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全站文章(第70页)  【随机推荐】

一心专念,将来必定见佛

当初阿弥陀佛为转轮圣王的时候,观世音菩萨就是他的长子,大势至菩萨是他的次...

台湾艺人席曼宁的学佛体悟

台湾艺人席曼宁过去曾三度入围金钟奖。每次她在准备得奖感言时,形式上虽条列...

如何获得佛法正见

佛教各乘各宗都把得到正见作为修行最重要的前提。如《佛性论》所说,学佛要以...

越三祇于一念,齐诸圣于片言

《阿弥陀经》说: 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什么叫多福德?不是说我们...

美容靓汤:七星五彩豆腐羹

番茄由于含有维生素P,可提高人体皮肤的生理功能,帮助改善肌肤粗糙现象,使...

学习也得有个方法

现在和大家讲讲学习的方法,不然以后的经文,特别是《华严经人法界品》,你没...

平淡对人心清净的重要

一个人从小到大常常有很多欲望,为了实现这些欲望,他们常常会想尽各种办法,...

心灵的佛堂

第一次跟婆婆一起去上香,走了十多里山路,又坐小三轮到县城,然后乘了两个多...

弯腰拾起的尊严

很久以前,一位挪威青年男子漂洋过海到了法国,他要报考着名的巴黎音乐学院。...

抢不走

一日,临济禅师跟随老师黄檗禅师一同下田工作。临济禅师走在黄檗禅师的后面,...

广发菩提心,成就佛功德

佛功德不可量。究竟佛功德在何处呢?在我们心中,佛即心,而心即佛故。然心又...

如何让佛号更加坚定呢

你的佛号跟你的心理的水平是有关系的。你心理的素质不够,你是创造不好坚定的...

八字是注定的,为什么又可以改命

问: 人的八字是注定的,念佛可以改变命运。可是有些人有...

如何布施给乞丐才能更完满

问: 说到财布施,我们到路边给乞丐布施,朋友说到那些乞...

布袋和尚诗偈中为人处世的哲理

布袋和尚是五代的一位高僧。法名契此,又号长汀子。明州奉化(浙江)人。以神...

净土往生者的宿命通

【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 第五愿】 生者皆得宿命愿: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

梦里的境界是怎么出现的

【如人梦中所见山川人物,皆依梦心所现。若无梦心,必无梦境。设无梦境,亦无...

净土法门的临终助念

死亡,对一般人来说,是一恐惧而痛苦的事情;而对净业行人来说,却是法身慧命...

说话的禁忌

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人,随随便便说人家的短处.或揭发别人的隐私,不仅有碍别...

三障的由来

我给大家讲一讲这个三障。三障:第一就是报障,第二就是业障,第三就是烦恼障...

了生脱死,必须要克尽伦常之道

欲皈依佛法,了生脱死,超凡入圣,必须要克尽伦常之道。倘不能敦伦尽分,闲邪...

为什么有的聪明人坎坷终身

印光大师文钞原文: 聪明人,均属矜夸,暴露,尖酸,刻薄,其心绝无涵蓄。其...

立秋后应常吃的食物

经过一整个夏日高温煎熬,终于迎来了秋高气爽的季节。中医有春夏养阳,秋冬养...

对治贪心的不净观及异体观的修法

无始以来,众生以颠倒分别妄执诸法为常,五欲为乐,自他众生实有存在,身体清...

淡然面对一切

关于清政府任命刘铭传为台湾总督,有一段小故事: 当时李鸿章并没有直接把刘...

心如虚空,量周沙界

韩国代表佛宝的通度寺(因收藏佛陀穿过的袈裟),拥地两千余甲,另一代表法宝...

三种人生比喻

有一位老师有一天带学生坐船,当船行到湖中央时,他问学生:「有一种东西,跑...

这里本来就是地狱

无德禅师收了不少青年学僧,大家慕名而来跟他学禅,禅师叫大家把所有一切都不...

