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全站文章(第10页)

离开一切幻灭就是真实

【圆满菩提。不生灭性。清净本心。本觉常住。】 在六道众生一切过程当中,不...

至心精进,何愿不得

【尔时。世自在王佛。知其高明。志愿深广。即为法藏比丘而说经言。譬如大海。...

往事不堪回首,这句话你要永远记住

我们看这个内观的思想。诸位!如果大家佛号都念得差不多,我们假设每一个人对...

出家看着简单,实际上不简单

(有一个姑娘失恋以后到庙里来要出家,师父和她说出家要考察一年以上,你能吃...

念佛的秘诀与方法

我们修念佛法门,有没有秘诀?印光大师这样告诉我们,如果有人说:我有一个念...

自律管好自己,慎独切莫放逸

我年轻时有一次前去看望一位老和尚,他房间的墙上贴着作息表和功课表,旁边写...

《观无量寿佛经》第四观:宝树观

【经文】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地想成已,次观宝树。观宝树者,一一观之,作...

佛教放焰口的由来

饿鬼又称焰口、面燃等,属于三恶道众生之一, 其体枯瘦,咽细如针,口吐火焰...

学佛可以不求生极乐世界吗

我们经常说我们的业障重,其实我们的业障还不重,原因是什么呢?业障重了我们...

这些在家居士团体,易养成我慢之心

优婆塞与优婆夷是佛门四众弟子,译为近事男与近事女,即亲近奉事三宝和受持五...

从妄想转向真如,就靠这六个字

在修首楞严王三昧的过程当中,倓虚老和尚提出了六字真言:不迷、不取、不动。...

把地藏圣号念好了,这些法就都会了

我们中国汉地修的禅定,都是修的祖师禅,问念佛是谁,直接消灭我执,找真我。...

念诵《法华经》的六种功德利益

佛陀说,如果有人想要舍离懈怠心,应当用心听《妙法莲华经》。听闻此经后,再...

高谈玄妙拨无净土之失

世有专于参禅者云:唯心净土,岂复更有净土?自性阿弥,不必更见阿弥。此言似...

修楞严三昧,开显智慧光明

二、佛,了了常知,不可昏昧。 佛者觉也,修持首楞严王三昧,你的智慧光明会...

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

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

《观无量寿佛经》第三观:地观

【经文】 此想成时,一一观之,极令了了。闭目开目,不令散失。唯除食时,恒...

从公子哥到吃苦的小和尚丨佛慧法师的出家经历

从初次接触佛法,到一步步走上出家的路,从高高在上的自傲和两指不沾阳春水的...

「当处出生,随处灭尽」是什么意思

整部《楞严经》的修学重点,就在破妄显真。那么在整个过程当中,就是修学不迷...

三生石的故事

唐代有一个叫李源的,他的父亲是东都的一位地方官做官的。当安禄山造反的时候...

阿弥陀佛的因地|一向专志庄严妙土

【经文】 法藏比丘,于其佛所,诸天魔梵龙神八部①大众之中,发斯弘誓,建此...

丛林参学中的警策格言

自古以来,丛林即是十方人士聚集之所,过去中国大陆的四大名山、四大丛林、四...

佛法的修学,一定要靠你自己觉悟

二,真、妄。 当你把心拉回来的时候,就要处理真妄的问题。你不是心拉回来就...

想学《楞严经》,要先放下这些

你要想学《楞严经》,放下识心,放下一切执著。就像一张白纸,原来什么都没有...

《观无量寿佛经》第二观:水观

【经文】 次作水想。见水澄清,亦令明了,无分散意。既见水已,当起冰想。见...

凡夫的六根就是轮回的根源

人有六根,有六尘,有六识,这是我们身心的一种组合。六根就是我们有眼耳鼻舌...

业感缘起——业​果

业果 业力万殊,招感果报亦各别。此果报不外有漏果和无漏果二种。有漏果是有...

佛陀是如何来统理大众的

处众能伏说,远离二杂染,无护无忘失,摄御众归礼。 这讲到佛陀调御众生的方...

《观无量寿佛经》第一观:日观

【经文】 佛告韦提希,汝及众生,应当专心系念一处,想于西方。云何作想,凡...

