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宏海法师:楞严经讲解

宏海法师  2019/01/1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第三十四讲)

南无楞严会上佛菩萨(三称)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南无大智文殊师利菩萨(三称)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好,请放掌,阿弥陀佛!各位清净的同修们,非常随喜大家来节后依然来听闻佛法。那么今天是我们《大佛顶首楞严经》的第三十四讲。有时候我们说,不管听法也罢,学修也罢,这个时间间隔得短的呢,就比较感觉到亲,亲近的亲,亲切的亲。那么如果说时间隔得长了,就感觉到疏,有些疏远。那么像我们现在有这样的一个频率,每个月至少有两三次来闻法,来闻思,非常难得。但是呢,如果说把这个日子掐指这样,掐指算一下,咱们如果说,这一辈子觉得说一年又一年,一天又一天,如果你把一辈子当做一天,当做一年,有时候想想一辈子真的跟一天一样,就从早到晚,就黑了。

那么在这样的一个时间点上算一下,就是在这一辈子的一天内,我们有多少时间用来学和修佛法?因为一年又一年,一天又一天地过的时候,我们觉得哎呀,我已经学佛多少年了,我已经念佛,开始佛法入心,皈依了多少年了,那么我每天都有功课,每天都怎样怎样的。如果把一生当做一天,那我们在这一天里面占据的修法,其实这是最重要的事,闻思,是占到比额是特别的微不足道,连一个钟头都没有,也可能甚至有的人一辈子就几分钟吧。所以说从这点来讲呢,如果今天这日子不过好,明天就很难过,可能一天又一天的,就是永远摆脱不了这个一天又一天的轮回。那么正好呢,我们说为什么说千经万论真的是,昨天晚上我在看经的时候,真的是这个《楞严经》呀,真的是小藏经。你看我们现在讲到了二十五圆通,这样的一个向佛陀的修学报告会,大家不要一样一样地听完了,就觉得说有这么个人,有这么个典故,他修成就了,这都是跟我们现前的身心世界息息相关的。

也就是说,实在没办法我们每一天,就是这人生的一天中我们每一分钟每一天,都没有办法专注地来修法的时候,这二十五个就是让你立体地来用,你就拿着十八般武器一样,拿着什么使什么,在什么情境下就怎么使。当然这是都是属于小补,因为我们今天讲完,差不多下一次就要开始讲到这个念佛圆通章了,就是希望我们在二六时中,还能想得起来阿弥陀佛。所有的法身慧命,其实就系在这一个法线上,脉线上,非常妙。有时候说多了,喋喋不休反生这个烦怨,那么完全不说呢,没办法提携。所以你看这个众生特别真的是这个根性,我们现在的这个众生,这个时代,有时候佛菩萨来了都有点措手,没办法,无措了。

所以说今天我们再开始进入到另外的一个环节,就是要讲到圆通,二十五圆通的七大圆通。大家稍作回忆,在此之前从二十五圆通我们讲了十八个,六根,六尘,六识,当然还留备了一个耳根在最后压轴,那么下面还要有大势至菩萨的这个根大排在倒数第二,也就是说扫后一排正反两面,就看那两个法门了。那么我们为什么要先前做这么多的铺垫呢?就是要大家知道说确实是方便有多门,而实实在在归元无二路,你会套的话,到时候就真的是所有的法门都是一个法门,一个法门就是具足了所有的法门。那么今天开始我们讲这个地水火风空见识,七大。

七大我们可以把它理解成为七个元素,也就是组成我们物质、包括精神世界的所有内容,点点滴滴。那为什么这里,你看我们前面讲到的说七大一一都是如来藏妙真如性,还记得这个吧?七大为什么一一都是如来藏妙真如性?七大在哪儿?在心中啊?那身上没有吗?所以你看我们讲到如来藏的时候说周遍法界,这法界呀,一个根就是周遍法界,一个尘就是周遍法界,一个识就是周遍法界,也就是说一个念就是周遍法界的,所有的这一切都是依什么呢?一念展开的。但是大家不要机械性的,一听一念展开的,就说这一个念头肯定集中在我身上,然后向外辐射得无边无际。要知道现前一念,所有的都在其中,但是现前一念,也在所有的其中。你一定要来回会倒腾,否则你这个心就不能够平等。那么我们前面讲到说,七大一一皆是如来藏妙真如性,我想必大家的这个佛学素养现在已经非常之高了,所以我们就在这里依着这个七大,可以入到如来的圆通法门,依这七大。

但是还不要忘了说,就是在现前的这个境界中,六根六尘六识,前面讲过的已经把这七大囊括进去了,之所以别列开来就是我们在认知上一个施设安立。要么你看中观门下则讲名假、受假、法假,都是假名安立,不安立这个,你入不进去,所以这里又特别地讲到这个七大。但是虽然是七大,地水火风空在前面的六尘,就是色声香味触法中,已经包括进去了。你说地嘛,地大不是色法嘛,对吧,咱们看得见摸得着,那么这个后面的见和识大是在根大跟识大,就是六根跟六识中囊括进去了。所以根尘识已经把七大囊括进去了,今天再把它格别地列出来讲,就是让我们开发视野。

这七大呢,第一个是一个护法,叫做乌刍瑟摩,第二个就开始都是深位的菩萨,持地菩萨、月光童子、琉璃光法王子,特别是虚空藏菩萨和弥勒菩萨、大势至菩萨,越往后,这个位越高,缘越深。大家知道,这法门里边没有好坏,但是为什么有的我们就听起来那么生涩,有的听起来好像半懂半不懂,有的只要这么一讲,马上就能随文入观呢?这就是跟咱们的因缘,缘深缘浅有关系,并不是法门有高下。特别是同他们的名号,待会儿我们讲的时候大家,他叫个什么名字,从什么法门修成就的,那么他的这个功德就体现在什么方面。所以你看人家都是什么习性,直接他有什么习气,对的什么境界,他直接就用什么法门。也就是说,就地取材,都成了入道之道,法法头头都是归真之路。

那首先我们第一大就是从这个火大开始。为什么火大呢?这里面有,本身是地水火风是这样排列,应该地开始,为什么火排在前面呢?就是由于他的这个法门呢,是从淫欲心炽盛的一个尴尬境地开始起修的。那么对于我们而言最障道,如果你要修禅定,最障禅定的就是这个淫欲,这个怨贼,淫欲心属于火嘛,所以为了从对治生死根本起步,才把火大排名第一。这是首先给大家介绍一下,下面我们一起来拿着法本,一起来读诵。找到了吗?乌刍瑟摩于如来前这句话,找到了没有?好,一起来。

乌刍瑟摩于如来前。合掌顶礼佛之双足。而白佛言。我常先忆久远劫前。性多贪欲。有佛出世。名曰空王。说多淫人成猛火聚。教我遍观百骸四肢诸冷暖气。神光内凝。化多淫心成智慧火。从是诸佛皆呼召我名为火头。我以火光三昧力故。成阿罗汉。心发大愿。诸佛成道。我为力士。亲伏魔怨。佛问圆通。我以谛观身心暖触无碍流通。诸漏既销。生大宝焰。登无上觉。斯为第一。

好。这个乌刍瑟摩呢,就是我们常说的火头金刚。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见过在护法里面有这么一个形象,浑身连这头发都是跟那个怒发冲冠一样的,就是那个形象。大家发现了没有,这里有一个微细的变化。其他的前面都是大目犍连即从座起,顶礼佛足,但是乌刍瑟摩只是于如来前,合掌顶礼佛之双足。这是为什么呢?就是他是护法位,火头金刚示现为护法,护法在佛前是不应当坐的。你看咱们这儿也有护法,护法是谁呀?咱们这儿居士林的护法菩萨,他就来来回回进进出出,又要看这个摄像头,又要看门户,还要帮忙找座位,这就是他始终在佛前不坐。不坐就是人们说一直在护持这个法藏,护持这个坛场,所以这会儿没有像别人是即从座起,他是直接说的于如来前,大家发现了吧。

那为何这里还说合掌顶礼呢?就是原来他一定是手里拿着宝杵,或者法器,可能原来不合掌,这个时候应该到了佛面前要启问了,要汇报了,所以才说,合掌顶礼佛之双足,而白佛言。那么我们来看这个火头金刚,人家遇的佛是什么佛啊?我常先忆久远劫前,性多贪欲。有佛出世,名曰空王。大家想为什么他这里叫做空王佛呢?这每一个名号都有他的内涵呀,你不能够轻心就这么过去了,说大概他就那会儿刚好空王佛出世。他们的因缘机感一定要有相应,为什么呢?就是火头金刚他属于多淫人嘛,淫欲心炽盛。那为什么这里说,性多淫欲,名曰空王以后,说多淫人成猛火聚呢?其中一个,为什么所遇的空王?第一个,这个空王佛,顾名思义就是他深解第一义空嘛,第一义空毕竟空法,于法自在。在《法华经》里面讲到这个佛说,我与阿难同于空王佛所发心。这就是《法华经》里面释迦牟尼佛当时讲。虽然他跟阿难后来成了师徒了,可是他们在初发心的时候,他跟阿难一块儿在空王佛所发的菩提心。

那么这里这个火头金刚也是讲到说,我于久远劫前性多贪欲的时候,遇佛出世,名曰空王,那就说明他们因地的时候是同时发心的,大家知道吧?他跟释迦牟尼佛,后面的很多菩萨都是跟释迦牟尼佛同时发心,弥勒菩萨那更是生生世世一块儿的法门兄弟,有时候是一母同胞,就是因为他懈怠,他好名,比释迦牟尼佛晚了九劫。所以说为什么这里但为护法呢?就是护这个空王之法,他显现的是淫欲心最盛,为什么?我们最难空的是什么?是什么?就是淫心嘛。来到欲界,三界轮回,没有这一念淫欲心,谁牵着你来呀?所以说必须空的,你要出三界了生死,必须要空的是什么?还是淫欲。

所以这里讲到,一开始就叫做到空王佛出世的时候,空王就是一空到底,毕竟要空,把最难空的、必须空的都要空了。是这么一个道理,所以这里才空王佛说多淫人成猛火聚。就是淫欲心炽盛的人,为什么呢,大家想一个淫欲心炽盛的人,他是由暖触逼发的。暖触逼发,如果你在生的时候,就是你生命的过程中的时候,它就会显发为这个淫欲火,人的这种淫欲心生起来了就是真的跟烧起来了,你就控制不住。特别是你看我们世间说了么,说这会儿就一下子这个情迷意乱,兽性大发,都是描绘的其实就是欲火中烧,欲火中烧业力翻腾的时候自己控制不住,生的时候呀。

死的时候呢,就转为业火了,就是你这个淫欲心的这个业力种子造下去呀,它非常的炽盛,在你的轮回转世过程中,阿赖耶识它是最活跃的。所以这里讲到死为业火,业力增炽,这里叫做猛火聚,多淫人成猛火聚。这是空王佛给他讲的开示,说淫欲心重的过患。然后怎么教他观呢?大家来看:教我遍观百骸四肢,就是教他观他的这个四肢百骸,就是整个这个身体吧,整个身体里面的这些什么呢?诸冷暖气。就是我们自己也可以设想一下,咱们都是欲界的众生,谁都有这天资。你如果说这个欲念没有动之前,就这个欲念没有动的时候,我们的生活好像很正常,做为一个人很平静,你生活工作,这是说世间的这种正常、清凉。但是欲念一动之后呢,就是通体就发热、变暖,就像火烧起来一样躁动不安。所以说这里就空王佛给他讲了以后,他就确信这个欲念如大猛火聚,心生了恐怖了,而专心开始修观了,就在这个四肢百骸,就是身体内,他就观为什么这个一念淫欲心起动以后,就开始欲火起来了,火大就开始发挥了。那么他怎么观呢?你看:神光内凝,化多淫心成智慧火。这二十五圆通的话基本上,前二十三圆通基本上都是讲一个粗线条,没有仔细地说具体的次第中怎么观,他这一句话,神光内凝,化多淫心就成智慧火了。神光内凝是什么呢?就是以这个心反过来观察,反过来观察看看这淫心,就是淫欲心呢,就会让它,观着它,照看着它,慢慢就熄灭了,火气就不能够外泄了。

这个淫欲心很耗我们的神,如果你心平静或者这个欲望比较淡的时候,火气不外泄的话,就能够反过来什么呀,就能够滋益精神,也就等于说长养我们的这个,你看这里讲到称之为神光嘛,其实咱们就说的精气神。内凝的话就是凝聚于内,不向外泄了,所以少欲的人都比较身体轻健,我们常说目光炯炯有神,或者整个这个色力康健,等等这些,这都属于说平常对于这个淫欲心比较控制得好。那么这里说如是反观了以后,欲念消亡了以后,就把多淫心化成智慧火了。大家看这一句,这跟烦恼即菩提、生死即涅槃是一个概念。多淫心成智慧火。转一样的同是火大,但是在烦恼的时候,它发挥的是淫欲心,在智慧如来藏显现的时候,它就成了智慧火,智慧火可以烧去一切烦恼心。这不是生死即涅槃,烦恼即菩提嘛。所以说这是理所必然的,淫心炽盛的时候,他就痴迷燥热,那么这个淫心化掉的话,就转为智明了,照耀这个本性真如,所以你看这里叫做,从是诸佛皆呼召我名为火头

