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全站文章(第22页)  【随机推荐】

造佛塔胜报缘起

有一次,佛告诉阿难:我现在在大众当中,简要说明造塔所得的功德,你要一心专...

把「空」认为没有,就会成为断灭见

心经主要是讲照见五蕴皆空,空是把五欲、八风看空。 如果把空解释为没有就会...

这是大孝中的大孝

【原文】 人子于父母,服劳奉养以安之,孝也。立身行道以显之,大孝也。劝以...

不要用高僧大德的话,去否定另一位高僧大德的话

问: 现在有一种现象,就是拿着一位高僧大德的话去否认另一位高僧大德的话,...

酿酒卖酒者应当这样忏悔

【原文】 卖酒者当自念云:五谷本以养人,今糜烂为酒,使人饮之,多为不善,...

往生是现在的事,不是临命终的事

佛的真实的智慧是可以解脱生死的,而现在外道呢?著于言语,言语它是三苦的根...

让我们轮转不休受痛苦的就是五欲

无量劫以来我们在五欲六尘打滚,你说对五欲六尘能够通体放下,这是大丈夫气概...

中阴身一现前,累劫的善恶业力也都会现前

阴境若现前,这个阴境,就是中阴身境界一现,就是知道中阴身境是断气,就死后...

母亲离世的警醒

我出生在一个佛化家庭,家里三代人都有佛教徒,因此我的佛缘很好,很小的时候...

狗要吃屎理他做甚,魔力强势不要争锋

至于某某外道,所伪造之书,吾人只好任彼所为,各行各道。若与彼盲无目者辨别...

回向给众生,众生能得到利益吗

回施众生得益疑 回向布施给众生,众生真实能得到利益吗?如果众生由于你的回...

诵经超荐有功效吗?能帮助脱离轮回吗?

常有人说既然轮回的现象是不争的事实,那么祖先亲朋去世了,我们为他诵经超荐...

《大宝积经》中介绍极乐世界与往生的4种方法

【极乐世界人的寿命】 佛告阿难:假使比丘满亿那由他百千数量,皆如大目揵连...

【荐】执杵摧邪,护法安僧的韦陀菩萨

韦驮菩萨简介 韦驮菩萨,又称韦陀天,是佛教护法神之一。 韦驮菩萨形像大多...

这个手在生死深渊里面垂了十劫

古人画《接引图》,我们注意到,特别是唐代和宋代一些《接引图》,一看那个样...

极乐世界才是我们的家乡

那这个专摄念佛人归于净土。这个归就是归还。这个归给我们传达个消息:我们在...

妙莲老和尚念佛亲见的不思议境界

1997年,我和一诚老和尚等八个师父到台湾去传戒,妙莲老和尚请我们到日月...

遇到问题先要消除自我意识

接下来就谈到真妄的问题了。善恶是基础,真妄的问题就是整个主轴怎么破妄显真...

【荐】50个净土宗常用名词解释

1.一心不乱: 专注一事,使心不散乱,即是一心不乱。修念佛法门时,以虔诚...

怎样得到观音菩萨的感应,使事情能够如愿呢

端坐普陀常入禅,众生有叩遍垂怜; 欲知感应玄妙义,试看一月印千川。 南无...

天下第一大傻瓜

有一首偈说: 瞋是心中火,能烧功德林;欲行菩萨道,忍辱护瞋心。 生气、瞋...

人身难得而易失,良时易往而难追

四海波涛,孰计别离之泪。 在每一次这样迁徙的生命过程当中,都要经历爱别离...

那些艺高人胆大的都阵亡了

志宜大,胆宜小。我们的志向要远大,但是无论做什么事情,胆量要小,就是经常...

求生净土的心念是否也属贪念

问: 求生净土的心念是否也属贪念,请法师慈悲开示。 大安法师答: 求生净...