生命的十个阶段

再看人一生的情形,人有十时,就是把人的一生分为十个阶段。唐代的道世法师作...

何谓「一实相印」

一实相印是大乘不共之教理。《大智度论》云:三世诸佛,皆以诸法实相为师。《...

参禅人最重要是的细行

参禅人,最关重要是细行。缺细行,难入那伽。全细行,动行即定。我人由一念不...

真如本性的功德一切都在

总而言之,大白牛车的启动,我们讲过有三个次第:安住、观照、发愿。先安住一...

菩萨所行法门无量,以六度为其根本

大乘菩萨发菩提心是其根本,以大悲为基础,以方便为究竟。《华严经》云:发菩...

何谓「三法印」

印者,印定义。法相楷定不易之义。内外之分,真伪之辨,正邪之别,皆以法印印...

修悟兼顾莲品上上

在通途教理当中,靠自力在这个浊恶的秽土修行,别说一般修行功夫不得力的,就...

佛学之宇宙论——四劫

佛典分世界之成坏为成住坏空四期,或称四劫。劫者,译云时分、大时、长时,此...

佛学之宇宙论——欲界

欲者贪欲,淫食二欲强盛之有情所居住之世界为欲界。此界有地狱、饿鬼、畜生、...

佛教徒可以吃「香菜」吗

是否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对香菜这一词有些忌讳?尤其是在佛教徒之间,大家往往...

往生西方可以自己预知时间吗

问: 人往生西方能预知自己临终年、月、日、时吗?在同修居士佛友中,女性人...

唯识学里的二种色法

在《唯识学》上,色法有二种:一个叫业果色,一个叫定果色。 一、业果色。 ...

国土有哪三种

我们要知道,极乐国土不是业力所感,我们再三强调──这是阿弥陀佛的法身所变...

理观智慧所带动的六个阶段

这个理观的智慧所带动的有六个阶段。 一、理即佛。一切众生但有性德佛乘。 ...

不矜细行,终累大德

古云:不矜细行,终累大德,此之谓也。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如果我们在一些细...

如何诵《地藏经》

诵经他有一个规矩的,按照这个诵经的规定呢,上来一般就是唱《炉香赞》就行了...

佛并没有涅槃

圆教和禅宗是一致的,佛说的法是对机不同,目的都是明心见性,不管是学禅、学...

存什么心太重要了,这是保持人身的条件

有人曾经问过一位僧人:人的身体为什么是直的,站着走路,而这些畜生的身体为...

助念他人,启示自己

张奶奶老人家舍报了,家属不同意为她助念,即便是免除助念场所的租金也不行,...

一个人的个性脾气很重要

一个人的个性、脾气很重要,个性好的,到哪里都会跟人家和合,能随顺人家。不...

已生的恶法令断,未生的恶法令不生

当我们修习四念处之后,接下来应该要修助行四正勤。四正勤有四个法门,能使我...

心无厌足,惟得多求,增长罪恶

凡夫之所以遭受痛苦,归根结底是因为贪图欲望,正如一位大德所言:众生欲除苦...

三界之中,无非牢狱;暂时快乐,终归无常

三界之中,无非牢狱。暂时快乐,终归无常。众生燕雀处堂,罕思出离,惟逆境当...

九品往生之中品下生

中品下生者,这是世善上福凡夫人也。世善,就是他不是修出世间的善法,只是修...

修净土的重点,就是要对极乐生起真实的信心

修习净土第一个重点,就是你要对极乐世界生起真实、而不可破坏的信心。这个信...

如是等辈,常得百千鬼神日夜卫护

【复次。普广。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对菩萨像前。作诸伎乐及歌咏。赞叹。香...

我今恳切念佛,佛必转更念我矣

【原文】 今且知佛以大慈大悲,于念念中忆念摄化于我,则我今者深感佛恩,故...

极乐的五尘境界,就是弥陀的三身四德

关于积集智慧的资粮,本经讲到有二种因缘:第一个是有情的声音,是指有明了性...

造了很多的罪,临终闻到佛的名号能解脱吗

【长者。未来现在诸众生等。临命终日。得闻一佛名。一菩萨名。一辟支佛名。不...

