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宏海法师:楞严经讲解

宏海法师  2019/01/1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第五十一讲)

好各位楞严道友,我们一起合掌。

南无楞严会上佛菩萨(三称)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南无大智文殊师利菩萨(三称)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好请放掌,阿弥陀佛!各位同修们,今天是我们《楞严经》的第五十一讲了,非常快。但是我昨天晚上回来看的时候,还说哎呀,老是盼着说能够把他圆满地讲完,说这就要讲完了,这么快就剩五十阴魔的这一卷多经文了,也就很快就贯完了。那刚才我们在念加持偈的时候也讲到的说,我今见闻得受持。

所以说在备课的时候,我也生起惭愧心了,为什么呢?修行出魔境呀,很自然的现象。大家在学习的过程中呢,不要以为说谁出了魔境了,着了魔了,就好像说把他贬一番一样的。那我这些年出家在道场僧团里面,确实也偶尔见到有非常用功的师父们有走火入魔的。这是现见的,有的就是完全也是不能够自控,不能够继续用功的。

那么有福报的,他有的是出去走一圈,把这个因缘了一了。有的是再遇到善知识,或者把他给呵斥一通,或者把他给安抚一番。总归这么一个坎过了以后,又有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了。这是很自然的现象,并不丢脸,而且有时候我们觉得还应当,某种意义上讲引以为豪,为什么呢?因为这个修行就跟打铁一样,打铁我们人人都是生锈的铁呀,人人都是生锈的铁,这个铁锈就跟烦恼、就跟魔境一样的。

所以入到这个大洪炉里边去炼的时候,生的这个锈一定要落,就像我们心中的烦恼一定要除了,除去了以后这个真铁就现前了。所以往往就是说不修行还好,你看我们现在如果不深入地有点感觉的话,一天美滋滋地过得挺不错的,反正现在无常,大无常还暂时没有显现,小无常里面还麻痹得不亦乐乎。所以说这样的话,真铁就现不了,一旦陷入真修的话,必然有魔境。

为什么这个时候我们,说实在的,咱们现在的话还没有到这地步,所以我说惭愧。我今见闻得受持,就后面的这五十种一样都没见过。有的人家这么一描绘说这个多好呀。确实有一些用功用得到了一定的灵光一闪,或者偶尔出境界的时候,都会有这些情形。哪怕是没有破了色阴,就是色相没有破,至少他会偶尔地有一些好的觉受。

或者是将要来之前,或者是说宿世的熏习,修习得猛的一下子又来一个现行。等等这些,都会有一些好觉受出来,能够见闻。这就其实是什么呢?魔来考试了。就跟我们入学一样,各种考试都有。如果你怕考试,你就不能读书,你想读书读到毕业,那就不怕魔来考,就是这样子的。

那现在咱们这个时代,我想最佳的方法就是什么呢?完全仰仗佛菩萨的威神加被。或者烦恼有格外重者,也可以用持咒。有时候确实因为烦恼太重了,就比如说念佛念得有时候也念不下去了,粗重的这种烦恼一下子翻腾起来的时候,就真的是将要失控一样。自暴自弃,或者说放任自流,等等这些都有。

这个时候我们就要时时求忏悔。有三个注意点,一个是忏悔,二一个是求加持,第三个能够以自己相应的咒力来密集型地加功用行一段,就能够把它抚平。这是肯定可以做到的,就是我们现在这个水平。当然我们现在还没有惊动了魔呢,为什么?因为我们现在离魔考还远,五阴呀,色受想行识这五件衣服,跟慧律法师讲的一样,就跟强力胶一样,把我们现在控制得死死的,裹住身体根本就动弹不了。所以我们现在还没有考的资格,先还在学拼音,认汉字,还没有入学呢。但是为什么呢?现在我们先把道理上明了了,这样就以防万一嘛。

而且你把这个法义记在我们的八识心田中,那么就熏习下这么一个种子。这个种子就是什么呢?相当于我们现在打那个,那个叫什么?疫苗一样的。很可能这个疫苗它也有一些我们说的,就是说要打针的时候疼嘛,但是他有了这个免疫力就在阿赖耶识里面,就跟魔境现前的时候,他不期然而然就出来对治的作用和功德。所以哪怕就这么听一遍。你看后面讲到有的魔境现前是怎么回事呢?就是我们过去听闻大乘佛法,听得多了,熏习了这种子了,或者对他方国土的圣境有起观想,一旦消融了以后,它就搅成一团,在你不可能出现的时候它给你就出现了。

这个时候就不是我们说打妄想一样的,先吃饭,再上厕所,或者先说我,再说你,就是每天有秩序地这样在这个虚幻境中。它给你乱来了,乱来的时候说来就来了。那么都是因为我们宿世曾在阿赖耶识里面种的这些种子,这会儿显现出来了。所以说实在的,如果从这个立足点,也没什么可怕的,很正常的现象而已了。

好,那我们今天再从这个然彼诸魔虽有大怒讲起。上一节不是说到说真正如果修这个三摩地的时候,跟佛菩萨罗汉的这个受用,沟通好到了一个地步的时候,所有的这魔王与鬼神乃至梵辅天的宫殿无故地就崩了,割裂了。这个时候魔就受不了了,就来找你来了。在这种情况下,怎么去先有一个总体的认知呢?大家来看,从这个然彼诸魔,我们上次已经读到了,虽有大怒。这就是说,这些魔王鬼神虽然心中有这个恼怒,我们俗话说一句恼羞成怒,他受不了了。

在这种情况下,他想来恼害你,但是你看这里有两句,彼尘劳内,这是指的什么呢?他处在尘劳生灭法中,他是妄的,属于虚幻妄想的一个层面。汝妙觉中,而我们,修行人指的,在哪里呀?在修这个自性本定的定境中。所以这样的话,虽然他想来扰害,这是作了几个比喻。一个是如风吹光,如刀断水,了不相触,这是第一个。第二个就是汝如沸汤,彼如坚冰,暖气渐邻,不日销殒

这就是等于说,我们在修这个本定,他在妄想生烦恼,来扰乱的时候呢,那我们处在这个妙明真心里边,邪这会儿是不能够压正的。好比什么呢?就像风吹这个,我们说太阳晒下来,晚上月亮出来的时候,起风的时候它能把这光能吹得动吗?吹不动呀。光它是自性本定的光明一样的,这个风它是无风起浪,无故起这个动相,生灭法呀。所以你说这个风它就吹不了日月的光,就像这个刀去断长流之水,虽想断,但是断不了。虽想加害修行者,可是这里讲到的,了不相触。这是一个比喻。

再一个比喻是什么呢?就是如果我们在修习禅定中,我们的这个智慧,智慧修习起来的时候,炽然如烧开的滚汤一样。智慧现前的时候非常猛烈,定力等持。那么他们这种恼乱心就邪知邪执邪见嘛,来到我们面前就像什么呢?他们就像这个顽固的坚冰一样,冰冷的寒冰。那么我们的智慧就像这个沸汤有暖气,他越靠近这个烧开的沸汤的时候,自然而然寒冰就慢慢地销损、销殒了,就是化掉了,没办法了。所以尽管如此,你看。

徒恃神力,但为其客,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这些天魔鬼神呀,白白地,我们说有恃无恐,以为他们有五通神力,但是他没有漏尽通。就因为没有漏尽通,虽然有五通,有这个我执在,他受不了,要恼乱你。在这样的情况下,终归就跟过客一样不能够久留,拿你没办法。这是一个总的原则,你看,就是我们要如如不动。那么我们动了以后会怎么样呢?为什么会动呢?我们再往下看:

成就破乱,由汝心中五阴主人,主人若迷,客得其便。你看这就是说,之所以魔能够破坏我们,被他牵引着入到这个乱境中的时候是什么呢?就是他扰乱我们定心的这个目的、这个过咎是在哪里呢?在我们心里的五阴主人。又讲到我们五阴主人,主人就是讲到这个五阴魔境,怎么出现的呀?那大家理解一下这个五阴主人是什么意思?就是主人如果昏迷不醒的话,这个客就有机会得其方便。

什么意思呢?就是说这个魔本来他是没有害处的。如果一定客观地讲,这个魔来了他并不是说真的来害你的。魔境出现的时候,它也是我们色受想行识五种阴的自然发挥。那么在这种情况下,这个主人如果不醒的话,那就得了其便了。也就是魔怎么能够成就他得了这个志呢?来乱我们呢?是谁唆使的呢?由我们自心的五阴主人。

那五阴主人主要的力量是什么?五阴主人是怎么建立的呢?后面讲的五十种阴魔境,就是五阴主人给演绎出来的。你没有破的时候他会演绎出来这种种的境相。那么这个时候取决于什么呢?我们在三摩定境中,你是否有观智之心,这就叫主人。有观的智慧嘛,你是否具足了观的智慧。如果说这个阴境现前的时候,我们观照的这个智慧稍微有亏,就是哪怕稍微有一点点亏欠的话,那么天魔就会乘虚而入。所以你看这里为什么用主人若迷,客得其便来比喻呢?

在(大佛顶首楞严经)正脉疏里面讲到的说,他就特别打比方打得妙,为什么呢?他说魔来扰这个修行人等于什么呢?就等于说贼来抢劫这个主人一样。那么如果这个主人深居不动,贼就会觉得说哎呀,他怎么不害怕我呢?说打劫了,我来打劫了,拿出枪来说抢劫,结果你说,比如说咱们这会儿设想一下,到银行里面拿出枪来去抢劫,这些银行职员们都没反应,依然在那儿点钱的点钱,刷屏的刷屏,你说这个抢劫的贼他也觉得不对劲了,他就会害怕,所以他就越往跟前走,越生恐惧心。

俗话有句话叫做什么?强贼怕弱主。《空城计》大家读过吧,知道吧?诸葛亮在那个城头上抚琴的时候,我现在还记得那个电视剧,就是诸葛亮穿的衣服,当时拍摄的手法就是他后面已经汗流浃背了,两个小童子坐在旁边,就在那儿弹琴。然后这个司马大兵就觉得越听越不对劲,疑心中越想越说,他这是怎么了,把城门大开了让我进去?越走越害怕,害怕害怕,最后自己害怕得退了。跟这一模一样,叫强贼怕弱主。

所以说你这个主若能够自守,能够定得住,那就好了。如果你定不住,你害怕得赶紧惊慌出逃的话,那就为贼所得了方便了。所以你看为什么说五阴主人在这里就是说其过患在于主,而不在于贼。后面的五十种全部是这种情形,所以大家这里明了一下。那我们再往下看:

当处禅那觉悟无惑。则彼魔事无奈汝何。阴销入明。则彼群邪咸受幽气。明能破暗。近自销殒。如何敢留。扰乱禅定。你看这几句话就是说,这些行人应当常处在这个有观照的禅定之中,不昧自心。你时时刻刻能够觉悟到这个魔境出来的时候,你不产生,大家想魔境来的时候,我们无非两种心态,什么心态?爱恨交加嘛。

要么你贪著,欢喜心生起来了,就跟这居士说得很对,要么就恐怖心生出来了。要么你就起贪,想揽过来,要么你就起嗔,就是想逃走、远离嘛。所以说你看无非就是这两种,那就被他们迷惑住了。如果你不这样迷惑,那么则彼魔事无奈汝何。你觉悟了就没有这个惑,那么自然而然,这个阴境就自然而然销去了,入于大光明藏。这个时候就不管什么魔什么妖,这为什么呢?