未证无生法忍,浊世度众无有是处

证到无生法忍,你是法身大士,你来这个世间就有宏誓的盔甲,如鹅鸭入水,不受...

梦参老和尚讲述开刀的亲身体验

当我到台湾动手术开刀的时候(一九九六年元月),我发了一个愿,很简单,我说...

学佛的四大因缘,你属于哪一种呢

人身难得,佛法难闻。我们在轮回中不知道漂泊了多久,今生值遇佛法,犹如盲龟...

佛者觉也,是觉悟到什么呢

我们前面讲到佛者觉也,那么到底觉悟是觉悟什么事情呢?是从两方面和三方面来...

【荐】杀生为何短命,布施为何有福,这些都从哪里来

我讲一个小故事,把十行作总结,故事出自于坐花志果: 有一个人叫阳羡生,阳...

念地藏王菩萨,为什么也要感激观音菩萨

为什么我们念观世音菩萨,一念观世音菩萨就灵了?因为观世音平常观察一切众生...

念佛时打坐好吗

问: 我是初学者,请问念佛时打坐好吗? 大安法师答: 可以。念佛,行走坐...

无禅有净土往生的人太多了

在这个世间上,这些无禅有净土往生的人那是太多了。大家看古往今来的往生传,...

念往生咒可以往生吗

问: 念佛没感应,念往生咒有感应,也念惯了,杂念少,可以往生吗? 大安法...

画佛像为什么能够成佛

前面是雕刻成一个立体的佛像,这以下是用手工把它画制成一个平面的佛像。我们...

去外面看世界,是要你观察自己的心

有的人到外面去旅游,好一点的酒店洗漱用具是免费的,临走全部都带上,拿回来...

恰恰用心时,恰恰无心用

永嘉玄觉禅师在《奢摩他颂》开头就说:恰恰用心时,恰恰无心用;无心恰恰用,...

稍得世间智一点皮毛,便以为大彻大悟了

【原文】 智有二:有世间智,有出世间智。世智又二:一者博学宏辞,长技远略...

这一辈子若不能往生,后果将会非常悲惨

这是生命当中的一桩大事因缘,我们今生能成办这桩事情,无论我们付出多少的代...

一边念佛还杀蚊子,可以往生吗

问: 一边念佛,还有杀蚊子,还可以往生吗? 大安法师答: 这个关系你不要...

为什么一梦见保家仙,身体就生病

问: 我妈妈信仰佛教几十年了,现在除了住在家里之外,所有的全像和尚一样。...

当知现生所受刀兵水火等事,皆由自造

以人食羊。羊死为人。人死为羊。如是乃至十生之类。死死相生。互来相啖。恶业...

为什么要超度历代宗亲

佛教中的超度是指为救度亡灵,使其超脱苦难,请僧尼为亡者诵经拜忏等使鬼魂脱...

净土宗的正念,是要刻意去栽培的

我们先把这个净土宗的修学,做一个总相说明,我们待会再来回答个别的问题。这...

临终最怕不是风动幡动,而是仁者心动

接着来谈一谈净土法门跟圣道法门之间的结合。净土宗的历代祖师,对于修学净土...

放不下,妄想就多,苦了自己

在这里一个关键点,你是不是有入道,很简单,你有没有做到歇即是菩提,放下那...

情不附物,物岂碍人

今天雨水纷纷,寒风彻骨,大家不避艰辛的插秧,为了何事呢?昔日百丈惟政禅师...

如何对待寺院里存在的打卦占卜

问: 请问法师,对目前一些居士和寺院里存在的打卦占卜、及烧纸钱现象我们应...

关起门念佛非大乘,不能成就吗

问: 有人说,关起门念佛非大乘,不能成就。我们是否还要多发心做义工,再配...

净土五经格局的由来

《阿弥陀经》、《观无量寿佛经》、《佛说无量寿经》在隋唐之际称为净土三经。...