行住坐卧把持一句佛号

我们打的是佛七。就是持一句南无阿弥陀佛佛号,行、住、坐、卧、睡觉、乃至于...

【图】佛教常用法器的持用姿势

在早晚功课和日常佛事当中,有几样法器比较常用,其持用的姿势可概括为:对口...

慧远大师《三报论》之大略

《三报论》:经说业有三报:一曰现报,二曰生报,三曰后报。现报者,善恶始于...

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

本经的修行重点在一心归命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它是一种本尊相应的法门。谁代表...

在医院往生没有道友助念怎么办

前面那品,我们讲过,人临命终的时候,不问他有罪无罪,如果在他临命终最后那...

83岁的老母很怕死,如何帮她进入信愿念佛的正轨

问: 我母亲八十三岁了,精神不是很好,时而抑郁,时而焦虑,总怕自己死掉。...

彼佛寿命无量无边阿僧祇劫

又舍利弗,彼佛寿命,及其人民,无量无边阿僧祇劫,故名阿弥陀。 我们修净土...

净土修行为何也需要明师、看经教

【原文】 或曰:参禅须近明师,若无明师,须看经教。念佛只贵深信力行,既能...

极乐世界的鸟是怎么来的

舍利弗,汝勿谓此鸟实是罪报所生,所以者何?彼佛国土无三恶道。舍利弗,其佛...

《阿弥陀经》三种注疏的特点

第三个结构段是谈《阿弥陀经》三种注疏的特点。 古圣先贤,都有慈悲心,都深...

对名号不了解,真的能够一心归命、通身靠倒吗

如果我们对名号不了解,你敢说临命终时,这句佛号你能提起来?你真的能够一心...

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般若波罗蜜多...

信佛力的同时,也要注重信自力

前面从大乘通途佛法的角度阐述了信心的内涵及其功能作用,具体到净土法门,信...

佛知见与众生知见

世尊说法四十九年,也就是在法华会上才把他实际的事情说出来,其他的经也说了...

禅宗五家七宗——沩仰宗

沩仰宗是中国禅宗五家七宗之一。以唐代沩山灵祐禅师(771-853)和仰山...

只隔了一世见面,就彼此不知不识

佛在过去生行菩萨道时,曾经是帝释天,虽居崇高显荣之位,而恒常作苦、空、无...

禅宗五家七宗——曹洞宗

曹洞宗宗名之由来 曹洞宗创始人良价(807-869)及其弟子本寂(840...

阿赖耶识把种子转成果报时,有哪三种差异

前面的一科是讲到阿赖耶识的因相。阿赖耶识的因地,主要是分别自性缘起,就是...

阿赖耶识的种子有六义

刹那灭俱有,恒随转应知,决定待众缘,唯能引自果。 大乘佛法一再强调,宇宙...

病苦是对治我们贪欲的良药

对于自身的健康方面,不要总是希望永远没有病苦。 身体的四大不调就会有病,...

佛门孝子通琇国师度化母亲

清朝玉琳通琇国师,俗姓杨,是江苏延陵望族。明朝万历四十二年(1614),...

我们所拥有的一切,只是暂时的拥有

我们这种身体存在的现象,是由什么来组成的呢?地、水、火、风四大组成。 每...

普劝为人必修净土

天如《净土或问》云:今禅者见修净土,鄙之为愚夫愚妇。此非鄙愚夫愚妇也,乃...

谨白参玄人,光阴莫虚度

进步非近远,迷隔山河固;谨白参玄人,光阴莫虚度。(唐石头希迁) 进步非近...

白衣居士可以说法吗

一、僧人和白衣的本分 (白衣,指俗人、在家人、居士。) 僧人的本分:依法...

心很散乱,念圣号是最好的方法

地藏菩萨能令我们的善根不坏。如果我们现在已经种下种子,有了善根;或者来生...

这四种行业的罪业无量无边

【善男子。譬如有人压油为业。一一麻粒皆有虫生。以轮压之。油便流出。汝当观...

太虚大师:三种般若

般若古读波那,义虽可翻,但难恰当,故存其梵语而用音译。如近译哲学为斐罗梭...