他就依这个法门修成的,给他起了跟绰号一样,我以火光三昧力故。大家想想,这个修行呢,慢慢地就把它聚成火光三昧,以这个道、这个禅定成的阿罗汉果。断除了一切烦恼以后,所以在这里你看,为了感佛的深恩,开始才心发大愿。发的什么愿呢?这跟伽蓝菩萨一样的,诸佛成道,我为力士,金刚力士,就是一直示现成为护法,护法呢亲自降服诸魔的怨敌,诸魔怨敌也就是说,毁坏别人行道修道的这些魔王眷属们。金刚力士他,大家看到我们到寺院里面,或者有时候到藏地有一些护法殿里面,这些护法金刚力士下面都是踩的什么呀?就那些小鬼呀小妖小魔的,都是那些形象,特别是四大天王都是如此。后面还是一句总结:佛问圆通,我以谛观身心暖触无碍流通。就是佛现在你问我怎么入的圆通法门呢,我最初就是观身体上的这个欲念欲火生起来的时候。那大家还记得吗?前面还有一个观淫欲火的,是谁来着?淫欲心,观不净的,是谁?优波尼沙陀呀。

优波尼沙陀当时也是你看,观这个不净,白骨微尘归于虚空。他们两个是有区别的,因为前面也是观不净对治这个欲望心嘛,但是前面只在观身,他的观对境主要是以锁定这个身相为主。此处兼(身)观什么呢?并兼观心了,身心并观。身心并观,三昧乃成,才能成三昧。为什么这里讲到你看,我以谛观身心暖触无碍流通。就是身心观得以后,身心无碍了,摆平了以后,才能够流转通融,才能够化这个淫心为智火。所以前面的话只是对境是他的身体,观这个不净观,这里身心俱观的,这样才诸漏既销,生大宝焰,就是生了大智慧火,成火光三昧。当然了,既然他得了圆通了,那肯定是圣者,悟到如来藏,但是这里还示现成为一个金刚力士,护持佛说这个一佛乘的如来藏思想。所以他这里讲到的说你看,贪为烦恼本,淫欲为罪业的首,但是一旦火观成就了以后,俱净了就入到了圆通法门。所以他对佛说的说,你看,登无上觉,斯为第一,就是佛问圆通,我还是以观淫欲火为第一,欲火为第一。这是叫做乌刍瑟摩,这么一个护法。下面开始呢,就开始罗列了菩萨,但是持地菩萨的这段比较长,我们还是一起来读完,读完了再往下贯解。大家一起来,找着了吗?好一起来。

持地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念往昔。普光如来出现于世。我为比丘。常于一切要路津口、田地险隘。有不如法。妨损车马。我皆平填。或作桥梁。或负沙土。如是勤苦。经无量佛出现于世。或有众生于阛阓处。要人擎物。我先为擎。至其所诣。放物即行。不取其直。毗舍浮佛现在世时。世多饥荒。我为负人。无问远近。唯取一钱。或有车牛被于泥溺。我有神力。为其推轮。拔其苦恼。时国大王延佛设斋。我於尔时平地待佛。毗舍如来摩顶谓我。当平心地。则世界地一切皆平。我即心开。见身微尘。与造世界所有微尘等无差别。微尘自性。不相触摩。乃至刀兵亦无所触。我于法性悟无生忍。成阿罗汉。回心今入菩萨位中。闻诸如来宣妙莲华佛知见地。我先证明。而为上首。佛问圆通。我以谛观身界二尘等无差别。本如来藏。虚妄发尘。尘销智圆。成无上道。斯为第一。

好。持地菩萨,大家比较更为熟悉的是地藏王菩萨。为什么这些菩萨们就是以大地作喻呢?作为比喻来称谓他的名号功德。我们要知道呀,其实真正的一个修行者,你看这里边的内容,持地菩萨一开始也是一个笨方法,从他的这种行持中我们就觉得,是一个老实人,老实人反而成上上根器,为什么?他就一直修桥补路,就干这事。别人让他拿什么,他就拿什么,完全不计回报。你看这里讲到的说,首先说,还是从座而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那么我念往昔,普光如来出现于世的时候,他为比丘。这一世是培植资粮的时候,为比丘呢,大家看:常于一切要路津口,田地险隘,也就是说在这些水陆交通的津口,就是说最主要的这个渡口嘛,那就是或者码头,或者车站,咱们现在讲的装卸工嘛,就干这些事。那么田地险窄狭隘之处就是说,走的有一些险路呀,或者栈道呀,有时候不够人走,或者很危险的时候,所有这里讲到有不如法的地方,就是妨损车马,人过不去,太窄了,他都是做什么呢,都把它们填补平整,他就干这个事。你看人家就是以地大为根本所发的心,所起的行。那么这样呢,这是因地培植资粮。

这个时候呢,我们可以说,为什么说修行修不上去呢?就是我们在生生世世的时候积累得少,这个是深有同感,就咱们今生此世的时候,有的时候明明知道这条路是对的,明明知道应该怎么样怎么样去修,明明知道每天都应该精进勇猛,就是提不起来。为什么?你下面是空的。下面是空的,福德不够,你就站不在这个高点上,上不去。所以为什么要福慧双修福慧双修,要培植呢?

你看他这样辛勤地劳作,经历了无量佛出世,都不懈怠,一直到,你看:我皆平填,或作桥梁,或负沙土,如是勤苦,经无量佛出现于世。特别是,或有众生于阛阓处要人擎物,这个阛阓处其实就是大家说的贸易非常繁华的场所,其实就是这个,比如说我们现在说的客运码头呀,等等这个,现在的这个火车,火车皮、集装箱,等等这些贸易非常繁华的地方,他就在那儿培植资粮,怎么培植呢?如果有众生要拿东西的时候,他先为擎,就是他抢着先给他自己去拿起来,街市上搬运东西的时候。那么到达他要去的地方,至其所诣,放物即行,就是放下东西就走,不要回报。

那我们想想这里面,其实就把六度法门全部囊括进去了,就光这一门,填平修桥,给别人拿东西。其他的咱们也不能细讲,你光说布施来讲,六度第一度不是布施嘛,布施来讲你看,自己身擎,就是替别人拿东西的时候,这就叫财施,为什么说这叫财施呢?身是内财,咱们不是说身是内财,身外之物是外财嘛,对吧。那他用身体来替别人扛东西,这就是布施内财,一分钱都不要,这就是布施外财,放下就走,是不是。那你这样不断地以这个比丘身去做这个事的时候,别人看在眼里会受感化,受教育的,他无形中就对三宝生起信心,这就是法施呀。那么拿东西的这个人,或者说这个车马过不去的时候他心生恐怖,那么你把这个事情给他摆平,给他放在那儿,让他非常安逸,一劳永逸,那不是无畏施吗?所以不要说六度下面的精进是生生世世一直没有退过,禅定就是做这些事不摇不摆。那么等等这些,其实六度万行就在这一个法门中全体具足。

你看大家想想,这其实就是贵在一个坚持。所以为什么这里讲到持地菩萨持地菩萨,以地做喻呀。为什么说地?地广大。地的功德一个是广大,再一个为众生所依,咱们不是都脚踩着大地嘛。地上面没有好,没有(坏),它没有好恶心。我们一般的都说这个好那个不好,这个讨厌的不要,那个好的我才要。地上你干净的水脏的水你全往上泼呀,什么事都是在地上发生的,它都不嫌弃的。受大雨,雨下来了它也可以承载、渗透,草木它可以让它生长,种子是种在地里面的,一切宝贝都是含藏在地藏中,我们生病了治的药也是地里长出来的,风吹过来的时候地不会动,最主要的一个是什么呢?狮子吼的时候它不会惊。

我不知道你们听过狮子吼吗?我这个以前老说,说踞狮子座,作狮子吼,都是讲讲说反正是方丈屋里不是叫狮子窟嘛,就是佛是法王,讲法的时候就像狮子吼一样。就这么说一说,心里没多大的体悟。我告诉你们,我国庆节的时候又去游玩了一下,去陕西的这个祖庭去转了转,拜了拜,中国长安不是八大宗派的六大祖庭都在长安。净业寺听过啊,我在讲法的时候也给大家讲过,净业寺现在的这个方丈和尚呢,我说真也是有道的人,他不知道哪儿弄了两个狮子。我们原来以为,我以前在少林寺那会儿辩禅的时候,一块当评委的时候,他就说他养了两个狮子,我心里想想,他应该是夸张吧,顶多养个藏獒,因为藏獒很像狮子嘛,毛头毛脑的。这次去了才知道,真的是狮子。

几年前我听他的时候,我以为是他夸张了,就是他呵呵一笑,说我养了两只狮子。真的是狮子,而且这个狮子吼起来呀,确实让一般的人听了心惊胆战,比老虎都厉害多了。这个狮子,我们去的时候,因为净业寺是循着这个终南山的一个门户,那么我们往上走的时候,一直走到道宣律师的舍利塔,又想去那个牛头禅师的塔的时候,中途才知道,听到一什么声音忽然响起来了,整个就弥漫在那个山界。它的这个声音听起来是有频率,就是震得就真的跟那个地震了那种摇动感一样。所以为什么说这个登狮子座,作狮子吼,就是百兽听起来就胆战心寒了呀。确实,那个狮子它一吼啊,山间里面其它的声音都没了,因为寺院里面还在施工,那个搅拌器呀,那些电动的那些都在响,狮子一吼起来那个声音就没了,大家看它的声音有多浑厚。

所以确实佛吼,作狮子吼的时候为什么,因为他讲第一义谛,万法皆空啊,听了害怕,一般人听了害怕,只有大地听了不害怕。所以持地菩萨他就具足这些功德。人家就是这么一点一点地积攒着修来的。我们不要觉得人家果地上这么厉害,效法他的发心,因地的行门。我们现在你看,发个心做个功德你能坚持吗?大家也许修得好,反正我自己是,首先很难坚持,其次坚持得久了,想夸耀,第三个夸耀了如果人家不买账,就生嗔恨心,这就是人之常情。所以大家呢,在这上面你看这默默无闻,持地菩萨人家是修地大这么修来的。再往下看,直到最后一尊佛了,这有无量佛了,最后一尊佛就是他成就的那一尊佛,才是毗舍浮佛嘛。毗舍浮佛就是咱们都知道,过去不是有庄严劫嘛,庄严劫一千佛的最后一尊,就叫毗舍浮佛

示现的时候呢,那么由于众生的业力,大概是当时召感的这个世间多饥荒,你看,现在世时,世多饥荒。那么他还是做一个,我为负人,他还是做一个替人扛东西的,无问远近,唯取一钱。或有车牛被于泥溺,我有神力,为其推轮,拔其苦恼。大家想,这个时候已经积累得开始什么呢?就开始入到这个甚深的法门中了。怎么讲呢?你看世间多饥荒的时候,但是他只收一分钱的报酬,大概是因为那一世,因为你毕竟比丘嘛,你去乞食的话,可能饥馑年的话比较难乞到,所以就收一分钱作为这个活命资具。再一个的话,你收一分钱也好给,本来世间你看,饥荒年就是大家都苦报比较,福报比较浅嘛,所以给大家种点福报,予人种福,自己无贪,所以只收一分钱。当然我们现在说一分钱,他是讲的只收一钱。那么人家是怎么修的你看啊,这里面有细活儿,你们要会看啊。你看第一句话叫做什么?无问远近。这个无问远近就等于说平等心,你想远近第一个,路途有远有近,对不对,第二个,人情关系有远有近。他不问这个,他不在这个上边拣别,所以说无问远近。不问就是什么呢?不比较,冤亲平等,总是一个无分别心,已经开始入到这个法了。那么我有神力是什么呢?就是累劫的愿行所感的。

也就是说,咱们现在讲的,他在这个我们说的修路呀、修理车上面,他有这个缘法。就跟咱们现在出去,你比如说开自驾车出去旅游,高速开了几千几百公里上千公里的时候,突然车坏了,突然车坏了那有的人他修车就比较找得着那个门儿,他一下三两下就摆弄就摆弄成了,有的人就完全就瞎了,就傻了,因为什么,你就不知道从哪儿下手。

所以这里所谓的神力,其实就是愿心所感,福德所至,有这个力。有这个力呢,那么有的人你看这里讲到,或有车牛被陷到泥潭呀,或者路边歪了以后,他就能够把它推出来,为他拔起这个苦恼,解厄大家在行路途中的这个。那么由于他的这个功德,你看,拔其苦恼,一直这么做,那么终于有一天,开始这个功德显现了,大家来看:时国大王延佛设斋。就是当时有国王去供斋,请佛来应供,他就先把,又还是先把这个地给平整了,我于尔时平地待佛,把地平了以后在那儿乖乖地等着佛过来。结果呢,果不其然这个毗舍浮佛过来摩顶,给他说了,摩顶授记的时候就给他说了一个修行的法门,怎么样呢?当平心地,则世界地一切皆平。就这么一句话,你看人家积累得够了,就这么一句话一讲,我即心开。你看我们现在很多时候呢,只患就是说道业不显,其实只是患得,其实我们应该反思的就是培植不够,就是培植不够,行门不够。你只管去做,你看一句话就给点拨开了,说你平心地嘛,你当平地,当平心地,为什么?心是诸法之体呀。

