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佛教故事
虚云法师
大安法师
净界法师
印光大师
梦参法师
佛经咒语
阿弥陀佛
观音菩萨
地藏菩萨
佛法入门
佛学问答
念佛
智慧
福报
放生
因果
修行
戒淫
忏悔
全站文章(第24页)
【随机推荐】
佛法的修行,要有这九种心
一、信心,要信三宝、信因果,信法的不可思议。 二、因果心,有信心以后,就...
为何地藏法门的要求比净土法门还高
地藏法门的修学,要求很高,比念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比带业往生还要高一层。...
厨师的忏悔:宁死也绝不再杀生
我是一个厨师,从业二十余年来杀生无数,如今学佛,深感不安,畏惧生命的流逝...
用钱来供养三宝,你的罪就能消吗
大家道友聚会在一起,乃至跟师父一起闲聊天,把很好的光阴都聊过去了。 最好...
心跟佛号接触时,会产生两种强大的力量
我们身为一个净土宗的修学者,当我们开始在佛堂中,忆佛、念佛的时候;也就是...
把真如本性唤醒激活
我们看莲花的两种譬喻:一个出水义,一个开敷义。天亲菩萨的《法华论》中指出...
除贪离厄的鸽王
从前,佛有一世为鸽王,领众五百,常飞到国王的宫苑里翱翔取食。国王看到了,...
佛为病比丘灌顶获安记
过去,世尊住在王舍城竹林精舍时,有一位比丘全身上下长满了恶疮,不断地流出...
【荐】
除了念佛外,调伏烦恼也是非常重要
我们净土宗的修行人,穷尽一生地努力修学,主要的目标就是要达到临终的正念。...
社会困乱之时,正是布施的好时机
印祖第三天开示,重要内容讲得差不多时,就谈了一下当时内蒙一带傅作义将军抗...
何等是净佛土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萨摩诃萨净佛国土? 佛言...
住处供地藏菩萨像,就能得十种好处
【世尊。我观未来及现在众生。于所住处。于南方清洁之地。以土石竹木作其龛室...
【荐】
面对改变不了的外境,有三种方法来解决
诸位!反正我们一个三界凡夫,这一辈子是离不开污泥了,但是你有选择。你要种...
佛世乐音老母
隋大业年间,佛陀在维耶罗国(在今日中印度)时,其所停留的地方,名为乐音。...
肉身之躯,扼缚痈疮
要常常观照自己这个身体,这是五欲享受的主人。这个身体是什么呢?我们常常又...
【荐】
念佛法门的重点在于感应道交
佛问圆通,我无选择,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 佛陀问我悟...
了然不生——了了分明,当下就是无生
子二、别明破阴 分五:丑一、圆破色阴超劫浊;丑二、圆破受阴超见浊;丑三、...
憍者于自盛事,深生染着醉傲为性
随烦恼二十:憍者,于自盛事,深生染着,醉傲为性。能障不憍,染依为业。言染...
光有慈悲是不够的,还要有智慧引导
在学佛的人中,有两种现象比较普遍,一种是每天忙于世俗应酬而没时间学佛,另...
自性无对立,凡夫妄分别
非浊者,云有则不受一尘。非清者,云无则不舍一法。无背者,纵之则无所从去。...
厌离五欲,方能出离轮回
我们业力凡夫无始劫以来,都有一个特点:被这个五欲所缠缚。五欲就是财色名食...
极乐世界绝不是化城
化城是《法华经》里讲,为了引诱那些根机暗钝的众生,本来是用一乘法来度众生...
凡念佛人,但宜至诚恳切,一心正念
原文: 凡念佛人,但宜至诚恳切,一心正念。绝不妄想见佛见境界之事。以心若...
随缘是要考虑现实,尽分是尽最大的努力
问: 师父慈悲!师父刚刚有说,就是修菩提心的时候,菩萨没有资格说我做不到...
这种满愿不是好事
好多人请了占察轮,不知道怎么用。最重要的是相应,相应了就是你所求的告诉你...