极乐世界的果地功德,就在念佛的时候念念成就

舍利弗,彼佛国土成就如是功德庄严。 这是最后一段结示。极乐世界的果地功德...

常在燃烧中,何喜何可笑

我们在修学菩萨道的过程当中,我们第一个工作就是要发起菩提心。换句话说,我...

无量劫造的罪很多,有没有销罪方便法

第九品《称佛名号品》,我略说一下这一品的题目。前面我们分析了六道,也分析...

你所选择的环境,对你善根有很大的影响

如果你研究唯识,就知道众生的悲哀在哪里──种现相熏。 我们过去打了一个妄...

丈夫天天喝酒玩乐,是否还要给他回向

问: 我的家庭不和睦,丈夫天天出去喝酒、玩乐,劝说也不听。我以前放生、印...

出了三途的众生为何又回来了

修行必须有善知识护导我们。地藏王菩萨就护导我们,他把我们拔出恶道,提携接...

度尽阿鼻苦众生的地藏王菩萨

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狱未空,誓不成佛。这是幽冥教主地藏菩萨所发出的弘誓...

【荐】送别公公——我所亲见的死亡过程及思考

今年二月二十六日,久病于榻的公公病逝于长沙。最后的四天,我一直在病房守着...

造佛像的功德有多大

造像的功德,有一个《造像功德经》,只说是一般的世间因果、得到的好处。《法...

以道念为家庭,以参禅为事业

参禅人,最要放得下,才有禅参,有心可用。世间事放得下,任我在俗存款,被人...

地藏菩萨的化身百千万亿

第二品是地藏菩萨在各个世界所有化身,前头是说所教者,这是说能教化者。教化...

不喜不忧,善调自心至清凉

也许我是那种不是闲人闲不得的人。七月是最忙的时候,最忙的一件事,就是为寺...

无念、无相、无住

彻底觉醒不空过此生 在禅堂里面七天,可能每个人都能有一股勇气,都能打起精...

什么是真正的平静呢

为了找到平静,我们已下定决心成为佛教中的比丘和沙弥。那么,什么是真正的平...

为什么第八识不能造业

坚无记可熏,与能熏相应。 所熏非异此,是为熏习相。 前面讲到,种子是一切...

极乐世界的水有不可思议的功德

水功德: 宝华千万种,弥覆池流泉。 微风动华叶,交错光乱转。 阿弥陀佛因...

佛寺造得再大,不如护持佛法的功德大

奉施佛及僧,彼所获福聚,不如护佛法。 物质供应是有限的,也有断的时候,要...

怀玉禅师上品上生的故事

这里我举一个公案,大家看看。把这位法师求到上品上生的这种行业跟我们自己做...

读《华严经》为何我们只有「随喜赞叹」的份

《摄大乘论》把六度分成两块:一个叫圣人的六度,一个叫做凡夫的六度。因为我...

做点好事有点功德,但被这个吃掉了

在《正心地观经》中说,我们的心就是夜叉。为什么说心是夜叉?它能把你一切的...

劝人受五戒要承担他持不了戒的恶业吗

问: 我有一位师兄,学佛半年就能背《无量寿经》。看他那么精进,几次劝他受...

人生就是一场戏

电视的荧光幕什么都没有,电视一开,什么都有;电影的银幕上白白的,电视荧光...

到底怎样才算是正见

有一次,尊者迦旃延问佛陀说:世尊!您所说的正见,到底怎样才是正见呢? 迦...

净土简易早课

修持法门一 【原文】 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中有一愿云:我作佛时,十方众生,至...

把禅的理论落实到日常生活中

人人都可以成佛,人人都有佛性。但是,大家并不懂得如何才能达到成佛的目的。...

吃素念佛之人为什么也会遭受苦难

问: 今有一疑问,请求老法师慈悲开示。弟子吃素念佛,已经多年。因为信佛之...

不论是否已经明心见性,都可以体验这四句话

不论是否已经明心见性,都可以体验以下的四句话:一切都是现成的,一切都是完...

究竟是谁在烦恼

我常说:你家有事,他家有事,我家没有事。这是说,如果我们用佛法的观念,向...

在净土中还有身体的显示吗

问: 在净土中还有身体的显示吗? 宏海法师答: 这是个知识性的问题,不是...