因为魔妖你看,则彼群邪咸受幽气。我们常说你这个人见不得人,心里有鬼,那么这是什么呢?就是这些魔鬼们他结成这个幻形,就是像我们人一样,他也有身存在的。那么他这个存在是什么呢?都是秉受幽暗之气,阴暗的,黑,这一面的,潮,不是干的,不是阳的,都是这样的一种,叫做咸受幽气

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如果接近于这个禅定智慧的光明,自然就销灭,怎么还能敢扰乱你的禅定呢?这是这一段。我们再往下看:

若不明悟,被阴所迷,则汝阿难必为魔子,成就魔人。你看这就又回到,讲到阿难了,这又说到他今天的这个遭遇。讲《楞严经》一开始为什么遭遇呢?就是因为没有智慧光,不能够辨其是魔嘛。大家想就跟我们常说的,知道是烦恼就不烦恼了。那怎么知道烦恼呢?依照着我们这个定境来讲呀,真正的首楞严大定,它确实是本自不生,今则无灭的。有时候我们说,确实你这个福报不够呀,虽然知道这句话,你的见解上不来。就跟说这个烦恼本自不生、今则无灭一样。这我记得我那会儿在佛学院读书呀,读了本科毕业,再读研究生以后,天天就学这些道理。

那会儿我记得学中观,学《中论疏》,学《肇论》里边,就是讲的说什么涅槃无名,什么物不迁,什么般若无名等等,都是尽这些。但是你就生起说这个烦恼本来不生,你就是有呀,你天天有烦恼呀。那就是听到这个话,几乎一点感觉都没有。现在慢慢随着可能是讲法也培了一些小小的福德,就是对这个稍微有点感觉了。不是没有烦恼,就听起来说烦恼本自不生,随着这个语感语境这么起一下观,还真是如此,真是世上本无事,庸人空自扰。所以你看这里就指到的说阿难,为什么呢?他就不知道这是个烦恼嘛,所以必为魔子,一定会用这个妄念去攀缘,被这个阴境所迷,失去了正受,流入了邪思了。

所以你看我们说见地其实就是正受你始终有这个正的在,邪的就进不来;邪的进来了,说明你正的没了,必为魔子。这样的话,所有的修行都是魔业,终成了魔界中人。佛魔在没有了道的时候,都是要争是与非的。那不是是,就是非呀。所以你看,大家看后面又讲到说:

如摩登伽。殊为眇劣。彼唯咒汝破佛律仪。八万行中。祗毁一戒。心清净故。尚未沦溺。此乃隳汝宝觉全身。如宰臣家。忽逢籍没。宛转零落。无可哀救。你看这段话讲到的,这就是给他陈这个利害相关了。你看我们这段,一个是让你在觉知魔事,二一个知道魔是怎么回事,我们来觉知,见解上和现象上。

那么再说他的过患,这里讲到的利害相关怎么回事呢?你看他讲到说,这个摩登伽女仅仅是一个非常眇劣,是什么意思?眇劣就是,眇就是微小嘛,劣就是力量很小,就是这么一个。就跟阿难说,算是害你害得不算大了。就是当时只是以这个大梵天咒邪咒来咒你,纵然你让她得便,也是毁了佛的律仪呀。

其实就是破戒了,也就是八万细行中只毁了这一戒,是怎么戒的?因为大家还记得那个摩登伽女不是用咒术把阿难给摄入淫席嘛,还在他身上抚摸的时候,这里面有一句叫做与女人身相触。这个戒律里边那么这就算毁了一戒了。那么这里的话,纵然说到说你心清净故,没有被她破了根本,没有沉沦苦海;可是呢,这里佛的意思就是告诉他,你开始先发心请定,就是说以摩登伽为害祈戒了。

那么我现在要告诉你,就是相较而言的话,这样的害处还是很渺小的,危害不到。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这只能够让你在这个,你看,八万行中祇毁一戒,而且算你清净,没有再继续沉溺,沦溺下去。所以说这个时候只是什么呢?你看,此乃隳汝宝觉全身。也就是说只是当时要毁你的戒体而已。

宝觉全身。要毁你的戒体,前面是毁你的戒体。那么这里的宝觉全身是什么意思?大家能知道宝觉全身是什么意思?宝就是说不变的意思,觉就是随缘的意思。随缘不变,不变随缘,这是指的什么?前面是指的戒命,戒体就是戒命。这是指的什么呀?法身慧命。所以这里叫做隳汝宝觉全身

就是说前面只是破你的戒而已,这里要破你的见,你对佛法的正见,这里破的话就毁你的法身慧命了。所以我们有时候要知道,破戒为什么在破自己?哪怕你堕了地狱,你只害自己一个。如果你的见解是邪知邪见,你自己受用坏了的话,你还到处给人家说,这就等于坏大众的法身慧命。这两者相比较来讲,不可(同日)而语的。所以这里佛就把这两个作了一个利害相关的比较。

而且我们看到这里边是什么呢?四个比喻。在这样的境界来的时候,用这个风来吹光,刀来断水,这比喻是什么呢?但使你自己不伤不动,那么就没有害处了。对吧,因为日月光它没有动嘛,水依然流嘛。可是我们现在如果从修道上来讲的话,你看用这个汤来销冰,用这个明来破暗,那就说明什么呢?不但没有害,我们还要转魔境为佛境就是转魔为佛。

真正的修心呀,不能够让他不害我们就行了,如果你还想进一步往前走,还得把魔境给转了,不是光不害就行了,还得你把它转为有利于自己的修行境地,这才叫做根本观念处。所以佛在这里给他陈这个利害相关,从戒上来讲,这是小的了算;从见上来讲的话,就等于说要破法身慧命。

在这种情况下的话,那从此以后就是等于说万劫不复了。万劫不复佛在这里打了一个比喻是什么?如宰臣家,忽逢籍没。宛转零落,无可哀救。这就等于说法身慧命如果破了的话,那就等于说,这个宰臣是什么意思?就是我们世间的说忠臣嘛,忠臣他有一个比喻,自古说忠孝,忠臣他对当今圣上要忠心耿耿的。

你看以前有一些歌颂这些忠臣的说忠烈千秋,意思是从来不叛祖。可是这样的人他一旦叛逆了圣上了,就等于说把他的户籍,你看这里说忽逢籍没,就等于说把他的户籍给他铲除了一样,把你这个人给除了,现在我们来讲就是等于说开除你的户籍,也就是说你死了。古人不是说抄家嘛,还有一种抄家的这种惩罚,就是本来你是这个佛界中人,可是你现在一旦入了这个邪见,就为佛界所不容了,就像这个宰辅大臣背叛了他的国王一样,就是这么个意思。

这样的情况下,那你只好流浪远方,投奔异域,到他方国土里面去投奔,这个国已经容不下你了。容不到什么地步呢?宛转零落,就是最亲近的人见到你,都没办法救你了。

这就又说到了,今天老想起电影,我记得小时候就看过《五女拜寿》,你们看过吗?五女拜寿。五女拜寿就是说正在五个闺女给他来拜得这个家里觉得兴旺发达,正在享这个天伦之乐的时候,突然间家里的顶梁柱倒了,圣上一道圣旨把他家给抄了,他受这个叛军牵连了。结果在这样的情况下,最亲近的去女儿家里,去亲家家里,人家最好的偷偷地给他塞了一点银子,一般的就是亲家公的话认都不认,还怕他牵连,赶紧走赶紧走。这就是跟这个遭遇似的,宛转零落了。

就好比说中了邪见的人,佛界都不容了,那你只能够轮转三涂里边去游荡去了,没人救得了你,你连个人天道都停不住了。所以这就等于说,这就是什么?无可哀救。就是菩萨虽有慈心,善知识虽有悲愿,但是没办法相救,因为你自己邪知邪见入心了。这就是见破过患。这是这一段。

下面开始,我们就要开始破这个色阴,五阴魔相从这个色阴魔相开始破。那我们先,十段太长了,我们这样吧,我们三段三段地读。小本在一百六十页,从第一句开始,一直读到第三段,阿难,复以此心精研妙明,最后是若作圣解即受群邪,找到了没有?大本的大家对一下。好,我们一起来读。

阿难当知。汝坐道场。销落诸念。其念若尽。则诸离念一切精明。动静不移。忆忘如一。当住此处入三摩提。如明目人。处大幽暗。精性妙净。心未发光。此则名为色阴区宇。若目明朗。十方洞开。无复幽黯。名色阴尽。是人则能超越劫浊。观其所由。坚固妄想以为其本。

阿难。当在此中。精研妙明。四大不织。少选之间。身能出碍。此名精明流溢前境。斯但功用。暂得如是。非为圣证。不作圣心。名善境界。若作圣解。即受群邪。

阿难。复以此心。精研妙明。其身内彻。是人忽然于其身内。拾出蛲蛔。身相宛然。亦无伤毁。此名精明流溢形体。斯但精行。暂得如是。非为圣证。不作圣心。名善境界。若作圣解。即受群邪。

好,就到这里。大家来看,头一段等于说是详分这个五阴魔相,就是总的来作一个说明,从阿难当知这里开始。那么后面这一段开始就是具体的,因为色阴呢,这我们说色受想行识啊,如果从根本上来讲大家要了解,其实它的这个魔境是层出不穷的,各式各样的。那么这也就是我们一般经里面以十为例,以十为一个概数,粗重地以粗线条地把这十种给大家。

可能每一个条里边,就是每一个境里边又有十种表现,微细的不同。那这里就是说从色受想行识每一阴里边开了这么十境,来进行一个讲解,让我们了知。那在这上面呢,总的开始是一个概说。为什么概说呢?