佛教禁止占卜打卦,为何又有《占察经》
《占察善恶业报经》这部经不晓得大家有没有听过?我开始讲这部经是在纽约,其...
怎样修习发菩提心
如果我们能在内心真切地生起对三宝的净信,当这个净信的力量强大到一定程度的...
身罹绝症,听念佛号,微笑往生
身罹绝症,痛苦呻吟。听随身听,安详往生。 台中沙鹿有一位先生得了癌症,垂...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住」应作何理解
问: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中的住作何理解?是否可以理解为无所不住?生其心是生...
浪费时间在世间事,那你没有做到至心信乐
临命终时,用这个至心信乐,欲生我国来庄严这句名号,乃至十声,乃至最低限度...
极乐净土去此不远
没有得念佛三昧的众生,带业往生的众生,他临终感应道交,跟阿弥陀佛感应道交...
女孩出家几年后想还俗,还可以有家吗
问: 请问如果一个女孩子发心出家了,也许几年以后想还俗,可以吗?有什么说...
文昌帝君轮回的启示
问: 请开示,文昌帝君因慈悲、怜惜妇人,而堕落人道,请问与佛教导众生发慈...
沾到三宝的边,为何都能都成佛
【诸佛灭度已。供养舍利者。起万亿种塔。金银及玻璃。砗磲与码碯。玫瑰琉璃珠...
法施比财施的功德还大
皈依佛、法、僧的弟子,是为了求解脱,求解脱是为了自在。不是说皈依三宝,入...
疑根致懈怠,懈怠致放逸
有的人念佛念得有气无力,念念念呢,觉得是不是真有阿弥陀佛啊?阿弥陀佛是谁...
宏海法师:2019天津大觉佛子三皈五戒法会
好,各位善男子、善女人,咱们今天也是难得,那从观音菩萨的道场过来,刚好有...
没有远离这「五盖」,休想得定
修禅定的方法有很多种。按照佛教的禅定修法,不管修哪一种禅定,都要进入初禅...
临死时现神通,才知道是地藏菩萨化身
【尔时世尊舒金色臂。摩百千万亿不可思不可议不可量不可说无量阿僧祇世界。诸...
【荐】
地藏菩萨的咒语--具足水火吉祥光明大记明咒
【尔时地藏菩萨摩诃萨。即从座起而白佛言。大德世尊。我当济度此四洲渚。世尊...
任在一切处办道十年,不如丛林办道一日
参禅人,要知以禅为道,办道即参禅是也。此一大法,尘世街廛不能办,因人事纷...
如何参究「念佛是谁」这个话头
念佛审实公案者,单提一声阿弥陀佛作话头!就于提处,即下疑情,审问这念佛的...
杂乱垢心念地藏圣号,有功德吗
【若杂乱垢心。虽复称诵我之名字。而不名为闻。以不能生决定信解。但获世间善...
唯念佛一法,最为方便
原文: 念佛一法,乃背尘合觉,返本归元之第一妙法。于在家人分上,更为亲切...
十念往生者,都是宿世善业强
一切法都是从心想生,临终能够遇善知识,十声往生,这桩事情也不是很容易能够...
菩萨戒的四种广大殊胜
一、由种种无量学处广大故;二、由摄受无量福德广大故;三、由摄受一切有情利...
虚云老和尚的修行经验与学经的主张
修行首重见地。确立圆满的见地,是修行的第一步。这第一步,如果方向错了或出...
弘一法师的言传身教
律己莫律人 有一次,弘一法师应邀讲戒律,他讲得标题是律己,他说:学戒律的...
中阴身应跟哪种颜色的光走呢
问: 弟子看有些书上说,人死后因为业力的牵引仍然会在六道中轮回,在进入中...
兜率净土与极乐净土优劣之差异
求生弥勒兜率净土与求生阿弥陀佛的极乐净土却大有优劣的差异。有优有劣,就是...
五种因缘加持往生者不退转
有人就问,我们都是业力凡夫,具足见惑思惑了,常常起现行,那么怎么能说到了...
