即时入是三昧。于虚空中。雨曼陀罗华。摩诃曼陀罗华。细末坚黑栴檀。满虚空中。如云而下。及雨海此岸栴檀之香。此香六铢价直。娑婆世界。以供养佛。】

他得了这个三昧心里欢喜了,作是念言,我现在得的一切色身三昧,皆是得闻法华经的力。他得这个色身三昧,就是色身一切自在,简单说就是证得法身了。这个缘起销灭掉了,证得法空了。我今当供养日月净明德佛及法华经,他是得了这个三昧的要供养日月净明德佛。因为日月净明德佛说法,说的法华经,他得到了三昧,就是成就了。于虚空中,雨曼陀罗华,摩诃曼陀罗华,细末坚黑栴檀,满虚空中,如云而下,及雨海此岸栴檀之香,此香六铢,就是六钱,说大了或者是六两,这个香价值娑婆世界,燃这个香来供养佛,供养日月净明德佛,供养法华经。

【作是供养已。从三昧起。而自念言。我虽以神力供养于佛。不如以身供养。即服诸香栴檀薰陆。兜楼婆。毕力迦。沉水胶香。又饮薝卜诸华香油。满千二百岁已。香油涂身。于日月净明德佛前。以天宝衣而自缠身。灌诸香油。以神通力愿而自然身。光明遍照八十亿恒河沙世界。】

供养完了从这个三昧起,色身三昧,还有色心三昧。而自己念言,我现在虽然以我的神力供养佛了,这不现实,不如以身供养。要烧身了,就是这样子。要烧身了,不要吃饮食,还得吃香。烧起很臭,怎么供养佛?烧起得香的。怎么样才能使身上香呢?不吃人间饮食,光服香料,服栴檀香、薰陆香、兜楼婆香、毕力迦香、沉水香、胶香。那就不吃饮食了,吃这些个香。又饮很多香油,薝卜诸华香油,渴了喝这个香油。

备课时我看到这,不是大菩萨,你哪儿买得起这些香?哪儿去买呀?很多上面这个香不是人间所能得到的。你买,你花多少钱也买不到。你买去吧?你到市场去买去?你说我买好多好多。沉水香,你可买到。胶香,你买到。毕力迦香、兜楼婆香、薰陆香,你能买到吗?都是圣境的香。完了饮那薝卜诸华香油,不是一天两天,一千二百岁,就是一千二百年。天天吃这些东西,服的香。完了最后拿香油把身上涂上,涂满了香油,于日月净明德佛前,拿天宝衣(天宝衣指六欲天说的)把身又裹上,裹起来,完了灌香油,拿香油灌。这香油不是咱们芝麻油,各种的香。不是拿火去点,是以自己的神通愿力来燃身,光明遍照。这一燃,燃完了有光明,火光,这光明遍照,照得特别远,八十亿恒河沙世界。这都是圣境,不可思议的。

【其中诸佛。同时赞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是真精进。是名真法供养如来。若以华香璎珞烧香末香涂香天缯幡盖。及海此岸栴檀之香。如是等种种诸物供养。所不能及。假使国城妻子布施亦所不及。善男子。是名第一之施。于诸施中最尊最上。以法供养诸如来故。作是语已。而各默然。其身火然千二百岁。过是已后。其身乃尽。】

在他燃烧过程当中,一切诸佛,十方无量诸佛赞叹说善哉善哉,你这个供养是最好的。善男子,是真精进、是真法供养如来。若以华香、璎珞、烧香、末香、涂香、天缯、幡盖,及海此岸栴檀之香,如是等种种诸物供养,都没有你这个供养殊胜。以身供养!因为你一切都放下了,国城、妻子布施,都不如你这个供养。善男子,是名第一施。这是供养之中,第一。于诸施当中最尊最上,以法供养诸如来故。怎么理解?他是以身供养的,怎么会说是法供养?法供养是表法的。他这个供养内里头是以智慧,内为智观,把一切的烦恼都断除。一烧完了就没有,空了!就是以空慧供养,所以说真法供养。同时他在供养当中,他以观他自身本身这个肉身就是火,观身是火。能供养的心,性空。所供养的报身是实体,把它回归实相。既然是性空实相,哪有能烧所烧、能供所供?没有,没有能供养、所供养,也没有能烧的、所烧的,都是不可得。所以诸佛赞叹是赞叹这个,真正法身供养。但是身上所供养的这个火烧的身,烧了好长时间呢?千二百岁,烧了一千二百年,经过一千二百年,这个身才燃尽,供佛才供算完。