【荐】追求临终正念,在唯识学有三个重点

那么临终的正念,在整个净土宗的修学者,是所有人努力的共同目标了。不管你是...

【荐】极乐世界与华藏世界的关系

在华藏世界海世界种里面有二十重世界,第十三层就包含娑婆世界和西方极乐世界...

道无可修,法无可问,起心动念,即乖法体

禅堂就是要见性,见性就是观心,能观心即是上定,若不观心,法无来处。如何能...

蕅益大师为何劝人夜礼观音

【原文】 灵峰之劝人夜礼观音,不可死执,便谓定须夜礼。不过以夜静心净,最...

念佛法门,他力易行,横超生死

凭自力修戒定慧的通途八万四千法门判为难行道。念佛法门是仰靠阿弥陀佛的慈悲...

善人为何得恶报?因为你只认识了一半

我们看见的世间相好像不平等,有很多的年龄很大的都活得很健康,有年纪很小的...

这样修行二十一天,地藏菩萨现无边身

【是人更能三七日中。一心瞻礼地藏形像。念其名字满于万遍。当得菩萨现无边身...

你没有发菩提心,悟不了的

你没有发菩提心,悟不了,为什么? 你连这个娑婆世界的事厌离心还没有,你能...

期望鬼神给你报吉凶,这恐怕要入于邪道了

【原文】 或问:有鬼神欤?无鬼神欤?曰:有。鬼神可信奉欤?不可信奉欤?曰...

为何要在是非烦恼面前去争辩

生活中难免会遇到些是非麻烦,在处理这些事情时,我们往往采用火上浇油的方式...

遇到这样的事情,不把它当回事,那就是积阴德

万般带不去,唯有业随身。这就讲到因果了,今天我正好顺便讲讲,因为明天就一...

坐胎的过程宛如地狱非常痛苦

我们往昔的业力,由于一念阿赖耶识都有贪爱的种子,所以一定会寻找那个父母,...

靠自力到极乐世界去,东南西北怎么辨别

如果靠自力到西方极乐世界去,第一是东南西北怎么辨别,第二,十万亿佛刹之遥...

【荐】十心向往,命终必生极乐国土

又云,十心向往,命终必生彼佛国土,是《宝积》义。《佛说阿弥陀经疏钞》 下...

印光大师痛斥弟子少管闲事

马契西居士对佛法深信不疑,对印光大师更是佩服得五体投地,为大师立传,被大...

无始以来造无量业,云何临终十念即得往生

问: 众生无始以来,造无量业。今生一形不逢善知识,又复作一切罪业,无恶不...

偏重于持戒修福的危险

原文: 今生持戒修福之僧,若心地未明、愿力轻微,又不求净土,是人来生多感...

凡夫靠自力修行,在生死关头最难得力

我们再看一段:丁三的临终加持。这个地方讲到净土宗的功德力,前面两段讲到因...

有病方知身是苦

有人说可怕的是痛,痛得非常难过,如果病了不痛,病也不是很严重的问题。 人...

皈依和受戒是一回事吗

皈依的对象是什么 皈依就是皈依三宝,也就是佛法僧。皈依三宝之后,就是一个...

只要有长远心不怕吃苦的心,日子一久就能得到好处

修行用功一法,只要你能下决心及长远心,便能得到好处,不需要你聪明伶俐。有...

发菩提心是大乘修行的必要条件

在这个修行波罗蜜的过程当中,常恒地不忘失菩提心。就是这个菩提心不能有忘失...

有禅无净土,十人九蹉路

宋代的很多禅师,比如五祖师戒禅师一转世成为大文宗,就是苏东坡。苏东坡在做...

往生成就四种不退

极乐世界的四土有特别之处,奇妙之处,就是四土也圆融在一土,你只要往生到凡...

在寺院当义工,接受物品是否会犯戒

问: 道场分给师父们的水果、饮料等,师父们可以给居士带出界外来食用吗?这...