你看,阿难当知,汝坐道场。就是说还是说你在修行反闻照性的时候,那么怎么样呢?销落诸念,其念若尽,则诸离念一切精明,动静不移,忆忘如一。那这里是说什么呢?就是说你在修这个初坐道场的时候,你首先要什么呢?我们修行开始首先要什么?消自己的、止息自己的散乱心嘛,对不对。

你看其实有时候从某种加持来讲,你比如说让大家不断地去礼拜,礼拜的时候一个是增福,二一个就是能够把自己的散乱心先摄住。念佛为什么要用珠子呢?那难道没有念珠之前就不能念佛往生?为什么要用珠子呢?就是提醒,因为我们心一散乱就记不起来念了,所以用这个珠子,有时候你念得久了,珠子呲啷地一响,你就想起阿弥陀佛了。

看见别人手举珠子一念,你就心生惭愧,觉得自己懈怠了,这就是珠子的加持。为什么所有的一切法门都开始要销落诸念?就是让我们的心先止息这个散心。那这里的销落就是肯定是以观音菩萨的耳根功夫来讲,就是反闻闻自性,让他暂且忘却他所缘的这个尘相,分别念虑的这个心自然就销落了。

如果从《念佛圆通章》来讲就是什么呢?都摄六根,净念相继。这是一样的,不管你从哪个方面去用功夫,那么他出现的一定是同样的效果。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你这个尘也亡了,念也尽了,则诸离念一切精明,这种情况下怎么样?离念的六根之性都会显现出来。就是六根之性,不是六根之妄相向外攀缘,是眼耳鼻舌身意,眼的见性,耳的闻性,这个性就会显现出来了。这个时候就可以说,于一切时中,一个不会杂,二一个不会昧。杂是什么?就是继续扰乱;昧就是你忘却了。所以呢,这里面大家来看。

动静不移是什么意思?忆忘如一是什么意思?一般我们说动和静,动来了静就去了,对不对,动起来了,静就灭了。可是动静之间的时候他这个本性,就是我们前面讲到的这个六根之性,他是不会随着动静而动静的。忆忘如一是什么呢?比如说我们忆念生起来的时候,那么忘这个状态就灭了。

一件事情我们想起来了,那么一定不会忘;忘记了,一定不会想起来。可是不管你忘记、想起来,这个本性的体永远都没有变,不昧,这就叫不杂不昧。这里讲到的就叫做什么?正在修行用功时候相续这样的一个状态时节,就是指的什么呢?其念若尽,则诸离念一切精明,动静不移,忆忘如一

后面有一句话叫什么?当住此处。看到了吧?就是你应当住在入三摩地的这个境界中,这个感受里。可是为什么呢?这个时候犹如,你看虽然说当住此处入三摩提,可是如明目人处大幽暗,精性妙净,心未发光,此则名为色阴区宇。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虽然你不断地这样相续,可是功夫不够。你看这就全凭我们佛讲祖师们(讲),我们都没到过这地步。

定力不深,功夫不够,尚为色尘所区局,区别的区,局限的局。为什么呢?就是这个时候还是有色法,万事万物真实的这个东西在控制你,物质法界在控制我们。那么你如果把这个色阴破了,那么首先得到一个什么感觉?就像明眼的人处在大幽暗的黑暗的暗室里边一样。大家设想一下,明眼人处在暗室里边。虽然说这个时候,六精之性你悟到这个本性明净了,可是色阴没有破,就是这个物质世界你没有把它摆平,所以这样的话,整个你所见之处都是一片黑暗,这就是色阴还在控制我们的范畴。

那么破色阴的时候,他就会一样一样地出现境界。下面这十种境界,其实就是在说的破色阴中所开的十境。能听明白吧?为什么呢?因为这个时候我们的圆解已经开了嘛,就跟开悟的人一样,圆解开了就像眼睛已经睁开了。可是事相上,就具体的生活中的一些烦恼习气我们还没有破,所以处在大幽暗。这些烦恼习气大部分都来自物质,我们的色身嘛,外在的世界嘛。所以这个时候呢,就等于说处大幽暗。

可是问题是这个色阴,就是一切的物质性本如来藏,这里讲到的精性妙净,本如来藏。看到精性妙净了吗?可是就是被这个虚妄的色的物质法给障碍了真性,所以出不来,这里叫做故名色阴区宇,区就是区局的意思,宇就是处所的意思,就是你始终处在这个里面出不来。此则名为色阴区宇。

若目明朗,十方洞开,无复幽黯,名色阴尽。就是说你在这个修行的观照的禅定智慧慢慢加深了以后,你的心光就开始朗耀了。心光朗耀这是一个比喻,不是咱们眼睛看见的,是我们的心,我们心性上的光明。这个光明其实就是智慧观照,不昧嘛,般若嘛。这个时候心光朗耀打了一个比喻就是什么呢?内能看见,你看这里说的,十方洞开,无复幽黯。就是从内来讲,你可能五脏六腑百骸这些都能够明了了,外在的山河大地日月星辰都能够观到了。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差不多这个地步啊,虽然不能够圆鉴大千世界,但是眼前十方所有之处莫不洞达开通了,也就是能够观得见了。

这个时候就再没有幽暗之境,就名为色阴已尽了。就是你的心光洞开以后,色阴就没了,都能看得到了。如果能把色阴尽了,大家要知道,能把色阴尽了以后,五浊里边,五浊恶世嘛,超越什么浊,五浊里边?我都给大家说出来了,劫浊。劫浊是什么呢?就是色阴所生的嘛。为什么是劫浊呢?劫浊怎么来的呀?

这一本《楞严经》也学到这儿了,劫浊怎么来的呀,劫浊?汝见虚空遍十方界,空见不分,相织妄成。还记得这话吗?就是观本来是一个整个法界,结果你就观觉得这是一个虚空,然后不断地观虚空,不断地观虚空,自己的见解,就是能感知到虚空的这个见解感觉,跟虚空交织在一块儿,就成了第一个劫浊就起动了。

所以大家想,如明眼人处在大黑暗的时候,就是劫浊典型的相状,典型的劫浊就是这么一个。那现在我们能够超越空和见的交织,就是这两个妄想拧巴在一块儿又产生一种综合错觉,就叫劫浊。既然这个时候能够超越这个虚空和见解,那么就能够超越劫浊。所以把色法破了,就能够超劫浊。那为什么呢?因为这里是什么呢?大家来看最后:

观其所由,坚固妄想以为其本。如果我们现在想想说,这物质世界这么的真实,你说它是假的,谁也假不掉呀,谁能现在把这空调和这桌子给我变没了?为什么?并不是说它不是假的,而是我们的妄想太坚固了。随着妄想的坚固度,这个妄想就这么坚固了,你回得去吗?

所以说大家看凡夫有漏的这种整个所见的这种色法呀,都是以为是真实法,你说谁能不以为这些东西现在是真实的?可是从来不仔细地观察它是怎么来的。说实在的,如果你尝试着去观,就对着一个东西观,观久观久了以后,它真的就会飘忽不定,有可能会慢慢飘忽不定了。再观得观久观久了,那这是佛说的,肯定这个色法能破。

可问题是什么呢?现在我们以佛的眼光来看这个色法的源呢,只不过是坚固妄想随众生心,还在《楞严经》前面讲的,应所知量循业发现的。应所知量循业发现的,那么它哪里有一个真实的色法存在呢?只不过我们就是以妄想为本嘛。大家想想,坚固妄想有多厉害。我们现在的妄想坚固不坚固?你首先想想自己什么妄想最坚固?我执。我在哪里呀?我执。

大家都有名字,我叫宏海,谁这会儿噌地叫一声宏海,我马上就有反应,这就叫坚固妄想,太坚固了。说别人,不说宏海这两字,好像再怎么谩骂或者什么,与我无关呀,因为它不坚固。我对你们没有什么坚固的,自己坚固自己。但是谁要一说宏海这两字,马上耳朵坚起来,冷不防就会觉得应一声。

再说一个电影,你看《智取威虎山》还记得吧?《智取威虎山》,去试这个特务的时候,那特务叫什么来着?栾平是吗?是有这么一个吧?对吧,不是把他揪起来,他说他不是。不是呢,这些什么好像是,我不知道情节是不是这个,是好人吧,小时候看电影除了好人就是坏人,没有坏人就是好人。

我记得是好人审这个栾平的时候,为了证明他是不是栾平,他改名换姓了嘛,然后就在那儿由着他跟他说话,结果旁边一个人猛地叫了声栾平,他马上就反应了,应了一声,结果就确定他就是栾平。这是什么?这就叫坚固妄想。大家你看,就这个坚固妄想坚得他就当真了呀。那现在我们觉得说不吃东西,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这也是妄想。

说你便秘了拉不下来,憋在肚子里就撑死了,这也是妄想。吃喝拉撒都是妄想。家庭也是妄想,工作也是妄想,所有的都是坚固妄想,太可怕了。你看本来没有的东西,就用一个坚固妄想就给它凝固成真实的物质世界。

所以说最先出现的粗重的就是色法,最先要破的也是色法,破色法的过程中先呈现出来的境界就是破色阴境界,色阴阴魔境界。所以你看,我们再往下看,这里就叫坚固妄想以为根本。当然在这里边,首先下面开始就一条一条地破了。我们首先要知道这个五阴呢,刚才讲了就像五件衣服一样,那么这五件衣服就是穿在我们身上,我们现在破就是一件一件地把这个烦恼的衣服往下脱。

首先先破的就是色阴,是最外边的一件衣服。那么破的正在进行时会发生哪些魔境呢?就是下面的十重别样洞天。你不修我们还见不到这十重洞天,别样洞天。那要跟大家讲的,当然这十种境界文字上来讲有顺序,对不对。但是它真正,比如说我们现在你真的有实战经验的话,这只是个道理上的纸上谈兵,真正有实战经验就是说,真正出来的时候它可能不是按照这个顺序的,它不是说过了一层再换第二层,有一个先有一个后,先成的后成的。

它这里是什么呢?这十种阴界,有的是并发的。大家知道啊,在我们听法的时候听得说一样一样地听。但是如果真正你以后有发现了自己有这种迹象的话,它有的是并发的,有的又是重复发的,有的会发的,有的不会发的。它不是有一个什么相生次第,说先发来一层了,你再把第一层破掉,再依着第二层,到时候就死守着这个死理。

那么真正你如果念佛念得或者怎么样有境界来的时候,你把控不住了,就认不出来了,随时都有可能任何一种,不论先后。它也许,因为是往日的习气嘛,它也许一个也不出现,直接就破到色、受,受因去破去了,也有可能,根器不一样。那么也有的是什么呢?或许说重复地出现,并发症一样并发地出现,这看每个人的因缘。但是因为佛是什么呢?妙湛总持不动尊,他能够知道这个,所以想把这十重,这样的话我们还是要一一了知一下。好下面我们就来看:

阿难。当在此中。精研妙明。四大不织。少选之间。身能出碍。此名精明流溢前境。斯但功用。暂得如是。非为圣证。你看,告诉你不是圣人证的,后面一句话始终这十条里面,这五十条里面几乎都配着:不作圣心,名善境界。若作圣解,即受群邪。那首先我们要这里明了,就先把最后一句讲一下。

不作圣心名善境界,就是说你不作圣解的话,这就是善的境界。也就是仅仅到此一游而已。虽然我们说确定不是平常所到之处,但是这个问题是说这个境界它不是坏的,并不是坏的,贴一个标签说它。我们一说魔境,魔境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呢?若作圣解,就着魔了,就是在这个时候出现的。所以说不是说出来这个境界本身是个坏境界。害怕你当真去守候,这样的话有了障碍,就不能够更加前行了。

所以你看为什么在禅宗里面祖师们常讲说,不管来了什么,随他去,吃茶去。就是跟你多说一句话,这都是一种境界,一种执著。有的又说,老僧只管看。你就看着它,爱咋地咋地。

所以说前五十种阴魔都带有这种不作圣心名善境界,其实就是说让你见怪不怪,其怪自败。其实精细的修行呀,也不离我们常说的这些人间道理,一样的。就看你的发心,当时的心你发在哪里了。所以我们在这里的第一个,中间十境的第一个色阴魔相就是身能出碍。大家想想身能出碍是什么意思?就是能穿墙透壁了。

你想想我们谁要这会儿有这么个本事那还了得呀。这是五十种阴魔中最低最低的一个层次,最小儿科的了。这里我们来看,阿难,也就是说在这个色阴将破未破之时,就是在这十种范畴内,那么这个时候你的精细参研的妙明觉性的功夫就渐深了。你看每一段末后是不作圣心名善境界,开始都是讲到说精研妙明呀,精研妙明,乃至内外精研,究竟映彻、澄彻等等,每一段开始都是说这个话。