注意足下 细微处见精神

日本的禅寺,往往都在门口挂着一个牌子,上面写着:注意足下。意思是要来人把...

这样的学佛思路对不对,能真的幸福吗?

问: 我的母亲接触佛法后,大事小事忙不停,把自己搞得像...

孝道是什么,该如何弘扬孝道

问: 现在弘扬《弟子规》的朋友们也经常宣扬《二十四孝》...

管教父母对吗,如何让家庭关系和谐

问: 我总想管教我父亲的不良习惯:打麻将、饮酒。我觉得...

在家佛弟子如何尽善尽美完成孝道

问: 在家佛弟子如何尽善尽美完成孝道? 大安法师答: ...

现在许多僧人住在居士家如法吗

问: 末法时期白衣上坐,讲僧团过失,讲法出光盘,这样如...

家里人爱钓鱼,应怎样对待此事

问: 请问师父,家里爱人爱钓鱼,应该怎样对待此事?我应...

「善男子善女人」和「男子女人」有何差别

问: 善男子善女人和男子女人有何差别? 大安法师答: ...

皈依后在行为上要注意哪些

问: 皈依之后在行为上要注意哪些?《地藏经》上说:若遇...

佛教徒快乐的秘诀

大乘菩萨行的安乐行,不但要自己求安乐,还要所有的众生也...

学佛的三个阶段

简单来说,佛法分为人天乘、解脱乘、菩萨乘。人天乘就是走人天的道路;解脱乘...

谁愿作阿修罗呢

佛教把贪、嗔、痴名为三毒,三毒于人乃致命的三害。此中,嗔,就是指动不动生...

修福从珍惜一粒米开始

一粒米在现代人眼中,谈不上有什么价值,但要知道需多少因缘才能成就这一粒米...

化解夫妻冲突和矛盾的技巧

夫妻之间经常有些小冲突和矛盾,这再正常不过了,关键是如何能巧妙将这些冲突...

为什么恶人不得恶报

问: 佛家强调因果报应,但在当今这个社会,我看到的都是...

不学弟子规,往生净土就会落空吗

问: 现在有人说《弟子规》就是佛的戒律,不学《弟子规》...

怀孕的胎儿有缺陷该怎么办

问: 我和妻子都信佛,妻子怀孕五个月了,胎儿都能动了,...

如何回向给被堕胎的胎儿

问: 如果由于医院检查出了胎儿有畸形,因而犯了堕胎的重...

请法师到自己家供养,这样是犯戒吗

问: 弟子这里有法师来,可是有师兄却说是奔他而来的,就...

「能行即是佛,何须念」这个知见对吗

问: 经常有人说能行即是佛,何须念?这个知见对吗? 大...

念佛是否要功夫成片才能往生

问: 有人说念佛要功夫成片才能往生,但是弟子念佛多年也...

《苦行头陀墓林僧笔记本》是否能流通修学

问: 最近全国各地流行的《苦行头陀墓林僧笔记本》一书(...

忏悔常识问答

问: 何为忏悔。 答: 于三宝前发露已罪,痛责悔改,哀...

修药师法门是否比弥陀法门好

问: 有人说弥陀法门是送死的法门,如果修药师法门,生能...

助念得力是不是就能百分之百往生

问: 近来有一助念团很有影响,据说很多生前不信佛或者横...

五逆十恶能往生,是否就可以杀盗淫妄

问: 信得及五逆十恶亦能往生,所以不需要戒烟、戒酒及至...

绝食求往生这样可以吗

问: 有一位女居士,因为婚姻失败,十分痛苦,不想活下去...

修净土的人如何静坐

问: 专修净土的人静坐时,吸阿弥,呼陀佛,还是不管呼吸...

这是否与一门深入的原则相抵触

问: 平时念《阿弥陀经》及佛号,有时帮莲友临终助念结缘...

念佛念经持咒该如何发愿

问: 念佛念经持咒该如何发愿?回向给一切众生是否功德最...