那一班子人都是开悟的

现在天气热一点,没地方躲。你躲到房里边,也不行,躲不好还更热。禅堂里边其...

南海普陀山灵感故事三则

普陀山自从开山以来,已有一千多年,从没有听说过什么人因朝普陀山进香,遭巨...

打妄想就会把过去的业给牵动起来

当业力跟妄想结合的时候,人生无解,真的无解!其实人生不应该那么复杂。如果...

上根人尚会从迷入迷,更何况中下根人

佛应我们的根机,施设八万四千法门。通途佛法,一个重要的特点,都是要靠自力...

没有僧宝,二宝居士能独立存在吗

三宝,即佛宝、法宝、僧宝。二宝居士就是指信佛、信法、不信僧,不恭敬不依止...

现在打普佛,有点像买保险一样

下午很多人来打往生普佛,这也是一种不好的行为,也是佛事行为,时间久了,到...

念佛有大光明,护念行人不遭魔事

护持多障行人不遭堕落者,末世修行,多诸障难,一亏正见,即陷群邪。彼佛愿力...

熏习,决定你轮回的力量

佛陀在解释人生,他主要的一个观念,就是从因缘来建立人生观,所谓的诸法因缘...

佛陀教父亲修行什么法门来报父恩

从人之常情来讲,儿子做裁缝,一定要做几件最好的衣服孝敬父母。儿子做医生,...

为了临终的正念,你必须做这两件事

带业往生它是有条件的:这个业力它不能一直在相续,它不能是一个活络的业力!...

【荐】不清净的愿,佛菩萨能满愿吗

那些大菩萨行菩萨道时,遇到种种众生。一切众生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思想,每个人...

心念尽是贪爱,是长不出智慧来的

我们总爱想过去的事,过去都已经没有了,还要回忆,把它拉回来。特别是我们这...

至心到这种程度,就能获得善相

【尔时。坚净信菩萨摩诃萨问地藏菩萨摩诃萨言。所说至心者。差别有几种。何等...

念佛鬼敬

【原文】 海昌村民某,有老媪死,附家人言平生事,及阴府报应甚悉,家人环而...

一位老居士的濒死体验

二〇一一年年底,我在杭州某寺院做义工,经常听老居士们讲念佛感应故事,多数...

怎样的佛号才能产生往生的力量

我想很多人会问一个问题,说我们学佛以后,每天这样拜佛念佛,到底有什么效果...

您老人家开悟后,就万事大吉了吗

虚老开悟时参的是什么话头呢?是融镜老和尚教他的拖死尸的是谁。何谓拖死尸?...

【荐】佛教寺院养老——福鼎资国寺弥陀村安养院入住指南

1、弥陀村安养院的宗旨和缘起 资国寺住持贤志法师发起悲心大愿,以文化、教...

他用八块钱素餐温暖了广州

一家面积才67平米,人均仅10元的素餐馆,竟引来一百多家媒体争相报道,引...

诵《金刚经》十万遍往生净土

明浚。俗姓孙,齐人(今山东一带)。平日以诵《金刚经》为功课。唐高宗永徽元...

为耳聋昏迷痴呆者助念,有功效吗

问: 若有耳聋或重听之人,或昏迷,或患老年痴呆症者,在他们的耳边称念阿弥...

为什么净土宗特别强调发愿

仗阿弥陀佛慈悲愿力了生死之易,易在什么地方?不一定要定慧的功夫,只要你有...

今世行净,后世无秽

过去,释迦牟尼佛在波罗奈国仙人鹿野苑,刚度化了五比丘不久。当时的波罗奈国...

从点状的佛号,提升到片状的佛号

在净土宗,当我们提起佛号的时候,我们生命当中会出现两种力量:一个是佛陀的...

谦卑不会减少你的实力

愚痴的凡夫由于无始世以来虚伪恶邪妄想,由于无始世以来,因为自心所现的虚伪...