那么这个话代表什么呢?就是说用功夫用得始终在用功夫的正在进行中。这就是为什么宗门下面讲到说参禅功夫的要紧所在,一再重复绵绵密密,锲而不舍,一天参,两天参,一月参,十年参,百年参,一辈子参,生生世世地参,就是这个意思,就是始终让你精研妙明。精是什么呢?精研就是你的观行的功夫,妙明就是如来藏性的这个境地。你观的功夫始终贴在这个真境上,那么观境一如,这就叫精研妙明。

为什么呢?因为他精研妙明了,所以才能够让四大不织嘛。你看这里讲的这些话非常的精炼。四大不织,四大是什么意思呢?地水火风不相交织了。你说我们现在这个身体,不是就地水火风相互交织起来的一个东西嘛,对不对。这叫内四大,外在的山河大地也是地水火风交织起来的一个东西,然后我们就假惺惺地依照自己是能,外在是所,就一天活得有滋有味的。所以你看后面还有一个是说,砍到你身上你都没感觉了,那就等于说外四大内四大变成一样了。等等这些,我们不急着往下讲。这个时候如果你能把四大虚融了,消融了,这你看。

四大不织,这个时候少选之间,身能出碍。就是说突然间,顷刻之间你就能身体自由地出入这个障碍了。当然这里的碍主要指的是能够穿墙透壁,飞檐走壁,在这个山石之间你就能够进进出出。圆瑛大师当时的解释是说,此身如影,我们的身体像一个影子一样,外境如云,就像那个天上飘的云一样,豁然无碍,这就叫少许之间身能出碍

那么因为对这个呀,每个祖师的注释都不一样,各个角度层面,但是没有什么大的相抵触。你比如说在《楞严经指掌疏》里面,他就认为这个境界就是精神能够超出身体的局限,不受色身之障碍了。也就是说什么呢?这个功夫就等于说,你的心力已经能够从四大交织的这个固定物质上拔出来,大家能理解吧?这就叫拔出来。那么在这个时候,这只不过是什么呢?此名精明流溢前境,就是只是心精的,就是我们心性的这个妙光流溢于现前的根尘之境,就是把它盘活了,一下子活跃了,就是等于说打通了嘛。

在这样的情况下,色心虚融,故不相碍。但是这只是定中闻性的作用暂时得到这样一个相,非是圣者所证的境界。大家知道圣者所证的境界是怎么呢?一证永证,就是得到这个,永远再不会退了。但是这里形容的这个只是什么呢?暂时在这里。所以为什么说,这里在前期就是当在此中精研妙明呢?就是所有的境界都是你暂时得到的,不是始终在的,你还必须像参禅一样,不断地去凝神积虑地、猛烈精彩地去一直在这里精研妙明,就是下功夫。

所以你看前面有一个当在此中,当在此中是什么中呀?就是前面讲的色阴将破未破之中。你看前面讲到说,从开始讲到色阴,刚才我们不是讲了嘛,色阴彻底破了以后,就等于说一个明眼人处在黑暗中。

这是一种什么境界啊?我们这里相似地给大家做一个讲解,要不然这些文义确实是太高深了。当在此中是说,平常我们的状态是什么呢?比如说我们散心的时候,没有光明吗?有没有?有嘛,也有嘛,这不是我看见你,你看见我嘛,咱们都能看得见这个房子。可是呢,这个时候等于说什么呢?就好比说整个在一个大的黑暗中,那我们能看见的就是屋里的这点儿。

就比如说晚上的时候,屋里的灯亮,那我们现在看见的满屋子灯亮的时候,屋里的这点情形我们能看得见,够得着,也能沟通得到,对不对?这就是凡夫的妄想境界,就比如说夜间屋里点的那个灯一样,它不是没有光看不见,这不是我们刚才说,咱们都能看得见。可是这是什么呀?妄想烦恼。

六根六尘只看见,我们屋外边的无边的黑暗我们知道不知道?对,谁都不知道,都不知道,只是就眼前顾着这点儿,就跟我们现在活的现实生活一样,每天地球上,大家生活着,我们在北京。就等于说黑暗中屋子里面点的这点灯。就是这么个意思。

那么真正每天都用这个功夫,时时刻刻的,慢慢地有一天突然发现屋子里的这点小灯光是一个妄想所呈现出来的。把这个妄想所丢弃以后,不顾它了,然后一心一意地陷进反闻专注地去观照的话,会怎么样呀?会觉得突然间无边的法界都现前了,整个都是黑暗。所以你记住这是第一关。

哪怕你有一天没往生之前突然你念佛,都摄六根净念相继,流光溢彩地突然出来这种境界,这是好境界,就等于说把现前屋子里的这个小灯给它吹灭了一样。因为这是个妄想,把它吹灭了。吹灭了以后所出来的境界就是怎么呀?屋子也没了。不是说世界我不知,外在的世界我不知道,连现前的屋子也没有了,通天彻地都是黑暗。

可是你的眼睛是明亮的。我不知道这个比喻大家能听得懂吗?就比喻说我们平常现在所见的这个现前的世界我们还能看得见,以为这就是一切世界,其实这是一个妄想的世界。那么如果你把这个妄想的世界要给它屏蔽掉,舍弃了,就等于把这个屋子里的灯吹灭了。吹灭了以后你才突然发现,连屋子你也不知道了。可是你的直觉是什么?整个宇宙万法都知道。是你意识到无边的法界都整个是一团漆黑,这就叫如明眼人处在暗中,久处暗中。能听明白吧?

听不明白了放松一下吧。怎么叫做这里讲到的身能出碍呢?就是可以,等于说你在这儿,你就可以到那儿去。在唐朝,不是唐朝,是不是五代十国呀,五代十国是差不多在一个时期。五代的时候有一个叫智福禅师的,他当时就是一个得道的高僧。有一天他并没有去,寺院里面不是斋堂过堂嘛,吃饭了,对不对,他没有去过堂用斋,侍者就觉得今天师父没吃饭,他就来请他来吃饭。结果这个禅师就告诉他说,庄主已经请我吃油饼吃饱了。

庄就是可能就当时住在这个,比如说《西游记》里边不是有个高老庄嘛,那里边的头儿大概就是庄主吧,古代。他说庄主已经请我吃油饼就吃饱了。这侍者就纳闷,说师父,明明一早上看见你没有出门嘛,你怎么吃的油饼啊?结果过了一会儿,庄主就带了好多他的佃户们来登门道谢,顶礼膜拜说感恩慈悲,说感恩大师慈悲,到我们家里去应供。侍者就怪得说,一早上没出去,怎么应供吃的油饼呀?这就叫做身能出碍了,知道吧。

你看我在是哪个念佛的一个劝导书里边就讲过(注:倓虚法师《影尘回忆录》),这是上个世纪民国年间到解放前的一件事情。是哪个居士啊,这个居士还是挺有名的,我忘了是哪个居士了。(注:青岛湛山寺董子明居士)他呢念佛,每天在庙里边发心嘛,发心给帮忙做一些事,但是因为琐碎事太多了,他就喜欢念佛嘛,就自己念佛,觉得有时候如果不必要要紧的事,他就想就把它舍了,没人打扰他只想念佛。结果他就让同修把钥匙拿着,这个钥匙拿着呢,让同修从外面把这个屋子给他门反锁了,他一个人在里面念佛,没人打扰去念佛。

结果念着念着,大概是大殿那边有什么响动,他念着念着,一下子心大概动了一下,就跟我们电视上演的,眼睛一眨,身子就在大殿了。本来在屋里坐着念佛,结果就到大殿里边了。那他拿的那一大串钥匙还自己带着呢,在屋里边锁着呢,反锁着。但是因为这个功夫是什么呢?暂时得到的,非为圣证,所以再想回的时候他回不去了,所以没办法,只好把那锁子敲了,又把那串钥匙给拿出来。

你看这就是咱们这里讲到的典型的四大不织,少选之间,身能出碍。这就是身能出碍的例子。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你不作圣解之心,那么这就是破色阴的先兆,就是好现象,就是等于说马上要旗开得胜了,报子给你报来了,说马上就要打胜战了。如果你作为圣果,证了圣果的这种想法一生起来,马上就入到群邪了,就是有这个乘机就来受害了。就这么简单。

这我们这是上半场的,也给大家热一下身,这就叫破色阴的第一之境,身能出碍。那好时间关系,我们休息一刻钟,十点十五回来继续。阿弥陀佛!

好各位道友们,那我们继续五十一讲下半场的学习,已经到了楞严的末尾,也是最为精彩处。从凡到圣的路途中,其实我们从正面来讲,前面讲到这个菩萨修行的道次第。如果从反面来讲的话,这也算是修行的道次第,只不过它呈现的是正反之别而已了。

我们来看色阴魔境的中间十境里面的第二个,叫做内彻拾虫。就是说顾名思义,整个身体里边他能拿手进去掏一虫子出来,就是这个意思。我们来看:阿难,复以此心精研妙明。还是用这个定心的功夫,因为修行当然是依心为主了。在这种相续的状态中,他就能练出来这么一股子入劲儿、进劲儿,所以你看,复以此心精研妙明

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一直进行一直进行,就会越来越增明。诸位有没有了解过这种增明?咱们都是也是,如果说从修净土来讲,修净土来讲的话,不仅仅我们说用念佛心来增明,信愿心有时候增明的这种功力也是同步非常大的。你就好比说我们对于这个信愿心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吧,你是一个阶段一个阶段地来讲,如果你这段时间可能心地也比较清净,念佛念得这个信愿能够这样滋补上来的话,那就会越来越真切,越来越真实、现实。

就虽然我们现实的这个娑婆世界,跟现实的极乐世界是同步的。你在感受它的时候,它不是一种遥望圣境,或者说一种不可企及的。它就是跟你同步的,极乐世界就是这样生活,然后你就觉得说一念一转,就是活灵活现地摇身一变,从娑婆往生极乐世界,就这种信愿之心越来越坚固,越来越可靠,越来越说服得了自己。这也是一种增明,越来越增上,越来越明了。所以说从信愿的这种方法上来讲,就要有这样的效果,这也可以是我们净土行人复以此心精研妙明的一种功夫。大家始终一直这么进行,念佛人也要往这儿会。

那么这样的观行久功夫深了以后,会出现什么状态?是人忽然于其身内拾出蛲蛔。就能够自己就会见到他的身里边可能会心光内彻,通体就光明了,这样的话他就可能用这个肉手,挥手就能进到自己的身体这个肉身内,就能抓出来虫子。我好像记得看过一个视频就是有这么一个人,但是不知道他是不是属于修行的这种境界,还是说其他歪门邪道的道道。

他就是两个手在那儿一个压着一个,就在一个人肚子上就这样来回揉,揉了一会儿确实就没有动手术,就把他身体里边的这个多的不知道息肉还是瘤子,就给它弄出来了,身体上就看那肚子上连一点伤痕都没有,一点血都没流。有这样的人你看,这就其他的道道都能这样,何况我们说正知正见的修妙明真心功夫的人。