宋代高僧天衣义怀禅师
好,各位吉祥,阿弥陀佛。 现在我们的网络时代,确实网络非常发达,各种信息...
学会转念,平复疫情中躁动的心态
好,各位腾讯佛学的网友们,大家好,非常高兴,有因缘借着这个频道,借着网络...
宏海法师:安士全书
(第一讲) 好,各位同修,我们一起先合掌。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
六根互用的例子
这以下引出六个现实的例子来作证明。我们看下一段,举例证成。 阿难!汝岂不...
成佛的七种功德
世尊!如果位中菩提、涅槃、真如、佛性、庵摩罗识、空如来藏、大圆镜智,是七...
顺境逆境都不能忘记求生西方
谛法师专修净业,予料其必得大利益。以彼撑持道场种种心,皆死尽无余。 那么...
境随业识转,是故说唯心
成差。天见是宝严地,人见是水,饿鬼见是火,鱼见是窟宅。故知前尘无定相,转...
工穷力极本来面目现
看那无思无为前,如何是本来面目?四威仪皆可参,要以坐为正;动静闲忙皆可参...
临终障碍重重,平时念佛是否白费了呢
问: 有同修吃斋念佛多年,一直辛勤为道场服务,然临终却障碍重重,苦似人间...
往生后乘愿再来的菩萨会不会迷失呢
问: 请问生西方极乐世界的菩萨,无量无边,按大乘说法,乘愿再来的菩萨应该...
释迦牟尼佛为何要我们专念阿弥陀佛
释迦牟尼佛要我们专念阿弥陀佛,是释迦牟尼佛一代时教千经万论处处指归的。如...
知道「没有声音」的是谁呢
我们看就闻性示因常,就着听闻的体性(注意,不是就着听闻的那种一时的作用,...
在末法时期,佛菩萨是如何示现的
现在我们听到某某大德、某某老修行、某某善知识,也是比较而言。就是大菩萨在...
心力跟地藏菩萨妙定相合,所求之愿都能满足
你得至心念地藏菩萨,把自己的心跟地藏菩萨的心转成一致,你就是地藏菩萨,才...
高僧佛图澄尊者
佛图澄,天竺人。少年时就开始学道,尤其精通玄术。永嘉四年(310)来到洛...
冤亲债主鬼神障如何破
这个业力的资持,我讲一个公案,大家体会一下这个生命的真相。我年初的时候到...
凡在三界里打滚的,这些都是障
但凡在三界圈里面打滚,所有的家人呀,亲人呀,好友呀,夫妻呀,情人眷属等等...
要以怎样的心态来念佛
以怎样的心态来念佛? 用欣求极乐,厌离娑婆的心念佛,并非念佛等死。弥陀名...
往生到极乐世界后,就有三种不退
能够往生到极乐世界就是阿鞞跋致菩萨,阿鞞跋致是不退转的意思。其中就有三种...
早课诵楞严十小咒,晚课诵地藏经,这样如法吗
问: 早课诵楞严咒,十小咒,晚课诵地藏本愿经,有的人说我这样诵是混杂,不...
刚开始念佛,一定要把心寂静下来
我们佛七的前面三天,所强调的是禅定心;刚开始念佛,一定要把心寂静下来──...
相信了佛的话,就省去开悟见道的难关
阿弥陀佛因地为什么要发愿建立一个超胜十方诸佛的净土? 就是因为深知靠通途...
律航法师的往生经过
他在往生前的一个礼拜,就叫我到他身边说:拿纸笔来,写律航遗嘱。我吓了一跳...
念念分明无妄想,心心清澈无昏沉
参究这件事,要念念分明,心心清澈;念念分明则无妄想,心心清澈则无昏沉。只...
因果重重迭迭没有穷尽
关于因果,疑惑的人还真不少,周颂尧居士请教大师说:弟子吃素念佛多年,总相...