专修与杂修的利弊得失

问: 古往今来求生净土的祖师们,对于念佛是否往生的解释...

念佛时头很憋很涨,该怎么解决

问: 为什么念佛时头很憋很涨,越精进越难受,而且近来出...

修净土法门者,应如何受持读诵大乘经典

问: 上品上生应读诵大乘方等经典,修净土法门者,应如何...

被贪欲的念头所系缚

过去,佛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时,摩诃迦旃延尊者住在跋兰那聚落的乌泥池旁边...

盲龟值浮木

每百年才能从海中探出头来一次。而大海中有一根浮木,上头有一个孔洞;它浮在...

不乐于五蕴则解脱

昔日,佛在毗舍离猕猴池侧重阁讲堂时,有四十位比丘住在波梨耶聚落,他们精勤...

佛教对地理风水的看法

佛教对于世间万象,都有深入的观察,了知天有天理,地有地理,人有人理,物有...

何故阿弥陀佛来了,为何不把此人接走

问: 有位信士,一次她病重,可能是她过去世种过善根,遇...

诚敬二字在念佛中占有什么样的位置

问: 诚与敬在念佛法门中占有什么样的位置? 大安法师答...

脑海总是浮现很多的恶念,应减轻往昔的业障

问: 为什么脑海里总是浮现很多的恶念,有时候对佛也起恶...

念佛怎样才可以入定呢

问: 我在生活中,以静坐常思己过,闲谈不论人非自警,佛...

如何才能摄心念佛呢

问: 平时念佛都是散乱心在念,如何才能摄心念佛呢? 大...

烧香没有固定时间,请问这样是否不好

问: 我没有皈依,但我这十几年来,每天只要在家,一般第...

东林寺为何确立两大参照系

问: 东林寺为何确立净土五经一论的圣言量和中国净土宗祖...

如何理解「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

问: 如何理解舍利弗,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 ...

接触佛法半年多,为什么对佛法没有什么疑问

问: 我较深入地接触佛法有半年多的时间了,别的师兄们好...

「生则决定生,去则实不去」的含义

问: 请开示生则决定生,去则实不去的含义。 大安法师答...

「持是语者,即是持无量寿佛名」的涵义

问: 请解说《观经》中佛告阿难,汝好持是语。持是语者,...

怎样理解感应道交

问: 怎样理解感应道交? 大安法师答: 感应道交是净土...

夏季吃百合助睡眠清心润肺

夏季天气炎热,有时还有蚊子作乱,这让很多人夏季睡眠质量下降,那么我们该怎...

21种口业与形成的灾祸对应因果

1、说脏话的人痰多,容易口臭。 2、爱说刺激的话的人容易牙疼,而且口腔容...

想健康吃素的人应把握四个原则

台湾的有些患者认为吃素对健康有帮助,但也有人认为吃素容易营养不足,生病的...

临终往生有两种说法该如何抉择

问: 有关临终往生有两种说法,一直困扰着净业行人。其一...

「如染香人,身有香气,此则名曰香光庄严」的含义

问: 请开示如染香人,身有香气,此则名曰香光庄严的经义...

善导大师的弘愿门是怎么回事

问: 善导大师的弘愿门是怎么回事? 大安法师答: 善导...

「西方人造罪,念佛求生何国?」如何理解

问: 《坛经》中说:西方人造罪,念佛求生何国?如何理解...

佛号与菩提心之间有何关系

问: 请开示念阿弥陀佛名号与菩提心的相互关系。 大安法...

递出善良与真诚

夫妻俩在楼下卖粉已有时日。简易的摊档,热情的笑脸,吸引了不少顾客。我去得...

上智不如下愚,老实方获利益

【弟以阐提出家,自揣根性庸劣,罪业洪深。故于宗教二途,概不敢妄行染指。惟...

修净土法门的感觉---法师谈话实录

居士: 我现在还是每天早晚打坐,修观心的法门。后来我学心理学的时候,发现...