【一切众生喜见菩萨作如是法供养已。命终之后。复生日月净明德佛国中。于净德王家。结跏趺坐。忽然化生。】这一切众生喜见菩萨作如是法供养已,供养完了肉体就死了。命终了,复生日月净明德佛国中。死了,又来了,还是生到日月净明德佛,这时日月净明德佛还没有圆寂。生到净德的国王家里头。怎么样生的呢?自然化生,跏趺而坐。没有妈妈,化生哪有妈妈?

【即为其父而说偈言。大王今当知。我经行彼处。即时得一切。现诸身三昧。勤行大精进。舍所爱之身。说是偈已。而白父言。日月净明德佛。今故现在。我先供养佛已。得解一切众生语言陀罗尼。复闻是法华经。八百千万亿那由他。甄迦罗。频婆罗。阿閦婆等偈。大王我今当还供养此佛。】

生下来就对他父亲说,大王今当知,我经行彼处。你应当明白,我现在经行到你这地方来了。即时得一切,现诸身三昧。化生生了之后,就得了无穷无尽的三昧,得到第一个色身三昧。说一个吧,所现的是色身三昧。勤行大精进,舍所爱之身。告诉他,我对我的身体没有爱惜的,我前身就是舍了身来的,在你这化生。供养于世尊,为求无上慧。我把我的身供养佛了,燃身供佛,为了什么?求成佛道,求无上慧。他一化生生下来,就给他父王说两个偈颂。偈颂说完了,又跟他父亲说,跟国王说,日月净明德佛今故现在,还在世间,我应当先供养佛去。一化生,就向他父王要求我要去供养佛。同时他这化身当中,得到了解一切众生的语言陀罗尼。所有一切众生语言,不论哪一类众生,所有语言他都得到了,就是证得了。一受身,就证得了。我复闻是法华经,八百千万亿那由他甄迦罗、频婆罗、阿閦婆等偈。这几个都是印度最大的数目,不是人间的数目可能及的。说完了,跟他父亲说,大王,我现在要去供养佛。化生之后,再一生,马上就供养佛。

【白已。即坐七宝之台。上升虚空。高七多罗树。往到佛所。头面礼足。合十指爪。以偈赞佛。容颜甚奇妙。光明照十方。我适曾供养。今复还亲觐。尔时一切众生喜见菩萨。说是偈已。而白佛言。世尊。世尊犹故在世。】

白已,化生跟他父亲就这么一个要求;要求完了,坐这个七宝之台。都是化现的,七宝台是化现的。上升虚空,高七多罗树,离地面大概七多罗树这么高。这七多罗树是大树、小树?没有标准,就说七多罗树吧,大概长成的大树。从空中到佛的地方。到了佛的道场,头面礼足,合十指爪,以偈赞佛。容颜甚奇妙,光明照十方,我适曾供养,今复还亲觐。佛,你的威光德妙,相貌特别庄严奇妙,同时佛所放的光照十方。我刚供养你完,现在我又来了,今复还亲觐,我又来亲觐佛了。尔时,就在他赞叹佛的偈颂说完之后,一切众生喜见菩萨说了这个偈颂完了,而白佛言,又对佛说,世尊,你现在还在世间化度众生。

【尔时日月净明德佛。告一切众生喜见菩萨。善男子。我涅槃时到。灭尽时至。汝可安施牀座。我于今夜。当般涅槃。又敕一切众生喜见菩萨。善男子。我以佛法嘱累于汝。及诸菩萨大弟子。并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亦以三千大千七宝世界诸宝树宝台。及给侍诸天。悉付于汝。我灭度后。所有舍利。亦付嘱汝。当令流布广设供养。应起若干千塔。如是日月净明德佛。敕一切众生喜见菩萨已。于夜后分。入于涅槃。】