三界无安,犹如火宅
由于邻居家着火,火势蔓延,卫锦洲居士家也被毁于一旦,他的妻子受到惊吓生病...
虽有多闻若不修行,如人说食终不得饱
过去有一位大富人家的儿子,与许多商人一起入海采宝。这位长者子很会讲述航海...
烦恼这么重应该怎么修
天台宗把菩萨道的修行分成二个次第:第一个叫做缘修(缘就是因缘),第二个是...
通过念经来调伏心性
调伏的涵义很多,调伏你刚强的性格,要柔和圆融。不是讲调伏,要调伏到相应。...
地藏占察前,为什么要念一千声地藏圣号
地藏菩萨说,除了供养十方诸佛,还得供养我地藏菩萨。前面说的甚深义理,因为...
老和尚们无一人在痛苦中圆寂
我在云居山的时候,从21岁开始担任僧值师。僧值师就是主管寺院里的纪律,主...
梦里的境界,是多方面的因素构成的
问: 如果梦中出现乌云、狂风,从前方冲击过来,从上空而过,众人惊慌,而心...
如何将世出世间法圆融
问: 印祖一再说:念佛人当须敦伦尽分,闲邪存诚,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一心...
佛教如何看待「化解太岁」
化解太岁,又叫顺星、拜斗。有法师反对和批评。有僧人大力提倡。也有僧人说佛...
净业行人应阅读哪些书籍
问: 请为年轻净业行人推荐应该阅读的书目。其中哪些需要研读?具体一点,好...
想度众生,你得赶紧去了才能回来
问: 请问法师,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中的第十五愿,叫寿命修短随意愿。这是表示...
助念生西须知
助念之要 各位大德莲友: 今日大家参加盛会,学人来此贡献几句话。我们知道...
你能观照的心,也是唯心所现的一个因缘
若已了知彼义无者,蛇觉虽灭,绳觉犹在。 我们前面以无分别智,来破除心中对...
若人欲识佛境界,当净其意如虚空
万事万物各有因缘,互相资助,一体不能分开;因缘又是变化的,因果相续,法法...
极乐六尘皆说法
又,若据法所显义,则无非佛事。如香饭光明等,当知法法皆为教体。法能显义,...
80后工科博士的自白:我为什么选择念佛法门
末学于1986年12月生于河南的一个小乡村,2013年工科博士毕业。现与...
纯想即飞,纯情即坠
故首楞严经云,临命终时,未舍暖触,一生善恶,俱时顿现。纯想即飞,必生天上...
一体万用,一念万涵
地面上江河湖泊的一切月影就是一个月影,一个月影就是一切月影,天上和地下的...
「悭惜财法戒」这个戒很重要
菩萨的律仪戒跟声闻戒也有所不同,我们说明一下。这个律仪戒,你菩萨犯到,严...
恨了邻居十年,我收获了什么
是心作佛,是心是佛,那是心作地狱,是心是地狱。有幸今得人身,已忘了过去曾...
不发愿不回向不诵经咒,只念六字洪名可以吗
问: 每天一不发愿,二不回向,三不诵经咒,不上早、晚课,只念南无阿弥陀佛...
具缚凡夫,欲度众生,无有是处
龙树菩萨在《大智度论》里面有一个结论,就是具缚凡夫,有大悲心,愿生恶世,...
毒草之譬喻
过去一个国家,有树木参天的大丛林,住了一位特别的树神。祂通情达理、举止有...
上中下根各自修行,都有往生之分
《莫到老来方修道》。我们今天讲《西方合论》第九门的修持门第十个版块,也是...
远离挠乱道业的魔处,则往生净土指日可待
《莫到老来方修道》,我们讲《西方合论》的第八,净处门。 什么叫净处呢?就...
哪些是修净土之人不去做的范围
(上) 《莫到老来方修道》,我们今天讲修持门中的第七,净戒门。 一切修行...
修道者应跟什么样的人常待在一起
《莫到老来方修道》,我们讲《西方合论》修持门中的第九个版块,叫做净侣门。...