包括这个地大,地水火风的这个地大,也是由心显现的,那么内心既平了,外界自然就平了,所以说心净则国土净,那你也可以套,心平则国土平。我们娑婆世界就不平,所以才有喜马拉雅,才有什么大海沟,才有这个丘陵,才有高山。那极乐世界为什么一望无际,七宝池八功德水,水都不溢出来,人家地是平的呀。琉璃世界也是如此,内外映彻,没有谄曲虚伪之心。所以这都是因地的因,展的果地的德。我即心开,那么心开了以后,言下就是什么呢?心地通开了,如来藏性开发显现了。这个时候,他所得的什么功德呢?大家来看:见身微尘与造世界所有微尘等无差别。微尘我们可以理解就是说整个地大的这个构成,分子呀离子呀,你都可以这么想,微尘。那么这个时候他就马上观到什么呢?自己见到自己身里边的地大,就是我们的这些骨头呀,肉呀,血不是,血属于水大,骨头呀肉呀这些,有坚固性的这些,这属于微尘组成的,跟外在的山河大地的一切,河不算,那么山河,山、大地等等这一切的色法微尘平等不二。

因为这些话呢,我们平常如果心不到之处你很难理解,怎么这么能把身里面的微尘跟外在的就观得一下子平等呢?大家设想一下,你就设想说这桌子跟我,自己看这桌子跟你,那么你,看起来这桌子是桌子,是物质组成的,你换位思考一下,如果这个桌子它是有知有觉的,你,那么它看你,它也觉得你跟个桌子一样,也是由物质组成的。所以就我们说为什么要主伴互为,重重无尽呢?一切都是造世界的微尘,那因为我们有主观能动,所以就认为我的这个微尘好像是一个主宰,不能够跟外在的一切山河大地的微尘平等。如果你一旦把这个摆平,感觉就不一样了。首先,无我呀,其次,有我才有世界,无我以后世界就是我,我就是世界,就平了,平了以后你就看这个地大,全是平等一味的微尘因缘聚合而成,也就是如来藏中称性发挥的相而已。所以这里才讲到说等无差别,而且什么呢,既然等无差别了就不会闹意见了。咱们想想为什么我们现在的微尘会闹意见?你想这门关起来了,我就出不去了,我要出去就哐的一下就撞一下,这就叫闹意见。我觉得我身上的微尘是我,门身上的微尘是门。一旦摆平了还有意见吗?那为什么济公能够穿墙透壁?他没意见了,没意见是什么呢?就不相抵触,这个微尘自性不相触摩了。我们有触摩的时候,你把我腾的打一拳,我扇你一耳光,就是我的微尘扇了你得微尘了,所以我就觉得打了你很爽,你挨了这巴掌很疼。大家仔细体悟这些,这个是,佛讲的经典里面是这么幽微,如果你一定要说白了,就这么回事。那么大家想想,在这样的情况下就是像水倒在水里面一样,它会抵触吗?像空迎合了空一样,它会抵触吗?不会抵触了,在这种情况下就是我们常说的,其实就是事事无碍了,事事无碍法界。

那么,乃至刀兵亦无所触,我于法性悟无生忍,成阿罗汉。什么叫做刀兵亦无所触呢?就是微尘平等了以后,哪怕有刀兵之类的凶器加于身体,不会有伤害。

大家听过六祖慧能大师有一则故事吗?慧能大师当时有刺客嘛,有刺客的时候要去刺杀,刺客刺杀呢,慧能大师怎么样呢?他就把脖子伸给这个盗贼,脖子伸给这个盗贼呢,盗贼连着挥了三刀,他感觉到刀就跟斩春风一样,就跟斩风一样,没有把这个慧能大师给砍死,他觉得空在那儿挥舞了三下。

大家想想这是为什么?就是这里悟到微尘自性不相触摩。这是打个比喻,所以你看,这里讲如果说证到这个的话,成阿罗汉了,与这个地大,记住啊,微尘它是代表地大的,不要走样,我们现在在讲地大入这个圆通法门,以这个地大入到一切诸法的自性当中,然后悟到了无生法忍,成阿罗汉了。成了阿罗汉还不够,还怎么样?回心今入菩萨位中,没有去住到这个定性阿罗汉中,回心向大,修了菩萨行,人因地就是修的菩萨行。这就是持地菩萨,所以他这里现在说什么呢?闻诸如来宣妙莲华。就是从听闻到诸佛如来宣此妙莲华王,妙莲华王是什么经呢?你看十有八九都说成《妙法莲华经》了。将近两年前咱们讲的时候,本经又名什么呀?大方广妙莲华王呀,就是说的首楞严,如来藏,这会儿是开悟呢,不说成佛呀,开悟的楞严,成佛的法华呀。所以这里是开示佛知见地,那么我先为佛证明,就是说现在世尊在这里给大家讲,这听到您在这里讲这个《楞严经》呀,我也来参与法会,而且佛讲的这个知见,就是如来藏的这个七处征心、十番显见等等这一系列,我现在就可以向你证明说真实不虚的,我就得了就是这个东西。

现在率众熏修,我作为上首,我可以辅佐佛说这一切法真实不虚,所以这里讲,佛知见地,我先证明,而为上首。这里佛问圆通法门呢,我以谛观身尘二界等无差别,就是我的根身,正报色身,器界,外在的山河大地依报,两种微尘之性平等无有差别,皆是如来藏妙真如性。那么这样的话,他才说,虚妄发尘,就是循着虚妄的业所发的尘劳之相。什么是尘劳之相?地大嘛,我们的色身,外在的山河大地。现在悟到了什么呀?这个相是幻的,只有这个性才是真的,万法唯同一自性,智光圆满了,成了无上正觉了。尘销智圆,就是尘相呀,我们地大发挥的,这个杯子也是地大发挥的,这个话筒也是地大发挥的,这念佛器也是地大发挥的,它有坚固性,但是它本来就是平等一味的地大微尘性而已。这样的话他把这个相,显现的这个幻相销去了以后,智慧就圆满了,所以佛问圆通的话,如我所证,观地大最为第一。这又是指的持地菩萨。下面一位更为亲切了,叫做月光童子。月光童子他观的是什么呢?他跟持地菩萨又不一样,持地菩萨比较可能说,是比较仁吧,仁爱,这个月光童子可能比较清雅,所以他所对的境是水。我们现在讲的水,但是月光童子这一段也相对比较长,我们先来一起读一下。大家各位同修,一起来。

月光童子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忆往昔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名为水天。教诸菩萨修习水观。入三摩地。观于身中。水性无夺。初从涕唾。如是穷尽津液精血、大小便利。身中旋复。水性一同。见水身中。与世界外浮幢王刹、诸香水海等无差别。我于是时。初成此观。但见其水。未得无身。当为比丘。室中安禅。我有弟子。窥窗观室。唯见清水遍在室中。了无所见。童稚无知。取一瓦砾。投于水内。激水作声。顾盼而去。我出定后。顿觉心痛。如舍利弗遭违害鬼。我自思惟。今我已得阿罗汉道。久离病缘。云何今日忽生心痛。将无退失。尔时童子捷来我前。说如上事。我则告言。汝更见水。可即开门。入此水中。除去瓦砾。童子奉教。后入定时。还复见水。瓦砾宛然。开门除出。我后出定。身质如初。逢无量佛。如是至于山海自在通王如来。方得亡身。与十方界诸香水海。性合真空。无二无别。今于如来得童真名。预菩萨会。佛问圆通。我以水性一味流通。得无生忍。圆满菩提。斯为第一。

好。首先我们这段从月光童子,这里称为月光童子为什么?跟水有什么关系呢?大家回忆一下,我们在之前讲到这个水大周遍的时候,还记得有一个情节叫做什么呢?月为水大之精。就是古人或者是这些术士巫师们,都把月称之为水大的精华,取水的时候不是在月圆的时候,才在这个月下承露嘛。所以你看前面我们讲到这个水大妙真如性的时候说,诸婆罗门用和幻药,手执方诸,承月中水,他就认为说水是从月流而来的。那么因为这个菩萨他是观水而得的圆通,得的这个水大之精华,照临法界,所以这里才把他称之为月光。那么这个童子就是指的菩萨的意思,你看文殊菩萨不是还有一个号叫孺童文殊嘛,就是等于说童真入道的菩萨之义,也表菩萨的这个童真之德无染清净的意思,所以月光童子其实就是月光菩萨。

为什么,大家有时候想,为什么说佛门里边这么喜欢把月比作智慧?智月朗秋空,又比作相好庄严,佛面犹如净满月,为什么要用月来作呢?在《华严经》里面提到过这个事,就说月亮,就是满月呀,它有四种奇特功德,月亮,不仅指的说满月,有四种奇特功德是什么?第一个,它可以隐蔽众星,就是月亮出来的时候,其它的星星就没有光了,众星捧月嘛,这个说明什么呢?这里来比喻菩萨的功德,就指的说菩萨是大乘佛法,隐蔽一切世间法和小乘法,只要大乘佛法一出来,世间法和小乘法就显现不了,功德不够,被盖下去了。第二个,月有什么功德呢?它可以示现盈亏,有时候是满的,有时候是半的,这个来比喻什么呢?就是说佛的智慧有智有断,有他的智德,智慧圆满,有他的断德,就是用这个智慧一点一点的,就跟登地菩萨,一地一地的去破无明证法身,从月亏到月满,就是一个断烦恼、生智慧的过程,所以用月的功德来体现。第三个,月有奇特功德是什么呢?有水现影,只要你有江河湖海,哪怕说手里头的一滴水,一个露珠,都能把月影给显现出来,这就说明什么?菩萨,像观音菩萨,有求必应嘛。只要你,有水的地方就是有感,我就一定会有应,所以这是月的第三个奇特功德。第四个就是什么?见者对目。

每个人去见月亮的时候,比如说咱们今天,设想一下这会儿是中秋晚上,八月十五的时候,你每个人去看月亮,你都会觉得说这个月亮是对着我的,有多少人他都会觉得,各有各的月亮对着我。那就说明佛讲法也是这样,大家知道四悉檀里面不是有一个各各为人悉檀,这个知道吧,就是佛讲法的这个范式里边,那么就等于说,每个众生听见,就这个法正好扣在我心里了,觉得丝丝入扣,就是为我讲的,他就觉得佛肯定有神通,潜入到他的心室中专门给他讲法,其实在座的每个人同听异闻,都是这个感觉。这就是一音说法,随类得解嘛。所以说为什么这是月亮有这四种功德,跟我们佛讲法,我们去学修,乃至断烦恼,都在其中,有这个妙喻,有这个非常微妙的比喻。

所以这里把他称之为月光童子,说明这个菩萨亦复如是,也有这样的功德,月光童子。那么月光童子他讲到,还是顶礼佛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怎么样呀?我忆往昔恒河沙劫,有佛出世。这一尊佛叫做什么?水天佛。大家发现这特别有意思,也是观水而成道的。水天是什么意思呀?你们拜过八十八佛吗?里面有没有这尊佛?水天佛就是三十五佛中的一尊,八十八佛是由三十五佛和五十三佛合在一起的,三十五佛里面的一尊。为什么呢?因地都是依水入道的。依水入道,所以他教化众生也是依他这个成功之道来教化诸菩萨,度一类的众生,他不是特为一个人说的,就为这一类的根基说的,那么这一类的根基里面其中有月光童子,就是修习水观得成于忍的。大家想想,水天佛什么意思?就是他观水而得道。这个天不是生天的意思,在佛法里面有时候我们把天称之为第一义天,就是入的真如实相,也就是如来藏性。所以这里,这尊佛就是观水而成的,他教月光童子还是依水而观,所以这里,教诸菩萨修习水观,入三摩地。那么这里的这一段又讲得稍微详细一点,我们来了解一下。

你看,首先是什么呢?观于身中,水性无夺。也就是观自身中的这个水性,什么叫做无夺呢?刚才讲到了微尘,地大,如果有夺,就是微尘之间有碍了,不能流通了,所以水性无夺就是互相不妨碍,没有侵夺之相。

那怎么个观法呢?大家来看,你看这里一点一点的:初从涕唾,如是穷尽津液精血、大小便利,身中旋复。怎么样观的呢?首先我们来看一下这些名词。什么叫涕呢?大家知道吧?对,就是鼻涕,在鼻子里面的就是涕。那么唾在哪里呢?在嘴里面的就叫唾。为什么先初从涕唾呀?这里面排序有列的,你不要搞错了。为什么呢?就是因为这个涕唾的水近于外,咱们擤出来的鼻涕、吐出来的痰就看见了,显然而易见,所以说初从涕唾

慢慢地再往深里走,什么叫做津,什么叫做液呢?津在哪里?到了这儿了,咽喉,看到了吗?咽喉下的叫做津,你咳出来的时候就成了痰了,就成了唾了,咽喉下的就叫津,在这个咽下面的叫津,喉外面的叫做液,所以这里叫做如是穷尽津液。这是,这个就慢慢地比这个涕唾呢,因为涕唾比较显然易见,但是这个就近于内,不是近于外了,它靠里边近了,所以就是隐然而不觉,我们很难觉得到,一个人很难看得到。

那么再往深你看,还有说什么呢?如是穷尽津液,还有精血。精在哪里?在骨髓里面的叫做精。现在咱们动不动不是有时候做检查就是要,那个叫什么,穿刺是吧,就是要把精给抽出来,就是骨髓。那么在筋里面的,就是皮肉筋骨的这个筋,在筋里面的,在肉里面的,叫做血。所以这里才讲,如是穷尽津液精血,就是说,这个的话比刚才那个更加地幽微难见难觉了,你根本不知道,不是圣人我们谁知道?你能看到自己肉里面的血吗?除非你刀子划一下,给你们喷出来了。再往下看。