尔时日月净明德佛告一切众生喜见菩萨,佛就答覆他,告诉他说,善男子,你来了很好,我涅槃时候到了。就是喜见的菩萨这时候来到佛所就接佛位,佛就付嘱他弘扬法华经。释迦牟尼佛在这说这个故事的时候,说喜见菩萨,就是让一切大众都学喜见菩萨弘扬妙法华经。因为日月净明德佛跟一切众生喜见菩萨说,善男子,我已要离开世间了,我涅槃的时候到了,化度众生缘已尽了,灭尽的时候到了。汝可安施牀座。你给我施个圆寂的座子,做一个座子。我于今夜,当般涅槃。咱们不要把涅槃讲就是死了。不是死了,他化度的一段因缘完了,涅槃是不生不灭的,他又到别的有缘地方去化去了,此处缘尽。

又跟一切众生喜见菩萨说,善男子,我现在把佛法嘱累于汝及诸菩萨,非常衔接的。喜见菩萨,佛要涅槃,要把佛法嘱托他弘扬,他就这时候到佛前。同时还不止你,还有这些菩萨的大弟子,并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就是这个妙法莲华经,亦以三千大千七宝世界诸宝树宝台,及给侍诸天,也悉付于汝,就是承佛嘱托了,受佛的遗嘱了。在我灭后,所有的舍利亦付嘱汝,当令流布,广设供养。应起若干千塔,左一个千塔、右一个千塔,左一个千塔、右一个千塔,应起若干的千塔,不定数的。如是日月净明德佛,敕一切众生喜见菩萨已,把这个交代给他,付嘱给他,于夜后分入于涅槃,日月净明德佛就入了涅槃了。

【尔时一切众生喜见菩萨。见佛灭度。悲感懊悔。恋慕于佛。即以海此岸栴檀为〔艹/積〕。供养佛身而以烧之。火灭已后。收取舍利。作八万四千宝瓶。以起八万四千塔。高三世界。表刹庄严。垂诸幡盖。悬众宝铃。】

尔时一切众生喜见菩萨见佛灭度,也像一切众生似的有悲感、有懊恼,因为恋慕于佛。同时用此海岸的旃檀香,把它集聚一起,供养佛身,这是香供养。把海岸的香烧了,供养佛。这火灭后,供养诸佛就焚化佛的遗体,焚化完了取舍利,都作八万四千宝瓶。表法的,佛佛都说八万四千法,大数。起了八万四千个塔,供养这宝瓶,就是佛的舍利。高三世界,这个数字咱们没法表现,一个是一世界到上空的空际;完了再从空际起,再一个世界再到空际,三次。同时也供养宝盖,悬的宝铃。

【尔时一切众生喜见菩萨。复自念言。我虽作是供养。心犹未足。我今当更供养舍利。便语诸菩萨大弟子。及天龙夜叉等。一切大众。汝等当一心念。我今供养日月净明德佛舍利。作是语已。即于八万四千塔前。然百福庄严臂。七万二千岁而以供养。】

尔时一切众生喜见菩萨,复自念言。供养完了,他就作如是想。我虽作是供养,心犹未足,好像还没满足似的。我今当更供养舍利,还要在佛的舍利前作供养。便语诸菩萨大弟子,就是他的菩萨大弟子。以及天、龙、夜叉一切大众,汝等当一心念,我今要供养日月净明德佛的舍利。怎么供养法?即于八万四千塔前,然百福庄严臂。这个臂膀,供养两个手、两个膀臂。供养的时间七万二千年,七万二千岁而以供养。就是把这两个膀臂,供养的时候要拿各种的棉花、香油,还跟那个烧身一样的,先得作这些准备。

【令无数求声闻众。无量阿僧祇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皆使得住现一切色身三昧。】同时令无数求声闻众,无量阿僧祇人,皆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就是度二乘人,乃至一切凡夫,都让他们得到一切色身三昧,就是色身自在。喜见菩萨前身,他是以身供养的。现在他要住持佛法,不能再以身供养,用他双臂供养。

【尔时诸菩萨天人阿修罗等。见其无臂。忧恼悲哀。而作是言。此一切众生喜见菩萨。是我等师。教化我者。而今烧臂。身不具足。于时一切众生喜见菩萨。于大众中立此誓言。我舍两臂。必当得佛金色之身。若实不虚。令我两臂还复如故。作是誓已。自然还复。由斯菩萨福德智慧淳厚所致。当尔之时。三千大千世界六种震动。天雨宝华。一切人天得未曾有。】