蛔虫我们见过吗?蛲就是比较短、比较细的那个虫子,叫做蛲。蛔就是指的长的细的那个虫子。我们知道到了医院,我记得小时候读书的时候,还有那走街串巷走江湖的那种,走江湖的就拿着打虫药嘛,小时候那个年代的话,小孩肚子里都有虫子。有的在厕所里面见那小孩打下来的虫就这么长,真有这么长的在肚子里面。

可能你们大城市的没见过,我们那小县城的有这样的情形。他那些游医就来了,拿这么高的瓶子,就不知道用那福尔马林还是什么就泡那虫子,泡起来就白色的在里面绕几周,可长了,有的就上一米的长。真是有这蛔虫,不是上次给大家说了吃那个小花花饼嘛,那就是打虫的,觉得那好吃,就撒谎说自己肚子疼,然后父母亲就给你又买这么一筐就给你吃。这就是蛔虫。

那要是得了这功夫,就不要用吃药打了,自己手进去就抓出来一条了。但是人家的功夫在哪里呀?身相宛然,亦无伤毁。不会有伤痕,这个身相宛然就是没有丝毫的损伤。

这就叫做什么呢?此名精明流溢形体。就是说心精妙明的这个光流溢于自己的身体,色身的这个形体之内,所产生的现象。但是大家不要忘了,这只不过是这个精研妙明之行暂得显现这样的境界,不是圣人所证的境界,不能够作圣解之心。那么不作圣解名为祥善的境界,这就是破色阴的先兆。如果你作为圣果之解,那么即受群魔惑乱。

从这个功夫来讲,这样的人在历史上就记载的好多了。大家知道我们那个五胡乱华的时代,有一个非常有名的大德叫做佛图澄。他当时来到这个地方,因为五胡乱华嘛,那个胡人那会儿他们的秉性啊,你给他娓娓道来讲一些细软的道理,他才听不进去呢。他当时就把这个石虎、石勒兄弟就给度了,他当时就是显的这个神通。

那么他显神通的时候,这个平常是他的都是用什么呀,他胸口上有一个洞,有一个洞,平常他就用那个棉花布就塞住,晚上看书的时候他就把这个棉花塞子拿开,身体里面就能发光。身体里边发光呢,就拿开照得满屋子都是光明。佛图澄大师他就有这样的一个说法。所以你看这像佛图澄这样的,他就是这里讲到的,身体里面有了这个心精妙明之光,流溢于形体所产生的现象。

再给大家讲这个终南山净业寺,净业寺那边旁边还有一个牛头寺,有一个叫牛头遍照禅师,他在净业寺就跟道宣律师就有这么一个公案。什么公案呢?他为什么叫牛头禅师呢?道宣律师说好了请遍照禅师到他庙里面去用斋应供,那实际上当时可能发心是看看他的功夫怎么样。这个牛头禅师就去了。

去了之后,道宣律师就跟他两个人在那儿聊天嘛,就在那儿寒暄嘛。眼看着这饭点到了,牛头禅师他饿得肚子响了,咕噜咕噜响。他就不给吃饭,说菜既未妥,就说再等一会儿,给牛头禅师说再稍候稍候,说阿弥陀佛,你再等等,咱们再聊。聊得这牛头禅师实在饿得受不了了,当然人家也是有道的人,所以他去的时候就是有备而来的。他说既然你这个菜既未妥,我付一菜,说我身上带了一盘菜,你要吃的话咱们一块儿吃。腾地一下子肚子里面弄出来个牛头,就给这么放在案上。放在案上以后他才不管三七二十一,就在那儿口一张,就一块一块肉生吞活吃起来了,吃得满嘴都是血,案上都是血。

道宣律师就觉得他太过份了。吃完了以后还把自己的嘴一擦说,这剩下的一半给你,你吃吧。他走了。道宣律师在唐朝是以持戒精严的第一首席交椅,南山三大部的宗主呀,现在的净业寺嘛。结果道宣律师就觉得不妥了,说这太过份了。牛头禅师还不管,管他呢,吃完了以后起身告辞了。

告辞了以后,这个道宣律师就追在沣峪口,现在去终南山还有一个叫沣峪口,还有沣峪口这么一个地方,就追出来。大家知道净业寺山下面就是一汪山泉嘛,很大的一个溪,可以说一个小河了。牛头禅师就把自己的肚子拉开,把肠子拿出来就跟搓衣服一样,来回就在那儿洗,洗肠子。

这是在佛教史里面有名的公案,所以才后来把他叫为牛头遍照禅师。他的寺院现在也在终南山,好像也恢复了,又有一些师父们在那儿住持。像这样的境界就完全吻合咱们,当然人家不是说肚子里面拿蛔虫了,人家把肠子拿出来洗,完全吻合这里说什么?能够挥手于自己的身内抓出肚子里面的蛔虫。

就是这样,完了以后牛头禅师把肠子又塞回去,肚子这么一抹就平了。这就叫修行正在进行时,所出现的都是小儿科,一样样这才排名到第二,第三第四还有更好的呢。好我们再一个一个地往下领略,大家开始来再读,再读三段吧,从又以此心内外精研,一直读到一百六十一页的宝罗空色,就是说青黄赤白各各纯现,此名抑按功力逾分,暂得如是,读到这一段。我们每读就读三段,大家一起来。

又以此心。内外精研。其时魂魄意志精神。除执受身。余皆涉入。互为宾主。忽于空中闻说法声。或闻十方同敷密义。此名精魄递相离合。成就善种。暂得如是。非为圣证。不作圣心。名善境界。若作圣解。即受群邪。

又以此心。澄露皎彻。内光发明。十方遍作阎浮檀色。一切种类化为如来。于时忽见毗卢遮那。踞天光台。千佛围绕。百亿国土及与莲华。俱时出现。此名心魂灵悟所染。心光研明。照诸世界。暂得如是。非为圣证。不作圣心。名善境界。若作圣解。即受群邪。

又以此心精研妙明。观察不停。抑按降伏。制止超越。于时忽然十方虚空。成七宝色。或百宝色。同时遍满。不相留碍。青黄赤白。各各纯现。此名抑按功力逾分。暂得如是。非为圣证。不作圣心。名善境界。若作圣解。即受群邪。

好,就到这里。我们来看,到这里从第三,十境里面的第三境叫做精魄离合,这么一个状态。这个时候就等于说,大概意思就是说,身体虽然还是这个身体在这儿,并没有把它大卸八块,或者说腿就游到胳膊上了,胳膊就转到腿上了。但是精气魂魄意志精神,这是我们通常说的六气,就是人的六种精气神嘛,所以这个时候他就可以,我们如果说一个,怎么讲呢,就是说不是安在本份原来的固定位置了,他可以相互之间沟通交流,互作沟通了,你可以上,我可以下,原来主下的他可以上,主上的他可以下,就到这个地步了。

那从这个词我们来看,开始还是说,又以此心内外精研。如果真要抠字眼,这里面都有说法,你看为什么这里说又以此心内外精研呢?因为大家还记得从第一步开始,我们不是说了嘛,如明眼人处大幽暗,对吧。那我们设想一下,如果我们说眼是开着的,处在一个黑暗的地方,什么都看不见的时候,这个时候下意识会什么呢?会特别郁闷,对吧,郁闷就想,哎呀怎么回事,什么也看不见。

一定是在我们黑暗中的时候,我们想见到光明之心嘛,所以就会向外想把这个黑暗、郁闷的境界舍了,想出这个,所以是向出之心,肯定是生的向出之心,所以故有刚才讲到的精明外溢,向外溢。那么这个时候不作圣解。不作圣解了以后呢,这个时候虽然是不作圣解,仍然继续这个精研妙明心,继续用功。

向外不行了,完了以后反为会什么呀?未免也会一定会有舍外向内的一个心识作用,又反观向内,这个时候就开始有了精明内流了。所以一个是能够身能出碍,一个是肚子里面能挖蛔虫,这是心向内外用功夫用得出现了一个境界。

那到第三个这里就开始又以此心内外精研,是什么意思呢?慢慢达到身和外境都开始慢慢地消融了,变得虚幻了。这个时候就是等于说叫做内外精研,就是不断地内外精研到一个地步的时候,这个时候魂魄意志精神就能够在身体依然不改常态的情况下,相互交相涉入,互为主宾。

主宾就是有时候是以你为主,有时候是以我为主。那这个比较生涩,为什么呢?因为我们现在的人基本上很少研究什么魂魄意志精神,一说魂魄的话都觉得说,这是咋回事呢?很容易就理解成说是第八阿赖耶识吗,灵魂吗,中阴身吗?不是。这是我们人呀,如果把他作为一个(对比),人在哪里生活着?在宇宙间。

那么人如果你也把他视成刚才讲的,如果他也是一个依报,也是一个宇宙,那他一定会有一些什么呢?具体的宇宙气象。就跟我们现在看,外在的宇宙气象不是有阴阳呀、明暗呀、风雨交加呀等等,这都是宇宙的一些,我们现在叫做气象预报吧,都是说宇宙万物会有一种现象。

其实我们在人身上呢,如果你把他进行一个沟通对比,也是属于这种现象,就会有魂魄呀,意志呀,当然这种意志不是我们说意志力坚强的意志。再比如说精和神等等这些,它都在我们的五脏六腑中体现的,像在医书里边一般都说,这个魂魄呢,魂就在肝里边,魄就在肺里边,在肝和肺这个内脏里面体现。

意志呢,意就藏在脾里边,志藏在胆里边,人的胆里边。现在是不是有时候我们轻易地就把胆给割掉了?其实这身体是一样也不能少的。觉得说得个胆囊炎或者什么,算了,反正这医学上研究说没用,就把它割了。哪有没用的东西呀?精是藏于肾,神就是藏于心,精神,我们常说的精神。

这也是人的六大这种,就跟天地的阴阳明暗和风雨一样,这是人的这种。那么如果说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修到这一定的地步呢,就是并没有,这个色身还是这个色身,你看叫做除执受身。执受是什么意思?执受我们一般佛学里面就讲的叫阿赖耶识有执受的功能,执持种子,受熏现行嘛,所以其实我们这个色身就是由阿赖耶识变现成的根身,所以这里叫做除执受身,就是指的我们这个色身。色身还是这个样子,没有改变。

余皆涉入,就是在色身上体现了我们形和相上的一些,形相运筹上面的这些所不能够,我们一般凡夫肉眼也感知不到,其实它是存在的,这样的一种魂魄意志精神,它就会怎么样呢?就会互为主宾,相互涉入。这个大家能够了解吗?就是本身,比如说魂和魄来讲,我们身上的魂魄啊,不是有时候还讲三魂七魄嘛,其实它就是一个活着的感觉呈现出来的一种状态。

我活着,它是你这样的生活。比如我们吃饭的时候就觉得我活着我在吃饭,喝水的时候就我活着我在喝水嘛,看电视的时候我活着我在看电视,这是我们凡夫里边的妄想出来的一种想法。那这种三魂七魄你也可以相似地把它理解成人存在的一个,几方面的一个状态情形。魂和魄呢,魂本身是主上升的,魄就是主下沉的。