饮食,就这个大小便利,这就是说由饮食变退的,称之为大小便利。这一系列是怎么观的呢?大家看有次第,人家是从外向内,从上至下,他观这个水的时候,一一推穷所有刚才讲的这些,虽然这里边有干净的,有脏的,对吧,有清的,有浊的,比如说涕唾精液,这是水的清相,但是精血、大小便利,这是水的浊相,那么这样清浊虽然有异,但是一一推穷,无非在这个身体内遍体流动,所以这里才称之为身中旋复,就是在这个身体里面遍体流动,虽然流动清浊有异,但是水性无二无别。他就对着这个水大,他这样观,咬着它不放。

最后见水身中,与世界外浮幢王刹、诸香水海等无差别。这是由内而观到外。因为我们光咬着自己的内身,破了只能破我执呀,你要观到外才能破什么?破法执。

这里讲到的这个浮幢王刹是哪里呢?这个世界我们现在几乎是想象不到它有多大,为什么呢?在《华严经》里面讲到,整个这个华藏世界海呀,海我们不要单纯地理解成为我们的液体,这个整个华藏世界海就是这个世界的整体面目,重重无尽。那么这样的一种,这个海上有一个叫做什么?普光摩尼香水海。普光摩尼香水海的时候,中间海里面有一个大莲花,就叫做种种光明蕊香幢,这是莲华藏世界海的构成。我们现在须弥山的这么一个核心世界我们都窥不到,理解不了。这是整个华藏世界海啊,有这么一个种种光明蕊香幢里边,花里边又有十不可说佛刹微尘数叶,就是这个莲花上面有十不可说佛刹这么多的微尘数的莲花叶子,每一个叶上都有一个香水海,每一个香水海中都有一个莲华王,每一个莲华王中各有一个世界种,这个世界种就是可以纵横无限地发挥所有的世界,那么每一个世界种中都有二十重华藏世界,这才是我们现在说的《华严经》里面讲的华藏世界,叠高如幢,就是叠起来高得像一个幢一样。

极乐世界跟娑婆世界只在第十几层来着?在第十三层,就是同一世界在第十三层。大家想,从华藏世界海一直微缩到我们这里的这个二十重华藏世界,极乐和娑婆还同在一层呀。我们现在想想都十万亿佛土,同在一层。娑婆世界是秽土之末,极乐世界是净土之端,那还差了十万亿佛土。所以大家想想,这个世界观有多大,不可思议。

那么这个月光童子就从内身推比外境,整个华藏世界海里面同一水性,无二无别,等无差别,就把这个水大周遍了。在这种情况下,你看什么呀?我于是时,初成此观,但见其水,未得无身。就是我在那个时候,初成就了这个水观观法,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三摩地里面但见水,不见色身了,只能看见水大不见色身,但是并没有说,还是以水大为我。大家这里不要误会啊,不是说未得无身就是说,但见水不见色身,但是还没有破除色身之相,他只不过是以水相为身相了,并没有照见五蕴皆空。所以这里才讲到说什么呢?未得无身,就是还没有把色受想行识彻底空掉,五蕴法空掉。

所以我们想想,大家想,这已经到了什么地步了,他把水都给观成了。我们试着想一下,我们说了么,这既然说这七大皆是如来藏妙真如性,都是循业发挥的,是不是,那循业发挥的时候,所以你看我们在这里面观的时候,就是去整合这个进退隐显。咱们也不说七大,就四大,四大地水火风,他这里把水大作为下手处,水大作为下手处的时候,突然间显现的都是水大周遍,水大周遍的时候,地火风就隐而不现了,遍满世界都是水。以此类推,我们现在也在观法,我们观的什么呢?娑婆世界现在就在显的时候,极乐世界就隐而不现了,但是娑婆极乐就跟水地火风一样,都是周遍的。那再推比说,生死也是这样的,我们现在生的时候这一期生命显,那么无量劫的轮回,尽未来际的轮转就隐而不现了。但是你说过来过去,现行境界能离得开当下吗?能离得开吗?离不开当下,当下是什么?全体就是如来藏妙真如性。

所以你看,后面的情节就是说,他观的时候突然间水大周遍,全是水了,没有色身了,但是他这个时候的境界还是以这个水为自己的身相,所以才叫月光童子,就是这么典故过来的。那么后半段他还做了一个实验,当时遭遇了一个不测,那我们时间关系,到十点一刻的时候回过头来继续。阿弥陀佛!好,大家休息一下。

各位同修,我们是三十四讲《楞严经》的下半场。刚才讲到了这个月光童子修习水观,那么虽然观水观得已经到了这个地步了,但是他未能亡身,就是以水相为身相了。也就是比咱们来讲的话,可能我们是四大的这种搅局在一块儿的这种妄想身相,那么拿他来讲,只不过是单纯地把它统一到水大之上了,相对比我们来说要单纯和平稳,可是并没有彻底摆脱。所以在这个时候呢,发生了这么一件事,你看下面就是说有一次,有一世作为比丘的时候在这儿坐禅嘛,坐禅的时候他就观这个水,结果他的这个弟子就觉得说,看他师父在那儿禅坐,到那去看的时候,一看,从窗户这个缝里一看,怎么满屋子都是水,他也不知道说怎么殿堂变成水了呢?他师父哪儿去了呢?在这种情况下,他就为了投石跟问路一样,就是拿一块瓦砾瓦片就扔进去,扔进去了这水吧唧吧唧还响,他大概说原来是真的,他以为这水是他的幻相。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怎么样呢?就是等他出定以后,心里疼得不行,身体疼。那我们这里要有一个说的是什么呢?大家发现了没有,我们常说,阿弥陀佛在讲经的时候不是动不动就把极乐世界现给他看嘛,那为什么呢?这就是说,这是水光童子呀,我们知道,因为他的弟子无知,觉得这个水是幻的,那么水光童子的大禅定力就能使亲近他的人同观此境,看到了吗?就是他观水观的时候,他旁边的徒弟都能够跟他一样看见这个水的境界。所以说极乐国土也是全凭阿弥陀佛的愿力大禅定摄持的,就让我们有缘的什么呢,在讲法的时候你看那么多的参与法会的现前就见,是一样的道理。水光童子尚有此功德,他还,这不是这个时候还没能够完全亡身呀。你想想阿弥陀佛的四十八大愿,彻底圆满了这个累劫的勤苦,那为什么我们能见得到呢?当时的听法众都能见得到,也是这个原理,隐显而已。那么这个时候我们还再一个说,为什么他还能够出定以后觉得心痛呢?大家想他已经,就是说又把四大给调制回来了,在他入禅定的时候四大变为一大,只有水大,那么他回到出定了以后,他还是这个肉身嘛,肉身还是四大组成的,那么四大组成的,如果有一大不调,就会病痛。哪一大不调的呢?这时候地大多了起来,为什么?多了一块砖头,瓦嘛,本来四大是调制得本来是匀的,这会儿突然间多了一块色法,也就是地大多了一点了,四大不调了,开始疼痛。是这样理解。所以这个时候身疼得他自己就怀疑起来了,为什么?因为他已经得了罗汉道了,为什么这个时候还会来疼呢?他还觉得说哎呦,心痛如舍利弗遭违害鬼,打了个比喻。

舍利弗有一次在入到金刚三昧的时候,在灵鹫山,也当时过来两个大力鬼王,从空中过来了,一个叫做违害,一个叫做复害。这个违害鬼就是嗔恨心比较重,他就看见就告诉复害说,我真想打这个沙门一拳。结果这个复害说你不要这样。他不听劝,就用拳打了一下舍利弗的头。舍利弗出定了以后头痛得厉害,就跟世尊去说。当时释迦牟尼佛告诉他说,这个违害鬼这个金刚鬼王呢,如果你没有定力摄持的话,他敲你一下子,他的力量大到什么程度呢?他可以敲一下把须弥山给敲裂,所以说你这身呢,如果没有定力摄持早就粉碎了。这就是在《阿含经》里面,《增一阿含经》里面有这么一个典故,讲到说舍利弗,如舍利弗遭违害鬼。

月光童子同样的遭遇,四大不调了。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他就产生怀疑,为什么?他觉得自己已经证了阿罗汉道了,应该没有病缘了呀。病缘是什么来的呢?就是我们生病的这个因缘,一个是宿业所感,一个是现业所招。那宿业所感你看,他已经久得阿罗汉道了,他就是没有去宿业,不造这个业了,而且现业也没有,怎么会有这个病痛呢?他就自己疑惑说,是不是退了道业,退了这个阿罗汉道了?恰在这个时候,这个童子才来给他汇报,他才知道了原因,那么又重蹈覆辙,又进行了一次入定,入定以后那个童子还见到水里面还有一片瓦,又把门开了取出来以后,他出定以后,身质如初,就是这个心痛才愈了,才不疼了。这是月光的一个遭遇。在这种情况下你看,身质如初,我们看。

逢无量佛,如是至于山海自在通王如来,方得亡身。就是这个身相,以水为身相老亡不了,一直到什么时候呢?山海通,山海自在通王如来。以前不通有碍,有身碍,有内身水,引申外界水,这个时候方才得了无碍,才叫山海通,山海自在通无碍了。你看他逢的这个佛,这一世佛的时候,他才得了这个无碍,为什么呢?消亡了执著水大之身见,与十方世界的香水海中的水,性合于如来藏的真空了。也就可以说我们前面讲的,性水真空,性空真水。所以才在这个山海自在通如来座下得到这个童真之名,参与菩萨之会。今于如来,这是由于在山海会得的这个无碍,所以在释迦牟尼佛这里得了这个童真的名,预的菩萨会。所以现在佛问圆通呢,我没有其他的办法,我只能修习水观,观这个内水和外水一味清净,无碍流通。也就是咱们前面讲的周遍法界嘛,所以才圆满了无上菩提。所以我的修行方法以观水为圆通,得圆通的第一法门。这是月光童子。下面我们再继续,看这个琉璃光法王子,也就是琉璃菩萨,他是观风大而起的家。大家一起来读。

琉璃光法王子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忆往昔。经恒沙劫。有佛出世。名无量声。开示菩萨本觉妙明。观此世界及众生身。皆是妄缘风力所转。我于尔时。观界安立。观世动时。观身动止。观心动念。诸动无二。等无差别。我时觉了此群动性。来无所从。去无所至。十方微尘。颠倒众生。同一虚妄。如是乃至三千大千一世界内所有众生。如一器中贮百蚊蚋。啾啾乱鸣。于分寸中鼓发狂闹。逢佛未几。得无生忍。尔时心开。乃见东方不动佛国。为法王子。事十方佛。身心发光。洞彻无碍。佛问圆通。我以观察风力无依。悟菩提心。入三摩地。合十方佛传一妙心。斯为第一。

好。琉璃光法王子,为什么呢,这里你看他是观的后来后面的一个,这段话你看,身心发光,洞彻无碍。因为琉璃又叫做青色宝,它有一个特色就是说内外明澈,净无瑕秽,所以这里菩萨的身心发光,洞彻无碍,就是他这个名号的由来。而且这尊菩萨常放的是青色光明,在这个《涅磐经》中讲到过,他叫做琉璃光菩萨。琉璃宝又叫青色宝,它的光是青色的,其实就是我们现在天的蓝色,这个颜色。那么为什么,你看他又开始有意思的一段话,一个名号呢?你看他是说白佛言,也是从座起顶礼佛以后说,他忆恒河沙劫有佛出世的时候叫无量声佛。那么这里琉璃光菩萨他观的是风大,风是什么呀?呼呼的来回动,风其实我们说的是动性,那为什么这里叫做无量声佛呢?是无量声佛教的他,为什么呢?这里就我们要解释一下,就是以修习风观为名号,那么一切法皆有声音的,对不对?万事万物有没有声音呀?不是说光我在这儿说,你们应一声,这叫做声音呀,除了说话以外,外面的树会不会动?刚才倒水的时候会不会动?我们去拍个掌,合个掌,鼓掌的时候,包括刚才说擤鼻涕,乃至这个沧海变桑田,造山运动这些,有没有声音呀?全是有声音的。这个声音它不是自己生出来的,是由什么生,因什么而有啊?由动而有。大家仔细反观一下,一切的声音都依动而有,这个动,一有动就会产生风相,就是风的本质的相状是由于动而出现的。

咱们现在把它已经狭义地理解化,就是说只有刮风的时候呼呼的这才叫做风。只要有动,就会出现风。但是问题是什么呢?直接观这个风的话它是隐显是不常的,难以现成的观,因为风有时候你觉得风在刮,有时候它不刮呀,但是这个动相是一直存在的。所以这里呢,有动才会有声,难以成观,所以这里以声来观风,以这个声音来代风的这个动相,所以就叫做无量声佛。因为我们生活中有无量的动相,无量的风相,所以这里的声音,声无量,风也无量,就是一切都成了他的所观之境。这个无量声佛就是这么来的,他是观一切所观之境都有动相,都有声相,以这个来观风大,所以这里叫做,有佛出世,名无量声