「相随心转」要如何转

我们再看第二个,第二个很重要了相随心转。那么相由心生,指的是我们接触的第...

这样的时代,罪业众生该如何解脱

在佛的正法的时候,行人的根机都很殊胜,善知识如林。善知识至少是在宗门大彻...

没有功夫的人,在缘上要注意

我们现在有的人,你不要认为你家里的条件有多好,又有车子,又有这个那个。不...

华严字母的殊胜之处

华严字母经过一千多年的传承,已成为佛教梵呗的一颗明珠,堪称东方文明最完美...

「五毒月」到底毒在哪里

进入农历五月,大家吃饭是不是没有胃口?是不是觉得四肢沉重无力?睡眠也不好...

弥陀名号就是生死苦海的救生圈

这里特别要知道,靠自力和靠佛力的这种差异。通途法门的特点都要靠自力:持戒...

一根既返元,六根成解脱

圆破色阴超劫浊 在整个五阴的对治当中,第一个所要对治的,最粗重的就是色阴...

【荐】极乐世界的17种依报庄严

作为净土法门的修行人,经常会被问到,极乐世界好在哪里?为什么一定要求生西...

没学佛的人生是没办法规划的,因为做不了主

一个生死凡夫为什么加罪障呢?因为我们的生命当中,每一个人在流转当中,既有...

十方诸佛都在自己刹土,宣扬赞叹阿弥陀佛名号

仰仗佛力 由通途佛法仗自力之难,我们再来观照净土法门仗佛力往生之胜妙。在...

放下有限的生命,才能得到无限的法身

如是之圣智究竟不得少法之境界,非凡夫妄想所及者,因为凡夫有妄想,诸位!妄...

习气少一分,即工夫进一分

原文: 修行之要,在于对治烦恼习气。习气少一分,即工夫进一分。有修行愈力...

超荐父母,当发真实之心

原文: 佛法真利益,唯恭敬至诚者,能得其全。其余则随其诚之大小,而各有大...

供养父母功德,与供养一生补处菩萨功德等

原文: 经云,供养父母功德,与供养一生补处菩萨功德等。亲在,则善巧劝谕,...

什么样的布施能成就广大功德

云何菩萨其施广大?若诸菩萨于惠施中离娑洛想。 前面是讲菩萨的一种相续的加...

生病时提不起精神,念佛也觉得不相应

问: 请法师开示,生病时提不起精神,念佛也觉得不相应,请问法师该怎么办呢...

为何专说极乐世界?因为这个法门殊胜

容易跟特别难,这两者是绝对相反的。有的说很难,有的说很容易,那看对什么人...

做一滴滴好事,不要认为没有人知道

【尔时。恶毒鬼王合掌恭敬白佛言。世尊。我等诸鬼王。其数无量。在阎浮提。或...

修行为什么要不间断呢

正精进。正精进不要杂乱,不杂为精,不间断叫进。这个问题,我们算不算精进呢...

极乐世界是虚无缥缈的吗

莫说西方为譬喻,须知名与实相应。譬甜似蜜非无蜜,喻冷如冰却有冰。槐国阿谁...

观世音菩萨为我排忧解难

二〇〇〇年八月,我六十寿诞时,女儿送了一尊观世音菩萨瓷像给娘家。我把观世...

善能获五福,恶能感六极

我们常常讲五福临门:第一是长寿,第二是富贵,第三是康宁,第四是攸好德,第...

外境没有好坏,好坏是心安立出来的

唯心识观是先远离对外境的执取,远离遍计执。我们讲遍计本空,思诸法如梦。其...

为什么要到寺院呢?有这三个原因

事钞云:凡入寺之行,与俗人作入道之缘。建立寺者,开净土之因。供养僧者,为...

什么是绮语?绮语果报是什么?

问: 什么是绮语?它的表现形式是什么样子的?绮语果报是什么? 答: 《资...