但是在这种情况下他就魂能够下沉,魄能够上升,他就修得把它相互之间能够沟通涉入,也就说盘活了,交流了。现在我们不是有国际交流嘛,那么国际交流比如说如果在清朝闭关锁国的时候,他根本就不交流,中国我们就是神州大地,九州方圆,就这么大,不跟外国交流,很少。

但是慢慢现在就成了地球村了,对吧,你看现在我们人坐一个飞机,随便欧洲美洲就去了。不是这么个意思,但是作为一个相似的理解。那么比如说你的这个魄本来是下沉的,但是你这会儿上升了,那你这个魄就成为宾,人家魂为主了。一个为主的时候,其他五个就为辅了。就这样相互来回变换角色一样地相互涉入,就是这么个意思。

所以这里讲到的说,此名精魄递相离合。这是什么意思呢?精魄递相离合就是说,这六种离开自己的本位而合于另外的。就比如说魂离开自己的本位合于魄,魄离开自己的本位合于魂,意志也是各自离开了本位合于精或者神,等等这样的,这都属于什么?自生其乱,就跟外面的天地宇宙的六气是相同步的。那么如果到了这个地步,大家想会发现什么情形呢?大家看:

忽于空中闻说法声,或闻十方同敷密义。就是说,达到这种身境虚融交境的时候,这个就能够涉入互为主宾的情况下会怎么样呢?大家想我们的妙明真心不是本来周遍的嘛,在此始终给大家说嘛,那就说明这个佛法本来是现成的,由于有虚空和世界,所以妄想得以展开,佛法就隐遁了。那现在你把这个妄想慢慢地把它消融了以后,那么佛法就开始显现了。

性具的佛法显现,这个时候,很可能我们过去在研习经典呀,听经闻法呀,或者说一块儿去读诵呀,唱诵呀,等等这一系列的这会儿就开始显现,会怎么样?你看,突然就在空中有说法的声音给你听到,或者你就感觉到十方世界同时在讲这个甚深微妙法,就是这种情形。

我所听过的,就是咱们一块儿有修行的同修呀,比如说密集型地去打个佛七,七天,十四天,二十一天,好像是二十一天。二十一天以后,他就念阿弥陀佛念阿弥陀佛,不断念阿弥陀佛,念着念着后来他就在那儿呆了差不多有五十多天吧,那完了以后出来一个什么境界呢?就是他念的时候是阿弥陀佛,能念能听,不念的时候到处所有的声音,比如说我们讲法的声音,拍桌子的声音,放音乐的声音,在他听来全是阿弥陀佛,就进入这么一种境界。

当然我想未必比这个境界高,但是就是属于一类型的,属于你看说相续就是阿弥陀佛阿弥陀佛,相续久了以后,久习成性就萦绕不断。这个也就是我们过去阿赖耶识里面本来是听道听法的这些习气呀,等等这些作用,就开始所熏习的种子习气,闻法的经验,这时候开始显现了,因为过去有闻法的经验。

由此大家看看,听经是不是很重要?听经闻法非常重要,为什么呢?我们想的说,一遍听明白了就好了,好像就我明白了。一遍十遍百遍千遍万遍都有作用,因为你听一遍就等于说闻熏修熏习一遍了,那你阿赖耶识里面这种经验就越来越丰富。越来越丰富呢,如果你这个时候你看,包括我们今天一听说,诶呀,不作圣解是善境界,一作圣解即受群邪,这个在阿赖耶识里面听得久了,那出来这种境界就有了这个依据,自然而然你就有了这个见解。一次熏,两次熏,不断地熏,这个时候哪怕这种境界出来了,你就自然天生的福报,具足了这种福报,不会心生染著贪爱了,就不会着魔了。那不会着魔了,依然还是听经闻法的种子习气现前的时候,就指导着你知道说这是过去的种子习气,明了了。

所以你看前者说身能够出碍,这还属于个人的感受,没办法说。可是你这个时候有时候我们容易犯的错误,听见闻到声音了,到处都是说法,那就极容易误以为是佛现身说法。然后你自己再按耐不住,容易特别向人表白,欲向人诉,到处去说,这个时候就等于说着魔了,自认为了不起。也有的修行者呀,他比如说做一件事情做得久了以后,后面就讲到,就会有人入到他的这个心识里边,他不认识字,没读过书的,都是说的微妙法。

你看他写出来的那些,都是大开悟的祖师才能写出来的一样。这都是一些境界。可是我们要把握一个原则是什么呢?就是不作圣心,是善境界,永远都不作圣心。这里讲到的说,此名精魄递相离合而已,所显现出来的一种状态。

我们再往下看,又以此心澄露皎彻。这是等于说境变佛现了,这是第一二三四,第四境了,就是境界变现出来,佛就出来了。所以你看我们如果说依着凭借自力修行,自己的用功夫修行,就在这种路途中,不要说十个里边有九个识破了,剩一个没识破就惨了;你十个里边出来这种,我们保准十一个都认错,你根本hold不住,根本经不起这种诱惑。

世间那点贪嗔痴你都经不起这种诱惑,何况修行中出来这种殊胜境呢?所以我们来看,又以此心澄露皎彻,这是什么意思呢?澄就是指的,如果一定要切开讲澄和露呢,澄就是指的止,露就是指的观,止和观的这种妙止妙观的功夫。慢慢久而久之,又是穷研精研到一定的地步的时候,这个时候禅定心就像一个什么呢?心念也止住了,就像水一样澄清,像月亮一样皎洁,所以叫做澄露皎彻

那么这个本觉之内光就开始发明了,发明以后就开始出现了不可思议的境界,怎么样呢?照见十方所有的无情国土,就是照见十方的国土都变作阎浮檀,阎浮檀就是紫金色。我们在《观无量寿经》里面讲到说西方三圣的本尊就是阎浮檀色,就是说明他们是紫金身。全部是这样的颜色,一切有情,就是有情种类都化为诸佛如来了。

你看这个到底是喜呢还是怕,到底是欢喜还是恐怖?都化为诸佛如来,这个时候就会突然间看见什么?毗卢遮那如来高踞在这个,结跏趺坐在这个天光台上,千佛围绕,百亿国土和莲华都同时出现了,就是这种境界。千佛围绕,百亿国土及与莲华。但是这是个什么原理呢?

此名心魂灵悟所染,心光研明,照诸世界,暂得如是。这也是由于我们过去什么呢?心灵魂魄就熏习过这个经教所灵悟所发出来的境界。如果按照这个情形,最可能的就是什么?过去读过《华严经》或者是《梵网经》。你们都学过《梵网经》吧?学过没有?《梵网经》里面主要,虽然这里讲到的是毗卢遮那如来,毗卢遮那就是,我们一般念的话说清净法身毗卢遮那佛,圆满报身卢舍那佛,其实这里应该指的是圆满报身。

但是在《华严经》里边,比如说有六十华严和八十华严,那么六十华严称之为旧译,八十华严属于新译。那么在六十华严里边,一般把这个报身佛叫卢舍那,八十华严里面就把这个称作毗卢遮那,这是有这么一个区别在这里。前面的大德法师讲过的时候,这个做了一个说明,也给大家交代一下。毗卢遮那报身佛,那么他也有一个遍一切处、光明遍照这样的一个功德。

在《梵网经》里面讲到说,尔时莲华台藏世界,赫赫天光,师子座上卢舍那佛,就是形容的这个境界。在里边不是有偈文嘛,如果大家听过这个《梵网经菩萨戒》,应该有印象。里面讲到的:

我今卢舍那。方坐莲华台。周匝千华上。复现千释迦。一华百亿国。一国一释迦。各坐菩提树。一时成佛道。你看就是在这个报身毗卢遮那如来、卢舍那佛的这个莲华台上,莲华台上,每一个华上,一千个千叶华嘛,千叶宝莲嘛,每一个叶上都有一千个释迦佛,一华上面,一个华上面都有一百亿个国,每一个国里面都有一个释迦如来在菩提树下正在成道。

所以你看这就是说报身的正报,对吧,他是报身佛嘛,他的正报莲台就成了什么呀,就成了我们的依报了。每一个释迦牟尼佛都在这个国土里面,坐在菩提树下一时成佛道。你看整个这个世界有多少。

都是学了这些经典以后,那么这个时候呢,由于闻习华严、梵网这种境界,就看到色阴将破的时候盘活了,就开始又显现出这样的一种境界了。千佛围绕。俱时出现。那大家想,你看为什么一会儿出来这么一个,一会儿出来那么一个,为什么呢?我们的坚固妄想把这个色法固定在这儿的时候,它是死的对吧,钉是钉铆是铆,这厕所就是厕所,厨房就是厨房。这就叫坚固妄想。

你想如果把这个色法把它稍微盘活点,就等于说把冰化了一样。冰化了一样,你可能冻冰的时候你说这个角上的是这滴水,那个角上的是那滴水,对吧。但是把这个冰化了以后,它就水四处就开始交织了,就跟刚才讲的,魂魄意志精神它就相互交织了。交织情况下就等于说盘活了,把这个兜解开了,里面的东西就不断地往出来冒。

冒的时候你就要能够兜得住,知道是这么回事。如果你执著这个进去的话,就等于说正受失去了,那么你就当作圣解,那就等于说兜不住了,就惨了。它什么东西随时都有可能冒。一旦把色阴破了以后,你一执著什么,就出来什么。你想见什么佛,你天天见,你念药师琉璃光如来,他就现给你看,念观音菩萨,他就现给你看。

这就是色法破了就盘活了。可是大家要知道,尽管如此,但是它不是一证永证的,是什么呢?暂时出来一个。特别是如果说我们从见佛的这个境界上来讲,跟修净土的还是有一点小小的说明。为什么呢?因为如果我们修心法,修空法,那是什么呢?不以求心而修的。不以求心而修的话,那你现出来的这个佛境一定不是真实境界。

可是念佛人他是以什么呢?忆佛念佛,现前当来能够见佛,以这个心发心来修,所以说念佛人见佛他属于因果相应。你不求而出圣境的话,那属于因果不相符了,那就有可能是魔境。所以特别是在这一段,境变佛现的中间十境中,这个给大家做一个说明。

再一个另外的话,为什么要远离魔境呢?其实也不一定就是说修净土念佛人就没有魔境,但是魔境比较少,为什么?如果你这个心态摆得正确,以念佛,以信愿,深信切愿来念佛,对阿弥陀佛的四十八愿有决定的信心的话,仰靠佛力。那么这个时候呢,你的这个念佛力,仰靠佛力的这个功德就会盖过你这个烦恼力。

那自然境界出来也就随它去了,有佛力加持不受干扰,所以着魔的机会可能相对少点儿。如果你光靠自力,没办法转移的时候,那么这个时候有可能就会着魔了容易。但也不是不着魔,如果你的信愿力量不够,他力的这种仰力,就是对阿弥陀佛的这种信心,对观音菩萨、西方三圣的这种仰靠力、依附力不够的话,这个时候很可能就也会着魔。这是一样的道理。

所以这里的话,你看蕅益大师就在这里解释得非常好。他说为什么?就是因为一直又以此心澄露皎彻,就是这个精研的功夫一直这样进行下去,内心发明,就是说所见这个时候报土乍现。报土乍现,乍现是什么意思?就是突然间这么灵光一闪显现一下。那我们也有一些常念佛的人或者常禅观的人,肯定也有这样,就是突然间有那么一念就好像开悟了似的,或者诸佛灌顶似的,极其清凉,这也属于乍现,就是那么一闪,一下下而已。