佛陀不能主动地救拔我们
那么在十方如来一念的清净涅槃的心中,佛陀的心情是怎么样呢?他是怜念众生,...
能够这样至心念圣号,求什么就能得到什么
【随所在处若诸有情身心忧苦众病所恼。有能至心称名念诵归敬供养地藏菩萨摩诃...
阿弥陀佛于诸众生有大恩德
知小而不知大,见近而不见远者,此众生之常分也。如阿弥陀佛,于诸众生,有大...
杀生之业这么可怕,还可不戒吗
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皆可成佛,《金刚经》说:是法平等,无有高下。佛教戒律...
你要是做了,这才是真正保险
大家学完《地藏经》,我们依法行持哪怕七天都好,光说不做,得不到什么好处。...
法显大师历时十五年的西行求法之旅
大愿力行无胆怯 法显。昔在长安慨律藏残缺。 这是《佛国记》(又称《法显传...
人生百病的百药对治法
《大藏治病药》是唐代高僧释灵澈所著,选取了一百种人们心理、思想方面的疾病...
诸恶已作,业报已现者易生净土
因其实惭惧故,你造作了很多的恶业,已经造了,临命终时这个下三恶道的业报已...
凡夫的障怎么就这么重呢
我等幸得人身,生中国,闻佛法。 这里我等也就印祖说把自己跟融明大师放在同...
佛门里的四尊大财神
十方财神中的财神之王多宝如来 佛教认为宇宙在时间上和空间上都是无限的,所...
瞻礼供养地藏像的感应
【若未来世。有善男子。善女人。闻是菩萨名字。或赞叹。或瞻礼。或称名。或供...
凡是信佛的人,灾害面前多数都是安全的
大家看我们师父们,从早晨念经干什么?报四重恩、报父母恩。父母生我们、养我...
财布施与法布施为什么要相结合
菩萨如果你在行菩萨道的时候行菩萨道呢,六度万行以布施为首。 第一个就讲舍...
修行重在断除贪嗔痴三毒
贪、嗔、痴是三毒,能毒害我们的法身,杀害我们的慧命,使我们长劫轮回生死,...
提起佛号,把瞋恨心降伏下来
当你碰到冤家对头现前的时候,瞋恨心有可能会上来,巴不得他倒霉,巴不得他碰...
没有出离心,修一切善法也跟生死不相应
我们这个世间的众生有一个特点:虽然这个世间很苦,但是我们还很难生起出离心...
持戒布施者易生净土
持戒者容易往生是远离诸染故。 持戒对于我们居士来说至少要持五戒,有六斋日...
六根的结到底在哪里
这以下两段:第一个,委示颠倒处所合所结喻;第二个,正劝详择降伏合知解喻。...
山中一昼夜,人间几十年
这个没有时空相,我们看虚云老和尚开示的时候,他讲一件事。他说,过去有个禅...
祖师也有业障啊
我们在修学过程中,一听说哪位是菩萨示现的,马上本能的就觉得说,这是假的,...
为人处事的十二个法则
自然界的事物都有其生存法则,宇宙物理与人类之间,也有它应循的轨则。《中庸...
信愿持名,去极乐莲华里安身
念佛法门虽然简单容易,但却是至圆至顿的。蕅益大师说这是方便中第一方便。一...
智慧与禅定者易生净土
因智慧能断疑故。 这智慧不是说我们高考能考一个很好的分数,记忆力很强,这...
亲近善知识很重要
学习佛法,应当向善知识学习。过去有一头驴子,它的主人恒使驴子跟在马儿后面...
怎么才能六根互用,把自性光明显现出来
缘见因明,暗成无见;不明自发,则诸暗相永不能昏。根尘既销,云何觉明不成圆...
能戒房事,则病少多矣
近人多生肺病,光颇不以为然。后世人业重,情窦早开。十一二岁,便有欲念。欲...
观世音菩萨名号的由来
我们看辛五,耳根圆通。这个是在本经当中最重要的一个正宗,它正式加被本经的...