由于他的这个观法,所以给所有的这个,开示菩萨本觉妙明。什么叫做开嘛,就是开显这个理性,道理,把这个道理给他说出来。什么叫做示呢?指示给他怎么去观,修观。所以我们现在二十五圆通,都是释迦牟尼佛借所有的弟子们修成就的来时路,给我们开示这个理,指示这个观,所以就叫开示。把这个道理给你摆明了,一切法都能入如来藏思想本觉妙明的这个境界。但是这个道理摆明了以后,还要指示给你观法,怎么入的这个呢?就要开始观这个世界的一切景象了。这就叫观法。那么这里的所有的这些你看:

观此世界及众生身,皆是妄缘风力所转。总观来讲就是整个这一个世界,乃至众生,由于什么来转的?大家想想我们当时讲到说,如来藏怎么从本明入的无明呢?最初一念怎么来的?有一念什么?对,一念妄动。所以地水火风空里面,其实风的力量是最大的,为什么呢?最初一念无明妄动,就是由于有动相了,有动相一旦形成动了以后,这个风依之而起了,世界就出现了,众生就出现了,我们前面讲的这个一念无明妄动,世界出现了,相续而有嘛,才有了业续苦相,还记得那些内容吗?还记得吗?所以最初的一念妄动也就是世界和众生辗转遍取的第一因。就是最初一念妄动,有了风动,风动之相。所以这里说,首先观此世界及众生皆是这个风力所转的,这是总观。那么在此,我们观察的这个总观不管是正报和依报,都是无明的风力而转的。下面是别观细观了,这几句话比较难理解,就是以世界身心周遍地去观察,以世界身心周遍地观察。怎么观呢?大家来看。

我于其时,这里讲到说:我于尔时,观界安立,观世动时,观身动止,观心动念。你看都离不开动,由动才有风,由风才有声。所以这里他怎么观的,首先观察这个世界的安立是风力执持的之外,第一个,观察什么呢?观界安立是什么?就是我们东西南北四维上下,不是有安立嘛,有这个方向的感觉嘛,这个方向的感觉由什么来的?由什么来的?东西南北由什么来的?真的是由你的眼珠子看见的吗?还是由这个定盘星罗盘来的吗?指南针有的吗?由什么来的?这讲了半天了,你看你们还找不着这桥,找不着这卯。由动而来的呀!东西南北由哪里来的?为什么我们要转向呢?转向要不要动呀?为什么要调头呢?调头要不要动呀?为什么我们要俯仰呀?俯仰要不要动呀?

所有的方向由于你动才出现了,由动而安立的,所以观界安立。记住我们现在这个法门在讲风大,在讲依动而观察,风大就是由动而来的,那么你就循着这个动,怎么个动法呢?第一个,世界的安立就是由动而有的,东西南北。第二个再细一点讲,观世动时。上下左右曰宇,古往今来曰宙,那么古往今来就是指的这个世间,世间是指的什么?时间的流淌。过去、现在、未来三个时间,由什么来的?由什么来的?由动而有呀。没有动,你看我们现在生活不是每天都有时光流淌嘛,好像是未来时变成了现在时了,对吧,曾经的设想现在变成了我现在活的当下,现在时流成过去时,过去时又往过去流,就不断这样流淌流淌,由什么?还是由动而有的,所以时间也是由动而有的,空间由动而有,时间由动而有。那下面说什么呢?观身动止,就是再推及到我身体现前的这个活动,我们的行住坐卧,由什么?也是由动。

由于我们身体在行动的时候,那么行的时候叫做动,坐下来就叫做静了呀,止就是静的意思,也就是我们说定一下,定在这儿的意思。那么你看,观身动止就是说,这个身体的活动静止也是由动而有的。最后一个是什么呢?观心动念,就是我们当下精神部分的这个思惟,生住异灭,也是不是由动成念头的?你没有动,为什么我们说哎呀,这个念头我管不住管不住,为什么管不住呀?因为它动呀。你看我们读经的时候有的时候都管不住,不能把心安住在经文之上,老是左右摇摆,为什么?就是这个念头管不住,如果没有动,我们怎么认识念头的生住异灭呢?它怎么活动,我们怎么认知呢?就是因为它动。所以一样一样地这样观察,内至身心,外至世界,最后发现什么呀?所有的都在动。这个动相虽然多,但是其性,就是它的本质是无二无别的,完全是由风大之性来执持的,就是我们地水火风的风,因为大家都在动。

因此你看:诸动无二,等无差别,我时觉了此群动性,来无所从,去无所至,十方微尘,颠倒众生,同一虚妄。你看这个观法是非常有可操作性的,因为他讲得也比较细。你看看,你看首先是他观察诸动无二,就是这个风大呀,其实全是风大的体现,就是因为动。那么既然动了以后,全是风大的体现,他就用这个风大来把世界所有的万相给统一了。就跟刚才月光童子用水大来统一一样,统一了以后,他才发现说等无差别。他只挑了一样,入的这个门。等无差别了以后,我时觉了此群动性,进一步啊,这是进一步了,进一步细心地体察,所以才说,我时觉了,当时他才觉悟的。怎么觉悟的什么呢?此群动之风性,此群动性,也就是这个风大,怎么样呢?来无所从,去无所至。就是来的时候我找不着它的来向,去的时候我找不着它的去处。

也就是本经里面最著名的有一句话,当处出生,随处灭尽。听到这种话的时候呢,一般我们又容易蒙,一蒙呢就,本来还听得有几分相应,就会更加的离远了。所以大家要贴进来听这个法,用心来观照这个义,法义的这个境界。你看你比如说,当处出生随处灭尽,就是来无所从去无所至呀,这是好多禅宗的大德直下直指你的这个本性的时候常作的开示。你现在起观,当下所取就是我们现在风动,我在讲话呀,我这个手臂来回地舞动,这就会出现一种声相,动,所有的这个动从哪儿生起的呢?去哪里了呢?你不要跟着我说啊,不是要你跟着我说,有的人赶紧就跟着我思惟不断地就一圈又一圈,一弯又一弯,不要你这个东西。随处出生当处灭尽就是什么呀?用这个语言表达入无分别清净,就把你的第六意识给裁住了,你不要随着这个还继续流淌,这个言诠与境界就在这儿衔接,语言的最接近处进行突破,不是让你随着这个语言没完没了。

所以大家知道,这个风动,我不断地讲话这也是在动呀,这个不断的讲话,我的话开始要说的时候从哪儿来的?我话说完了落了,到哪儿去了呢?我听到有的人不断在那儿念念有词,那念念有词,起念和落念的时候,这个话从哪儿来到哪儿去了?这个法,这个境界,这个道场就在我们现场,你不必追溯到释迦牟尼佛的灵山清净地了。所以我们就要从实际中去,情景中去透,就是说你就看着它,怎么看呢?你比如说很简单的方法,你想我们现在说,哎呀这个话头,我就想我的念头正在想,这个时候风动的这个动相从哪儿生的从哪儿灭的?可是问题是你看着它呀,你看着你的想法,你看着它的时候,它就灭了,因为它本来是个假的,在你这儿不断地变,不离地儿,咱们常说不离地儿的骗人,它这个本来是个假相这个动相,那么你随着它去动的时候,就假了又假,永远都是假了。

你盯着它看,这个假的到底是个什么东西,这就是祖师们说的,为什么说无所从来无所去,就是让你看着它,哪儿来哪儿去的,其实就让你盯着它,因为本来没有,你一盯,它就没了,随处出生当处灭尽,你一盯着它的时候,被它上当的时候,被它转的时候,它出现了,有一个动相,我们在交流,我在讲,诸位在听,门不断地在开,有人来回走,全就是这种相,动相。那么你就盯着这个动相,你比如说就这个话音话语,这个我们禅宗说的参话头呀,话头也是如此,不是让你说完了问,就是这个话生起之前的那个头是什么样的。所以当我们盯着这个妄想的时候它就没了,大家仔细地自己操作一下,这就叫息妄息妄。妄想的时候你把它当真随着转,就有了;你盯着说我在想什么,你就看着我在想什么,不管你的贪嗔痴慢疑,你的嫉妒心淫欲心生起来的时候,你就看着说,这是什么意思?你看着自己这个念头,它就没有了,马上就没了,即刻就没。所以这就叫当处出生,随处灭尽。

所以这个琉璃光法王子他就是,他就不断地去观这个所有的都是,一大世界都是动性,最后他发现这个动性本身就是也是来无所从去无所至的。在这种情况下,十方微尘,颠倒众生,同一虚妄,什么意思呢?就是深入到乃至三千大千世界的所有众生怎么来的呢?就是这一念动相而有的,此起彼伏。本来是如来藏的清清净净,无染无著,就那一念动相而起,咱们前面讲的呀,因果相续,世界生成了,众生出现了,全在这个熙熙攘攘,利来利往,就是在动呀,生了又死,死了又生。

咱这现在你看,咱不要讲其他了,现前的境界就是这样,一到假期,十月,十月一号国庆长假的时候,你看那火车你去看一下,那叫动呀,刷的就走了,带这一拨又到去那儿了,刷的又把那一拨带到这儿来了,整个这个中国神州大地九州方圆都在动,各寻各的门,各找各的因缘,各去遇各自的冤家。你说是不是?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投入进去了,就这样了,就喜怒哀乐悲欢离合了。

那么抽身出来,人家琉璃光王子就抽身出来了,看到什么呀?十方微尘,颠倒众生,同一虚妄。如是乃至三千大千一世界内所有众生,如一器中贮百蚊蚋,啾啾乱鸣。你看这个很有(意思),大家发现了没有?在这个二十五圆通里面很少讲境界,但是这里呢,用这个一器中藏了一百个虫子一样啾啾乱鸣的这个比喻,来比喻我们的三千大千世界。一个国土是如此,三千个国土也是如此,无量十方国土皆是如此,凡夫的国土啊,染土。所以如果说,你想想,有了这样的一个视野的话,你还愁道了不了吗?你看人家法王子怎么样呢?逢佛未几,得无生忍。这样就再没有经历几个佛,就自从遇到无量声佛以后就给他传授了观法,再就没有遇几尊佛,马上就证到了无生法忍。你看这用的时间就不长嘛,你看逢佛未几就是再没有遇几尊,就是遇到无量声佛以后,经的时间很短,再没有多长时间,我就得了无生忍了。所以大家想想你看,为什么这里很少讲这个境界比喻,这里他讲出来了,就是整个三千国土就像一个器皿里面放了一百条虫子,会叫的虫子在那儿乱叫一样。那我们现在,因为我们身处其中了,一块儿跟着乱叫的时候,没有这个视野。你随着佛的这种比喻境界情形加持力大,你感觉一下,你看,前面讲到一切的众生已经,一个世界的众生已经虚妄了,这样了,何况少部分的众生呢?那么乃至这个,我们说跟前的这众生虚妄得更可知了,但是为什么要用这个比喻呀?

大家知道,我们人有一个习惯,就是远处的你说它是虚幻的,他容易接受,近处的现前状态你说它是虚幻的,他受不了。你比如说我们现在说,十方国土皆是微尘数虚幻的这个,唯心所变的,大家一听,哎哟是这么回事。你说维摩讲堂咱们都是唯心所变的,你就一下子涩得,就是这个法义入到你心田中,你涩得接受不下去,为什么?因为活灵活现在现场,你说它是虚的。所以这里就是推彼即此,为什么呢?人的就是体会这个虚妄一定要由远而近,为什么呢?远的地方渺渺茫茫的时候,我说它是虚妄的大家容易相信。你看为什么极乐世界十万亿国土之外,这么劝信都信不起来,因为离得远,觉得它渺茫虚妄嘛。

但是在现场,你说它是虚妄的,体会不到它是妄的,只能用这个蚊蚋做比喻了,蚊蚋是什么意思?最小的虫子,所有的飞虫里面,它嘴上有一个针,把你扎一下的话特别痒。所以他就用这个来比喻说三千大千世界,何况一个国土,一个世界,一个地方,乃至包括我们一套房子呢?我们现在不就为一套房子嘛,是一模一样的一套。如果你能从中抽身出来,远远地观望的话,就像一个佛菩萨的视野观望,我们人的视野观望这个器皿里面的这些小虫子,这是人的视野,在佛的视野里面观察三千大千世界,就跟我们看器皿里面的小虫子一样。你真的具足了这个视野,你想想,什么争王图霸呀,什么你高我低呀。什么恩怨得失呀,什么建功立业,什么奋斗理想,这全是咱们人道里面的事,你一想想就可笑之极了呀,为什么?它就跟虫子里面在这儿啾啾乱鸣呀,在这么分寸,这么一分一寸的这个一寸见方的地方怎么样呀,鼓发狂闹,在这儿瞎折腾。

就这么个地方大家折腾得是滋滋有味,特别是每天过日子过得畅快淋漓,酣畅淋漓,舍不得走。所以大家想一个出离心难修到这种地步,就是因为这样,视野不够,见解不到。你始终能保持住,说我们这个世界就跟你跟佛菩萨的视野一样看着这其中,这么冷眼看,你想道业还愁不成吗?琉璃法王子就逢佛未几,就遇到这个无量声佛给他这么一讲之后,再就没经过多长时间就证到了。那我们现在不行.