你就一旦我们觉得这好,我昨天出了什么状况,哎呀看见什么了,到处去说的时候,就等于说,当然不是受这种大魔,就是入了小魔了。入了小魔你还无伤大雅,还继续说,越说越说,说得多了以后就入大魔了。所以说还是如此,不作圣心,名善境界,祥善的境界,一作圣解,即受群邪。这是第四境。

我们再来看第五境,叫做什么呢?宝罗空色境,色阴魔相。还是又以此心精研妙明,但是这里开始状态出现了一个非同寻常的,你看:观察不停,抑按降伏,制止超越。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你在这个禅定心中,精细研究这个妙明,就是这个观察力,这个慧力,观察不停,不断地观察不断地观察的时候,会怎么样?会抑制自心。就是说这个时候呢,把自己的这个妄心、这个自心给按住了,烦恼心给按住了,令它不动,用这样来降伏其心,这就叫抑按降伏嘛。

抑按降伏的时候,这个时候就会制止力,就是制止它、把它抑按降伏的这个力量把它怎么样?一直使劲,就跟我们说,怎么说呢,搬一个东西吧。搬一个东西呢,始终常态的力量下你可能拿不起来那个东西。但这个时候你一说,你说那个船工号子一样,说大家一起来喊,呼的一声起来了。这就等于说什么呢?这个时候的力量超越常分了,就比平常超越了,所以这叫制止超越

就是按烦恼这个心力突然间超过了你所能够,不知道怎么说呢,就是说常情,平常的那个相续的持平的状态,你就突然间猛地来这么一下。这个时候会怎么样呀?妙明的这个心逼急了,就会挥洒地发现了一种什么?

突然间看见十方虚空成了七宝的颜色,甚至百宝的颜色。有时候我们也能看到这种空中的彩虹呀,这种绚烂的颜色,就会激动不已。这就是十方虚空都成了七宝色、百宝色,同时遍满,不相留碍。你看如果说在佛法的有一些,应该是华严宗里面有一项这样的次第观,就是观什么颜色,观什么颜色,观得久而久之了就是说,你观黄的,整个世界都是黄色的,观青的,整个世界都是青色的。

那么这里是什么呢?就是说用这个用功的心不断地观察,就一下子迸发出来这么一种境界,各种颜色在遍满虚空,但是还相互互不影响。青黄赤白,各各纯而现,就是各各现,不是混杂的,各各而现。这是什么原因呢?你看这里佛讲了,这是什么?这是说定中用心,就是定里边用心用得太过猛了,抑制压按的功力太强了,越于常分,所以这个时候就等于说定力超过智慧了。

大家知道,这个就是定大于慧了。定力超过观照的智慧的时候,就等于说止多于观了。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心被逼迫到一个极致的时候,暂时得到了这样的一种境界,不过过不久就会没了,不是圣者所证的境界。可是如果一旦你住进去,高兴不已的话,有可能就会即受群邪了。

那么蕅益大师在这里判得非常好,他把前面的见到十方如来围绕毗卢遮那等于说什么呢?就是用功用得到了一定的地步的时候,心地发明,报土乍现了,就是实报庄严土猛地给你闪忽这么一下。这里是什么呢?他说这是于观行中,由圆解力,就是你再进行功夫深度地不断地进入,暂时,蕅益大师特别有智慧,他怎么形容的?说暂时横见寂光世界。

大家怎么理解这个横见寂光世界?他说非关断惑,故不可作圣解。常寂光世界大家都听过,就遍一切处嘛,光明遍一切处叫常寂光,佛陀所居的,法身佛所居的常寂光世界。他这里形容的叫横见寂光世界,非关断惑。什么是横见呢?就是本来你依照现在的实力你没资格见,偶尔地让这么给你闪忽地让你看一下。这怎么打比方呢?

横见就这样吧,比如说这面有一堵墙,对吧。这一堵墙的高度是高过我们身高的。高过我们身高呢,比如说假如这边是凡夫世界,那边是常寂光世界。怎么叫横见呢?虽然墙比你高,但是你会怎么样?会怎么样?你跳一下,你嘣嘣嘣地跳几下,那么有时候一旦你这个劲使好了,脚下这么一蹦把身体蹦起来,跳起来的高度盖过这个墙的高度,猛地朝那边瞭望了一眼,这就叫做横见,明白吧。

这是这里边打了一个比喻,就是比喻说这个空成宝色,就是说偶尔地有这么个感受,并不是你的身高真的就高过这堵墙,等于说你断烦恼的资本已经断得你够得着能够现见寂光世界了。大家要知道,要是能够竖见的话,就等于彻底见到寂光世界,破无明才能,破一品无明才见一分法身,才能见一分寂光世界。所以这里蕅益大师说,非关断惑,不可作圣解。常寂光世界你看,这么多的颜色,一样一样的颜色,还互相不干扰,各各纯现,不相留碍,七宝色、百宝色同时遍满。

那我们现在的话,随便见一个放光现瑞都到处想显摆,大家就喜欢看微信上传的那个小视频。确实有时候天空现瑞相,咱们见得也多呀,到这些四大名山,名山道场,祖师道场,那现在我们说的彩虹什么这是小事。很多时候天空中就是七彩斑斓的这种会有。前几天还看到一个视频里边到处都是云彩,有一个龙,前面两个爪子,后面两个爪子,真的是活灵活现的。

那个视频呢,头一次的时候可能还是光视频,后面就被配上咒语了,可能是念这个请龙王的咒语还是什么,藏地的喇嘛师父念的。那龙就在云端里边蠕动。我就看了说,这到底是真的呢还是做的呢?因为前几天不是云端有这个佛像、菩萨像就露出来了,就大家不明就里地觉得说这个好,是真的佛菩萨空中显现了。

但是有的如果看见这是从电脑上做成的,他就又退了心了。所以有时候你说这好还是不好?这个龙也是不断地在那儿蠕动,我看了一下,它在天上飞得特别难受。我想这龙要是出来,不至于这么难受吧,行云流水嘛,对吧。它在那儿就前两个脚后两个脚,就跟那个,说不好听一点,就跟那低级的小虫子在地上这样蠕动一样,来回在这样蠕动,好艰辛地往上冒了一下,然后从云里面穿过去。我觉得很可能是电脑做的,这也不管他,但是那个咒是真的,咒肯定是真的。

所以这都是修行人向妙明心进发的时候,所用功的心把这个妄心抑住了,按住了,逼发出来的这种光明途中的风景。这么看就好了。所以说依然还是不作圣心,是善境界,作了圣解,就是群邪了。好我们再往下看,第六是什么呢?这个我们读了没有?没有读。我们再把这个读一下,第六,光读这一段,暗中见物,一起来。

又以此心。研究澄彻。精光不乱。忽于夜半。在暗室内。见种种物。不殊白昼。而暗室物亦不除灭。此名心细。密澄其见。所视洞幽。暂得如是。非为圣证。不作圣心。名善境界。若作圣解。即受群邪。

好,这一段。这叫做暗中见物的功能。还是依然又以此心,还是依然依着这个禅定智慧之心,精研妙明心性。那么慢慢的话,你看精光不乱,就是你的定力中,相续的这个精细的心光能够凝然不乱了。这个时候突然间哪天因缘来了,忽于夜半,有的版本里写的夜合,好像小本里面写的夜合。刚才有同修给我讲到,大本里面是夜半。那可能在某些版本里面是夜合呢,还是说这个小本子印错了。那么就以夜半来吧,忽于夜半

我们说不是有昼夜六时嘛,每夜也有六时,差不多十点之前叫做初夜,两点之前叫做,半夜两点之前叫做中夜,十点到两点,那么十点到两点的话,看起来的话那这就是夜半,就是十点到两点,说明这个情形一般发生在晚上,夜半之时。那怎么样?

忽于夜半,在暗室内,见种种物,不殊白昼。这个不殊,读起来就是差别的意思。能在夜半的暗室中见到种种的物象。大家要知道这个暗室中所见的暗物呢,不是说我们这会儿比如说咱们里边有这么多的摆设,然后我突然看见了。是等于说什么呢?平常这个室内没有的东西也能看得见了,你比如说鬼。好多嘛,以前我们记得乡下有一些村落或者什么尽见过,我们窑洞里面小时候住的,就有的老人家就说嘛,晚上就看见什么呢?就有那火球,他们在炕上睡觉,就看见在地上滚来滚去,还这边滚到这边,这边滚到这边,然后就没了,从地里面就没了,收进去了一样。

那么这个就是说的暗中出现的物,并不是说白天我们能看得见,晚上看不见了,突然间看见屋里摆设的。是什么呢?能够见到暗里边就是平常晚上也见不到的东西,而且跟白天见到的一模一样,分明显现在面前。而且原来屋子里面所有之物还是依然如故,也没有灭除掉。也就是说,看见的你看见了,没看见的也能看见了,大概是如此吧。

所以说,而暗室物亦不除灭。可是问题是什么呢?尽管这样,也是什么呢?也是你这个心光细腻而得的,你看这里讲到的密澄其见,而得其所见而已,得其所见。所视之境也能够洞彻幽微,所视洞幽。就是把它贯一遍,因为这些话太精炼了,读着读着就读不懂了。也就是说你所看见的境界洞彻幽微,就显得突然间分明目前了,又微细又明朗。

大家想想,打个比方吧,就跟你老眼昏花了,突然间你眼力好了,就那样的,还是有差别的。或者近视眼,不戴镜子的时候你觉得啥都看不见,突然间眼好了,飞蚊现象也没有了,整个透彻明朗,明明白白的,就这种感觉。

所以由此中可见,你看,非为圣证,不作圣心,就是这并不是你圣量所证到的现象。在这个时候往往就是能见到鬼了嘛,肯定能见到鬼了,这才叫做活见鬼了。大家要知道,在《正脉疏》里面注释的时候就说什么?他说:盖鬼神精魅恒杂人居,互不相见。就是大家都觉得说鬼离我们很远,其实人多的地儿鬼就更多,大家知道吗?都一般说人住的多了就阳气足了,就没鬼了。

人少的地儿鬼都不住,就是没人的地儿鬼是不住的,哪儿人越多,鬼也就跟着越多。是这样的大家知道吧。就是我们现在这个堂里边,出去街头,十字街头,哪里都有,到处都是鬼,但是互不相见。而且有的地方有鬼平时见不到。你比如说就像一天吧,上午的话阳气足,鬼的话,如果有这种功能的人,就是到了暗中见物这样的一个修行的功夫,那他就看见,上午的鬼都在那墙角阴暗处潮湿处,就在那儿猫着不出动;过了午后,下午开始他们就活跃了。但是有一个宗旨,他们就是到处乱串,午后就到处乱串了,跟人一样喜欢人多,少了他也觉得孤单寂寞,不去住了。