新春祈福要念哪些经咒才好
一、新春祈福:佛号咒语 1、十法界万咒之王:南无阿弥陀佛 读音:na ...
2020如瑞法师新春寄语
各位网友,大家新春吉祥! 猪年即将过去,鼠年就要来临,在这辞旧迎新之际,...
送接灶神的意义和仪规
一、送接灶神来历 每年农历腊月(十二月)二十三日,是监斋菩萨圣诞纪念日,...
恶人尚且能往生,何况善人
隋天台智者大师临命终时预知时至,梵僧预告他化缘已毕,他就召集门人弟子来唱...
善用心者,困苦艰难皆为解脱之本
人生世间,祸福互相倚伏。唯视当人之用心何如耳。 善用心者,困苦艰难,皆为...
这样的人心特别狡诈和阴险,而且城府很深
随烦恼二十:谄者。 谓罔他故,矫设异仪,谄曲为性。能障不谄,教诲为业。谓...
应怎样对治瘟疫和流行病
1、瘟疫和流行病乃共恶业感召 瘟疫和流行病,乃是众生的共恶业所感召而来的...
什么叫「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问: 什么叫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大安法师答: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
经常做很多梦,如何念佛才能安眠
问: 法师,经常做很多梦,是不是因为日常生活中妄念太多了? 大安法师答:...
只要有这个欲望,想出离就没有办法
佛要我们修道人著惭愧衣,服惭愧药。惭和愧,确实我们要生起这个心。无量劫以...
宋代高僧圆照宗本禅师
好,各位有缘,阿弥陀佛。话说北宋的时候,杭州太守想要迎请一位苏州常住的法...
若从烈焰中觅得清凉地,非冷眼人不能得
原文: 古人云:热乱场中,难当冷眼。以三界无安,犹如火宅,出入其中者,靡...
至简至稳,莫若信愿专持名号
于一切念佛法门之中。求其至简易至稳当者。则莫若信愿专持名号。蕅益大师《弥...
助念团以亡者身体柔软诓诱家属学佛,这样做对吗
问: 有些助念团在助念结束后,见亡者的身体没有软柔,就乘给亡者更衣时,用...
学佛之前诽谤过净土法门该怎么办
问: 若在学佛之前因不相信有这么一个容易法门,而说了诽谤佛的话,现在信了...
打坐时面对业病的干扰,该怎么办呢
参禅确实是一个非常殊胜的法门,历代有不少祖师大德,都是从这个法门入手来了...
谋人财产,结怨相报
这个财产都是人的外命,一般的人视财产如命,每个人来到这个世间有多少财富,...
阿那律尊者得天眼第一的因缘
摩尼娄陀(阿那律),在佛陀为大众开示的时候,打了瞌睡,受佛陀呵责,十分忏...
除种种重障,必先行忏悔
(上) 《莫到老来方修道》,今天我们讲《西方合论》的修持门中的净忏门。忏...
欲修净土佛国者,当发大愿
《莫到老来方修道》,我们讲《西方合论》第九修持门中的净愿门。 在论典里面...
大势至菩萨所修念佛三昧之内涵
我们看壬七,势至观根大。这个根大跟前面的根大是不大一样。前面的根大是各别...
供养鬼神,能给你免灾难吗
如果你舍了佛、法、僧三宝,你能够再找一个帮助你的、能够救度一切众生的天魔...
情感重的人为何会堕落
【纯想即飞。必生天上。若飞心中。兼福兼慧。及与净愿。自然心开。见十方佛。...
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法门
不论地藏法门、观音法门、念佛法门等等法门,都是提供进入佛法的一种途径。门...
净土法门的特点
由这个他力的救度特点,也就构成了净土法门与通途自力法门的许多的不同。比如...
如果每天念一念,这个牛肉就吃不下去了
我住支提山的时候,就碰到牛会拜人的事情,它为什么拜人?旁边有个村庄,那头...
「专修」和「杂修」的划分
善导大师讲的这个专修和杂修的情况,确实善导大师讲专修的五种:你要读诵经典...