我记得,儿时这种感觉很怪,我小时候就有一种强烈的感觉,什么强烈的感觉呢?就好像一个大鱼缸里边养了好多小球,这个球是吊在虚空中的,这个小球的上面有好多细菌般的生物,然后这个鱼缸外就有好多特别大超级大的这种色身大的这种人,那种人我当时感觉到就像扑克牌里面的那些国王王后一样那样的装束,好像不是中国人,他就每天都观察这个鱼缸里面的这个球里面的生物,看它长得怎么样了,拨拉拨拉,来回转动转动。从小我就有这么一种幻觉。你看昨天在复习这个时候我就想到的,看到这儿我就觉得,咱们可能就是那小球上的生物吧,由着人家在外面看这养得怎么样了,拨拉拨拉,有的死了吗?这儿地震了就死了,那儿瘟疫了就死了,也就等于说球上稍微染了一点,或者说出现了点什么状况,一批批地死了。是不是都跟蚊蚋一样的,是不是?咱们都是啾啾乱叫的鼓发狂闹的蚊蚋。

所以你看这个琉璃法王子呢,由于这样的情况下,尔时心开,心开了以后,乃见东方不动佛国。就是看到,东方为什么叫不动佛国呢?因为东方是这个动的初地,在东方为首动,一般我们通常把东方叫做起动之时嘛,你看日出东方,开始起动了,动了嘛。所以这里他乃得亲见不动佛国,为法王子.就是说他在这个诸动相中当下悟到了这个如来藏性的不动性,不动之性,任你就怎么在里边啾啾乱鸣,鼓闹发狂,他说这个如来藏性是如如不动的,永远都不动。他悟到这个一切法无生法忍,证到了以后,才在东方不动佛国为法王子,而且同时还可以分身百千地去事奉十方诸佛,而且身心发光,洞彻无碍,有这样的功德。所以说佛在这里,你问我这个圆通呢,我以观察风力无依,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我观察风力无有所依之体,来回的这些动相全是虚妄的,悟到这个以后,入的三摩地,跟十方诸佛的这个妙觉明心完全统一,所以我对圆通是以观察风大为入道之机,斯为第一。好,我们还要讲一个虚空藏菩萨和弥勒菩萨,大家再往下读,一起来。

虚空藏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与如来。定光佛所得无边身。尔时手执四大宝珠。照明十方微尘佛刹。化成虚空。又于自心现大圆镜。内放十种微妙宝光。流灌十方。尽虚空际。诸幢王刹。来入镜内。涉入我身。身同虚空。不相妨碍。身能善入微尘国土。广行佛事。得大随顺。此大神力。由我谛观四大无依。妄想生灭。虚空无二。佛国本同。于同发明。得无生忍。佛问圆通。我以观察虚空无边。入三摩地。妙力圆明。斯为第一。

好。这是开始讲到另外一尊深位菩萨,虚空藏菩萨。同样如此,还是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那么这个虚空藏菩萨,大家要知道他的出身还是挺有老资格的,为什么这么讲呢?他你看这里讲到:我与如来,定光佛所得无边身。就是我跟释迦牟尼佛,你现在已经作佛了,我还是虚空藏菩萨,但是咱们两个因地是同修,依谁而修呢?依定光佛而修。定光佛是谁?知道吗?就是给释迦牟尼佛授记的然灯古佛,为什么这里叫定光呢?就是定光佛,这个然灯佛在生的时候,他的一切,就是他的身边老是就像有灯的光明一样,所以他生下来就叫然灯太子,作佛了以后也叫然灯佛。又叫定光佛的这个定呢,是灯的足嘛,就是咱们不是有灯台嘛,有灯台的这个叫做定,没有灯台的叫做灯,所以这里定光佛就是指的用作喻,说明他有光明。那么这个虚空藏菩萨呢,他这里没有特别微细地讲,只说了一句说,在定光佛所得了无边身了。

无边身是什么意思?就是身如虚空无有边际的意思,以虚空之身为自己身。所以在佛的功德里面,佛的十种身里面,就有一种身就叫虚空身。因为佛也有像这个菩提身呀,还有这个色身呀,化身呀,像这个色身就是有时候我们持的舍利子,留下的色身,还有一些威德身呀,福德身呀,相好庄严身呀,其中有一个法界身就叫虚空身,这是佛的十种身,有讲过。那么为什么说往后越来越重要了,这个虚空藏菩萨他也是一个重要的人物。虚空藏菩萨呢,前面讲到了我们是说,如来藏性体非虚空群相,不拒诸相发挥,这是讲到如来这个藏性,还记得这句话吗?虽然他的当下这个体不是所有的这些现象,我们生活的这些场景,但是不拒,就是不抗拒群相发挥,就是可以包容一切相在其中显现。那么这个虚空藏菩萨也是这样,他这个观四大无依,就是地水火风呀,不是前面的四大嘛,他不观地水火风了,他只观地水火风是空的,他这么观。

那么相对地水火风是色法,有嘛,所以相对色法有一个空法。而我们其实根本上,地水火风空还在六尘之内,只不过这个空是一个虚空之空,跟我们毕竟的这个如来藏空是不一样的,相对于如来藏,它还是有一个空。但是他观照到四大无依,就是观这四大都是空的,销融到虚空就跟虚空一样,入了这个无边身。所以大家知道,虚空藏菩萨显现的时候会怎么样呀?一切世界都没了,只剩下虚空了,这就是他的禅定所带来的加持力。就跟月光童子他带来的是大家都看见只有水,这个持地菩萨大概来了,大家就举步维艰,大地就非常的坚固,这都是他们的功德。那么这个虚空藏菩萨这里比较讲得简洁,他就是说从定光佛所修的这个观空,所得的无边身的功德。后边这一句话比较抽象,这一个比较重要,你看,但是也讲得很义理化。尔时手执四大宝珠,照明十方微尘佛刹,化成虚空,又于自心现大圆镜,内放十种微妙宝光,流灌十方,尽虚空际。这个是什么意思?是一种比喻说法,就是说,你看首先我们来讲,尔时手执四大宝珠,这个手呢,通常在佛法的性空的这个佛法里面比喻说空慧,就是空性的意思。为什么以空慧为手,手执四大宝珠呢?这四大宝珠就是指的地水火风。

地水火风当体也是空的,用他的空慧手拿着这个四大宝珠,就指明说,他悟到这个空性以后,用这个空性手始终相续执持,可以不断地认为观照到四大本空,所以才叫做手执四大宝珠,就是始终住在这个四大本空的境界中,不会一会儿说如果不在境界中了,马上他就说地水火风造的这个色身他是有的嘛,但是他可以始终执持着,让他一直意识到它的虚空之性。那么照明十方微尘佛刹,化成虚空,你看,这是等于说,照明十方微尘数的佛国净土,佛国土一一皆化成虚空之境,都被感染成空的,这就是为什么他来的时候,一切世界都变空了。然后又于自心现大圆镜,就是于自己的本觉的真心中,显现这个圆满的大圆镜智。这里有一个内放十种微妙宝光,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指的演出了十种差别法门,为什么呢?因为有十法界呀。就像观音菩萨一样,你在哪一道,他就要显现哪一种道的情形,哪一种道的秩序,哪一种道的模样,哪一种道的这个整体的状态,来配合你演出法门,度化众生,所以这个演出十种差别法门也就是这里讲到的,内放十种微妙宝光,其实指的他的差别智。由于他有这个功德,他就可以辗转地流通到十方空际,你看,流灌十方,尽虚空际

这个时候他还有一个什么神通妙用呢?你看,诸幢王刹,就是等于说刚才咱们讲到的那个华藏世界海那么多的国土,那么多的国土可以来入镜内,涉入我身。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能够一镜中,他的大圆镜中能够含十法界,十方无量法界。就是说可以一为无量,一为无量是这个境界。那么所有的十方王刹可以入一镜中,就是无量为一。你看,所有的国土依报,可以入到他的正报身中,所涉;他的正报身可以去十方的无量国土中去,依报嘛,去度众生,显现;那么这一为无量,无量为一,就是叫做圆融自在。你看所有的最后都入到这个门里边了,地水火风是如此,这个空性还是如此,都入到这个如来藏性了。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才能够你看,第一个,能够广行佛事,因为不离本处,虚空藏他不离开本处,就能够善入一切国土中去转大法轮,所以叫广行佛事。无机不应,有感就通,故说得大随顺。有人有求于他,他这个虚空之身就遍法界地去有求去应,所以叫得大随顺。此大神力,就是这样的功德,这种确实是这样的这种境界呀,我们只能苍白地用语言说一下,我们心生仰慕就可以,因为我们还没有证到。真正具足了这样大的功力,那这是诸佛菩萨不可思议所行境界,根本不是凡夫,你想心行都到不了,何况去实证呢,想都想象不来,不要说去见了。

所以说他是由这,由于观察这个四大无有所依之体,才妄想生灭,虚空无二,佛国本同。就是这样才观至,观了这个四大空的这个体以后,随着这个观想妄想的生灭而现当体即空的境界了,就所有的这个生灭的这种妄想显现出来当体即空,与虚空无有二相,所以说妄想生灭,虚空无二。这个能听得懂吗?能明白吗?因为这一段讲得是比较义理化,很抽象。佛国本同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诸佛的国土皆是不离四大而成,既然不离四大而成,亦本还是一个空性而已,四大本空嘛。所以是,你看这里才说,于同发明,得无生忍,发明了这个如来藏的妙真如性,证得无生法忍,还是入到最后的这个境界中了。所以佛你现在问圆通,我只能以观察虚空无边,入的三摩地。妙力圆明,斯为第一。也就是一定要稀释一下讲的话就是,佛问这个圆通法门,那么我是以修这个空观,观察这个虚空无有边际,观成了以后得的这个定,入了这个虚空藏这个三摩地中,才得到这个色空无碍的境界,色空无碍,一切的色法和虚空也是一体的,也是如来藏性。

刚才咱们讲到的,水大的水性是如来藏性,地大的地,也就是微尘性是如来藏性,刚才有的同修不是问这个微尘自性互不触摩,微尘自性也是入到如来藏性了,包括地水火风的一切性,最后皆是如来藏自性,这四个,乃至包括七大,全是一性,本性是同一的,只不过我们现在入门是入的这个。所以你看他得了色空无碍以后,依正圆融,这样的话十方圆明,得大自在了。所以佛问我怎么样证入圆通呢?我以空观最为第一。但是这个佛讲法呢,他的这个设置特别有意思。他讲到虚空藏是空的时候呢,这是以空入的门。下面的弥勒菩萨呢,他是以万法唯心为始,也就是从现象入的门,刚好一空一有,空有也是当时印度的大乘佛法的最基本的两门佛法。所以我们来把弥勒菩萨也给贯一遍,大家一起来读。

弥勒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忆往昔。经微尘劫。有佛出世。名日月灯明。我从彼佛而得出家。心重世名。好游族姓。尔时世尊。教我修习唯心识定。入三摩地。历劫已来。以此三昧事恒沙佛。求世名心歇灭无有。至然灯佛出现于世。我乃得成无上妙圆识心三昧。乃至尽空如来国土。净秽有无。皆是我心变化所现。世尊。我了如是唯心识故。识性流出无量如来。今得授记。次补佛处。佛问圆通。我以谛观十方唯识。识心圆明。入圆成实。远离依他及遍计执。得无生忍。斯为第一。

好。弥勒菩萨就不用细讲了,大家都知道,这简直是跟观音、文殊、普贤菩萨齐名了,我们常叫当来下生,因为他是候补佛嘛,现在在兜率内院。那么弥勒菩萨翻译成汉语叫做慈氏,他的名字叫做阿逸多,在《弥陀经》里边不是表达的是阿逸多菩萨。阿逸多在我们这儿翻译成无能胜,就是说他修这个慈悲观呢,一般人比不上。那么他为什么能修这个慈悲观一般人比不上呢?除非他能够,一尊菩萨能修慈悲观,修到这个最佳的状态啊,除非他能够证到自他不二,一体同观。就是众生与我、我与众生一模一样,看见众生就跟看见我一样,看见我跟看见众生一样,这样才能做到绝对的平等,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无缘大慈同体大悲。

那么入这一道怎么来的呢?大家想想,如果要把众生跟我看成一模一样,怎么来的呢?要发现他原来都是这么来的。怎么来的?唯心所现,唯心所感,唯识所现而来的。就是我也是我的识所现的,你也是我的识所现的,我也是你的识所现的,你也是你的识所现的,你我都是如来藏唯识所现的,在如来藏性中,唯阿赖耶识所现的。既然都是唯识所现的,你跟我都是一样的,我跟你也是一样的,那我就慈悲你就跟慈悲我一样,慈悲我也跟慈悲你一样,这个时候就自他不二了。所以为什么我们你看,大家不知道听得懂这个话没有?有时候说,你自己没有了道,那么你度众生其实还是度自己;你自己了道,度自己其实就是度所有的众生。

就是这个意思,能听明白吧,这就叫在一个范畴内。所以弥勒菩萨就是,因为他就是弘扬的法相唯识学,就是咱们说的,一切现象它最后回归到原来是唯识所变的。那么这个唯识所变怎么变呢?首先跟大家讲一下,以前不是讲过阿赖耶识嘛,我们常说一心生二门,在有一部论典叫做《大乘起信论》里面,一个真如实相生两种心,一个是心生灭门,一个是心真如门。那么这个一旦进入到心生灭门的时候,就成了变成阿赖耶识,就是凡夫的这个染性出现了,因为有生就有灭不就是有动了嘛,刚才咱们讲到,一念动,无明就起呀。阿赖耶识就跟什么呀,打个比方,就跟这束花盆一样的,阿赖耶识。阿赖耶识是根本识,怎么变现呢?你看咱们现在的生活,世界,你我,怎么变现?它是叫做内变根身,外变器界。就是阿赖耶识的这个自分种子里边,这个很复杂,我们不能细讲了,如果大家想了解一下,就去学习唯识,《唯识三十颂》呀,《八识规矩颂》里面都可以学。