尔时诸菩萨天人阿修罗等,再把两臂烧完,没有臂了,光秃秃,像个柱子似的,没有两个胳臂了。这些八部跟那些弟子就悲伤了,看见喜见菩萨没有两个膀臂,形相不具足了,说:你是我们的老师,你要教化我们,现在你膀臂烧了,身相不具足了,这么样的怎么能给我们作导师呢?向喜见菩萨表白。于时一切众生喜见菩萨在大众中立此誓言,说你们不要难过,我舍了两臂,我能换得佛的金色之身。因为以两臂供佛,我能得到佛的金色之身。我这个愿望不是虚的,令我两臂还复如故。这一发愿,作是誓已,就是发这个愿一完了,两臂还复,就像没烧时候一样,没供养一样的。由斯菩萨的福德智慧淳厚所致,就是培养的福德智慧甚深甚广,所以马上就还复如故。同时这三千大千世界六种震动,天雨宝华,一切人天自然的供养,得未曾有。

我们曾经有的道友,他说:要像喜见菩萨这样供养,我也愿意供养。我说你达不到。你供养烧得痛,你就跑了。你烧了,也恢复不了。这是圣境,不是像凡夫心所想的,说这段故事而已,加上这段故事。

【佛告宿王华菩萨。于汝意云何。一切众生喜见菩萨。岂异人乎。今药王菩萨是也。其所舍身布施。如是无量百千万亿那由他数。】佛就告诉宿王华菩萨说,你对这位喜见菩萨,你怎么样认识?知道这个喜见菩萨是谁吗?今药王菩萨是也。这是药王菩萨品,这是讲药王菩萨的故事,他过去修道的时候是喜见菩萨。

【宿王华。若有发心欲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能然手指。乃至足一指。供养佛塔。胜以国城妻子。及三千大千国土山林河池诸珍宝物而供养者。】

同时佛对宿王华菩萨说,宿王华,若有发心,假使有众生发心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就是想成究竟正等正觉,能燃手指;或者燃手指,或者燃足指,燃脚的足指,供养佛塔,燃指供佛,这个功德有好大呢?比拿个国城、妻子,及三千大千国土山林河池诸珍宝物而供养者。燃指,燃手指、足指供养佛,比供养三千大千世界这些山河珍宝,比这功德还大。为什么?佛讲三施,三种布施。内施、外施,自己的妻子、儿女、财富,这财宝都是外施的,自己的身体就叫内施了。这种是以身体布施的,燃指、燃臂、燃香,最小的是燃香。燃指、燃臂,这样的很多。乃至燃一挂数珠,背上燃个莲华的。僧人当中有很多这样供养的。这个福德是很大的,这叫内施,施舍身体。

【若复有人。以七宝满三千大千世界。供养于佛及大菩萨辟支佛阿罗汉。是人所得功德。不如受持此法华经乃至一四句偈。其福最多。】

若复有人以七宝满三千大千世界供养于佛,乃至供养大菩萨、供养辟支佛、供养阿罗汉,那这个人得的功德很大吧?比较功德言,不如受持此法华经,乃至一四句偈,其福最多。这就是佛说的你不要烧,你就念念法华经供养,比你烧得功德还大,明白了吗?不论佛、菩萨、二乘,供养他们的功德,不如受持法华经。你要想供养,你坐那念一部法华经,供养十方诸佛,这个功德福德最大。佛就是赞叹法华经,说诵法华的力量,比你燃身、燃指,供什么,都不如诵法华经的力量。

【宿王华。譬如一切川流江河诸水之中。海为第一。此法华经。亦复如是。于诸如来所说经中。最为深大。又如土山黑山小铁围山大铁围山及十宝山。众山之中。须弥山为第一。此法华经。亦复如是。于诸经中。最为其上。】

在水的当中,海是为第一。言其海水之大的意思,拿它形容的。土山、黑山、小铁围山、大铁围山、十宝山,众山之中,须弥山为第一。佛说一个海一个山,在诸水中,海为第一;在诸山中,须弥山为第一。这都是比喻,比喻什么呢?此法华经亦复如是,不如诵诵法华经功德大。于诸经中,最为其上。

【又如众星之中。月天子最为第一。此法华经。亦复如是。于千万亿种诸经法中。最为照明。】又如众星之中,月天子最为第一。星星光,都没有月亮光大。此法华经亦复如是,于千万亿种诸经法中最为照明。智慧最高,功德最大,就是这样子。