这十种念佛,就是利用种种习性来入道
(上) 《莫到老来方修道》,我们继续讲第九修持门的净念门。那我们常说念佛...
「命浊」的由来
看第五段的命浊。 这个命浊主要是由识阴引生的,就是内心当中一种生灭的、了...
净土行人早课功课之法
修行之方,亦有节次(程序、次序),如僧家功课之法,不必拘套,但以念佛为主...
求地藏菩萨却「事与愿违」的背后
我们都是佛弟子,皈依三宝了,我们对佛法有没有疑心?有没有怀疑?一般的正常...
地藏菩萨为何不能让众生永取解脱
地藏王菩萨有这种神力,反过来说,应当使一切众生永取解脱了、永远不再受苦,...
念佛往生一法,对初发心菩萨来说非常重要
尘劫声闻者,有于大通佛世发心,皆因退大,尘点劫来,堕声闻位。故经云:鱼子...
为何念佛人要到临终时,才能见佛来迎呢
问: 佛是无处不在的,那为什么念佛人要到临终往生之时,才能见到佛来接引呢...
如何让心不被外境所转,同时定住
问: 如何关注心不被外境所转呢?一丝一毫的心都不能动,同时定住,这么强大...
弥陀的名号能治病靠的是什么
阿弥陀佛名号确实是阿伽陀药。阿伽陀药就是万病总治:以一个药方治一切病。无...
娑婆跟极乐都是如梦如幻,为什么还要取舍
有人就问蕅益大师,既然安住一念心性,娑婆跟极乐世界都是如梦如幻,为什么要...
不管修哪一个法门都要持戒
佛教在我们国家千百年来,随着时代改变,唐宋年间的这些清规戒律差不多都没有...
出家人不求名利,但名利自然也会跟着来
出家人不要喜欢衣、食、住充足,若贪享受则容易懈怠。出家更应该努力,看是否...
念这个咒可以给菜地除虫
今时有一些人,夏夜多蚊,便打DDT。种菜、种花生了虫,就洒农药,这都是犯...
奶奶走了,家人念佛助她往生
奶奶走了,在这世间走完了她八十六年的人生旅程。 四月二十八日 上午十一点...
舍利弗尊者得聪明利智的因缘
昔日,佛陀的弟子舍利弗出家不久,就漏尽烦恼,证得阿罗汉果,诸比丘们都感到...
念佛如果心力不够,还需要加些净观
《莫到老来方修道》,今天我们讲第九行持门的净观门。也就是说我们修学净土,...
对净土法门要具足这十种信心
《莫道老来方修道》,我们讲《西方合论》的第九,修持门。上一讲讲这个净悟门...
这些能够悟透,对净土才有决定的信心
今天我们的版块呢,要讲到修持门,《莫道老来方修道》,终于迈入正题了。 讲...
尽量宽阔,悠悠生死
现在社会上的道德观念很差,当官的有几个安稳不出问题的?他们就是私心太深,...
念诵这部经所得的功德,是尽虚空遍法界的
【须菩提。我念过去无量阿僧祇劫。于然灯佛前。得值八百四千万亿那由他诸佛。...
做恶梦的时候,你还能念圣号吗
假使说,我们临命终时能够念佛号,能够念大乘经典一句,罪业立时消失。但是那...
刚信佛时很灵,信久后为何就不灵了
有好多信佛的人,感觉信三宝很久了,却没有得到感应。你有好多毛病,不降你的...
泰国「四面佛」其实不是「佛」
四面佛并非佛教的佛 泰国是个佛教国家,从古至今泰国人所信仰崇拜的宗教大多...
吃这些东西不得病才怪
现在的肉更可怕的是加了很多的激素、化学的东西,它的毒素很多。比如现在动物...
破斋酬业的故事
破斋酬业,这是《现果随录》里面记载的,也是安士居士他的家乡发生的一件事情...