人生有无量的可能性

所以蕅益大师他讲一个观念很不错,他说没有实体,你要可以从它的三个角度: ...

佛教徒如何过父亲节,报答父亲的深恩

一年一度的父亲节就要到了。佛教徒怎样才能过好父亲节,来报答父亲的养育深恩...

金刚经感应录:金刚神护持诵经人

柴注,宋朝青州人,任官寿春郡司理,曾经审理一宗谋财害命的案子。 那个犯人...

出家所为何事?我适应出家否

凡要出家先应知道,出家所为何事?我适应出家否?我为何要出家? 一、出家的...

学习《印祖文钞》的重要性

好,各位莲友,南无阿弥陀佛。大家都是念佛,期同往生西方极乐世界,那我们今...

知初出家,必住丛林,先修福本

参禅人,首立冲天大志,出格大志,出世大志,成佛大志。人无大志,何事不能行...

心中有自性的光明,鬼神根本都不敢看你

六者,闻熏精明,明遍法界,则诸幽暗性不能全,能令众生,药叉、罗刹、鸠槃茶...

北大研究生出家记——我一无所有,但非常快乐

在跟我结婚前,她提了三个条件: 第一、不需要我的任何东西,一分钱都不要;...

修净土的人,不要修到最后像外道一样

净土念佛法门它的特色,是一个他力门、果地教,也就是一般我们说的本尊相应法...

积蓄的终会散失,享受的就此没有

我们布施给别人:别人正是需要的,我们来帮助他;我们所恭敬的对象,供养他,...

宿缘所追,今复来矣

智者大师在天台教里面,那是了不起的一位大祖师,他的经历都很神奇,善根极为...

菩萨修行六念,把念佛放在第一

如菩萨六念,念佛第一。又云:系念思惟因缘力故,得断烦恼,是《涅槃》义。如...

临终现这五种相,命终决定堕入畜生道

在轮回之中,有天人、人、阿修罗、旁生、饿鬼和地狱这六道,生活在我们人群周...

【荐】财色名三法,就像狗啮枯骨

唯心识观,这个地方我们讲一下。唯心识观就是说, 当你遇到了任何外境的时候...

恶所作业,追悔为性,障止为业

言恶作者,恶所作业,追悔为性。障止为业。此即于果假立因名。先恶所作业,后...

金刚经感应录:降伏湖神的经师

晋朝时,扬州江畔有一座亭湖神庙,传说湖神非常严峻凶猛。 当时有位婆罗门僧...

赵尊仁的往生故事

赵尊仁。法名培庚,江苏如皋县人。年三十余岁,从事商业,性情淳厚踏实毫不虚...

以吃菜为杀生,是不按道理之邪说

原文: 戒律之不伤一草,则不许吃菜,以吃菜为杀生,此种话,皆是阻人吃素,...

若现生竭诚尽敬,则可仗佛慈力往生西方

原文: 吾常曰,欲得佛法实益,须向恭敬中求。有一分恭敬,即消一分罪业,增...

殊不知此下疑情,方才是得力处

蕲阳慧玉慧觉二禅人,参老人于黄梅紫云山。自云心中生灭,念念不停,犹如野马...

不肯认真专修净业,总由宿世善根浅薄

原文: 今见好心出家在家四众,多是好高务远,不肯认真专修净业。总由宿世善...

是心从本以来,不生不起性常清净

《持世经》云:菩萨观心,心中无心相。是心从本以来,不生不起,性常清净。客...

【荐】听你「自己」的佛号,心才能专注寂静

一句佛号的操作包括念从心起、声从口出、音从耳入,我们定义你的心已经对佛号...

只要话头得力,不拘动静,自然不被他转

问:古人云:参究,在搬柴运水行脚处参。今之学者,要在静坐,参功有力。若在...

烦恼炽盛时专心念地藏菩萨圣号

【随所在处。若诸有情。贪欲瞋恚。愚痴忿恨。悭嫉憍慢。恶见睡眠。放逸疑等。...