每日的功课都应回向法界众生

【原文】 每日功课回向,一一当与法界众生。若此功课为此,彼功课为彼,亦非...

如何控制自己的傲慢

问: 我慢高山,不留法水。面对傲慢我总是无法控制,傲慢总在不知不觉中显现...

执滞之著不可有,执持之著不可无

【原文】 人恒病执著,然亦不可概论。良由学以好成,好之极名著。羿著射,辽...

观苦空无常而修净土

【原文】 此世界中,人生皆如水泡,生灭不常。或一岁二岁,或一十二十,幸而...

善用其心,清净行为

巧愿防非,离过成德,名为清净。 巧愿,是善巧的愿。这个很重要,对于十信位...

锻炼身体是执着自己的色身吗

问: 弟子深信净土,誓死不退,现在也很少运动了,觉得锻炼身体就是执着自己...

因忘自性弥陀佛,异念纷驰总是魔

解脱生死,念佛怎么解脱生死?平常研究佛法,知道一切都是因缘所生,因缘所生...

因地不真,果招纡曲,要这样明因果

今天我们讲讲名词,第一明因果,相信因果。 简单地说谁都懂因果,但是我们都...

一念十念可往生,为何还要三万五万

问: 一念、十念可决定往生,为何要一日三万、五万? 大安法师答: 好,这...

净土一法,胜异方便,速疾解脱

释尊一代时教,应机随缘宣说权实渐顿种种法门,众生随修一法,皆可入道,法法...

三位高僧的自在往生事迹

在古来高僧大德之中,有很多去留自在的情况,《高僧传》中就有许多这样的公案...

念了好几十年的佛,临终动了一念怀疑就去不了

念阿弥陀佛的时候,不要想得很遥远了,不要生很多妄想,这不是很难的事。你能...

静坐时出现境界该注意什么

问: 在静坐时有各种境界出现,还可以继续再坐吗?如果可以,那应该注意些什...

熏闻离尘,色所不劫

别明三毒无畏。 这一段等于是说明十四种无所畏的功德,其中的三种就是远离三...

净土法门不可不修

【原文】 人初未尝死。而死之名,乃自此身体上得之。何则?以神之来而托于此...

下品下生者,仗佛力亦能往生

【原文】 下品下生者,乃临终时,地狱形相已现,能至心十念南谟阿弥陀佛,则...

人生虽是借宿,但也要好好把握

稍早前,经济不发达,旅店不多。许多人出行,夜幕降临,多借宿人家。僧侣,更...

宰相张商英的佛法修行之路

吾学佛,然后知儒。这句在历代士林学子中广为流传的肺腑之言,出自北宋宰相张...

八位祖师以出家身孝养父母的故事

世人多有一种误解,认为出家人剃发染衣、辞亲割爱,必定于亲情十分淡漠,不仅...

念诵地藏菩萨名号能离一切障缘

净法也是一念心生,染法也是由你心生,都是你现前的体性。这就鼓励我们,我们...

这样去观想才能减少痛苦

佛教导说:要经常思惟,现在我们生存的现实和周围环境、世界都是苦的,这个世...

为什么读《地藏经》之前,要先读觉林菩萨偈

为什么读《地藏经》之前,要先读觉林菩萨偈颂?一切境界都是心变现的,无量地...

精进修为何更容易出业障呢

问: 为什么精进修时,反而比平淡修时易出业障呢? 宏海法师答: 首先,不...

在生命相续中,阿赖耶识是非常重要的

又将没时,造善造恶,或下或上,所依渐冷。若不信有阿赖耶识,皆不得成。 这...

破除灭结,圆破识阴

丑五、圆破识阴超命浊 忽然超越世出世间,十方圆明,获二殊胜: 一者,上合...

在唐朝,出家是怎样一种体验

唐朝是我国佛教繁荣的时期,宏伟的佛教寺院,精湛的佛学著作,规模空前的译经...

东晋士大夫的净土情怀

东晋末年,在长期的分裂与战乱中,随着慧远大师的到来,一朵光彩夺目的大白莲...

说四众过罪的四个条件

说四众过罪,它罪业的成立有四种条件: 第一个,因:要有说罪之心。 宣说对...