在《正脉疏》里面还讲到,说这个,交光法师讲的说他就听到这么一则,就是曾有人闻嘛,曾听到有人说,坐在这个静室里面就在禅坐的时候,突然就看见什么呢?说有一个人从地上出来了,另外一个人又从墙里边出来,两个人在那儿商量还合计了半天,不知道叽叽呱呱说什么话,听不懂,然后说了半天以后,说了以后呢又各自从各自的原处又走了。

你想看来鬼的世界里面也是如此,就跟咱们串个门一样,或者到商场里逛荡一下。可能在人家鬼道里面,也不知道这些人为什么要到这儿来,他们之间在你说他说的时候,在干什么说什么听不懂。所以这个时候就是等于说什么呢?同步显现了。

我给大家说,好像也讲过,就是在我们著名的有一个某禅堂里边,这是听一个师父亲口告诉我的。就是在那儿禅修着禅修着,突然间眼睛睁开,对面一个师父在那儿打坐,可是就跟他同步的嘛,就是怎么说呢,就是重复的,两个色身在一起重复一样,就这样的感觉。这个师父在这儿打坐,正在禅堂里面打坐呢,一个女鬼也坐在那儿,穿着蓝色青花的旗袍,头发梳得非常讲究,化妆,就是脸煞白煞白的,一动不动地就看着他。

你说我们这会儿,不要说你这会儿给坐这么一个,吓死人了。禅堂里面打坐打得心水澄凝了。你看,那相信功夫未必到此地步呀,因为这时候已经开始破色阴了,不一定到此地步,可是偶尔地一闪都能闪出来这样。他们禅堂里面因为在那个动乱年代的时候里边就停尸嘛,停尸,所以有的夭折了的也往那儿送。

他们说老看见一个小孩在里面跟着经行,就是说坐香坐完了起来经行的时候,他就在里边甩膀子,就跟那禅和子一模一样。都看得见,都习以为常,见怪不怪了。这些呢都属于这里讲到的暗中见物的功夫,都是如此的。那好我们再读一段,第七个,这个就更厉害了,叫身同草木。你说死了嘛,他还没死;你说没死嘛,他没感觉了。好,一起来读。

又以此心。圆入虚融。四肢忽然同于草木。火烧刀斫。曾无所觉。又则火光不能烧爇。纵割其肉。犹如削木。此名尘并。排四大性。一向入纯。暂得如是。非为圣证。不作圣心。名善境界。若作圣解。即受群邪。

好。你看这里还是以这个禅观心,也包括怎么说呢,就是反闻闻自性的功夫也罢,净念相继的功夫也罢,这个时候会怎么样呀?内身外境突然圆入融虚了。这里讲到的,我看这个词是怎么说,圆入虚融。这个时候就等于说这个功夫到一定的地步的时候,就是突然间虚融了以后,就是你看身体的四肢就跟草木一样,火烧也没感觉,刀砍也没感觉,丝毫没有知觉,烧也烧不了,就是火点起来了也不能烧他的身体,刀割他的肉就跟削木头一样。

你说这是一种什么境界呢?能理解吗?能理解,怎么理解呀?你看这里讲到一句话,说到说,此名尘并,排四大性。这就是把它白话地翻译一下就是,这就是名为诸尘并销,排除了四大之性。也就是说我们反闻的功夫,假如说这个行者是修反闻闻自性的,那么他的功夫比较入得精纯了以后,暂时显现出来这么一个。

也就是说,什么叫做圆入虚融呢?咱们的身体是由什么组成的?刚才讲四大,外在的世界也是由四大组成,我们这叫内四大,外面的叫外四大。现在修到这个功夫的时候是什么呢?就是把这个内外四大给它内外圆融无碍了,所以这里叫做圆入虚融。圆融无碍是个什么境界呀?我们一听下意识就常识地讲,佛法的道理也是圆融无碍的,说哎呀,这肯定是这个道理通了。

不是的。这个时候不是道理通了,不是思想通了,是什么通了?物质通了,明白吧?内四大,我们凡夫的妄想执内四大为我嘛,所以外四大就是世界嘛,好像彼此毫无关系,对吧。你看这是个外四大,这张纸。你说我这噌地撕它一下,它疼吗?它疼不疼?我疼不疼?对呀,我不疼呀。

你这手皮上这块不要撕,你这掐一下就疼得不行,这为什么呢?因为我们把内四大用这个妄想依附在上面,执著为我,所以我的感受都在内四大上。拍桌子的时候也是手疼,桌子不疼。但是我们现在这个时候,如果就进入到圆入虚融的时候,就是这个色阴将要破的时候,能令内外四大就相互交涉了。刚才是精气神在交涉,这会儿是什么?身体也开始交涉了。

这个时候就假如啊,因为我们习惯了我们跟世界,大家换位思考才能理解这个。假如世界是我们,比如说现在这个空调是我,空调是主体的我,我所有的感知都在空调上,那么这个时候踹一下空调,它会疼,但是踹一下我,我会怎么样?没感觉。这是个比喻,因为我们还没到这地步。

但是如果人家真正到了那个地步,内外四大交融了以后,就全是物质性了,你哪里有个精神感受啊。你说你随便砍它弄它,这个桌子你砍它烧它,它有感觉吗?都是身体这个妄想感觉。但是这个时候把它如果,把内外四大圆融了以后,就怎么样呀?就能够融为一体,这个时候就叫此名尘并,就是说根身和器界两个都忘了,并为一体了。既无我的根身,又无外在的器界,他就是一个,怎么说呢,就是一个物质而已。

这个物质是没有疼痛性的,由此感得它就你想砍想杀它都没感觉呀,烧也罢割也罢,它也没感觉了,所以这就叫做此名尘并,排四大性,一向入纯,暂得如是

一向入纯是什么呢?就是一向专门用这个反闻闻自性的功夫入于精纯之地。因为这真的这话太简炼了,有时候不贯一下的话就没办法领解。尽管如此,还是什么呀?暂得如是。非为圣证。不作圣心。名善境界。若作圣解。即受群邪。你看这就是身同草木,这是第七种境界。那好吧,我们也把它三七分开,今天的时间关系,就讲到七。还有三和这个受阴,进入这个受阴魔相的时候,具体是怎么个情形,那我们只能够下一回再继续讲解。下面请大家合掌。

闻法功德殊胜行。无边胜福皆回向。

普愿沉溺诸众生。速往无量光佛刹。

十方三世一切佛。一切菩萨摩诃萨。摩诃般若波罗蜜。

愿生西方净土中。九品莲花为父母。

花开见佛悟无生。不退菩萨为伴侣。

好,阿弥陀佛。

0:00 / 0:00
楞严经1
楞严经2
楞严经3
楞严经4
楞严经5
楞严经6
楞严经7
楞严经8
楞严经9
楞严经10
楞严经11
楞严经12
楞严经13
楞严经14
楞严经15
楞严经16
楞严经17
楞严经18
楞严经19
楞严经20
楞严经21
楞严经22
楞严经23
楞严经24
楞严经25
楞严经26
楞严经27
楞严经28
楞严经29
楞严经30
楞严经31
楞严经32
楞严经33
楞严经34
楞严经35
楞严经36
楞严经37
楞严经38
楞严经39
楞严经40
楞严经41
楞严经42
楞严经43
楞严经44
楞严经45
楞严经46
楞严经47
楞严经48
楞严经49
楞严经50
楞严经51
楞严经52
楞严经53
楞严经54
楞严经55
楞严经56
楞严经57
楞严经58
楞严经59
楞严经60
楞严经61
楞严经62
楞严经63
楞严经64
楞严经65
楞严经66
楞严经67
楞严经68
楞严经69
楞严经70
楞严经71
楞严经72
楞严经73
楞严经74
楞严经75
楞严经76
楞严经77
楞严经78
楞严经79
楞严经80
楞严经81
楞严经82
楞严经83
楞严经84
楞严经85
楞严经86
楞严经87
楞严经88
楞严经89
楞严经90
楞严经91
楞严经92
楞严经93
楞严经94
楞严经95
楞严经96
楞严经97
楞严经98
楞严经99
楞严经100
楞严经101
楞严经102
楞严经103
楞严经104
楞严经105
楞严经106
楞严经107
楞严经108
楞严经109
楞严经110
楞严经111
楞严经112
楞严经113
楞严经114
楞严经115
楞严经116
隐藏音频列表
播放音频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宏海法师文章列表

楞严经导读

凡大部头的佛经,若欲深入地去学习和研究,必先要选择...

为什么这个愿非常了不得

第二个愿就非常不得了了,增上誓愿。 伏请世尊为证明,...

同样一个东西,每个人产生的想法不同

这个妄想是怎么来的呢?我们一念明了的心跟外境接触的...

《楞严经》对治攀缘心的三道防线

这地方有讲到一个观念:生命的转变,是来自于内心的转...

为什么要断离偷盗

汝修三昧,本出尘劳,偷心不除,尘不可出。纵有多智禅...

【推荐】为什么我们经常会去做不该做的事

在整部《楞严经》的理论篇当中,佛陀主要是告诉我们两...

一切众生,生死相续,以淫为首

【若诸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淫。则不随其生死相续。...

断除淫欲心是修道的重要根本

预记末法 【我灭度后,末法之中,多此魔民炽盛世间,广...

【注音版】金光明最胜王经

金光明最胜王经...

【注音版】大悲咒修持仪轨

大悲咒修持仪轨...

大方广佛华严经(80卷)

大周新译大方广佛华严经序 天册金轮圣神皇帝製 盖闻:...

【注音版】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日常如何修行净土

这是从《印光大师文钞》里摘下来的开示净业学人日常如...

圆瑛法师:念佛能消业障

一切众生。自从无始一念妄动。而有无明。从迷积迷。以...

净界法师:闻法仪轨

(第一讲) 监院法师慈悲,诸位法师、诸位同学:阿弥陀...

学佛中常见的八种「病态」

一、煞有介事型 张口闭口,便是顶礼某大德;对人言必称...

【佛教词典】哦哆也

梵语 gatayah。意译作行。去来不住之义。大日经疏卷七...

【佛教词典】青莲

(譬喻)梵语优钵罗Utpala,青色之莲华也。其叶修广,...

如何使人际关系不复杂

答案只有四个字,即「用情用理」。意思是说用慈悲、用...

如何通过身口意三业修净土

从积极地行善来看,我们要修五戒十善,六度万行,自利...

生气真傻

头顶天,脚踏地, 人生全在一口气; 切记气上有三记:...

印光大师嘉言录--告注重因果

甲、论因果之理 ● 因果一法,为佛教入门之初步,亦为...

人体器官衰老时间表

骨骼:35岁开始衰老。25岁前骨密度一直在增加。但35岁...

贤者五福德因缘

一日。佛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与诸比丘宣说贤者五...

消业往生与带业往生

近来差不多在全国各地,围绕着关于净土宗的异方便带业...

不孝子孙来讨债败家,该如何化解

一者为彼守护一切财位令无损乏 若有人读诵这部经,思惟...

对治愚痴,作善为业

三善十一者:无痴者,于诸事理,明解为性。对治愚痴,...

常随佛学

这天,波斯匿王乘着庄严宝车来到舍卫城外的林园游观。...

如何择法择师

问: 如何择法择师? 智慧法师答: 《瑜伽师地论》里...

脚底养生功效多

人的脚底有70多个穴位,6条经络起止于脚上,与人体各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