这是我们修行的第一个心态

信的四种内涵。首先是信我此世界是苦,信我们所处的这个娑婆世界,南阎浮提,...

【荐】临命终时一句佛号提起来,可以说是内忧外患

净土宗的念佛法门,它是一个本尊相应的法门,而整个本尊的功德,主要的是寄托...

为什么喝地藏水没效果呢

地藏王菩萨以他大慈大悲的力量加被我们这一些人,我们现在虽然没有完全相应,...

路头若识得,生死当下休

我们对于社会上这一切境风、音声色相、男女饮食,你没有染,没有爱,没有嗔,...

智者大师辨析临终十念即得往生

问:众生从无始以来,造作无量无边的罪业,而今生一期果报之身形,如果不曾遭...

在家诵经而不护持寺院,已经在谤僧了

有人说,身布施的功德大,有的居士每天在寺院干活,但是念经的时间相对少了,...

我可以永远不去净土吗

【十者此土有佛道难成苦。彼土但受一生行满。所作成办之乐】 佛道太难成了,...

分别与不分别,两者应如何平衡

问: 师父!您说对每一件事都打妄想,那你背后的生死业力一定比别人重,因为...

在世间,唯一有意义的事便是修行

江南的冬忽然来临,干燥而寒冷,人们纷纷口鼻上火,这是身体对外境的适应措施...

临终一念在净土,则必定往生净土

【原文】 净土传云:阿弥陀佛与观音势至二菩萨,乘大愿船,泛生死海。就此娑...

识心不断,六道轮回就不断

复次大慧,三和合缘,三和合就是六根攀缘六境,然后识于中而生,根缘境,识于...

学道惟贵痛切,一刻不可放过

学道惟贵痛切,一刻不可放过。盖从无始劫以来,迷而不觉,今一旦知愧,已是三...

从表相中看到真实的体性

佛问比丘,我初称解,如来印我名阿若多,妙音密圆,我于音声得阿罗汉。 佛陀...

米面生了虫,应该怎么办

问: 请问法师,米面生了虫,怎么办?扔了浪费,吃了算不算杀生?不得已的情...

来去自由的良介禅师

良介禅师,唐时会稽诸暨人,二十一岁在崇山受具足戒。他很欢喜游方参访诸山长...

任是美满一生,莫如淡薄一世

参禅人,身心万不可浮华,不可骄泰,不可我慢。类如食则二粥一饭,衣则任冷任...

失念者,于诸所缘,不能明记为性

随烦恼二十:言失念者,于诸所缘,不能明记为性。能障正念,散乱所依为业。 ...

睡眠者,昧略为性,障观为业

不定四者:睡眠者,令身不自在,昧略为性。障观为业。谓睡眠位,身不自在,心...

生命中没有一件事,是莫名奇妙出现的

我们佛教的正见,基本思想是建立在诸法因缘生。也就是说每一件事情都有它的道...

如何做临终开导

临终开导很重要,而临终开导,你也不要太生硬地非得就是照本宣科地念一段,刚...

唯有一念话头,是当人命根

古德教人参禅做工夫,先要内脱身心,外遗世界,一切放下,丝毫不存,单提一则...

为何要用别人的福报优点,来虐待自己

我们为什么会不肯随喜功德呢?最主要就是心里有嫉妒的烦恼。 嫉妒就是看别人...

菩提心是建立在责任感,而不是建立在情感

我们一般人要去做一件事情,只有一个理由就是我想要去做。因为这个事情做了以...

可以来代替「肉」的七种素食

黄豆 黄豆中的蛋白质,可以增加大脑皮层的兴奋和抑制功能,提高学习和工作效...

资生资具,地藏菩萨可以满足你的愿

【解脱宝所依。福海具精进。悲意乐聪敏。救苦诸有情。】 把解脱形容得像宝一...