如何对孩子进行佛学教育

问: 弟子是学前班老师,如何对孩子进行佛学教育,而且让...

信仰是物质存在还是一种理念

问: 佛作为众生的信仰,到底是一种物质存在,还是一种理...

皈依后,道教礼拜可以吗

问: 皈依佛教后,道教礼拜可以吗? 大安法师答: 皈依...

诵经时读错读漏字是否要背因果

问: 在诵经时,读错读漏字是否要背因果? 大安法师答:...

如何理解「直心是道场」中的「直心」

问: 如何理解直心是道场中的直心? 大安法师答: 直心...

打坐能治胆结石吗

问: 我现在诵经与打坐同修,自打坐后我的胆结石病不疼了...

没有皈依的人是否能读诵大乘经典

问: 请问如果没有进佛门的人,也就是说没有皈依的人是否...

如何敬佛敬法敬僧

三宝者,佛、法、僧也。其义甚广,今唯举其少分之义耳。今言佛者,且约佛像而...

人生欲得无病健康之法

重重灾病,总由宿业深,而现行不谨所致。 人生欲得无病健康,必须极力节欲。...

持名念佛稳当在什么地方呢

问: 持名念佛一个最大的好处是至稳当,修其它的念佛法门...

孝养父母的果报是怎样的

佛经上讲,孝养众生,孝亲是为自己培植福报最快的方法。经说,孝养父母,尊敬...

印祖往生后净宗的传承与发展

问: 请介绍一下印祖往生后净宗的传承与发展。 大安法师...

学佛必须以戒律为基础

戒律是佛教徒的行为规范。戒是防非,也就是禁止作恶的意思,所谓诸恶莫作,众...

若要相貌美,先要心灵美

美貌也是一种福报。任何福报都有其必然的成因,就像财富来自施舍,尊贵来自谦...

朝山的意义与功德

朝山活动的功德 《华严经》云:宁受地狱苦,但得闻佛名,闻佛名功德尚且不可...

无我浅谈

一切法都是依因缘和合而生,缘散而灭,相对的,彼此相互依存,所谓此有故彼有...

白居易的知足常乐思想

白居易(772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的诗人,虔诚的佛教...

观世音菩萨怎么做,我就怎么做

一直以来,我自称学佛人,因为自己会念佛、念经,就颇有点沾沾自喜。闲暇之余...

不知生,焉知死

人死后到底有没有生命的延续呢?如果有,是怎样延续的呢?如果没有,能否给出...

当代佛教的健康发展要靠什么

如何面对传统 作为今天的出家人,我觉得很不容易。首先,我们需要面对佛教两...

净土法门是最殊胜超绝的法门

我们所修持的这个净土法门,是最殊胜超绝的,大家不要轻视了。为什么呢?因为...

星云大师语录

1、人生最大的悲哀,是自己对前途没有希望;人生最坏的习惯,是自己对工作没...

谁是禅师

佛光禅师在参禅的生活中,经常忘记自己。一些从各方前来参学的禅者,要求拜见...

牌位超度与佛教的根本精神是否相符

问: 写牌位超度祖先与佛教的根本精神是否相符?应该如何...

念佛摄心方便法

都摄六根 一句弥陀念诵听 专注力 净念相继 十句成片三三四 相继力 首先...

佛为什么要创造五净肉让比丘吃呢

预记末法 【我灭度后,末法之中,多此鬼神炽盛世间,自言食肉得菩提路。】 ...

佛陀为什么要教诲断食众生肉

【汝教世人修三摩地,次断杀生,是名如来先佛世尊,第二决定清净明诲。】 解...

不可以用丝织的棉被

【若诸比丘,不服东方丝绵绢帛,及是此土靴履裘毳、乳酪醍醐;如是比丘,于世...

造恶业不得果报的两种原因

《大乘起信论》说:修习正念真如的人,第一件事情--先破和合识,断相续心。...