【又如日天子能除诸闇。此经亦复如是。能破一切不善之闇。又如诸小王中。转轮圣王最为第一。此经亦复如是。于众经中最为其尊。】又如日天子能除诸闇。就是太阳,太阳一出来,黑暗都没有了。在一切人间的王,小王、轮王,金刚轮王为上,最为第一。此经,一切经中最为其尊,是经中之王。

【又如帝释。于三十三天中王。此经亦复如是。诸经中王。】又如帝释,三十三天的天王。这个法华经是经中之王。这都是显,拿这些例子比喻法华经殊胜。佛就劝人诵法华经的意思,学法华经的意思。

【又如大梵天王。一切众生之父。此经亦复如是。一切贤圣学无学及发菩萨心者之父。】又如大梵天王,一切众生之父。此经,一切众生之父,一切贤圣、有学无学的人、发菩萨心的之父。还是赞叹法华经,独出此法华经。

【又如一切凡夫人中。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辟支佛为第一。此经亦复如是。一切如来所说。若菩萨所说。若声闻所说。诸经法中最为第一。有能受持是经典者。亦复如是。于一切众生中。亦为第一。一切声闻辟支佛中。此经亦复如是。于一切诸经法中。最为第一。】

又如一切凡夫人中,在凡夫,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辟支佛,在没了生死的凡夫,二乘人就为第一了。此经亦复如是,一切如来所说,若菩萨所说,若声闻所说,诸经法中最为第一。但是看什么的法,看你怎么样运用。发了菩提心的人,跟这些三界之内的不能去比,这是最殊胜。一切经中的经,法华经是最上,就是功德最大的意思。有能受持是经典者亦复如是,于一切众生中亦为第一。若有人能诵法华经的,在一切众生当中为第一。乃至声闻、辟支佛、菩萨当中为第一,亦复如是。在一切诸佛的经中,最为第一,是诸经之上。

【如佛为诸法王。此经亦复如是。诸经中王。】如佛为诸法王,此经亦复如是,法华经是诸经中王。这是佛独出显示此法华经。

【宿王华。此经能救一切众生者。此经能令一切众生离诸苦恼。此经能大饶益一切众生。充满其愿。如清凉池。能满一切诸渴乏者。如寒者得火。如裸者得衣。如商人得主。如子得母。如渡得船。如病得医。如闇得灯。如贫得宝。如民得王。如贾客得海。如炬除闇。此法华经。亦复如是。能令众生离一切苦一切病痛。能解一切生死之缚。】

宿王华,此经能救一切众生,此经能令一切众生离了苦恼,此经能大饶益一切众生,充满其愿,如清凉池;很饥渴的饮那清凉水,把你热脑都除掉了。如寒冷的冬天得了火,如没有衣服穿得了衣服,如商人得了宝,如儿子能见到妈妈了,如要得渡的时候有船,如得病了有医生,如黑闇当中得灯,如贫得了宝珠,如民得王,如贾客得海,如炬除闇,大光明火炬能把黑暗除了。此法华经亦复如是,也能除去你的黑闇,能把一切众生的苦、一切病痛,都能给你除掉,解结生死苦难。

【若人得闻此法华经。若自书。若使人书。所得功德。以佛智慧筹量多少。不得其边。若书是经卷。华。香。璎珞。烧香。末香。涂香。幡盖。衣服。种种之灯。酥灯。油灯。诸香油灯。薝卜油灯。须曼那油灯。波罗罗油灯。婆利师迦油灯。那婆摩利油灯供养。所得功德。亦复无量。】

若人得闻此法华经,就是赞叹法华经了。若人得到法华经了,或是你自己抄写,或者拿钱请人家写,所得的功德,只能用佛的智慧量它功德大小,其他的智慧得不到。若书写经卷,对书写经卷的,供养书写经卷的人,或者供养法华,华香、璎珞、烧香、末香、涂香、幡盖、衣服,种种之灯,酥灯、油灯、诸香油灯、薝卜油灯、须曼那油灯、波罗罗油灯、婆利师迦油灯、那婆摩利油灯供养,就是用种种灯供养。所得的功德亦复无量。最后就说赞叹法华经的供养受持。