一个开悟的人,他有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这个圆成实是什么因缘安立的呢?当我们修习我空观、法空观,来破除内心的相似...

说着莲邦雨泪垂,阎浮苦处实堪悲

彻悟大师曾经写过一个偈子,这个偈子前面两句是:说着莲邦雨泪垂,阎浮苦处实...

三界本无一法,皆是真心起妄

实则神即是物,物即是心,心亦是神,然神亦非神,物亦非物,心亦非心。佛明三...

修行人是境遇愈坏愈好

出家要在大丛林人多的地方,不要只有三五个人。人多才有坏的可参,那些坏的人...

妄想那么有力量,是因为你攀缘它

一个人要把心量扩大,要离开所有过去生命经验留下的错误的概念,只有一个方法...

执着时再来对治,已经太晚了

这个颠倒妄想的形成,在《楞严经》它是有三个次第: 第一个、取相。 当我们...

研读经教时,需要注意什么

原文: 看经须是周遍广博,方得融贯,不致偏执。盖经有此处建立,彼处扫荡,...

念到一心不乱,就能亲见本来面目

按净土来说,做一切善事,回向极乐净土,那就是出世法,你光做一点好事情,也...

如来有无量三昧,可这与我们何干

阿难被摩登伽女弄住了,后来佛问阿难:当初你为何出家?阿难说:我见如来三十...

出家犹如脱海险喻

过去,有位智光长者请佛陀为大众宣说出家与在家之胜劣,佛以譬喻为说出家之殊...

狐狸精跟着狮子王

禅宗这一法,是最上乘,是无相法。社会上这个道,那个道,都是贪求心、妄想心...

华开花落水流无声|纪念妙湛老法师往生一周年

恩师上妙下湛老和尚,生于一九四四年四月九日,俗姓叶,名玉有,浙江丽水富岭...

由于这个善因,感得九十一劫没有病苦

舍药材以拯疾苦, 就是修善的一个科目,要布施药材来帮助、拯救那些生病的人...

人生所遇都是自己所修,唯有知恩感恩

【七者此土有尘缘障道苦。彼土但受受用自然。不俟经营之乐】 我们为了衣食饱...

万修万人去是有前提的

佛于往劫,发大誓愿,摄受众生,如母忆子。众生果能如子忆母,志诚念佛,则感...

为止口业,止语三年

原文: 德美,姓王,清河临清人。年十六出家,十九剃染。隋开皇中,观化京师...

开悟不是想出来的

功夫用踏实了,开荒种地,磕着碰着都能开悟。 香严禅师击竹悟道,就是他整理...

临命终时,阿弥陀佛必定兑现这个愿

念佛人临命终时,注意临命终时,阿弥陀佛发愿都是临命终时来接引,不是说你想...

元代高僧天如惟则禅师

今天我们要说到中国的名城,上有天堂,下有苏杭。都知道苏州有一个江南园林甲...

宏海法师:阿弥陀经直解

(第一讲) 好,各位,请大家合掌。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无上甚深...

放逸者,于染净品不能防修

随烦恼二十:言放逸者,于染净品,不能防修,纵荡为性。障不放逸,增恶损善所...

造佛像有什么功德

造佛像是一个因缘,就是本经这个地方说的更以异方便,助显第一义。有些人并没...

打坐可以治好近视眼吗

问: 弟子听说打坐可以治好近视眼,怎样打坐才能治好呢? 梦参老和尚答: ...

我求的太多,地藏菩萨不会烦吗

要想成佛,就像商人到海采宝一样,你得请一个入海采宝的导师,要想趣向涅槃,...

如何克服修行中的障碍

我们凡夫修道,业上没障碍是办不到的,从我们多生以来,先世所造的那些恶业重...

修行应发三种心

从上诸祖教人参禅,虽有超佛越祖之谈,其实要人成佛作祖耳。未有欲求作佛祖,...