弥陀光音度地狱众生

【彼佛相好神通,巍巍赫奕。至彼地狱最上之顶,垂臂弹指,慈音告敕。于其支体...

净宗文化理念有利世界和平

和平是人类幸福生存的前提,然自有人类以来,地球人却一直生活在战争的阴影与...

太平间是我们最好的大学

问: 弟子经常要路过太平间,就感觉害怕,请法师开示怎么...

净土是上根器所修法门

【修行以念佛为稳当。及真歇了(禅师),谓净土一法,直接上上根器,傍引中下...

人言我好坏,不生喜怒心

别人讲我们不好,不用生气难过。说我们好也不用高兴,这不好中有好,好中有坏...

佛弟子应如何看待出轨的配偶

问: 比如说,在家庭生活中有一些人,其配偶曾经受现代的...

在家居士的50个注意事项

无戒不能修佛,修佛不能不持戒;世俗万事皆然,无戒无律,则无纪无纲,万事不...

觉得自已业障重,应如何改变

问: 如果觉得自已业障很重,应如何改变? 宽见法师答:...

看见心的本来

《六祖坛经》是禅宗最为重要的经典之一,也是汉传佛教中唯一被尊为经的祖师着...

刚入佛门,应先学什么经

问: 我刚刚入佛门,不知道先学什么经? 纯智法师答: ...

把微笑留给伤害你的人

把微笑留给伤害你的人!多么洒脱的一句话,多么豁达的胸怀,多么珍贵的品质!...

观身不净 奉献身心

我们现代人在身体上下的功夫最多,生活里面对身体下的功夫最多,一打开电视,...

佛视病人如亲子

佛住在舍卫国时,有一位长者,请佛及众僧去受供养。那时比丘们都去,佛没有去...

暗施慈悲与后人--白居易

中国古代信佛的官员中,唐代诗人白居易是一位最具佛教信仰...

不看他对我如何,而看他对别人如何

一次,苏格拉底的学生柏拉图对老师说:东格拉底这人很不怎么样! 苏格拉底问...

如是因如是果,烦恼痛苦是没必要的

1、自作自受, 佛在《百业经》中开示我们:一切善恶业果不会成熟于地、水、...

观世音菩萨的伟大

观世音菩萨之所以如此被我们尊敬,是有其原因的。这是因为观世音菩萨具有无量...

切莫贪图享乐而浪费光阴

生命短促,切莫贪图一时享乐而浪费光阴。修行因缘难起,护法护教更应及时,唯...

修行人一念贪恋投胎为小狗

在上海有一位林居士,他是做生意的,他赚了很多钱啊;晚年的时候也学佛,就买...

出家比丘有五种邪命不应该做

在佛陀的戒律当中,讲到出家比丘,有五种邪命是不应该作的: (一)、诈现异...

内魔不生 外魔不起

佛陀对于我们的劝诫,有两句非常重要的话──你一旦要修行,你要永远记住这八...

没有一个是求来的,都是修来的

所有的修行一定是向内安住的;你安住了,你不求功德,它也自然会出现。 我要...

从你的妄想中跳脱出来

有一个禅师──他晚上去禅堂参禅之后,当他要回寮房,走楼梯的时候,不小心啊...

净土的愿力,一般人有二个毛病

在古德的开示上说:修习净土的愿力,一般人有二个毛病。 第一种人,他执着在...

三种念佛不能往生的人

莲池大师说,或有人问:今天看见世间念佛的人多,而能往生西方成佛的人少,这...

当你感知念佛妄念纷飞,这就是一个进步

从这里我们要了解到它是一个过程,如果到了以念佛心入无生忍的时候,这时候是...

信愿具足的判定标准

这个信愿是理观,持名是一种事修;但是你实际在操作的时候,你真的在念佛的时...

阿弥陀佛的清净法身

我们看看蕅益大师有什么比较深入的开示:这当中有二段:第一段是总标,第二段...