【宿王华。若有人闻是药王菩萨本事品者。亦得无量无边功德。若有女人。闻是药王菩萨本事品。能受持者。尽是女身。后不复受。若如来灭后。后五百岁中。若有女人闻是经典。如说修行。于此命终。即往安乐世界。阿弥陀佛。大菩萨众围绕住处。生莲华中。宝座之上。不复为贪欲所恼。亦复不为瞋恚愚痴所恼。亦复不为憍慢嫉妒诸垢所恼。得菩萨神通无生法忍。得是忍已。眼根清净。以是清净眼根。见七百万二千亿那由他恒河沙等诸佛如来。是时诸佛。遥共赞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能于释迦牟尼佛法中。受持读诵思惟是经。为他人说所得福德。无量无边。火不能焚。水不能漂。汝之功德。千佛共说。不能令尽。汝今已能破诸魔贼。坏生死军。诸余怨敌。皆悉摧灭。】

宿王华,若有人闻是药王菩萨本事品者,若有人学药王菩萨本事品,他所得的功德也无量。咱们现在都听了,要相信你得的功德无量。若有女人闻是药王菩萨本事品,能受持者,尽是女身,后不复受。这是各自发愿,咱们现在女众很多,你诵了法华经,你说:我来身不要作女人了,那就满你的愿。若如来灭后,后五百岁中,若有女人闻是经典,如说修行,于此命终,即往安乐世界。男人就去不了了吗?男人更去得了,这是拿女人作例子。阿弥陀佛,大菩萨众围绕住处,生莲华中。这个咱们不要讲,谁都知道。宝座之上,没有贪欲恼害,极乐世界很殊胜,不为瞋恚愚痴所恼,亦复不为憍慢嫉妒诸垢所恼,得菩萨的神通,能得到无生法忍。得是忍已,眼根清净。以是清净眼根,能够见七百万二千亿那由他恒河沙等诸佛如来。这我想大家都相信,只要你生到极乐世界去,每天早晨吃饭前,就到十亿国土朝见诸佛供养去。这说跟那不是一样嘛!是七百万二千亿。是时诸佛,遥共赞言,在此会当中说药王菩萨品,十方诸佛都赞叹宿王华菩萨。善男子,汝能于释迦牟尼佛法中,受持读诵思惟是经,为他人说,所得的福德无量无边。这个福德什么样子?福德没有样子的,火不能焚,水不能漂,功德永远存在。那就功德大了,烧也烧不了,水也漂不走。千佛共说,不能令尽。汝今已能破诸魔贼,坏生死军,诸余怨敌,皆悉摧灭。

【善男子。百千诸佛以神通力。共守护汝。于一切世间天人之中。无如汝者。唯除如来。其诸声闻辟支佛乃至菩萨智慧禅定。无有与汝等者。宿王华。此菩萨成就如是功德智慧之力。若有人闻是药王菩萨本事品。能随喜赞善者是人现世。口中常出青莲华香。身毛孔中。常出牛头栴檀之香。所得功德。如上所说。】

善男子,百千诸佛以神通力,共守护汝,是宿王华菩萨说的。于一切世间天人之中,无如汝者,唯除如来。其诸声闻、辟支佛,乃至菩萨,智慧禅定,无有与汝等者。宿王华,此菩萨成就如是功德智慧之力。假使有人闻是药王菩萨本事品随喜赞叹,听到这一品,你不要出什么,就出赞叹就好了。别反对,随喜赞叹。以这个功德,你口中常出青莲华香,你身体毛孔中常出牛头栴檀之香。所得功德,如上所说。

【是故宿王华。以此药王菩萨本事品嘱累于汝。我灭度后。后五百岁中。广宣流布于阎浮提。无令断绝。恶魔魔民。诸天龙夜叉鸠槃茶等。得其便也。宿王华。汝当以神通之力。守护是经。所以者何。此经则为阎浮提人病之良药。若人有病。得闻是经。病即消灭。不老不死。宿王华。汝若见有受持是经者。应以青莲华盛满末香。供散其上。散已。作是念言。此人不久。必当取草坐于道场。破诸魔军。当吹法螺。击大法鼓。度脱一切众生老病死海。是故求佛道者。见有受持是经典人。应当如是生恭敬心。】