唯识中的「异熟能变」

那么在第八意识的左边,有一个【一变、二变、三变】。一变的旁边写四个字叫做...

佛陀为何主动宣说净土法门

尔时佛告长老舍利弗: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

如是二识,更互为缘

如是二识,更互为缘。 更互为缘是什么意思呢?简单地说,就是因为有阿赖耶识...

证悟是否一定要在人群中实践

问: 解悟跟证悟的差别何在?证悟是否一定要在人群中实践?或者单靠修止观、...

亲近贤人之要

昔日,佛在摩竭陀国王舍城弘化,与侍者阿难在路行走。此时,佛看见远处调达正...

彻悟大师念佛偈

(一) 一声佛号一声心, 须信心深佛更深, 梦眼未开情逐逐, 慈光常照夜...

修行人一定要闭关吗

闭关,又称掩关,这名词和风气,在印度并没有,在中国也一直到元朝之后,甚至...

感恩所有成就你的人

我们要心存感恩,这个特别重要!今天的人爱怨天尤人,包括刚才讲的嫉妒。一嫉...

忆念菩萨的圣号,要生感恩心

世尊!彼佛如来,叹我善得圆通法门,于大会中,授记我为观世音号。由我观听十...

唯在真心实行,为出生死之要

佛祖教人,唯在真心实行,为出生死之要。心真则凡所动作言行举措,无一事而不...

佛弟子的一言一行是佛法的表达

问: 弟子的婆婆九十三岁,公公八十九岁。弟子非常想回去照顾他们,但是我先...

以六根当所观境

这一大科是佛陀回答阿难尊者的疑惑。阿难尊者的疑惑有两点:第一个就是在修学...

佛说鹿母经

佛说:过去,有一个鹿群,有数百只鹿,因寻逐水草而接近都邑。有一次国王出外...

念佛时有两点要注意

我们在念佛的时候,有二点要注意:一个是你能念的心,一个是你所念的佛号;能...

参禅打坐应以什么样的精神来用功

祖师讲:修行无别修,只要识路头,路头若识得,生死一齐休。你们自己该知道用...

万法但有言说,都无实义

但有言说,都无实义。 再来看附表,事相上是造作、有相、有为、不空、有种种...

佛设五戒,以不杀第一

圣人之教。以五常治世。仁为首。不杀曰仁。佛设五戒。以不杀第一。是知圣人之...

张玉琴老居士往生记

慈母张玉琴老居士是辽宁省鞍山市人,于2020年8月14日(农历六月二十五...

临命终的三个忆念

善根人直接从不迷下手,观想这个东西是我过去欠你的,还你就算了;禅定的人是...

《楞严经》对治攀缘心的三道防线

这地方有讲到一个观念:生命的转变,是来自于内心的转变!攀缘心,在《楞严经...

能忆宿命因果本末

【若能至心归敬及瞻礼赞叹。香华。衣服。种种珍宝。或复饮食。如是奉事者。未...

菩萨一发菩提心顿断五欲

【善男子。若菩萨摩诃萨成就如是善巧方便大甲胄轮。从初发心一切五欲皆能除断...

问问自己的修行有没有把握

当你两只眼睛一闭,寿命尽了,能不能解脱?如果没有把握,你就得加油用功,不...

极乐世界的三种庄严

又舍利弗,彼佛国土,常作天乐,黄金为地。昼夜六时,雨天曼陀罗华。其土众生...

净土法门是一条捷径,所证之果又非常胜妙

修行通途佛法,一定要强调戒定慧三无漏学由戒生定,由定发慧,由慧断惑,由断...

梁云娣老居士往生记

梁云娣老居士,是江苏省宜兴市新街百合村人,于二〇二〇年五月十六日(农历四...

「阿弥陀佛」这四个字的真实义

接着再看第二点,是约着众生。这是阿弥陀佛所成就的,那我们众生凭什么能够受...

妄想不管烦恼不停,你修行什么呢

学佛的主要任务是戒定慧三无漏学,你仔细观察一下,昼夜六时,你那个戒定慧还...

盂兰盆供仪轨

注意事项: 凡设供作此会者,或七日或五日、三日、一日,皆应于前数日置办鲜...