常有恐惧心理,应如何改变
问: 我常常有这么一种恐惧心理,就是怕自己被冤亲债主干扰,有时候会做像鬼...
不要期待别人让你满意
这个对外的弘化,我觉得有两个重点。这个忍辱是有一些基础的。 第一个,包容...
无边的生死罪业和痛苦是怎么来的
众生在迷,贪著、攀缘、妄想执著世间、出世间的一切事物,在这一切虚妄之相上...
世间有四种事不可能获得
佛告诉诸比丘说:世间有四种事不可能获得。哪四种呢? 第一是年幼时面容姣好...
不修空性智慧,就很难断除对三界的攀缘
【不具通达实际慧,虽修出离善菩提。不能断除有根故,应勤通达缘起法。】 如...
净土行人什么程度才算得上真信切愿
问: 请问师父,净土宗的宗旨是信、愿、行,我相信阿弥陀佛,相信有极乐世界...
临终提不起正念,阿弥陀佛能把我救走吗
问: 我们都说要对阿弥陀佛有信心,然后一定要相信阿弥陀佛,他有这个本事,...
四种念佛的方法
一念佛起,万虑顿消。其他的什么事情都不重要。心中唯有一句佛号,南无阿弥陀...
可以供养半身佛像或佛头吗
《优婆塞戒经》云:不应造作半身佛像。若有形像,身不具足,当密覆藏,劝人令...
一念熏修虽然短暂,但却是真实的力量
一念熏修无漏善故,或得出缠,或蒙授记,如何自欺,尚留观听? 佛陀就劝勉阿...
如野马一样的妄想心怎样调伏
祖师们确确实实了不起,想了很多办法,写了很多文章,讲了很多开示,所讲的都...
念《地藏经》灵与不灵的原因
能于十斋日每转一遍。现世令此居家无诸横病。衣食丰溢。 也有人问过我,他每...
未来不由你计划,业果来安排
此世不执著,他世也不要执著,过去也好,未来也好,都不要执著,这叫不著三世...
虚云老和尚入定的功夫
文殊菩萨教授我们,说当你健康的时候,可要想到病苦的时候。健康的时候你要修...
把净业三福作为日常行为的指导
问: 法师开示的净业三福很好,但是做起来就好难,对现今佛教形势,如能人人...
偏执无生之理,轻视往生之事
执著有往生的事相,虽然不了解无生的道理,但老实念佛,叫颛蒙念佛,还有往生...
往世恶业,今生病因
我们如果生病了,我们要思惟,它不是无缘无故的。生病: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楞严经》的三个重点
《楞严经》前三卷半的经文当中,有三个主题是它的重点: 第一个,破除虚妄。...
上一页
第24页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第13页
第14页
第15页
第16页
第17页
第18页
第19页
第20页
第21页
第22页
第23页
第24页
第25页
第26页
第27页
第28页
第29页
第30页
第31页
第32页
第33页
第34页
第35页
第36页
第37页
第38页
第39页
第40页
第41页
第42页
第43页
第44页
第45页
第46页
第47页
第48页
第49页
第50页
第51页
第52页
第53页
第54页
第55页
第56页
第57页
第58页
第59页
第60页
第61页
第62页
第63页
第64页
第65页
第66页
第67页
第68页
第69页
第70页
第71页
第72页
第73页
第74页
第75页
第76页
第77页
第78页
第79页
第80页
第81页
第82页
第83页
第84页
第85页
第86页
第87页
第88页
第89页
第90页
第91页
第92页
第93页
第94页
第95页
第96页
第97页
第98页
第99页
第100页
第101页
第102页
第103页
第104页
第105页
第106页
下一页
随机推荐
惟觉法师
布施
憨山大师
佛教图片漫画
菩萨戒
宽运法师
四十八大愿
慧律法师
莲池大师
佛教故事
慈悲心
生活
星云大师
妙莲老和尚
圣严法师
体光老和尚
吉祥
静波法师
大安法师
佛弟子文库 http://fodizi.net/
文库首页
佛经原文
全部栏目
网站邮箱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