是故宿王华,以此药王菩萨本事品嘱累于汝。说完了,佛跟宿王华说就把这品你去宣传,嘱托给你,不令它断绝。恶魔魔民,诸天龙夜叉鸠槃茶等,他们都害不得你的。凡是受此品的众生,一切鬼神不能害你。宿王华,汝当以神通力守护药王品,这是法华经的一品。此经是阎浮提人有病了最好的药。若人有病,闻到法华经,病即消灭,不老不死。我是老了,我听见,我还讲呢!还是得死。哪有不老不死的?汝若见有受持是经者,应以青莲华盛满末香供养,散于其上。复作是念言,此人不久,必当取草坐于道场。这个草是菩提草,就是成佛了。破诸魔军,当吹大法螺,击大法鼓,能够度脱一切众生生老病死。是故求佛道者,因为这个缘由,凡是你要想成佛的,你就要受持法华经。应当对法华经生恭敬心,受持读诵,成佛得快。

【说是药王菩萨本事品时。八万四千菩萨。得解一切众生语言陀罗尼。多宝如来于宝塔中。赞宿王华菩萨言。善哉善哉。宿王华。汝成就不可思议功德。乃能问释迦牟尼佛如此之事。利益无量一切众生。】

说是药王菩萨本事品的时候,有八万四千菩萨得解一切众生语言陀罗尼。多宝如来,过去无量劫的佛,赞叹宿王华菩萨说,善哉善哉,宿王华,汝能成就不可思议的功德,乃能问释迦牟尼佛如此之事。说他问得好,他若不问释迦牟尼佛,没人问,没人请,佛不会说的;有问才说。今天就讲到这里了,我们把这一卷讲完。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梦参老和尚文章列表

整个《法华经》譬喻品就讲这两件事

这个地方是第一个,火宅喻。其实火宅喻是包括了两个部...

慧能大师与法达

一天,从江西南昌来了一位手持锡杖的僧人,名叫法达。...

《法华经》的羊车、鹿车、牛车各比喻什么

而告之言:汝等所可玩好,希有难得,汝若不取,后必忧...

道人与正常人之间如何做个平衡

问: 道人感觉象是有一个出离的部分;我们还是要成为一...

佛陀为何把成佛之道分成两阶段

佛陀来到人世间以后,他看到了两件事情:第一个,就是...

造佛像有什么功德

造佛像是一个因缘,就是本经这个地方说的更以异方便,...

化城喻

佛陀开示大众:比丘们!若如来自知涅槃时刻已到,座下...

法华会上为何会有五千人退席

这段经文,几乎所有的古德都是扣住两个重点在解释:第...

阿閦佛国经

阿閦佛国经卷上 发意受慧品第一 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

【注音版】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印光大师校印本)...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

大乘起信论

大乘起信论序 扬州僧智恺作 夫起信论者,乃是至极大乘...

你东想西想,定不下心来,最后毫无所得

【又善男子。若诸菩萨摩诃萨等。不著内想。不著外想。...

虚云老和尚是大菩萨示现

有些人认为虚云老和尚的脾气很大,他根本是空的不认识...

我们要发回向的愿,这种回向效果无穷

【次当复发回向之愿。愿我所修一切功德。资益一切诸众...

为何专说极乐世界?因为这个法门殊胜

容易跟特别难,这两者是绝对相反的。有的说很难,有的...

【佛教词典】一致

谓佛乘宗极之趣唯一无二。如来设化,始随机宜不同,故...

【佛教词典】现行成就

【现行成就】 p0952 如得有三种中说。 二解 集论三卷十...

如何对待我们身边的恶人

世间上有很多我们认为的恶人,但是所有的恶人里面他都...

三衣一钵不离身

天下丛林饭似山,钵盂到处任君餐,黄金白玉非为贵,唯...

不要老是认为自己业障深重

过去有一个医学的杂志,讲出一个公案。它说,有一个妈...

世间人临终的三种执着

一般人到临终时有什么样的执著呢?一般有三种爱,爱就...

10种有益皮肤健康的食物

好皮肤也靠吃出来。美国《预防》杂志最新载文,刊出了...

为何结果是一个往生西方,一个生天道

问: 我们以真实的信心念这句名号,就往生到一个好地方...

睡莲花开的声音

有时候,最后结局的定夺往往来源于内心的信心。 我们...

纵欲是以消耗福报为代价

当欲望的享乐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风尚时,一些在传统道...

不识本心,学法无益

必须了解理事不二,修行有事相上的生灭及理体上的不生...

【推荐】「心霾」比「雾霾」更可怕

我们都知道,世间一切经济的发展,实离不开能源,然在...

我们应当如何正确理解和求加持

什么叫加持?加持就是说,加是加被,持是任持。加被是...

净宗修学的基础

希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人,应当修持净业三福。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