不要忽略名号的无量光、无量寿

我讲一个念佛的公案给大家参考,这个公案出自《念佛法要》,讲到一个居士叫杨...

用妄想造业 得虚妄果报

但是我们为什么经常被妄想缠绕,挥之不去呢?就是我们娑婆世界佛宝的力量太薄...

没有善根你怎么能听到佛法

佛在世的时候,有一个婆罗门居士叫做因儒童居士,这个居士信奉婆罗门教,生长...

为对方处理不善而惋惜,是否也是执着

问: 如果对别人的事,觉得对方处理不善而为之惋惜,是否...

小主人寻宝记

天地万物无常,人也是一样。在平静的时候就是平安、美好的境界;境界一不调和...

佛陀教导我们理财的方法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更必须「用之有道」。钱财是身外之物,为五家所共有...

这才是最大的财富

在非洲的一个偏僻山沟里,有一个小村子,四周全是高山峻岭。虽然群山为这里的...

在家居士应具足的五个条件

在《杂阿含经》卷三三第九二七经等的规定,在家居士,应该具足五个条件,称为...

无视生命的苦痛 源于心灵的麻木不仁

《论语》中有这样一个故事。宰我问孔子:爹妈死了,非得守孝三年么?孔子反问...

别把自己看的太重

一只骆驼,辛辛苦苦穿过了沙漠,一只苍蝇趴在骆驼背上,一点力气也不花,也过...

印光大师法语三则

第一则 世人食肉,已成习惯,但须知无论何肉均有毒,是因生物被杀时,恨心怨...

《印光大师与周福渊女士书》学习感言

《印光法师文钞续编与周福渊女士书》虽是给周福渊居士的回信,实则是对我们末...

行策大师《净土警语》

劝发真信 念佛三昧。其来尚矣。自远祖崛起庐山。肇兴莲社。六时净行。遂成千...

莲池大师《云栖净土汇语》

●开示 水陆会中普示持名念佛三昧 窃惟净土之为教也,肇始于释迦世尊,阐扬...

念佛时见到瑞相怎么办

凡念佛人,但宜至诚恳切,一心正念。绝不妄想见佛见境界之事。以心若归一,见...

形能守规则,心当然也守道

学佛道先要将威仪礼节这些根本学好,要改变世俗的不良习惯。到了佛家,拿碗的...

永明延寿大师垂诫

学道之门别无奇特。只要洗涤根尘下无量劫来业识种子。汝等但能消除情念。断绝...

齐豫:信佛后生活过得很简单

1998年,齐豫到西藏拉萨参加齐秦那场著名的个人演唱会,获得了一尊大昭寺...

人生八苦

无量劫以来,我们一念无明,迷惑颠倒,造诸恶业,轮转六道,很难发起出离心。...

念佛求生净土,为人生大要

念佛还不仅仅适合于我们这个地球的人道众生,并且也是尽虚空遍法界人道乃及六...

梦参老和尚99岁华诞,星云大师五台山祝寿

2013年7月6日,星云大师朝圣五台山文殊菩萨道场,并专程前往普寿寺向高...

念佛法门原则:宁可少、不可草

我要老实告诉大家,念佛法门一个原则:宁可少、不可草。 你说你没有时间,你...

一定要正见,不要让人骗

底下讲智慧成满。念佛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智慧究竟圆满。太好了,你看,念这...

举心动念行为造作,举头三尺有神明

谈到自然造化的法则,有时候你深信因果到这个程度,才会如履薄冰、如临深渊。...

家有逆子,往生还有希望吗

问: 师父慈悲开示,弟子求生的心极切,厌离心也很强,但...

宿命通一看,你还敢结婚吗?还敢吃鸡吗?

人猪合体 看看人和人的关系:当年恩爱,今作怨家。昔日寇雠,今成骨肉。昔为...

莲池大师和蜈蚣

大约400年前,有一位叫莲池的高僧。有一回,他看见有个人拿着撺在竹条上的...