就等于说这一个盆里面其实是一个根出来的东西,一个根出来以后它会长成分叉嘛,对吧,树长大了分叉,分叉以后,一个枝一个叉都出来了,那么一种错觉就出现了,为什么,如果一个树枝有了我执,他就以为其他的树枝都是我的对境了,我是我,就叫根身,其他的就叫器界,就是世界,我生活在所有的树枝之中,大概就是这个比喻,阿赖耶识就叫内变根身,就变我了,这个我又由第七识死死地执持,这个我肯定是我,一点都不放过。那么有了我以后我就认知,其实是一个主干变出来的,我就认知其他的枝叶都是我所依的外在国土,就叫外变器界。

其实所有的器界跟我都是阿赖耶识里一个种子变出来的,明白吧?一个出处变出来的,他互相对立的时候就有了人我众生差别了,人相、我相、众生相、世界相。那么如果你真正明白说一切都是一个识变出来的,就是就跟我们说相互打仗,你争我夺的时候,最后发现都是一个妈生的,原来是亲兄弟,你就有了同体大悲无缘大慈的感觉了,就是这还斗什么呢,原来就是一家子呀。弥勒菩萨为什么对一切众生慈悲到极致了,完全无动于衷了?他发现原来都是一家子,完全是唯识所现的。所以在唯识的阐述上他就,唯识其实是一个总持法门,就是唯独有识,一切的现象变现,就是由这个阿赖耶识变现的,除了识外,没有真实的境界。大家来这样记,这又换了一个角度了,刚才是只说空,现在是说这个有,有的现象上来讲的,一切都是识变现的。刚才是从有入空,这是从空现有了。可以这么理解啊,不能绝对,我们为了好理解,这么理解一下。所以在这个,弥勒菩萨他,你看就是说三界唯心万法唯识,都是识的作用,他就是修的这个法。现在在兜率内院还是讲的,《瑜伽师地论》里边讲的还是这个法。这就是弥勒菩萨。

那么我们来看一下,他你看说,他说我忆往昔,经微尘劫,有佛出世,名日月灯明。日月灯明佛的这个名字特别,怎么讲呢?他是分开来以名立功德,为什么叫做日呢?日它可以成熟我们的根器,就是让一切众生成熟嘛,太阳的灼热,那么月可以除烦恼得清凉嘛,那么灯可以永破愚痴嘛,可以度化众生,传这个诸佛法脉。所以说日的功德、月功德、灯功德加在一起,是这尊佛的功德。那么在这个日月灯明佛的时候,他随着这个日月灯明佛出家的,可是他有一个习气是什么呢?贪重世间的虚名,喜好结交这个贵族大姓之家,所以才说,心重世名,好游族姓。为什么呢?因为那个时候他还不知道外界也是唯心所变的,那么他就觉得这个名一定要广传世间,让大家都知道。其实都是一个识变现的,你说知不知道呢?

我们做个实验,就比如说我们现在要弘扬佛法,是不是,到处去宣讲佛法,生怕人不知道佛法,不知道修学佛法,不信佛法。假如你现在发现了,你所处的这个世界其他的全是菩萨,就像极乐世界一样,你还需要弘扬佛法吗?需不需要?你仔细想一下,都美滋滋的不行,说原来佛法都知道,没有一个诸上善人不知道佛法,需要弘扬吗?

那么这个时候呢,弥勒菩萨他悟不到其实一切都是唯心所现的,所以他就向外攀缘,心向外求嘛,才去想去求名,然后去攀高结贵,找这些大姓之家,大族有钱的人去攀缘结交。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你看这个日月灯明佛确实是日月灯明的功德,他就教这个弥勒菩萨教什么呢?教我修习唯心识定,就让他观一切都是识变现的。怎么修习唯心识定呢?大家想,你看,我们刚才讲的阿赖耶识变现的我的根身对外在的器界,对吧,那么我的根身里边有我的眼根,有我的耳根,是不是。眼根怎么缘外境呢?怎么变现呢?耳根怎么变现呢?意根怎么变现呢?这就还记得给大家要追溯一下了,记得我们以前讲的亲所缘缘和疏所缘缘吗?名词总记得吧?这个词记得吗?有说过没有?

打个比方我告诉你们,就是比如说我现在眼睛要看世界,比如说看这堵墙。那么看这堵墙呢,不是我真的看见墙了,是这个墙是咱们阿赖耶识里面自己变现出来的,对吧,相对的有一个外境。但是我的眼识看墙的时候,我的眼睛携带,因为我的眼识里面也有阿赖耶识的组成部分,我的眼识就是阿赖耶识的组成部分,一定里面有我的业力种子,这个时候我该看到这堵墙了,因缘显现了,就是携带的自己的相分种,所以我携带的自己的相分种折射到墙上的时候,我们看见的并不是墙,而是由这个墙刺激,引发我的眼识自己变现出来的墙的那个境界,也就是我现在看见墙的状态,自己变现出来的,是眼识自己变现出来的。自己变现出来以后再为眼识所认知,就是亲所缘缘,墙本身的相对存在叫疏所缘缘。所以我们看见的墙,大家都以为我看见的是一个实在的墙,其实这个墙是咱们的共业,就是咱们的共分的阿赖耶识的部分变现出来的墙,为咱们所认知,虚幻的东西,变现出来的,明白吧?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他就发现说,所有的根身,自己的根身,包括外在的器界,绝对不离开我们的根本阿赖耶识,除了阿赖耶识变现,没有一法是真实可得。唯识,弥勒菩萨就修的这个禅法,明白吧,就依,这不是他讲的是什么呢,弥勒识大,识嘛,识就是指的六识、七识、阿赖耶识,以阿赖耶识为根本。所以他就发现了说,原来万法全部是识变现的。那么万法全是虚幻的,都是自家家里变现的,你还向外求名吗?还用去求吗?刚才讲的,还用去弘吗?让别人知道你吗?人家早就知道你了,你自己还不知道你。我们到了极乐世界就这种感觉。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除了识外没有一法可以真实可得,你还去重什么呢?还去心重世名,你去重什么呢?还去好游族姓,你还去好什么呢?何处可好,何名可重呢?都是变现出来的一堆幻相,入了这个定就叫做唯心识定。你看这个日月灯明佛多有智慧,就教他从这个下手处,就是让他从最执著处,就让他最下手。所以一直到然灯佛的时候,才修成了什么呢,妙圆识心三昧。你看为什么呢?入三摩地以后,历劫已来,以此三昧事恒沙佛。为什么要说以此三昧事恒沙佛?就等于说已经像这个,弥勒菩萨修到这个入三摩地历劫以来的时候,就等于说已经,如果按照咱们说的修证功夫来讲,应该到了圆教的初住。

圆教的初住菩萨大家知道什么功德吗?圆教就是,天台宗不是藏通别圆嘛,我们了解一下,圆教的初住菩萨我们知道他有什么水平就可以了,他可以同时分身散影去一百个三千大千,一百个佛土去八相成道度化众生,圆教的初住菩萨。如果到二住,就可以去一千个佛土。三住,一万个佛土。成倍立次方地增长,圆教的初住菩萨。所以大家想想,除了这里讲,历劫已来以此三昧事恒沙佛,就是他去事奉恒沙佛。那么后面还是什么呢?你看我们刚才讲的是,在这里再讲的是什么?我了如是唯心识故,识性流出无量如来,就是说他去他方去示现成佛,度化众生。那么这其中得益于他的一个什么三昧,就是他得到了一个什么功德以后才能这样地去八相成道,示现成佛?就是得了一个什么?我乃得成无上妙圆识心三昧。这个三昧怎么得的呢?首先我们你看,什么叫做,无上是一个,妙圆是一个,识心是一个,所以这里就应该这样讲,无上妙圆,无上识心,应该是可以说这里具足了。

你比如说我们首先从这个圆识心来理解一下,什么叫做圆识心呢?修这个三昧呀,他一定会先观一切诸法都是因阿赖耶识变现的,对吧?他能悟到说,一切法都是阿赖耶识变现的,具足了一切诸法,就知道都是唯识所现,这个时候就叫做圆识心,这是一个修饰词,圆满的意思,知道一切法没有一法在阿赖耶识之外,能悟到这个,就叫做圆识心。

再进一步观,进一步观照,观照出什么?包括这个阿赖耶识也是从真如起建的,就是一心生二门嘛,心生灭门,心真如门,所以阿赖耶识是以我们一念无明起动了以后,在这个真如性上起动的妄相,虽然是妄相,但是真如永远在,不会随着阿赖耶识被它染著,所以我们常说,随缘而不变,这个就叫做妙识心。虽然是一切法皆是阿赖耶识变现的,所以是圆识心,没有一法不在其中,那么包括阿赖耶识的所有的万法虽然在不断地变现,可是真如法性从来不变,这就叫妙识心。

再进一步观,你说真如,你说妄想,真如是相对妄想有的,对不对,妄想是相对真如立的,那么有真有妄就会相对,这还叫做二元对待。除非把这个二元对待完全给它取掉了,最后入到一个本位,不二法门,一真同圆的时候,这就叫做无上识心了。这样的次第能了解吗?这是一步一步来的。

你看这里讲到的说,我乃得成无上妙圆识心。一个是圆识心,一个是妙识心,一个是无上识心,第二个就是随缘不变,就叫做妙识心。圆识心,妙识心,无上识心,这是有这样的一个补助的理解。所以这里讲到的说无上妙圆呀,其实就这个三昧是从始至终而言。一开始得到这个圆识心的时候就用识来遣法的嘛,我们向外求法不是不知道唯识所变嘛,所以他明白了唯识所变,就把所有的万法就给遣除掉了,不会向外所求了,用识来遣除法。那么得到这个妙识心的时候,就是你有法唯识所变还是相上的文章呀,那么这个时候妙识心就是说用性来遣相,听明白了吗?用性来遣相,用本质来遣这个现象。这个唯识,得到这个无上识心呢,就是用,怎么说呢,用不二来遣二,又用不二法门来,因为你的这个虽然以性遣相,可是你性还是性,相还是相,性相还不能一如呀,相对性而有相,相对相而立的性,还是在表达的二元谛中,所以彻底以不二遣二,才是真正的叫做无上妙圆识心三昧

是这样的,这就是弥勒菩萨修的这个禅定,入了这个禅定以后,得的如来藏妙真如性,也就是得的圆通功夫,所以叫做弥勒识大。在这种情况下你看:乃至尽空如来国土,净秽有无,皆是我心变化所现。这句话是什么呢?就是尽虚空一切如来的国土。大家想想我们不是在此给大家讲过,国土含有四种嘛,佛的国土常寂光土,还有实报庄严土,方便有余土,我们的凡圣同居土,这是有染有净,对吧,有净有秽的土。可是呢,这里你看人家说了,尽空如来国土,就是所有的如来的国土,一切国土,有净有秽的凡圣同居土,凡圣同居土里边有净有秽,净就是圣人来,秽就是咱们凡夫。

还有什么呢?有净无秽的实报庄严土,里边都是登地的菩萨,所以只有净没有秽。乃至无净无秽的常寂光,佛的国土无净无秽。但是有净有秽,有净无秽,无净无秽,都是什么呢,我们的意识的表达,一切都是由识心所变化显现的。你说这些国土就是对治我们是凡夫,所以说有圣人国土;如果你一入到这个无上妙圆识心三昧的话,一切净一切秽都是由我心变化所现,你看这里,皆是我心变化所现,彻底明了了,一切唯心了。在这样的情况下,世尊,我了如是唯心识故,识性流出无量如来,就是刚才讲的,慢慢地去什么呢,不断地成长自己的成佛之道,去他方国土八相成道,示现度化众生,就可以作佛了,所有叫做识性流出无量如来今得授记,次补佛处。佛问圆通,我以谛观十方唯识,识心圆明,入圆成实。但是他这里讲到的说,你看,说这个佛现在问我圆通呢,我是以谛观所有的万法都是唯识所现,唯心所感。

他是观这个法才得了圆明,入的圆成实。但是这里用了一个专业的词,叫圆成实,其实还是如来藏妙真如性,圆成实是什么意思呢?是唯识宗派下常用的一个词,就是圆满,现成,真实。其实是对于如来藏的又一个描绘,也是对我们的佛性,真如实性的又一个描绘,就是这个真如实性是圆满、现成、真实的。圆满就是没有漏,现成就是不是新得的,真实就是不虚的,不是假的,这就叫如来藏。你看我们一直讲如来藏,他这儿换了个说法,为什么?因为他讲惯了,唯识学里面老讲这个,相对于什么呢,遍计执和依他起而有圆成实,依他起是什么呢?依他起就是依他呀,依一切的因缘,现象界的虚妄之相都是以因缘和合的,对不对?因缘和合而存在的,没有自性的,就叫依他起,这个境界。那么在这个依他起的境界上,我们还不断地分别,不断地计度,不断地去用这种情执去判别的时候,就叫遍计执,周遍地计度所产生的执著。这是唯识里面常用的三个词,一个叫依他起,一个叫遍计执,一个叫圆成实。