情执是修行的大障碍

除了名利之外,还有一个情字也要放下,夫妻之情、父子之情、母女之情都是修行...

忏悔依教理有三种

忏者忏前愆,悔者悔后过,忏无始至今所造罪业,期仗佛威神加被,能够消除,悔...

大慧宗杲禅法心要——禅病种种

知道了用功方法之外,参禅之士尚须提防禅病,以防走错了路头。这里所说的禅病...

持名念佛如何达到一心不乱

所谓持名,就是执持名号,一心不乱。 要达到一心不乱,当然是从执持名号下...

当你有对立的心,你就不「大」了

这个大乘法门,大这个字,其实有很深的涵义。蕅益大师在解释《大乘起信论》的...

为什么净土法门那么重视信愿

信、愿是理观,持名是一种事修,但在实际念佛时,这三个是一体的── 一句佛...

万德洪名为何对每个人的加持力不一样

净土宗在整个大乘八宗中的特色,就是它是一种佛力加被的法门;要按照密宗的说...

出家人要好好办道,不要往钱多的地方跑

现在,我们讲二祖寺这个道场。《楞严经》第九卷讲:旷野深山。圣道场地。皆阿...

走在五欲六尘的客途上,满面尘埃身心憔悴

你自己精进,就会舍这个轮回、这个南阎浮提的尘途。 尘途这个概念注意五欲六...

有疾菩萨云何调伏其心

有疾菩萨应作是念:今我此病,皆从前世妄想颠倒诸烦恼生,无有实法,谁受病者...

色受想行识里面的「想」和「识」有什么不同

问: 请问法师,色、受、想、行、识里面的想和识有什么不同呢?感恩法师。 ...

在一切痛苦厄难中,应当念一万声地藏圣号

【复次。观世音菩萨。若未来世有善男子。善女人。或因治生。或因公私。或因生...

千信则千生,万信则万生

不论是世间法还是出世间法,要想成就,都要从信字开始。比如说,我相信这里有...

「至信」与「至乐」的含义

至信就是深信,里面不夹杂怀疑。法相宗里说信是一个善心法,十一位善法之首。...

为何世人多把关公作为财神来供奉

问: 请问法师,关公是护法,为何世人多把他作为财神来供奉? 宏海法师答:...

贪的对治方法

这讲到对治的方法,有四段。先看第一段,身舍贪吝。 若诸比丘,衣钵之余,分...

舍弃自我,依止真如

佛陀的法身功德是有六种的修行过程所成就的,这以下就各自解释。 一,由清净...

佛学之宇宙论——九地

依三界施设九地,欲界一地,色界四禅分为四地,无色界四空分为四地,共为九地...

学禅的人,一定要走得干净利落

其实佛教就是把我们整个生命,都落实到最小的时间单位里,落实到每个当下一个...

水陆法会有何功德

水陆法会是佛教中十分隆重的法事,是汉传佛教在寺庙中以供奉饮食超度水陆一切...

七佛传法偈

毗婆尸佛偈 身从无相中受生 犹如幻出诸形象 幻人心识本来无 罪福皆空无所...

今生不了道,披毛戴角还

请看下面。示常源曰: 汝行勿怠,怠非比丘。彼自废者,多身后忧。 这是第十...

佛号投于乱心,乱心不得不佛

在一切修清净心的行门当中,念佛一法是最为直接、最为圆顿。为什么呢?我们常...

唯识中「思量能变」的含义

第一能变叫异熟能变。好,再来,二变呢?二变,把笔拿起来,叫做思量能变。 ...

智慧第一的舍利弗尊者

在本经当中,结集经典的人先列出十六位代表性的大弟子,这些大弟子们通称叫做...

古佛应世名震十方,寻声救苦娑婆缘重

娑婆世界,苦事最多;娑婆众生,耳根最利。维我观音大士,慈悲心切,故与此世...

佛陀跟人天二乘功德的差别

这一大科讲到佛陀法身的功德。这当中有十门分别,这个地方是第五科。佛陀的清...

极乐众生如何做到同时去多处佛那里供养

问: 法师讲过,极乐世界一人去供养佛,可以同时到多处佛那里。这是怎样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