血肉施蚁的乌龟

一时,佛在舍卫城,有憍陈如等五比丘得到了罗汉果,八万天子得到了圣果。众比...

钱是一味药

《全唐文》中收录了一篇唐人张说的奇文《钱本草》,全文187字,用医家记叙...

如何培养出离心和恳切求往生的心

问: 学佛几年了,为什么生不起出离心和恳切求往生的心?...

惜福从惜食惜衣做起

礼拜天,父亲看着那抱怨早餐不好吃的儿子,心想:今天带孩子到哪儿去玩呢?结...

善待他人就是善待自己

事物总是相对存在的,所以任何事物都会有它们好的一面,也会有它们不好的一面...

细行能成万法 从看花开始学佛

现代通南怀瑾居士,有一次谈到他少年时代,一心想学剑的故事。 他听说杭州西...

关于日本的本愿法门

问: 有人说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是靠着阿弥陀佛的信心,这个本愿,第十八愿的...

丑脸人与丑脸比丘

自古以来,天下父母都是爱护子女;但是却也有少数人违反常情,不爱自己的孩子...

修心养性二十四要

第一要 [看破世事] 世事若还看不破,身沉苦海怎能出。 第二要 [斩断牵...

如何处理毁坏的佛像经书

在事相上来讲,有佛、有法、有僧。佛就是我们的佛像,佛已经入涅槃了。在佛经...

圣严法师关于自杀的问答

问: 日本有年轻人透过自杀网站相约自杀,而台湾也有自杀网站,既然人生是苦...

给人感动也是一种布施

有一个妇人,年轻时就欢喜打牌,几乎到了一天不打牌,日子就不能过的痴狂地步...

老做小

有一位信徒,到寺院里拜访住持。这位年轻的住持对身旁站着的一位年老的和尚说...

生意人的四个锦囊

有一生意人,虽然事业做得很大,日子却过得不快乐。他天天烦恼,在工厂里烦恼...

木碗的故事

有位老太太卧病在床,儿子每天都得送饭到房间给她吃。老太太因病而手抖,常常...

信徒也分三等

所谓一样米养百样人,世间人各有不同的层次和等级,就连我们交往的朋友,也有...

供养出家人洗浴的功德

《贤愚经》记载着有关洗浴供养的因缘故事。 有一位天人下到佛陀的住处,祈请...

不要把歉疚理想带到棺材去

每一个人在世间经历数十年的寒暑岁月会有病老死亡的一天。一般人看待病老死亡...

数字是个魔术

数字会说话,数字是个魔术!现在已经到了数码的时代,从国民所得的统计数字,...

好人好自己,坏人坏自己

九华山有尊肉身菩萨大兴和尚,生前很疯癫,常常给人治病,一治就好,生前常讲...

中了二只箭

法国有一个漂亮的女孩子,家境清寒,长大后嫁给一个公务员,对她的家庭而言,...

他「死于」53岁,但一直活到98岁

约翰D洛克菲勒在33岁时赚到了第一个100万美元。43岁时,他建立了世界...

该放下的放下,该舍弃的舍弃

人们常说,聪明人就是能够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而愚蠢的人往往把简单的事情复...

彻底打破蛋、奶、肉的美丽神话

约翰罗彬斯在他所写的「新世纪饮食」一书及录像带里,一一戳破了肉蛋奶的神话...

做一片茶叶

抓一把茶叶丢进壶里,从壶口流出了金黄色的液体,喝茶的时候我突然想到;这杯...

乐观是可以传染的

有这样一位女士,她已经六十多岁了。在农村应该是满脸皱纹、靠着墙根晒太阳的...

儒家对中国传统孝道的解释

孝顺父母,是我们的传统美德。从佛家的观点来说,孝顺是向善的起点。老吾老以...

供养烧饼的女孩

佛陀僧团里,出家人必须每天出外托钵乞食,表示上乞佛道,下化众生之意。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