可能说得太专业了大家听不懂,我打个比方你就明白了。最常用的,依他起,以前给大家说了,就是绳子,这个绳子是什么呀?绳子的相是有的,它的本性是没有的,为什么本性没有,绳子有本性吗?那它的本性是什么?没有它的本性是什么?它的本性是麻呀,为什么,绳子是用麻来编成的。所以绳子的这个相一看有,我们觉得这是个绳子,这个相是有的,但是它的性是没有的,为什么?它的本性是麻,圆成实就用麻来作比喻,是麻。但是如果说本来就是这个绳子,我们在这个绳子上再进行计度,以为这儿躺了一条蛇,害怕死了,这就叫做遍计执。这个遍计执是什么呢?情是有的,理是没有的,情有理无。依他起是相有性无,因为性是麻。遍计执呢,情有理无,就是你对它的执著是有的,真实的状态蛇是没有的,它只是绳而已。所以如果我们在绳子上面见到蛇,就是遍计执,凡夫;我们在绳子上面透过它发现了麻,就是圣人,如来藏识性。所以圆成实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诸法实性,二空真如。

弥勒菩萨就是在这儿入了圆成实以后,从此以后就远离了依他起的相和遍计执的情,彻底远离了这个,一切诸法嘛,你看啊,那么如果说远离了依他起、遍计执,就等于说远离了我执和法执了嘛,遍计执就是我执呀,依他起就是法执呀,也可以这么理解。所以我法二执完全没有了以后,得了无生忍,所以佛问圆通,我以此最为第一。

哎呀累死了,听得累吗?你看这些菩萨们修的。人家能变,咱们变不起来呀,因为人家一旦心识变现了,就能变出来还能变回去,我们现在能现出来,回不去呀。所以说这整个这一段的讲呢,就是列的二十五圆通,也终于给大家讲完了。大家看到了,人家这些圣者全部都是,你看你们这会儿就松快了,马上就觉得开始要从那禅定里出来了,这就是不能够执持,还有点儿再听完啊。二十五圆通大家看到全部是就地取材,一门深入,所以这些都给我们讲的可以说是修行路上的风景线。为什么这么说呢,说风景线?就是说,它每一条路都有它独特的风景,每一位圣者都给我们宣说显明,借着向释迦牟尼佛汇报的机会,给他们说这个从他们的修行路上直上顶峰,也可以说是他们每一位的显现,都是我们,记住这就是我们来用的,我们每一位行者修道中的突破对境中的助缘。为什么这么说呢?这里面可以说是,也可以作为我们的补来吧,作为我们的小补。

首先我们来看,从第一圆通,你看第一个圆通是什么呢?是憍陈如是吧,憍陈如还是憍陈如呀?从这个憍陈如的声尘做起,他讲的是声尘圆通,一直到最后观音菩萨的耳根圆通,那么我们就首先第一个见解是什么呢?要树立起来这样的一首一尾遥相呼应,彻头彻尾说明,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我们一定要从闻思入手。虽然要摆脱闻思,但是一定要从闻思入手。中间的二十三位都要用耳来闻,都要用声来讲,你看是不是,他向释迦牟尼佛汇报,我们这里给大家讲,不是要话讲的吗?所以整体记住为什么最后把耳根圆通作为压轴呢?就是它给我们提供的修行机会最多了,因为我们始终离不开耳朵,其他的有可能会忘,耳朵提醒你忘不了。这是第一。再一个大家看到什么?前面的优波尼沙陀和这里的乌刍瑟摩,他们都是淫欲心。让我们修行来讲淫欲障路,你这个业障太重了,可是人家都是在此境界中迎刃而上,化淫欲心为智慧火的。你不能再跟我说,我业障深重,我这个习气,不要讲这些了,你牢牢地就着这个习气,最杀人的时候就是最救人的时候,人家就是最杀人处观成最救人处的智慧火了。所以向大家表明,烦恼最炽盛的时候最是修行的时候。你不要再跟我说,哎呀这段时间业障现前,烦得我修不了了,经书抛开,念珠拿不起来,计数器记不下去。

最烦的时候才是最佳修行的时候,这是给我们启迪,你不能白听呀。而且你看,第三个再讲说,一切修行就太太在生活中了,每一时每一处每一念,都可以修行。你不要说我上班忙,家里要看孩子,孙子刚大了要管,送到幼儿园,这都不违你修行。你可以将来说,我是从看孙子法门入的道,你可以说我当时是幼儿园接人法门入的道,为什么?你就观这孙子是怎么来的?你为什么当他孙子,他为什么叫你爷爷奶奶?这个法在哪来的?一念提起来,这就是道场呀。人家药王药上菩萨就是当医生的嘛,不是把职场当做道场了嘛,尝药成道的,药王药上前面还记得吗?所以你也不要再说你工作忙,不能修了,一定要闲下来才修,找借口。当然闲下来也可以修,闲下来也是最佳的修行状态,但是闲下来你能修吗?能修,为什么?你看,香严童子就是闲下来修的,他就嫌麻烦,就找到一个静室里边,别的比丘点香的时候他闻到沉香,他闲在那儿修的。

闲下来也可以修,对境用功。你既然觉得你忙了有借口了,闲下来你给我修呀。闲下来你又修不起来,为什么?因为你心不在道上,就喜欢当神仙去过日子去了,只不过图个清静。修行人是极其忙的呀,忙到什么程度?真的连喘口气都没有,为什么?念念都得在道上。所以有时候我们的境界,有些违缘逆境真的好,就逼着你一会儿不修你就受不了,你就不能活。舒服是成不了道的。那么随时随地,你看人家这里,洗澡的时候也要修呀,跋陀不是就洗澡的时候悟到这个触尘的嘛。吃饭的时候,这个毕陵不是吃饭乞食的时候也在修呀。还有一个迦叶,人家夫妻一块修呀。不是咱们现在说,哎呀家里的那一半嫌我学佛,反对我,修不了。怎么都能修。甚至不要说自己根性不行,残废了也能修,阿那律就瞎了。没有文化也能修,周利就没有文化。所以人家这些显现你不要以为说白显现,二十五圣都是来演绎的,就是让你在生活中不移地儿地修,没有一刻不是让你修的,人家就这么修的。

而且再者就是说,疼痛的时候更好修,就是你生病了逆境的时候,这个毕陵不是中了毒刺才观到说谁在疼嘛。这是一系列的。还有一个就是修行的大患,就是得少为足。须菩提就是曾经吃过得少为足的亏嘛,因为他无量劫来就入到这个心得无碍了,住胎入胎都无碍了,让一切人都空,在这样的情况下,他还空不掉,不能毕竟空,蒙如来发性觉真空,才入到这个宝明空海,所以须菩提曾经得少为足,得了点儿就不想修了。这都是给我们的启迪,所以说每个人都有习气业障,只要你精进不懈就行。你看还有一个叫跋陀的,他善护呀,因为他轻慢这个常不轻菩萨,两百亿劫都不见三宝,还能够续上。

大家想想,他是修习什么来着,这个跋陀,还记得吗?修习什么?管他修习什么呢,你就记住一定要修习。跋陀是触尘,他是这个触尘的时候,就是洗澡的那位嘛,那么人家,你想想,曾经修得有一点心得了,最后又轻慢常不轻菩萨,两百亿劫又落到地狱里边受苦,出来了还能续得上。那包括我们今天给大家讲到的这个七大部分讲的地水火风,这里都是我们的生活物质元素呀。大家想想这个七大圆通而言,所有的元素,地水火风空识,空见识,这个见其实就是根大,也就是下一次要讲的大势至菩萨,这都是法身呀,大家想地水火风,这些都是法身,这些元素都是法身,法身可以发挥一切元素。这就更启明说,我们不要说一切的遭遇境界,生活本身就是圆通的体现,所有的现象都是真理,我们循着现象,就能够见到真理。所以说这个,依着七大地水火风这样的一个现象,它就是真理,所有的生活内容其实就是觉悟的密码,这最科学了。就是我们被蒙蔽蒙蔽蒙蔽,这么轻微的一个骗局我们都被蒙蔽得出不来。

当然再反过来说,为什么这些我们只能够补,然后还用不上呢?因为这确实是每一条路上的风景线,这些风景线我们可以把它统一,统筹,统筹到哪一筹呢?就是每个人都有学修的因缘,那么他的法门就会有的觉得难,有的觉得易,有的觉得上手,有的觉得下不去。甚至我们的因缘如何呢?现在我们这条路上的最大的风景线,就是我们下一堂要来给大家讲的什么呢?念佛为二十四圆通的首选通,忆佛念佛。终于,说了那么多讲了那么多,就跟说往这儿匀一匀兑一兑,终于把我们给落定在这个角落了,最后要入到什么呢?见闻觉知之性的根大,来讲这个念佛圆通章。

因为在此之前我不是给大家说过,讲《楞严经》要有贯讲、串讲、泛讲,还有一个什么讲呀?要导讲,讲一段就要导归极乐世界,在此已经有过几次导讲了。这次已经水到渠成了,不用去刻意地去,圆通章来的正是时候,念佛法门就是大方便,甚善巧。下面可以说千经万论同宣,就此展开,《楞严经》也是一个大经,导归到这个总持法门。所以下一次来的时候我们就开始讲这个,原来一切法门,所有的二十五圆通最后跟净土法门一模一样,就是念佛法门。一切法门其实都不存在了,仅是念佛而已。那么净土法门就是一切法门,就是哪儿都离不开净土法门,始终都是净土法门,永远都在,就是这么个道理。所谓的一切法门无不从此法界流,一切行门无不还归此法界。下一次来讲的时候,就是一个会通,一个总汇了,开始要从《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念佛法门开始,讲到观音菩萨的耳根圆通。这是我们下一周的课程,我们到时候再继续。那么今天稍微时间长一点,谢谢大家,请大家合掌。

闻法功德殊胜行,无边胜福皆回向。

普愿沉溺诸众生,速往无量光佛刹。

十方三世一切佛,一切菩萨摩诃萨,摩诃般若波罗蜜。

愿生西方净土中,九品莲花为父母。

花开见佛悟无生,不退菩萨为伴侣。

好,南无阿弥陀佛!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宏海法师文章列表

《楞严经》的三个重点

《楞严经》前三卷半的经文当中,有三个主题是它的重点...

入一无妄,彼六根一时清净

是故阿难!随汝心中选择六根,根结若除,尘相自灭,诸...

文珠法师《楞严经七处破妄十番显见》

一、前言 楞严经是佛教三藏教典中的一部大乘经典,佛...

情感重的人为何会堕落

【纯想即飞。必生天上。若飞心中。兼福兼慧。及与净愿...

修楞严三昧,开显智慧光明

二、佛,了了常知,不可昏昧。 佛者觉也,修持首楞严王...

《楞严经》对治攀缘心的三道防线

这地方有讲到一个观念:生命的转变,是来自于内心的转...

何谓「大佛顶」

先了解何为大佛顶,古人都说这部《楞严经》是开悟的《...

太虚大师:楞严经大意

楞严是经名,今由楞严寺发起讲经,故讲楞严大意。本人...

撰集百缘经

撰集百缘经卷第一 菩萨授记品第一 (一)满贤婆罗门遥...

普贤行愿品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四十 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

佛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与...

【注音版】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荣华富贵不是争来的,是积德来的

中国古代传说每年过小年的这一天,灶神要上天,而除夕...

「善念」和「善根」的差别

菩提心它是一种善根,我们一般人是善念,善念跟善根的...

形式

到钟表店去买表,看了半天感觉所有的表形式都很普通,...

老中医详解米饭的功效

米饭是中国人的主食,很多人不知道,米饭除了能够充饥...

【佛教词典】理长为宗

(术语)不问宗派如何,但取道理所胜而立论。例如世亲...

【佛教词典】如来身常

【如来身常】 p0576   摄论三卷二十三页云:佛受用身...

优波笈多尊者度生的因缘

释迦牟尼佛在将要入涅槃时,化导并降伏了阿波罗啰龙王...

四种养生补血的干果

桑葚干 四种干果让你养生补血,桑葚干是目前水果及其...

【推荐】本来一切诸法皆空,众生就是放不下

了生死怎么了?哪部经都要了生死、说放下,放下就自在...

虚云老和尚除夕普茶开示

诸位上座,今天又是腊月三十日了,大众都认为是过年。...

人之一生——六入缘触

缘触这是谈到他入到外面去,他就有一个接触,但是六尘...

素食:清醒洁净的强健生命之源

两千年来,庙宇、道观是出家人的修行圣地,而佛道两家...

放下、放空、放平、放心

新来的小沙弥,对什么都好奇。秋天,禅院里红叶飞舞,...

憨山大师参学悟道记

一、寺庙启蒙 大师俗姓蔡,讳德清,字澄印,别号憨山。...

学佛正确的八种发心

【然心愿差别,其相乃多,若不指陈,如何趋向。今为大...

圣一老和尚亲见观音菩萨现身说法

在亚洲大乘佛教信仰圈中,观音是最为著名的大菩萨。遇...

【推荐】修持大悲咒的仪轨和功德利益

根据《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

大乘八宗

佛教从汉代传入中国以后,到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是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